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时期的历史探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时期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71(2003)01-0145-07
我国上古的历史,夏商周三代以前,有文字记载可考者,为五帝时期。《荀子·非相 》称,“五帝之外无传人,非无贤人也,久故也。五帝之中无传政,非无善政也,久故 也”。这是战国时人对于上古历史提出的符合实际的看法。“五”字为虚用之义,和“ 诸”字相当,“诸侯”一词使用已久,故称为“五帝”。称帝号者原亦为万邦之一,因 各邦有联合之必要,其较为强大,且声誉能力为各邦所信任,推之为共主,可称帝号, 不必为一族一姓长期占有,与成立朝代者不同。在流传中,虚用的“五帝”一词逐渐转 为实用之义,被说成为专指黄帝及其后裔共五个称帝号者所组成。五帝时期的时限本来 相当绵长,传说既将五帝收缩为一族之内的五个帝王,于是每个帝王的寿命都尽量放长 ,超出了正常人的寿命,令人更难置信。自从考古发掘盛行后,各种实物,如骨骼牙齿 、生活用具、居住建设遗迹等,对于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提供了丰富而可信的资料。 而文字记载的传说,由于真伪混杂,疏理困难,反被弃置不顾,从历史工作者来说,这 是有失职之嫌的。笔者在《<古史辨>评议》一文中指出,以顾颉刚为主的“古史辨”派 “破旧有余而立新不足”[1]。识别古史真相,“破旧”虽有一定的必要性,实属消极 方面,更重要的是在积极方面“立新”。“立新”不是出奇立异,而是要符合历史实际 。在某些传说中,其有可疑者皆所不取,或稍加辨正,于确有一定来历者,虽片言只语 ,亦应据之作进一步的分析。如各项古帝王系统,有战国时人作的《五帝德》,西汉时 人作的《世经》,所记各帝间的关系,以及各帝皆有两个以上的名号,都不可靠,但所 举的帝王名号,如黄帝、炎帝等,则为古代实有的,不能妄予否定[2],战国和西汉时 人正是依据这些旧传的名号而增添事迹的。
在“立新”的工作中可依据的资料。“瞽史”应为一项重要来源。“瞽史”在古代统 治机构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部门,当时可能还没有文字,或初有文字还不便于详细记事的 时候,瞽史是保存史实的主要手段。重要的事情,时间长了,只能留下事目,具体情节 逐渐消失,重要人物多与这些事物有关系,他们的名号也就随着事目保存下来了。到文 字能做正式记载的时候,瞽史为史官所代,便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在瞽史和史官的记 事之外,私家的记载也很重要。如郯子为少皞氏之后,历述其祖上之事,与当时所传述者多不同,以至时人有“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的话流传。春秋时,各国的史官和博物君子,如子产、叔向、展禽、晏婴等人讲到的上古之事,有时不免夹杂些神话,所提供的史实,可靠性较大。又从官职名称也可以推断一定的文化水平,如五行官正,是主管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人,特别受到尊重,甚至尊之为神,说明这五种物质在当时人民生活中特有的重要性。周秦诸子书,性质比较复杂,在仔细分析考定 后,其中实有不少可供参考者。
一、五帝时期以前的历史
远古时期,有帝王名号流传于后世的,都属于五帝时期。更在其前的历史,便只有部 族的名号可言了。后人往往误认为这些部族名号也是古帝王,这一点须要辨别清楚。五 帝时期中,也有些部族名号同时为帝王名号者,从有关的事迹方面看,不难把二者分别 开。《越绝书》中保存了风胡子的一段话:“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断树 木为宫室……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以伐树木为宫室,凿地……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以凿伊阙龙门,决江导河,东注于东海,天下通平,治为宫室……”这三个时期,正 与近代考古学对于远古时期分为旧石器、新石器、铜器或铜石器并用的分期相当。从其 他方面我们知道,黄帝是五帝时期最早的帝号,当时已是有一定水平的新石器时期,而 其以前的轩辕、神农、赫胥等,还是早期的新石器时期或旧石器时期。结合着考古学, 我们可以看到,五帝时期以前的历史是更为原始性的。
