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兼论哲学的根本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无限性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09(2005)03-0060-06
一、人与人生存的世界
从宇宙演化和人类发生的角度看,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是广义自然界的特殊历史阶段和组成部分。相对于人而言,自然界具有无可置疑的时间先在性。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世界的组成部分。这是被大量经验事实和科学研究肯定的结论,是一切正常思维和哲学理论不言而喻的前提。
自然界的先在性决定了人类对于自然界永恒的依赖性。第一,人的肉体与环境高度协调。作为地球数百万年进化的产物,特殊的空气、水分、温度、压力构成人生命不可或缺的条件。第二,人的生活依赖地球提供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尽管人类正在开始超越地方条件造成的物质资料的限制,但是,至今仍然不能根本摆脱地球环境的限制。
总之,作为有生有灭、有始有终的存在物,人对自然的依赖是不可摆脱的必然命运,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决定了人的被动性。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作为自然的一个成分,人又可以在有限范围内影响自然,获得对于自然的有限自由。所谓自由,有若干相关的含义:第一,自觉性,即人区别于动物:不但做,而且自觉其做,知道为什么做,在一定限度内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第二,自主性,即在一定的环境中,人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具有有限的自主选择的余地。第三,创造性,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改变世界,按照一定目的创造世界。第四,超越性,人不满足于既定的创造,不断重新设计和创造世界,实际是在不断超越自身、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
总之,在有限范围内,人站在自己的立场面对世界,提出各种问题去回答,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奋斗,表现出不寻常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和超越性。
概括上述两方面,人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
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上的一切哲学形态必然包括关于人的主动和被动的两重性的分析、讨论。一方面,从人的被动性的角度看,自然界的时间先在性、外部世界是哲学的前提;另一方面,从人的主动性的角度看,哲学的出发点和主要内容应该是人及其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生存状态。
形形色色的哲学流派,事实上都不可能违背上述结论。但是,真正率先自觉完成哲学中这个根本变革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承认:“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是人类产生和存在的前提[1](P77);但是,不赞成把哲学归结为关于无人参与的纯粹自然界的理论。因为,“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2](P77)。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诚然,费尔巴哈比‘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有很大的优点:他承认人也是‘感性对象’。但是,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3](P77-78)。
马克思哲学新世界观的出发点不是纯粹的自然界。“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4](P73),“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5](P46)。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历史久远的唯心主义,前提是现实的自然界,是包括人的物质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中心内容不是讨论在人之外、无人参与的世界的状态。所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一般世界图景,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中心问题和主要内容,更不是其全部和结论。那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化的世界观”理解为关于无人参与的纯粹自然的理论的观点不符合马克思的本意。
