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宫河镇南庄小学 巨海平 745305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而言,其作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学科之一,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传统教学方法太多乏味、无趣,且严重偏离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了分离,致使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而实现已读促写、以写带读,读写相结合,以此在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
前言: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下,阅读与写作是完全相分离的,两者之间并没有过多的联系,且课堂教学主要以阅读为主,写作教学只是被当成阅读教学的富余品,仅仅为了应对考试而展开练习。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整体教学质量通常较低,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小学语文教育也做出了积极的改革,不单单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且对学生的主体性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将读写结合的方式有效应用在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能够实现更好的融合,进而充分发挥出良好的教学作用,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开展读写结合的现状
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也产生了极大的转变,在众多被应用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中,读写结合是最直接的方式,且相较于其他教学方式,这种方法使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得到了实现,有助于学生提升综合素质。然而,现代教育方式一直服务于阅读教学,并没有专门服务于读写结合的,致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开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且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并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成效。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读写结合的应用并未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也没有明确教学思路与教学方向[1]。将读写结合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对教学的一种创新,这种创新也必定会推动教学的发展,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在当下应用过程中却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教育者及时作出调整与改革,通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缺乏明确的比例划分,仍然注重阅读教学。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已成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许多教学方式依然只服务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虽然已有所改善,但也并未完全迎合当下的教学需求。其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已经有一部分教师会在课堂上抽出一小部分时间引导学生写作练习,但却非常有限,大部分写作依然被安排在课堂之外。而对于小学生的个性特点而言,这样无疑增加了其学习负担,同时也缩减了学生的自由时间,使其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学习效率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虽然提倡读写结合,但却未曾得到有效的落实,导致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2]。
另一方面,过于乏味的读写结合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受到新课改的冲击,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已经在课堂上融入了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同时更是加强了对读写结合的重视,并积极开展教学实践。然而,在开展形式上,却一直没有有效的方法,且不知道怎样才能够实现高质量教学。对于一些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其只是单一的将阅读与写作拼组在一起教学,但却并没有理解融入的真正意义,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读写结合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并非应对考试,倘若一直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完成学习任务,就会局限学生的学习。与此同时,对学生来说,其更渴望得到合理且全面的语文素养,倘若缺乏适当的教学方法,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不健全。
三、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基础开展
想要使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就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彻底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将读写结合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并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实践与探究,切不可盲目结合,倘若出现学习阻碍,教师要进行积极的调整。传统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且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究其根本,就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相分离,因此需要教师将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一部分时间分给学生阅读学习,而将另一部分时间分给学生写作训练,同时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其实践的意义和方向。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师则应该对教学进行迅速调整,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而写作则是阅读的衍生[3]。只有将两者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才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创新开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虽然小学语文教学已有了极大的进步,但为了其更好的发展,则还需要教师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展开积极创新。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边阅读边写作,从而实现两者的有效融合。且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对教材中的很多故事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渴望能够能够了解其中的趣味性。然而,许多故事性的文章都太多浅显,会使学生在阅读时意犹未尽,想要深入的了解。对此,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衍生,即让学生针对当下的故事结局进行续写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且并不应该过多的进行干预。此外,教师还应该赞赏并肯定学生的创作,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到写作的趣味性,进而萌发出写作的学习兴趣,与阅读学习实现更好的结合,从而提升课堂学习质量。
结论: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教育必将走向全面改革的道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结合无疑是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毛永春.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研究[J].学周刊,2018(31):58-59.
[2]刘素娟.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14):5+10.
[3]徐丽花.读写交融,灵动表达——浅谈小学语文“语用”能力的培养[J].江西教育,2017(15):39.
论文作者:巨海平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小学语文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素养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