神农氏,后世被说成为农业发明者,或代表最早的农业社会时期,其实这是部分情况 。在古代万邦林立之中,一个精于耕作的部族,因而有了这样通称的名号,其本族之号 反而湮没不显。神农者,实即为农神之意。《国语·鲁语》上有一条记事:“昔烈山氏 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云:“有烈山氏之子 曰柱,为稷,自夏以上祀之。周弃亦为稷,自商以来祀之。”稷为农神,“自夏以上” 已是五帝时期,烈山氏为其族之本名,因其族内有被祀为农神者,故亦有神农之号。这 与黄帝之前的神农氏,要分别看待。后世炎帝也被称为神农,或其族中亦有精于耕作者 ,或出于世人的误解,但不可与其他称神农者相混,是不待详论而明的。
五帝时期是已有一定水平的农业社会。农业社会的部族以定居为主,为居处安全,一 方面须建围墙以便守卫,一方面各部族宜加强联合,以便处理各部族间之事,并防御游 牧部族之侵扰。在加强联合中,某一地区中之强有力者居为首之地位,称为伯,一般的 部族称为诸侯。在各地区之上更为强有力者,则可以称帝称王。其地位高出众部族之上 ,实为天下之共主,以天帝之子自居,故亦称天子。无论帝与伯,如有名号流传于后世 者,即入于五帝时期了。
二、五帝前期的重要人物与历史作用
——黄帝、炎帝、蚩尤
在我国广大的土地上,分布着无数的部族群体,都是属于以铲型门齿为特征的蒙古利 亚种,按地域划分,在黄河中上游者为戎狄,在黄河中下游者为夷人,在汉水及长江中 游者为苗蛮,在淮水流域者为淮夷,在长江下游者为扬越。以黄河流域之土地气候等自 然条件最适宜发展农业,所以这一地带的部族首先进入了农业社会,在中上游定居者可 称为古代西方文化系统,在中下游定居者可称为古代东方文化系统,他们都有较高的文 化与实力。其在黄河中上游之部族未能进入西方文化系统者,仍称为戎狄;在黄河中下 游未能进入东方文化系统者,则称为东夷。
在西方文化系统区域内出现了两个伯级的部族首领,即诸侯中之强者,他们要争夺更 高一级的名位,发生了战争,战胜者即后来的黄帝,失败者为后来的炎帝。这次战争被 称为阪泉之战,对后世很有影响,以致被编入卦爻词中。春秋时,周王室发生内乱,周 襄王被迫逃亡在外,晋文公要平定王室之乱,先行占卜得到“黄帝战于阪泉之兆”,认 为是一个吉兆[3](僖公二十五年)。阪泉在今何地,已难考定,但这次战争的实在性, 可无疑义。
当黄帝在西方文化系统中的最高地位建立后,在东方文化系统地区中也出现了一个强 有力的头目,称为蚩尤[4]。在两大系统相接触时,发生了涿鹿之战。《逸周书·尝麦 》保存了较早的传说,其中有许多神话,可以不论,所记主要史事为,炎帝被蚩尤打败 ,求援于黄帝,黄帝在涿鹿打败了蚩尤,杀之于中冀。涿鹿和中冀,地点也难以考定。 而这两次战争提高了黄帝的地位,成为名号最早传于后世的帝王,这在我国上古史中有 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以黄帝为五帝时期的首位帝王,在古籍中有充分的根据。郯子历述诸帝,即以黄帝为 首;战国时人编撰的《五帝德》,记事虽不足取,而以黄帝居首,应受到重视。邹演好 为夸大之言,司马迁说他,“先序今以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5](《孟子荀卿列传》 )。上溯往事最远到黄帝,是当时学者共同认定的,这就不是个别人的说法了。古本《 竹书纪年》是魏国的史书,《史记·魏世家·集解》引荀勖说:“和峤云,‘《纪年》 起自黄帝’。”而《晋书·束晳传》与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后序》皆谓《纪年》起自夏殷周,二说似相矛盾。其实,束、杜之说谓《纪年》记事从夏朝开始,和峤之说谓其书编制始于黄帝,只有名号而无记事,正与五帝时期“有传人而无传政”之说相一 致,为五帝时期始于黄帝最有力的明证。