总之,马克思哲学新世界观是包括人的世界的理论,是关于人和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的关系的理论。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把实践作为新世界观的基石和支撑点完成了哲学的根本性变革,其结论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6](P55)。
马克思的“实践”是对人的现实活动,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哲学概括。马克思探讨了多样的实践形式,例如作为全部社会生活基础的物质生产活动、伴随人类始终的社会交往活动、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特殊作用的科学活动等。
在实践的基础上,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世界衍生出多样的关系:
第一,价值关系,即人对世界的意义的理解和对外部世界的有目的选择。
第二,认识关系,即人运用感官、思维建构和创造客观世界图景的过程。
第三,审美关系,即人对世界的以情感为主的综合性体验。
在实践基础上发生的价值关系、认识关系、审美关系体现了人与世界关系的多样性。价值关系集中体现主体的目的性需要,认识关系主要体现主体对世界的客观把握,审美关系则是认识和价值在情感中的统一,体现着人创造美好世界的终极目标。价值关系、认识关系、审美关系的结合与渗透构成复杂的人的精神世界,共同参与和指导人的实践。
归结起来,人与人生存世界的关系是一切哲学无法解脱、回避的核心问题。
恩格斯概括欧洲哲学史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根本问题。从表面看起来,本文观点和恩格斯的观点相悖。其实,这两种观点是相通的。因为,对源自古希腊的欧洲理性主义传统来说,人就是精神、理性,而存在就是思维的对象(理性化的世界)。因此,思维(理性的人)与存在(理性化的世界)的关系,就是抽象的人对抽象的世界的关系,是人与世界多方面关系的一方面。换句话说,在理性主义传统下,哲学不能是别的,只能是关于外部世界的理论化、抽象化的世界观。发达的近现代科学技术正是这种理性主义传统的必然结果。
中国哲学与欧洲哲学的兴趣大相径庭。中国人不甚关心思维如何建构关于外部世界的纯粹理性世界。家庭、人生责任、人生境界、人际关系、伦理道德是古代中国哲学的中心话题。尽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国人把小农经济下的人际关系、人生状态、社会形态作为万古不变的“天理”,未免有些片面、狂妄。但是,中国人向世界提供了一种基本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曾经具有历史根据的生存状态,为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也为人类未来综合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积极成分。
总揽哲学史,一切哲学形态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了不同时空条件下人与人生存世界的关系。哲学的多样性正是人与世界关系多样性的理论表现。
一切哲学最终都围绕人与人生存世界的关系而旋转。不过,并非所有人都明白哲学的这个秘密。因此,常常误把与人无关的纯粹自然界,或者把某种神秘深奥的东西如变化莫测的命运、虚幻的神、全能的上帝作为哲学的终极对象。
对于哲学的真正对象与使命的误解有多种表现。例如,由于黑格尔把辩证法神秘化,遮蔽了辩证法的本意,以至把辩证法作为外部世界规律的观点广为流行。其实,辩证法最终只是人的思维方法,而不是外在世界的什么东西。
与此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化的世界观”最终必然归结为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与作用,人与人生存世界的关系的理论,而不是单纯关于世界起源、构成和归宿的理论,尽管世界起源、构成、归宿曾经是哲学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人生悖论”: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
变动不居的哲学史确实有一个或明显或隐蔽的不变问题:人与人生存世界的关系。因此,任何哲学都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性反思;不同形态的哲学则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的根本性反思。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讨论,是一切思想、理论能够成为哲学的必要条件。
深入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必然引导到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
第一,人是有限的存在物。因为,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是广义自然界的特殊历史阶段和组成部分。具体地说:人在自然之中;人是自然界相互联系网络上的一个纽节,宇宙因果链条上的一环;人的活动是自然界相互作用的内在形式之一;从宇宙演化的角度看,人的存在短暂而又渺小。
人对自身有限性的理解和认识,不自今日始。
