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也在不断的加剧,在现阶段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一些城市的生活以及工业用水也在不断的向外界河流排放,因此对城市河道的污染逐渐的加剧。在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了对被污染河道的治理和修复,但是传统的污水治理方式无法更好的确保河道污染生态的修复,通过相关人员的不断研究和分析,推出了城市水体生态修复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河道进行修复。
关键词:城市污水、治理、生态环境
引言:
在我国现阶段的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城市河道水体的治理和修复,可以有效的推动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为了更好的确保我国现代化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对环境的治理至关重要。文章针对我国现阶段城市水体的现状以及治理的措施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探讨,有利于对城市河道水体的修复。
1我国城市水体的水质状况及其污染成因
1.1点源污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批人涌向城市,城市的厂矿迅速增加。大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河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大量污水排入城市河流,这些污水远远超过河流的自净能力。河流的内部生态系统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水质急剧恶化。
1.2面源污染。城市河流的非点源污染主要是由降雨引起的雨水径流造成的。径流污染物主要来自河流周围路面沉积物的冲刷,没有植被的裸露地面和垃圾。污染物含量取决于城市河流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和污染物分布。因此,控制非点源污染也可以理解为控制城市河流周围的降雨径流污染。在许多城市的市政建设中,雨水排水管和污水管是不可分割的,没有雨水处理过程。大量的雨水进入城市河道,未经排水管道处理,对河流造成严重污染。
1.3混凝土的“包装”。在城市河道管理项目中,片面追求河岸硬化覆盖,只考虑河道防洪功能。为了保护城市的安全,河堤逐年上升,建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和块石等垂直护岸,河道完全人工化,渠化化,失去自净能力的河流反过来加剧了河水体的污染。
2河道水体修复技术
2.1 生态-生物方法。水生态 - 生物修复技术是国外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是根据自然规律恢复自然的原貌,增强自然本身的自净能力来控制污染水体,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污染相处的合理方式也是一种创新的技术路线。生态生态污水处理技术是利用栽培植物或栽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转移,转化和降解水中污染物,从而净化水体,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相对而言的技术,工程成本相对较高。低能耗,或无需消耗能源,运行成本低,无二次污染,它还可以与绿化环境和景观改善相结合,在治理区域建立休闲和体育设施,营造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优美环境。因此,这种低成本的实用技术非常适合中国的河水处理,生态生物学方法主要包括生物膜方法,水生植物系统,生物物种的输送或微生物生长促进剂。
2.1.1 生物膜法。它指的是使用天然材料(如鹅卵石)和合成材料(如纤维)作为载体。当河水通过时,在河流表面形成一种特殊的生物膜。生物膜的表面积很大,这可以为微生物提供大的附着表面。加强污染物的降解是有益的。反应过程为:(1)基质扩散到生物膜表面;(2)生物膜内扩散;(3)微生物分泌的酶与催化剂之间的化学反应;(4)代谢产物排泄生物膜。在这些反应之后,水体基本上被净化并排入河中。日本的Sasakawa Fusaki净化场是河水恢复的典型例子,经过几年的观察,河流的污染水得到了显着改善。Guzaki Purification Field是一个利用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的净水场。原理是通过鹅卵石接触氧化法净化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Guzaki净化厂建在江户川的河岸上,拯救了土地,是一个地下走廊式污染控制设施,水净化领域的结构非常简单。主体结构为地下矩形走廊,高4.5米,长28米。直径为15至40厘米的卵石放在里面。水泵用于将河流泵入电网入口,水流在通过导水结构后均匀地流入斜坡。
