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内涵论文,当代论文,青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新机遇
世纪之交,风云变幻的国际背景、改革开放的国内环境、飞速发展的科技革命、逐步深入的教育改革都是影响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
挑战之一:西方和平演变的图谋犹存。苏东剧变后,西方敌对势力喧嚣“不惜一切代价,尽快消灭中国的共产主义制度”,并采用各种手段,加快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指出:“抵御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这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性课题。”教育青年树立长期防止和平演变的思想,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政治选择。
挑战之二:转轨时期的负面效应。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蔓延。这些现象对当代青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这样那样的负面影响,如易使其沾染不良习气,少数人甚至会误入歧途;影响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挑战之三:多元文化的消极影响。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资本主义腐朽文化也乘机而入,加之封建主义遗毒影响,对青年一代的身心健康起着腐蚀作用。
挑战之四:信息时代的必然冲击。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大众传播事业。现代传播媒介除了传统的报纸、书籍、广播、电视、电影外,已经向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发展,更加具备了公开性、时效性、扩散性等特点。
挑战之五:教育改革的现实课题。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传统教育模式中的不合理部分必须进行改革。这些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与受教育者密切相关,如招生制度、就业制度、学分制的改革都涉及学生的切身利益。从总体上看,改革会大大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但一些敏感问题如果处理欠妥,也会引发负面效应。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挑战本身就是契机、就是动力。除此之外,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还面临一些难得的机遇。
机遇之一:适合跨世纪中国国情的理论旗帜。改革开放20年来,我们党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已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这为做好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机遇之二:有助于青年人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迈入新的世纪,我们面临着极为有利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目前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加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一切都为做好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大环境,增强了说服力。
机遇之三:积累了科学育人的丰富经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多年来勤于探索、勇于实践,摸索出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特别是近十年来,党中央相继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逐步加大,经验更具有针对性。
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及教育的新内涵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最需要把握的就是当代青年的思想特点。当代青年的思想特点是:
其一,成才意识明显增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青年注意及时调整自己,如由注重文凭和卷面成绩转变为注重实用型知识和创新能力;由单一注重智力因素到注重综合发展。但不少青年人存在着意志较薄弱、毅力不坚强、想得多、干得少、眼高手低的现象。
其二,价值取向趋于实惠。当代青年人的主流仍然认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如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等。但有相当多的青年人在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同时,主张奉献与索取并重,提出“等价交换合情合理”等主张。在人生价值等方面明显趋向于实惠。
其三,道德观念多向选择。目前,多数青年人仍然认为“尊老爱幼”、“扶弱助贫”、“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转轨时期出现了多样性的道德评价,也使他们感到困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潮等对当代青年道德观念的影响不容忽视。
其四,理性思维亟待成熟。当代青年大多数生长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他们对理想的实现,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想得比较简单,往往表现出想象与实际脱离,求知欲强与识别力弱形成明显反差。
其五,社会交往更加主动。改革开放的环境、信息媒体的拓展,使当代青年的性格变得更明快、坦率和热情。社交范围已不再局限于同学、同乡、同性。更多的交往需求是兴趣相投、互帮互学。
其六,自主意识与自立状况反差较大。自主意识增强,自主能力不足,是现在青年较普遍的特点。他们主张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用自己的智慧、能力去解决问题;渴望在经济上独立,尝试勤工助学等有酬劳动。但在不少情况下盲目自信、评价自己过高;过于突出个人价值和自我表现;一旦遇挫,往往一蹶不振,自省自控力不足;甚至放任自己、自由散漫。
其七,审美层次还须提高。审美本身不仅反映人的文化生活和兴趣爱好,而且蕴含着个人的思想追求、道德评价和生活习惯。从现象上看,当今青年人注重个性美,欣赏内在美,追求自然美,但缺乏高层次的审美能力。他们有自己心中的“体育明星”或“艺术明星”等偶象,对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的自然美也赞不绝口,但在审美载体上,比较喜欢武打小说、言情影片、流行歌曲等形式,对英模报告会、高雅音乐欣赏会等兴趣不浓。
时代给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也为这项工作本身赋予了新的内涵:
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和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全面正确积极地运用这一理论武装当代青年,是我们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重要保证。
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坚持正确的“三观”,才能克服错误思潮的影响,在青年中确立起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为振兴中华奋发学习、无私奉献的人生航向。
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有爱国主义才有民族凝聚力。它具有顺应大势,反映民心,与社会发展同步前进的特性,在客观上与先进思想融合,反映时代精神。当前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就是爱国与爱中国共产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在青年中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课题——磨难砺志。这是寓艰苦创业教育和养成教育为一体的生动的教育内涵。当代青年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往往表现出缺乏毅力,意志脆弱、任性等弱点,有必要从感性熏陶到理性引导进行以在实践中磨练,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同时加强心理咨询方面的辅导,巩固教育效果。
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途径——社会实践。对青年教育的最好途径是走入社会、走进实践并在实践中加以引导,使青年人在思想上产生共鸣,政治上更加坚定,行动上更有责任感。同时,可以通过社会实践使他们在受教育和做贡献的同时长才干,达到自我教育,终身受益的目的。
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时代的发展,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提供了机遇,而且也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思路。
思路之一:中国国情的要求——坚定信念,艰苦创业。认真学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使青年学生懂得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不改变的重要性;又要使他们认识到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对实现我国跨世纪的宏伟战略目标的必要性。
思路之二:市场经济的要求——两手齐抓,优化氛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丰收,在操作上应对两个文明一起规划、一起实施、一起落实。同时,全社会齐抓共管、优化社会环境,以优良的环境感染人。
思路之三:法治国家的要求——学法护权,知法守法。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法制具有强制和普遍的约束力,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必经阶段,是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加大法制教育力度,使青年学生知道如何强化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又要使他们能够分清什么是合法、非法,什么是正当、不正当,提高守法自觉性。
思路之四:科技发展的要求——提高素质,主动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已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未来的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具有巨大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鼓励和引导教育对象重视和学习新科学技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创新能力;也要主动适应科技发展,把先进科技手段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高有效性和说服力。
探索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有助于理解社会发展和青年成长的关系,有助于正确制定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及规划,还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实施教育的自觉性,使工作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