原始人类对更为强大的外部力量的恐惧以及进而产生的顶礼膜拜,例如对太阳、月亮、野兽、猛禽、海洋、疾病的祭祀和对神灵的信仰是对自身有限性的最初觉醒;关于肉体与灵魂、生与死的思考已经把人的有限性问题上升到了理性思维的水平。事实上,面对现实世界,人不得不承认自我在时间、空间、能力、水平多方面的有限性,即总有些事情是自己力所不及的。
原始佛教主张脱离现实生活以摆脱人生的苦海。原始佛教显然是以对人生的挫折、失望为前提,实际上是以人对自己能力有限性的深刻体验为前提。由对人的有限性的强烈体验走向悲观厌世、否定生命,最终走向出世就是佛教人生观形成的基本精神路径。同样,基督教的前提也是对人的有限性和对世界的无限性的觉醒。犹太人对自身的渺小和对世界的广阔、强大、深奥、神秘的强烈感受成为基督教的历史源头。基督教明确揭示了关于人自身的尖锐矛盾:人最终是有限者,但是人强烈地希望超越有限性。上帝就是超越了有限性的“无限者”。因此,上帝不是有限、部分、个别、杂多,而是无限、整体、大全、惟一。
第二,人是具有主动性的存在物。人凭借自我意识、自主选择、自我创造和自我超越,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和提升出来,把自己作为主体,而把其它一切事物作为客体,并使二者相互对立。
首先,人与自然相对,把自然当作随心所欲改造、征服、利用的对象。其次,个人以自我为中心把他人当作支配、利用、奴役的异己物,以他人为工具。最后,家族、部落、种姓、阶级、民族等社会群体把其他群体当作异己者加以利用或奴役,一部分人以暴力、强权、金钱、财富、阴谋、欺骗、讹诈、战争、知识、信息为工具对另一部分人的支配、利用或奴役成为贯穿人类历史的主线之一。
总之,主体与客体是外在的,而且是不平等的。主体处于自觉、主动的位置,客体则处于盲目、被动的位置。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利用客体,并不考虑客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主体是自由意志、目的,客体则是手段、工具。主体和客体关系的本质就是人以自我为中心对待世界的特殊人生态度、价值观和生存样式。
综观中外哲学史,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贯穿始终。
古希腊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在某种程度上说,智者已经自觉把人同世界万物对立起来,并主张以人作为衡量其它一切存在的标准。亚里士多德赋予人类居住的地球以宇宙中心的地位。地球中心就是变相的人类中心。基督教以上帝作为世界的创造者,而把人作为上帝的特殊创造物。人类特创论是人类中心的另一种形式。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包括某种程度上的佛教,都以无限作为核心概念。因为,上帝、真主、佛共同的基本含义就是无限。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上帝、真主、佛直接产生于人对世界无限性的朦胧意识和对超越自身有限性的强烈向往。
近代欧洲,人类中心、主体与客体对立的观念逐渐摆脱了宗教神学的外衣。笛卡儿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命题,以人为中心的哲学取代了神学。主体与客体的直接对立成为其后多数哲学家理论体系的出发点。
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在黑格尔以后的现代哲学中表现得特别突出。
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主义是真正的不折不扣的主体性哲学。唯意志主义,一方面极度张扬人的主体性,另一方面走向彻底的悲观和虚无。因为,严酷的事实是:人无论取得多么巨大的成就,最终总还有不能实现的愿望与要求。人的欲望越极端,痛苦就越深刻,失望和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个人意志极度膨胀的最终结果只能是自我毁灭。因此,尼采承认:“我是一个矛盾的人,以往任何人没有像我这样的矛盾过”[2](P108)。正因为尼采追求绝对的权力意志、彻底的主人道德,所以得到的只能是彻底的虚无,包括尼采个人的精神崩溃。
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同样蕴涵着人的有限和无限的深刻矛盾。法国哲学家萨特认为,个人的基本特征是绝对“自由”、完全的自我“选择”,同时也是无可推卸的必须承担的责任;这种责任带给个人的不是幸福和喜悦,而是惶惶不可终日的“苦恼”。绝对“自由”之所以转化为无穷无尽的“苦恼”,正是人永远不能彻底摆脱的局限性的表现。
在人的生命即将终结,死亡即将来临的时候,会对生命的有限性产生最强烈的感受,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最深刻的思考。因此,法国哲学家伽缪说:“真正的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自杀。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本身就是在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3](P2)在伽缪看来,人最终是有限的存在,因此不存在永恒和绝对的意义;不过,在生命存在的有限空间和时间内,人可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赋予生命以某种意义。所谓“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就是面对无限宇宙而对有限生命意义的思考;按照伽缪的观点,这就是在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