从郯子口述之古史,可知在黄帝之后,炎帝也做了共主,并明言黄帝“以云纪,云师 而云名”,炎帝“以火纪,火师而火名”。所谓“云纪”、“火纪”,似为其部族之徽 识。此事可以表明,炎帝与前于黄帝之神农氏无关,司马迁在《五帝本纪》中亦以炎帝 与神农之事分别论述,以明其本非一人。西汉后期人编造的《世经》,将炎帝与神农氏 合并为一人,称为“炎帝神农氏”,更在其前增加了太昊伏羲氏,打破了以黄帝为五帝 之首的传统说法,后世反盲从之而不改,这是须要特别澄清辨明的。在黄帝与炎帝二人 连称时,战国以前原作“黄炎”,西汉以后则改称“炎黄”了[6],至今承用不替,这 是有失历史真相的。
三、五帝中期的重要人物与历史作用
——烈山、共工、太皞、少皞、颛顼
烈山氏之名号与事迹,见于《国语·鲁语》上展禽之称述及《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晋 史官蔡墨之言,本文在辨明神农名号非限于一人一族时已引用之。其事迹可知者虽少, 而柱既被尊奉为农神,可知其地位之重要,展禽称道其事于共工氏之前,故于此处重道 其事。
郯子所称述的第三个人物为共工氏,称其“以水纪,水师而水名”。共工氏在古代是 以治水传名的,不过其治水未能成功,在历史上未能留下善名,但不失为强有力者,以 致演化成为神话中的人物。《列子·汤问》载,共工与颛顼争为帝,因失败发怒,触不 周之山,以致天柱折,地维绝,天不满于西北,地不满于东南。《楚辞》也说:“康回 凭怒,地何故以东南倾?”(康回为共工别名)共工氏本人虽为失败的英雄,其子勾龙则 是一位很有成就的人物[7](P91)。《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云:“共工氏有子曰勾龙,为 后土。……后土为社。”《国语·鲁语》上也说:“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 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合二说来看,勾龙为其本名,以能治平水土而为后土之官, 后人即以官名代其本名并尊奉之为社,即土地之神。社与稷同为农业社会最受重视之神 。
郯子称道之太皞氏与少皞氏,皆为东方文化系统之部族。“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完全依照黄帝以来之组织形式。其居处活动地区,则多能指实,如《左传》昭公十七年云:“陈,太皞之虚也。”又,僖公二十一年云:“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皞与有济之祀。”到春秋末年,颛臾之国尚存,鲁季氏将伐之,孔子曰:“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8](《季氏》)其地是在鲁国境内。《左传》定公四年载,鲁国封于少皞氏之虚;郯国为郯城,都在今山东境内。这两个部族关系接近,所以得前后为共主。
郯子列举少皞氏的主要官职:“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 ,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鸠氏,司 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 [3](昭公十七年)这段话,说明了为天子者及诸侯国内之组织与任务。天子名下之组织 以历法为最重要,分为五项专职,因农业生产与历法的关系最为重要,而寒暑变化,各 国所受影响大致相同,故其任务由天子负担;其次治安保卫亦为各国之共同利益,在天 子名下皆设专职以司之。在诸侯国内,生产居主要地位,故为工正与农正之五雉与九扈 最受重视,可惜郯子未列出五雉与九扈之具体内容,从“五”与“九”之数字上看,可 知其分工是很细致的。
颛顼是黄帝以后最重要的人物,他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绝地天通”。五帝时期 的帝或天子本来也是一个部族之长,所不同者,他们以天帝之子自居,遇上难于处理的 事情,可以假天帝之意来行事,这是一般部族之长或诸侯做不到的。在少皞氏后期发生了“九黎乱德”之事,即九黎之君也可以直通上天,一般的部族受此影响,也蠢蠢欲动,天子的权威一时陷于危机。颛顼帝对此加以整顿,“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把上通于天的路完全控制起来,保住了天子的威信。为了更具体的形象化,他建立了一座圣殿,称为玄宫,供奉玄帝,加强了天帝的庄严神秘性,不仅在当时起了很大的作用,其影响于后世者也绵延不绝。战国时,《庄子·大宗师》称,“颛顼得之以处玄宫”,《墨子·非攻》下也提到“玄宫”,《管子·幼官》所称之 “玄帝”,显然是由此承受来的。后世道家宣称的玄武大帝,宋朝以后又改称真武大帝 ,在民间流行的小说戏曲中是一位法力很大的天神,其影响可谓深远矣。
