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改革的新趋势--以2003年第38题综合课文为中心的历史课程改革视角分析_高考论文

高考命题改革的新趋势--以2003年第38题综合课文为中心的历史课程改革视角分析_高考论文

高考命题改革的新动向:以2003年文综第38题为中心——从历史课程改革的角度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命题论文,课程改革论文,新动向论文,角度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截止现在,“3+X”考试模式已经走过了它的第四个年头,在评价不一的争议声中摸索前行。文科综合测试由于受目前中学政史地学科课程设置的影响,在试题命制的指导思想上基本上坚持的是以学科内综合为主,学科之间实现小拼盘的原则。如果考虑到今年的高考恰是在目前的基础教育历史课程改革正方兴未艾之际,那么从历史课程改革的角度分析今年的文科综合试题,将会得到不少有益的启发。我们认为,今年的文科综合第38题(以下简称“长城题”)不但是一道学科内综合的优秀试题,而且还实现了对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考察目标。

从命题技术、能力测试要求和试题导向来看,我们认为,“长城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学科内综合性强 该题从时间范围看,上自西汉武帝,下限至当代中国,横跨古今2000多年。以“长城”为切入点,选取极具代表性,有助于引领学生建立历史的时空观;同时,该题设计走出了以前历史专题的大跨度、深分析的试题特征,“四面出击”,考察社会历史的各个横断面,涉及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几大领域,多纬度、多层面考查考生的知识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迁移能力。

◆材料丰富,图文并茂 在“3+2”模式下,历史材料解析题是三大题型之一,中学师生也对材料题也已有了认同感。但在最初的文科综合试题中,由于各种原因,历史材料一开始并没有进入高考试卷,这一度在中学历史教学界造成了误解:自2001年的关于土地制度的简答形式出现后,受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作用,中学历史教学界误认为在“3+X”状态下,历史材料解析题将要退出高考试卷。我们认为这道题无疑为历史材料试题在试题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了一次绝好的“正名”。而且专家命题,一贯也提倡的是“论从史出”的原则,我们有理由相信,材料解析题至少还会在几年之内不会退出文科综合试题。

◆设问巧妙,层层深入 试题首先从考生读图能力考查起,把设问的开始定在河西地区的经济发展上面;第二步指明长城对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开始步入“正题”;第三问在此基础上逐步深入,点明明朝长城对蒙汉关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四步,话锋一转升华主题:长城历经古代的风霜雪雨至近代已经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图腾”;最后,亮出“底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样便实现了强化民族认同,从而振奋民族精神的考试目的。

◆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察并重 建立在基础知识掌握基础上的能力考查在历史课程改革中处于课程目标中的第一层级。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描述上,都强调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长城题”的设计完全符合历史课程改革的要求。试题涉及大量的基础知识点,如汉明长城的修建、汉匈关系、西汉时期西域各地的开发、明蒙关系、古代民族间边贸以及近代军民长城抗日活动等。建立在这些基础知识基础上进一步考查了考生分析、综合、比较、读图等历史学科必须具备的能力。此题的考察到此并没有结束,命题者的“点睛之笔”就在于,还要求考生从古代长城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长城在近代中国人民抗日侵略斗争中的作用出发,升华、引申,进一步得出“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的结论。实际上,“长城题”所要挖掘的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聪明、智慧、坚韧、勤奋、开拓进取、爱好和平”的内在精神。

历史考试改革作为一种重要的测量和评价手段,在历史课程改革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考试也以其在考察知识与能力方面的特长,对中学历史教学产生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在新的历史课程改革下,我们认为,历史试题改革中,应该由单纯考察“知识与能力”向综合考察“知识与能力”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渡。实际上,这一过渡,在“长城题”中表现最为突出。

严格来说,高考改革并不是历史课程改革的一部分,二者是处于并列位置的。因为高考是带有选拔性和淘汰性的性质,而历史课程改革提倡的考试,是遵循与选拔性和淘汰性不同的发展性和基础性的原则,它并不承担高考的最终目的。但由于高考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左右着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如何最大限度协调二者之间的冲突,高考改革如何最大限度地吸取历史课程改革的成果,然后以此引导历史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从而起到保护和巩固历史课程改革成果的作用,是历史课程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

从“长城题”的设计来看,我们欣慰地看到,高考是在逐步与历史课程改革接轨的,当然这只是一个开始。长城题的考察方向及其展现出来的新动态,与近来我们强调的发扬民族精神是一致的。高考历史试题所要引导的方向,即引导学生在古今贯通的基础上,关注社会,关注国家民族的前途,与课程目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的“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是一致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江泽民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之“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内容中,就特别强调了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必须重视“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之“中国古代史学习目标”中,笔者是这样写的:“国民意识的养成,离不开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而爱国主义情感的形成,又离不开这个国家、民族和文化得以形成的历史,只有对形成这个国家、民族和文化的历史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产生认同感,才会培养起爱国主义情感,有了爱国主义情感,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公民。历史是今天的昨天,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继续,今天中国的许多方面都离不开历史的影响,特别是许多恒久性的东西,是在古代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形成的。学习中国古代史,对于了解中国文化中历久弥新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角度来看,命题人在研制试题时并没有回避本次历史课程改革,真正领会了历史课程改革的精神。

很明显,“长城题”立足于中华文明的传承、延续和发展,立足于民族精神的彰显,立意是很高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确定中国古代史学习主题的基本原则之一便是“以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为基本内容和线索”,这是区别于以往《历史教学大纲》的明显之处。值得指出的是,北师版中国古代史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在《历史》上册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与丝绸之路”中,有关于长城的材料阅读题,意在通过长城在经济文化交流上的作用来揭示中华文明并不是封闭的文明。在《历史》下册第21课“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正文中,对于长城的描述,最终的落脚点也是用其来揭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据我们所知,参与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命题的曹大为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的教授,在中国古代明清史、社会史、文化史以及长城史的研究方面,成就卓著,而且还参与了历史课程改革中的核心环节,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是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编写北师版中国古代史历史教科书的主编。无疑,这其实在向我们暗示一个令人鼓舞的信息,即参与历史课程改革的专家应该,而且很有必要有限度地介入高考命题,以更好地引导高考改革的方向,从而发挥高考指挥棒的积极作用,推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

标签:;  ;  ;  

高考命题改革的新趋势--以2003年第38题综合课文为中心的历史课程改革视角分析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