透过20世纪科学哲学的演变,同样可以看到人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逻辑实证主义试图以可证实性原则一劳永逸地解决科学真理的问题,但是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因此,后期逻辑实证主义试图用概率意义上的确证度取代完全的证实。即使如此,结果仍然令人失望,因此波普以可证伪性取代了可证实性,似乎这样就可以完全解决使人困惑的真理与科学的问题。但是,在科学发展中,既不存在绝对的证实,也不存在一次性的绝对证伪。因此,拉卡托斯提出了科学研究的纲领方法论,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既有证实,又有证伪,既有理论与经验事实的比较,又有理论之间互相竞争的复杂过程。20世纪科学哲学的演变揭示了在认识领域中人的有限和无限的深刻矛盾:试图一劳永逸地结束科学和真理的愿望最终是徒劳的。
20世纪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人的有限与无限的矛盾从多方面进行了自觉反思。后现代主义批评理性主义传统,认为单纯工具性的科学的超常发展抑制了艺术和道德的作用,造成人的物质生产和享受的畸形膨胀,造成国家政治权力的过度扩张和社会的萎缩,造成今天人类的严重困境。因此,科学技术的发达不能也不应该使我们忘记,把世界作为人的理性把握和利用的对象只是丰富的多面人生的一方面,是可能的多样人生状态的一种;人的生命存在不是只有这一种状态和一个方面。过分强调科学技术的地位与作用,把人的生命、生活片面化为科学技术是错误而有害的。后现代主义批评主客体对立的人生态度,抨击把自然当作随心所欲掠夺、征服对象的流行生活方式。因为,正是对自然的不友好态度,招致了自然界对人类的惩罚。空前严重的人口、资源、污染、生态等全球性问题困扰着人类,要求人类改变对于自然的不合理态度。
归结以上所述:一方面,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与世界相对立,把自身无限化为世界的征服者和创造者;另一方面,人取得的成功和遭遇的失败几乎一样多,最终人总是有所不能,必须承认自己不是万能的造物主,而是有限的存在物。
上述相互矛盾的两方面同时具有现实的根据和理由。从一方面说,否认人是具有自觉、自主、创造、超越能力的主体就等于否定人的主动性和作用,就从根本上否认了人在宇宙中存在的价值。站在人的角度,这种态度是不可取的,事实上是不可能的。从另一方面说,不恰当地抬高人的地位与作用,甚至自封是宇宙中最高级的存在物,必然导致人的狂妄自大,实际上是把人放到上帝的位置上,把有限的人无限化。这种态度和做法显然也是不可取的。
人似乎处在一个无法克服、解脱的关于自身的有限与无限的逻辑“悖论”之中:一方面,人既不可能放弃有所作为,作为主体的人生态度和生存状态;另一方面,人又必须承认自己是有限的存在物,就能力、水平、时间、空间而言都是十分有限的。总之,人不是无限者,但是人又必须像一个无限者一样去行动。
三、哲学的根本问题
人与人生存世界的关系问题最终归结为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因此,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矛盾是哲学的根本问题。
因为,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讨论,是哲学与艺术、科学、宗教讨论的共同对象;而使这种讨论真正成为哲学并与艺术、科学相区别的关键,就是站在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高度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性反思。
哲学与艺术不同。一般地说,艺术是通过具体形象对特定时空中的人生状态的某个方面、片断的描写,而不是对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逻辑论证。
哲学与科学不同。首先,哲学与自然科学不同。自然科学中隐含着人与世界的关系,但是自然科学以自然界特定领域作为客观研究的对象,不直接涉及人的问题。其次,哲学与社会科学不同。社会科学几乎无例外地涉及人,以个人与社会的某一方面关系作为基本内容,但是哲学不直接讨论人与社会某一方面的具体关系。再次,哲学与交叉科学、综合科学、横断科学不同。交叉科学、综合科学、横断科学从不同角度出发讨论人与世界的特殊关系;哲学则不以人与世界的特殊关系为研究内容。最后,哲学与人学也不同。人学从生理、心理、社会的多种角度综合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似乎与哲学有最大的共性;但是,站在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高度上的哲学与人学终究还是不同。
总之,哲学与艺术、科学都不同。哲学从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高度讨论人与人生存世界的关系,而不描述、讨论人与世界的具体关系。反之,只有从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高度讨论人与世界的关系,才算真正进入了哲学的领域,才算真正达到了哲学应该达到的深度和高度,才能真正发挥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指导人类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和解决面临的种种问题。