颛顼帝做的另一件关系重大的事情是改定官制。郯子在历述少皞氏以鸟名官之 后,续云:“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 在少皞氏以前,各项公共职务虽分别有人主管而无官名,在民间因各项职务的性质而自定名称,如司民事者曰司徒,司军事者曰司马之类,颛顼即以民间之通称为官 名,使名称与职务保持一致。郯子思想保守,故以否定态度述其事。
经颛顼整顿后,天子之地位大为提高,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从黄帝 以来,本为西方与东方两大文化系统,内部各自发展,外部则互相接触融合,逐渐形成 为统一的中原地区文化系统。颛顼正处在这个有利的时期,功效更为显著,所以后人以 黄帝与之相比。《国语·鲁语》上载展禽之言:“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 …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颛顼受祀的级别和黄帝相同,其威望 之高,可以想见。
《汉书·地理志》记东郡濮阳县,“古帝丘,颛顼虚”。濮阳在今河南北部临近冀、 鲁二省之地,太皞居河南东部之陈(淮阳),少皞氏居今山东省偏西之曲 阜,三帝居处皆在中原地区之内而稍偏东,时为中原文化之主要发展地区。颛顼之成功 ,既得力于所处之地理位置,同时更促进了中原地区文化系统之发展。
四、五帝后期的重要人物与历史作用
——帝喾、虞幕、祝融、梼杌
颛顼以后,流传下来的名号较多,而可知之事不多。重要者一部分发生在中原文化系 统内部,一部分则发生在周边的部族中,呈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区域的扩大。今分述有关 人物及其作用如下。
帝喾,其族系不明确,战国西汉时以高辛氏名号与之相配成一人,近人已知其不可取 ,而以《山海经》中之帝俊及甲骨文中之殷人高祖夋当之,亦无从论定,但显然要在 颛顼之后。《国语·鲁语》上记展禽之言,“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是其在历法方面 颇有成就。历法之修定,关系各国的共同利益,故能受到各国的崇祀。《国语·周语》 下记伶州鸠之言:“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 在天鼋,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颛顼之所建也,帝喾受之。”这说明帝喾时完成的历 法,是在经过多年的努力打好的基础上完成的,又可见历法在五帝时之特受重视,并已 取得重大的成就。
《国语·郑语》记史伯之言:“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 周是也。虞幕,能听协风以成乐物生者也。”说到虞幕是对人民很有贡献的人,其后世 应有所发展。《国语·鲁语》上记展禽之言:“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 左传》昭公八年晋史赵说:“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这两段话说明虞 幕为颛顼之后,舜的祖先,他的事迹后人很少称道。从展禽的话来看,他和他的某些子 孙也曾做共主,所以得到本族后人的报祭,而舜能得到尧的重用与禅让,其根基应是从 幕起逐渐树立的。