2.1.2 水生植物系统。水生植物系统对水体的净化效果主要有:(1)吸收。主要利用水生植物(如风眼莲,芦苇,柳叶,百合等)吸收污水中的氮,磷和水中的一些重金属元素;(2)退化。水生植物群落的存在为微生物和微生物提供了宿主和栖息地。这些生物可以大大加速在根系周围截获的有机胶体或悬浮固体的分解和矿化;(3)吸附,过滤和沉淀。浮选植物的根系与水体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可形成致密的过滤层。当水流动时,不溶的胶体将被根部沉积或吸附以沉降,尤其是其中的有机碎片。一般而言,内源性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水中的有机碎片;(4)抑制藻类。水生植物和浮游植物是营养素和光能利用的竞争者。前者个体大,生命周期长,吸收和储存养分的能力强,能抑制浮游植物的生长。
2.1.3 生物菌种和微生物促生剂。它是将一种或多种微生物菌株和微生物生长促进剂(营养素)直接添加到受污染的河水体中。目前,关于在污染水体中直接添加微生物菌株的生物修复技术存在诸多争议,重点是菌株的使用是否带来环境安全问题。此外,对于流体和污染较少的水体,微生物菌株的直接应用不是非常有效。然而,微生物生长促进剂的应用没有安全问题,生长促进作用促进了污染物的生长,污染水体的BOD5和CODcr迅速下降,溶解氧明显增加,并消除黑色气味。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在给药后的河道中,微生物被厌氧 - 好氧取代,生物从低到高成功,生物多样性增加。同时,它是一种投资少,成本低,效果快的水体修复技术。
2.1.4 河道曝气复氧。高度污染的河水体具有比水体更低的氧消耗,并且即使在缺氧(或厌氧)状态下溶解氧也减少。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对河流进行人工氧化(这一过程称为河流的通气和再氧化)可以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改善和恢复河流的生存能力。
2.1.5 生物操纵技术。指利用生物操纵措施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增加凶猛鱼类数量,控制浮游食用鱼类数量,从而减少浮游动物捕食浮游动物鱼类,以利于浮游动物种群(特别是枝条))角的生长),浮游动物种群的生长增加了浮游植物的摄食,从而抑制了浮游植物的过度生长和大量繁殖的发生。在30g / m3水的放养生物量下,对微生态系统中蚯蚓和鲤鱼的生物处理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鲤鱼和鲤鱼的放养,尤其是混养,可以有效抑制水中蝎子浮游动物的生长,并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浮游植物,尤其是蓝色和绿色。藻类的生物量也控制在较低水平,从而有效地控制水的富营养化过程。
2.2 物理方法
2.2.1 疏挖底泥。这意味着污染的沉积物从河道中排出,这可以大大降低沉积物对上覆水体的贡献率,从而改善水质。然而,存在许多问题,是否需要疏浚特定水体中的沉积物,或疏浚能够达到所需水质要求的程度,以便不将浓重金属集中在深层沉积物中。污染物暴露在外,二次水被污染。国内外许多专家都反对这种清除河流的方法,因为如果深层沉积物中富含的重金属暴露出来,那将是非常危险的。此外,无论是安全的垃圾填埋还是合理使用,最终处理除去的污泥也是一个问题。必须充分研究这些以证明具体方法。
2.2.2 引水冲淤。它指的是引入外部清洁水源以改善河水质量。对于浮游植物的生长,河水的保留时间是一个关键的控制因素。如果流入河流的污水仅停留在河流中短暂停留,即使河流中的养分非常丰富,也只能生产非常有限量的生物质,这远远低于预期。因此,当水源允许时,外部清洁水源的引入和河水量的增加会人为地缩短河道中水的停留时间,使污染的河水不易留在河道中引起黑色气味,同时,当水被转移时河流水动力学重要条件的改善增加了水的再氧化量,这有助于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
结束语
通过对城市河道水体的有效的治理和修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我国生态环境的修复,为现代化社会紧急的发展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依欣. 德州市农田灌溉对地下水的影响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6(12)
[2]种云霄,胡洪营,钱易. 大型水生植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17(02)
论文作者:陆体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水体论文; 河流论文; 河道论文; 生物论文; 城市论文; 微生物论文; 自净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