哲学的世界观功能,从根本上说,在于对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问题的高度理论自觉,换句话说,对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与作用问题的理性回答和把握。
古往今来,不论是伟大人物,还是普通大众,最终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我与世界的关系归结为自我的主动与被动、有限与无限的根本问题。尽管他们理解和认识的水平可能大相径庭,逻辑性、条理性可能完全不一样。
因此,那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理论化的世界观”理解为对无人参与的纯客观世界的科学解说的观点是十分片面的,“哲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一般规律的科学”不是对哲学世界观的正确概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并不是哲学世界观功能的最高表现形式。因为,哲学世界观最终是对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与作用、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主动性与受动性问题的反思。
哲学的方法论功能,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根据对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理解去指导人类的行动,即当人以主体自居的时候,当人在自然界和社会中满怀希望与自豪一路高歌、奋勇前进的时候,应该不忘记时刻提醒自己:人是有限的,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不可避免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个人的成功、人类的胜利无论看起来多么伟大,相对于无限的宇宙最终都是十分渺小的。
每个人都需要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当代人类更需要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具体地说,人类需要对旧式现代化、传统发展观和流行的生活方式进行深刻的反思。
旧式现代化、传统发展观和流行生活方式,是欧洲摆脱中世纪神学统治的世俗化运动的产物,特别是机器大工业带来的社会变革的产物;是17世纪以后逐步形成的一套行为方式、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核心是理性主义的个性张扬的人生态度,是个人主义、科学主义、功利主义与物质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念。主体与客体外在的人生态度、人与自然的对立、人与人的异化是其主要特征。
旧式现代化、传统发展观和流行生活方式是历史的进步,是人生境界的空前提拔和升华。因为,它以个性的觉醒和张扬为前提,以科学作为思想工具,凭借机器的强大物质力量,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第一,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到从未有过的高度。新大陆的开垦、铁路的铺设、大河的通航、巨大城市的建立,在以往时代完全不能想象。第二,人的交往范围空前扩大。个人频繁变换社会角色,社会关系多样化、复杂化,摆脱了原始互助与人身依附关系、血缘关系、君臣关系的古老格局。第三,人的主体性空前张扬。人把一切都作为征服、改造的对象,人的潜能得到空前发挥,人不再是单调、贫乏的存在物。第四,人的精神世界空前丰富。首先,科学昌明发达;其次,人的情感、意志空前丰富与升华,超出生命饱暖的简单需要,渴望被社会承认、重视事业成功。
旧式现代化、传统发展观和流行生活方式具有严重的内在局限性和外在弊端。换句话说,人的主体性,如果不加以引导和约束必然走向歧路。
第一,人对自然的改造如果变成随心所欲的暴虐和疯狂,只为眼前一点蝇头小利就为所欲为,那不仅是自然界的灾难,也必定是人类的灾难。
第二,人把他人作为客体,如果走向极端,必然使人相互疏远。当代人归属感的丧失、普遍的孤独就是证据。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强权政治、军事侵略就是旧式现代化、传统发展观和流行生活方式的本质写照。
概括地说,旧式现代化、传统发展观和流行生活方式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有三个特点:首先,人与世界相互外在;其次,人类中心主义;最后,人借助认识与世界发生联系。换句话说,旧式现代化、传统发展观和流行生活方式采取主客对立的人生态度,只把世界当作是外在征服的对象,不恰当地抬高了人的地位,夸大了人的作用。人把自己当成了上帝、造物主、无限者。
针对旧式现代化、传统发展观和流行生活方式的局限和弊端,有必要做从里到外的修正。新式现代化、科学发展观与更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有三个特点:第一,人内在于世界之中;第二,世界的非单纯功利的对象性;第三,人通过多种渠道与世界的融通。首先,人内在于世界之中。其次,世界不只是人的功利活动对象。最后,世界对于人,是价值评价的对象,是科学认识的对象,更是审美活动的对象。新式现代化、科学发展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承认人的自由。不过,这种自由只具有相对的意义。相对于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自觉性常常就是自发性和盲目性,自主性往往正是受动性和被动性,创造性只是变形的自然因果性,超越性最终以人是宇宙匆匆过客的非超越性为限度。因此,把自由导向人的片面欲望的疯狂发泄,这不是自由,恰恰是不自由。新式现代化、科学发展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多样的统一。