祝融在五帝时期为较晚者,而声势颇为煊赫。《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晋史官蔡墨说: “有五行之官,是为五官,在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火正曰祝融。”又 说:“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国语·郑语》史伯云:“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 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从这几条资料来看, 其本名为犁或黎,为颛顼氏之族,曾为高辛氏之火正,因有优异表现,被尊奉为火神, 其后乃以火神之号为部族之号。《左传》昭公十七年:“郑,祝融之虚也”,是祝融原 居中原之地,后来向南发展,入于蛮濮地区。由于挟有较高的中原文化,成为当地众部 族的首领,本为火神的祝融,进而为应受到更崇敬的明神。春秋时期,周内史过言:“ 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9](《周语》上)虽是神话,但足以说明祝融之深受尊重。 《左传》昭公十八年五月,宋、卫、陈、郑四国大火,有强风助之,鲁国梓慎说:“是 谓融风,火之始也。”融风,《说文》及杜注都说是东北风,未能释明“融”字之义, 实为“祝融”之简称,如内史过即仅举一“融”字,称为融风,言其有助于火势。又,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记,夔子不祀祝融,楚即指为罪状而灭之。都足以说明祝融的影 响之深远。
《左传》文公十八年记史克之言:“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 顽,舍之则嚣,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梼杌。”并称:“世济其凶,增其恶名,以至于尧,尧不能去。”就此言察之,梼杌实为桀骜不驯之徒,非道德败坏之类,但已不见容于当时社会,与其他三族之浑沌、穷奇、饕餮共称为四凶,舜为尧主政时,流放四凶于边远地区,“投诸四裔,以御螭魅”。其实,流放是一次有计划的移民,梼杌被迁移到戎族居住区。又,昭公九年,周大夫詹桓伯辞于晋云:“先王居梼杌于四裔以御螭魅,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伯父惠公归自秦而诱以来,使逼我诸姬,入我郊甸,则戎焉取之?”说明梼杌被流放到瓜州以后,已与当地居民相融合,带去了较高的中原文化,对于当地居民自有提高的作用,结果与祝融同样被尊奉为明神。周内史过言:“商之兴也,梼杌次于丕山。”这个神话含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边区部族保存历史知识之法,为梼杌所传授,后由戎人传于楚人,因此楚国的史书称为“梼杌”[10](《离娄》下),成为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生动的实例。
五帝后期流传下来的名号很多,事迹则无法详知,其中有可能曾为帝者,如帝鸿氏, 其名号中已有帝字;屈原《离骚》首句称,“帝高阳之苗裔兮”,是高阳氏曾为帝,后 其族有随祝融南迁者;《国语·郑语》史伯称,“黎为高辛氏火正”,隐示高辛氏曾有 帝号。按,《左传》襄公九年晋士弱云:“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居商丘,祀大火。”昭 公元年郑子产言:“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迁阏伯于商丘,主辰。”辰即大火, 其子既为陶唐氏火正,则高辛氏之称帝者应在尧之前。子产又云:“昔金天氏有裔子曰 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 ,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金天氏似亦曾称帝者,时间或更为较前,资 料贫乏,无从作确切的推断。
五、过渡时期中的重要人物
——尧、舜、禹、皋陶、益、四岳
司马迁在《史记·伯夷列传》中说:“《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所谓“虞夏之文”,指的是《尚书》中的《尧典》、《皋陶谟》和《禹贡》等文,在旧 日都认为是孔子手定的历史文献,世人深信不疑。新文化运动兴起后,这层迷雾已被揭 开,而由于缺乏认真的研究,多取一概否定的态度,或置之高阁,不闻不问,实际上是 古史研究中最大的损失,与深信不疑的失误同样是不可取的。应与各项传说同样看待, 其中可取者,有时犹在一般传说之上。更为重要的是,从此以后,我国古代历史有了连 续性,不是只有上下不相连接的空名号了。但这时正式朝代还未建立起来,因此可称为 过渡时期。