自由就是选择,选择意味着多样性。现代化不可能根本消灭个性、地区性和民族性。那种把自己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当作惟一合理的“最好的”选择强加于人,要求其他个人、民族完全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必然导致个人的自大狂,导致种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
两千多年前,孔夫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4](《子路》)用现代语言解释孔子这句话:“和而不同”意味着人类生活方式的多样统一,“同而不和”意味着单一生活方式下人的分裂和对立。旧式现代化、传统发展观和流行生活方式就是以自我为尺度,要求一切人都以同一的方式生活,不能容忍生活方式的多样化。
总之,新式现代化、新式发展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中贯穿着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人作为主体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人把自己从宇宙中划分出来,提拔为主体只是在有限的范围超越了自然界。第二,社会必须具有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既约束个人、也约束人类。不受约束的人类中心主义必然走向人类自大狂、最终走向人类毁灭。自然资源的无节制消耗、自然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人类自我分裂,由个人普遍孤独到诉诸原子战争,从吸毒到艾滋病等社会疾病的泛滥,都可能导致人类的毁灭。
新式现代化、科学发展观和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超越主客体对立的关系,在更高基础上实现人与世界的统一。在肯定人自身追求幸福权利的同时,必须承认其它生物正当的生存权;在肯定个人追求幸福的权利的同时,必须承认他人追求幸福的权利。换句话说,个人有权力站在自己角度对待他人,人类有权力站在自己立场对待自然界,但是人必须放弃极端个人利己主义、盲目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平等对待他人、善待自然界。
总之,21世纪的人类需要一种新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这就是,站在世界之中,以全面的友好态度善待自然和他人,实现人与世界的和谐。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不是根本否定主客体关系,而是扬弃主客体关系。这种超越主客体关系的更高级的人与世界的合一是解决全球性问题的惟一出路。
归结起来,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是哲学的根本问题。只要思想进入这一领域,不论其具体内容偏重哪一方面,不论其外在形式是什么,都属于哲学的范畴。反之,不具备这些本质特征的东西,无论是自封的“哲学”,或者是被某种外在力量钦定的“哲学”,最终都不过是一些假哲学。
表面看起来,人处在一个似乎无法克服的“人生悖论”——自我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之中,其实,这个悖论并不存在,因为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解决的问题。
因为,人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超越性,人的主体地位永远是有限时间、空间内的东西。最终,人是有限的存在物,是宇宙的有生有灭的暂时过客,并不存在什么超时空的主体性,无限度的自觉性、自主性、创造性、超越性。那些片面强调人的主体性的哲学实在是些自高自大的狂妄哲学。由于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并不处在同一个层面上,因此二者并不构成悖论。总之,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矛盾的惟一答案是:人既不是无能的,又不是万能的;人既不是宇宙中最渺小的存在物,又不是宇宙中最高级的存在物;人在世界中占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恰当位置、发挥着属于自己的作用。
概括全文:第一,人类的生存状态是变化的,因此哲学的具体内容和形式都是可变的;第二,人类的终极关怀是不会消失的,因此哲学的主题(人的生存状态、人与人生存世界的关系、人的有限性与无限性问题)是不变的;第三,哲学的历史正是在无尽的变化中探索永恒主题的历史。
标签:哲学论文; 宇宙起源论文; 人生哲学论文;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自我中心论文; 活动理论论文; 自我认识论文; 生活方式论文; 科学论文; 世界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