《左传》哀公六年引《夏书》曰:“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今失其行,乱 其纪纲,乃灭而亡。”说明陶唐之兴起,有始无终。陶唐之盛时,当即尧为天子之时。 《国语·鲁语》上记展禽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是古代刑法制定于尧时,《尧 典》定为舜时之事而为恤刑宽政之词,是后世传说错置之故。《尧典》又详记历法,“ 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并记春夏秋冬四仲中星之天象。著名科学 家竺可桢先生以岁差之法推定,四仲中星之天象为殷末周初之时者,远在尧时之后。由 前文所引郯子称少皞时特重历法之事观之,古历法之制定由来已久,《尧典》写定时遂收入之,其误在所记之时间不确切,校正之后,仍为有可取信者。
尧的重要政绩为任用舜并传位给他。后世关于舜的传说最多,皆不可取。从上文所引 晋国史赵之言:“自幕至于瞽瞍无违命,舜重之以明德”,可见瞽瞍不是那样顽固不化 的人。《国语·鲁语》上展禽言:“舜勤民事而野死”,不过谓其未能“寿终正寝”, 而后世有舜死于苍梧,葬于九疑山的传说,显然是夸大了“野死”之言的结果。
舜的主要政绩,《左传》文公十八年鲁史克称述者为最详,引《虞书》数舜之功曰: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无违教也。曰‘纳于百揆,百揆时序’,无废事也。曰‘ 宾于四门,四门穆穆’,无凶人也。”所举三事,皆为舜当政以后之实效,具体行动则 为举用八恺、八元及流放四
美,不陨其名。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举八 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流放四凶,除上文 提到的梼杌外,还有帝鸿氏之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丑类恶物,顽嚣不友,是与比周,天下之民谓之浑敦”;少皞氏之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谮庸回,服谗搜慝,以诬盛德,天下之民谓之穷奇”;缙云氏之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舜流四凶族,“投诸四裔,以御螭魅”。后有边区部族三苗起兵反抗,舜派禹率兵平定之。
舜当政时最重要之事为任用禹治平水土,是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禹治水事,以 《国语·周语》下太子晋论述者为最详,自鲧治水失败说起,到禹改正办法治水成功, 其文近于夸大,而治水功绩尚得以反映。后人关于治水之评议亦能切合实际,如春秋时 臼季称:“舜之刑也殛鲧,其举也兴禹。”[9](《晋语》五)祁奚称:“鲧殛而禹兴。 ”周大夫刘定公对晋卿赵孟言:“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吾与子弁冕 端委以治民,临诸侯,禹之力也。”[3](襄公二十一年、昭公元年)《诗》、《书》中 亦多有关之记载,《诗·小雅·信南山》:“信彼南山,维禹甸之。”《商颂·长发》 :“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书·立政》:“其克诘尔戎兵,以陟禹之迹。”甚至 “禹迹”在后世成为中国大地之代称,如《左传》襄公四年引《虞人之箴》:“茫茫禹 迹,画为九州。”
禹做天子后,以召开万国大会为最重要。《左传》哀公七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 玉帛者万国。”在尧舜以前,天子的地位虽高,尚不能轻易调动诸侯,禹治水功大,各 国皆受其惠,又承舜治理成功之后,天子的威信大大提高,所以有条件召开一次万国大 会,天子的地位因此更得加强。《越绝书》载风胡子之言:“禹穴之时,以铜为兵,以 凿伊阙龙门,决江导河,东注于东海。”禹治水成功,没有金属工具似乎很难实现。又 相传有禹铸九鼎之说,春秋时,楚庄王兵临周郊,问九鼎之大小轻重,王孙满回答说: “昔夏之方有德也,贡金九枚,铸鼎象物。……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 暴虐,鼎迁于周。”[3](宣公三年)是古代实有九鼎。既能铸鼎,其冶炼技术已经很高 ,可知禹时使用铜器已经很普遍了。
皋陶和益,都是禹治水时的重要助手。《史记·夏本纪》称:“皋陶作士以理民…… 敬禹之德,令民皆则禹,不如言,刑从之。”《尚书》有《皋陶谟》篇,录禹与皋陶等 对话于舜前,虽为后人设想之词,足以反映诸人关系之和谐。禹准备于卒后禅位于皋陶 ,而皋陶先卒,于是转而禅位于益。皋陶卒后,禹封其后人于英、六,或在许。春秋时 ,楚灭六与蓼,鲁大夫臧文仲说:“皋陶、庭坚不祀,忽诸!”[3](文公五年)庭坚为高 阳氏八恺之一,为舜所举用者,其封地在蓼,与皋陶之后封地六相近,其族属或亦相近 ,皆为古代东方夷人系统者。
益也作伯翳,秦和赵都是他的后裔。大约自经颛顼整顿以后,天子的威势加重;自舜 治国有方,又经禹治水成功,天子的威信大为提高,于是天子之位受到某些有野心者的 窥伺,禅让的办法受到了冲击。益于禹卒后,按照传统的办法接受了天子之位,而禹之 子启是个野心家,被他强夺过去。启的行为受到一些人的非议,其中包括他自己的儿子 武观和关系密切的有扈氏,于是,有启征西河与大战于甘的战事发生,启都得到胜利。 春秋时,楚国的椒举说,“启有钧台之享”[3](昭公元年),以享宴诸侯的方式,炫耀 其威势,虽保住了天子之位,到他的子孙便为有穷后羿所夺。有穷氏又为寒氏所代,禹 的子孙杼,以武力消灭寒氏,取得了天子之位。以后子孙相传下去,形成为夏朝,五帝 时期正式宣告终结。
《国语·鲁语》上记展禽说:“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说明古人认为夏朝 开始于杼,禹是夏朝的祖先。由于禹的声誉大,本来也是天子,后人便以夏朝为开始于 禹。而在启和杼之间,有较长时间的空缺,统称之为“康”,以示空无实际之意。由于 时间较长,又分为太康、仲康、少康三个名号,其实都不是人名,可参看拙作《夏代三 康》[11]一文。
四岳也是协助禹治水成功者,为共工氏之后。成功后,“皇天嘉之……胙四岳国,命 为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9](《周语》下)其后世与姬姓合作建立周 朝。四岳本以治水成功得到了较高的政治地位,《尚书·尧典》以鲧、禹治水都为四岳 所推荐,显然是为传说所误。
六、中国民族的雏型与传统文化的导源
中国民族的形成和传统文化的导源,形式上是两个问题,实质上则为一个问题,因为 中国民族的形成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五帝时期正是其孕育成形的历史阶段,是古代 史上关系影响最大的一个问题。
在五帝时期之前,黄河流域中上游居住的是戎狄,中下游居住的是夷人。这两个地区 中各有一部分首先进入农业社会,历史上称为神农时期,在黄河中上游的可称为西部文 化系统,在中下游的可称为东部文化系统。其未能进入农业社会者,在西部仍称为戎狄 ,过着游牧生活;在东部则称为东夷,过着渔猎生活。由于生活条件不同,同种族之间 的关系由松弛而疏远,生活条件相同者反易于接近。在东、西两大文化系统相接触时, 曾发生相当激烈的战事,即黄帝和蚩尤之战,这时已是五帝时期。以后双方未有大战, 而是互相接近融合,于是形成了中原文化系统,也就是中国民族最早的核心部分,其后 以较高的文化向外发展,逐渐壮大起来。
古代本为部族林立的状态,在进入农业社会后,自然形成为无数小国。农业社会以定 居为主,为了安全和生产,有互相联合的必要,于是产生了各邦的共主,黄帝和蚩尤正 是西方与东方各邦的共主,黄帝战胜后,成为新的中原文化系统各邦的共主,在新的文 化系统中,原西方系统占了上风。在后来发展中,原西方系统逐渐衰落,原东方系统起 而代之,直到五帝时期之末。中原文化系统的扩展,也就是中国民族的壮大,以黄河流 域为中心,向南扩展到汉水、淮水和长江流域,向东扩展到沿海各地,包括所谓“岛夷 ”诸地[12](《禹贡》)。从此,中国民族无可争议的成为中国大地上的主人了。
最初形成的民族没有固定的名称,由于定居生活需要建立围墙,称之为国,住在围墙 之内的人便称为“中国人”或“国人”,后来夏朝建立,通称为“夏人”,直到春秋时 ,从“夏”字演生出“华”字来,于是有了“华夏”之称,同时“中国”之称也未废止 。后来以二名相合,称为“中夏”,更后来“中夏”为“中华”之名所代,沿用至于今 日[13]。
也有本为中国人者,因与边远部族相处既久,生活习惯与之同化,则失去中国人的资 格。如春秋时戎子吾离,其故地为秦人所占,被迫移居晋国的南阳之地,后来晋对楚斗 争不利,怀疑吾离之孙驹支走漏消息,范宣子责问之,称其为“姜戎氏”,驹支回答说 :“我诸戎四岳之裔胄也……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何恶之能为 ?”[3](襄公十四年)姜戎氏为四岳之后,竟同化于戎人,可见构成民族的主要条件是传 统文化,更在种族血统之上。
传统文化中首要的一点为开始有共同的信仰。天地自然界有一种人力不可抗拒的力量 ,无以名之,则尊称为天帝。众部族中之特别出众者,得到共主之位,便以天帝之子自 居,称为天子,或径自称帝。他们的子孙以有这样的先祖而自豪,以祭祀形式表达其敬 重之意。对于人民有贡献的人物,及杰出的管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业之人,同样 受到了人民的敬重,尊之为神,也以祭祀的形式表达其敬意。春秋时,鲁国展禽说:“ 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 ,能捍大患则祀之。”[9](《鲁语》上)这五种都是有特殊贡献者。又提出对祖先有禘 、郊、宗、祖、报五种祭祀的形式。说到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务方面,首要者为土 地与农作物,其神,前者为社,后者为稷。其次是金、木、水、火,也都是人生不能或 离者,与土地之官合称为五行官正,都加以神名,金正曰蓐收,木正曰勾芒,水正曰玄 冥,火正曰祝融,土正曰后土,后土又别称为社。享祀者都是各部族中曾为共主,或杰 出的人物,故有利于民族结合。为受祀者加以神名,原为表示尊敬与纪念之意,后世传 说则扩大其神秘性,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反不显著了。
为共主者,除本部族有较高的文化和物质实力外,其本人需有远见,不斤斤计较目前 微利,态度公平,方可得到众部族的信任。无共主时,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各国或部 族间的矛盾摩擦无法解决,小问题可以酿成大乱子,有了共主,便可以销患于未形。这 个时期的共主,不必为一部族长期包办,是五帝时期的一个特点,转让于其他部族时, 即后世艳称的“禅让”了,而因此得长期和平。人们习惯于安定的生活,礼让为先,形 成优良的文化传统。
帝颛顼改革成功,天子的地位大为提高,有利于滋长大一统的思想,不局限于一族一 国之内。到帝舜施政成功,尤其是“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在历史上影响最大,成为 儒家的主要理论,是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瞽史和史官保存的历史知识,专业人员保持的天文历算之学,技术人员保持的工艺特 技等,都集中在共主之下,称为官学;强大的部族经过了多世的积累,也保存着一定的 历史与科技知识,可称为家学。共主所保持者,因共主变动而须转移,容易有所失落, 故后世有“天子失官,学在四裔”[3](昭公十七年)的说法,在传统文化的保持方面, 这是应予重视的。五帝时期,在无精密仪器可用的情况下,做出了精密的历法,并掌握 了日月五星的运行规律,这是极大的成就;到后世,科技研究十分落后,仅有墨子一家 ,以少数人之力作薪火之传;再后来,《墨子》之书竟也无人能读了。虽有多方面的原 因,这一点更须予以重视。五帝时期是农业社会,农民占主要成分,以后几千年基本情 况未变,因而地方意识的局限,表现的根深蒂固,这也是传统文化有所不足的一个方面 。
传统文化的范围非常广泛,就五帝时期而言,其影响达于后世者,主要在对于中国民 族形成所起的作用,因而摭拾较可信据之资料,粗略论之如上。偏失自所难免,切盼高 明之士予以是正为幸!
收稿日期:2002-08-11
标签:祝融论文; 梼杌论文; 左传论文; 五帝论文; 中国神话人物论文; 文化论文; 汉朝论文; 颛顼论文; 共工论文; 炎帝论文; 黄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