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概述
1.1 配电自动化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基本有五个方面,即配电 SCADA、故障管理、负荷管理、自动绘图、设备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和配电 网高级应用。同输电网的调度自动化系统一样,配电网的 SCADA 也是配电自动化的基础,只是数据采集的内容不一样,目的也不 一样,配电 SCADA 针对变电站以下的配电网络和用户,目的是为 DA/DMS 提供基础数据。但是,仅仅是配电 SCADA 的三遥功能,并 不能称为配电自动化系统,必须在配电 SCADA 基础上增加馈线自 动化功能。馈线自动化的基本功能应包括馈线故障的自动识别、 自动隔离、自动恢复。考虑到故障的方面和表征之间的关系,故 障的判断需要考虑很多的方式方法并分别加以测试,诊断方案应 适用于单相接地故障、相 - 相故障、相 - 相接地故障和三相故 障。使用范围为中性点不接地或小电流接地系统。但是,仅仅是 配电 SCADA 的三遥功能,并不能称为配电自动化系统,必须在配 电 SCADA 基础上增加馈线自动化功能。馈线自动化的基本功能应 包括馈线故障的自动识别、自动隔离、自动恢复。配网故障诊断 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根据配网实际情况和故障情况的差别,诊断 的步骤与方法不同。
1.2 配电管理配电管理简称 DMS,管理范围较大,内容繁杂,主要包括利 用计算机操控电力生产活动、配电机械设备管理、配电活动服务等。 当前配电管理系统的作用主要有:计算机配电自动化管理、配电 电网位置信息管理、配电活动网内信息结构重组、计算机总管理 信息中心、用户需求分析接受管理。因配电系统管理内容繁杂, 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多,且由于配电管理中需对配电运行进行跟踪 监测,并对实时信息进行分析,便于配电网络的调度管理,为实 现智能化控制提供有利条件。因管理难度较大,仅靠人力调控难 以实现管理目的。为此,需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对配电网运行过程 进行跟踪监测,保证可分辨运行故障,并立即处理。
2 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要点
2.1 完善配网标准化制度管理体系 要想实现配网的标准化管理,必须建立健全配网标准化管理制度体系,通过标准化管理平台体系的构建、生产技术管理规范 的建立、工作人员的规范管理等完善标准化管理制度内容。标准 化管理制度包括配网生产、建设、技术、规划等。标准化制度体 系平台包括管理评估、管理规划、规划项目库、管理设计、管理 造价、管理审核、管理审批下达、管理实施等。在保证体系方面, 主要由工程管理、标准化设计、规范管理构成。所以,全面系统 的标准管理平台架构必须基于现行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完善的 制度建设需从配网工程规划、评估贯穿于设计过程,对过程进行 全面监控,实现 PMS 工程生产管理系统及 EEP 企业资源规划等标 准化全过程管理。
2.2 负荷管理与负荷控制 电力企业必须做好负荷管理和负荷控制等重要工作,上述两项工作主要通过调度自动化系统完成,对于整个点网高效安全的 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电力企业应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目的 在于科学管理和控制负荷。限电为传统负荷管理和控制的主要目 标,这一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已无法满足现实需求,一旦限电 会给很多用户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而且会损害很多用户的利 益,长远来看并不满足现实需求。最大程度地提高电能利用率是 负荷控制和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满足现实需求,必须及早 改变传统的负荷管理系统,推动管理水平和层次的发展,使负荷管理水平得到更大的提升。当前,一套负荷控制系统在我国一些 省份电力局得到广泛的应用,不断推动负荷控制系统管理功能的 强化以及在配电系统中应用负荷控制系统功能是电力系统工作者 一直致力工作的重点工作内容。为了实现信息共享,一些电力工 作者努力尝试有效融合配电自动化系统和负荷控制系统。
2.3 开关设备与 FTU 的配合 对于配电开关来说,慢慢朝着可以自动开启及其断电的方向发展。从原来采取人工形式来对机器进行操作的缺陷。新型的开 关在对电路进行设置的时候,有着智能化的特征,而且还有可能 发现了电路存在的不足之处,依赖问题发生的循环变化推动开关 自动运作。大大减少了人工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一般情况下,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开关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为自动重合器, 它自身就存在故障电流的识别作用及其控制作用。第二种就是智 能负荷开关,相关人员主要依赖于重合器时序整定的相关手段达 到馈线自动化的能力,所具有的优势是简化了系统的使用性,存 在的不足之处是对其等级有着较高的要求,可以承受一定范围的 电流冲击。对于和 FTU 一体化的负荷开关来说,依据 FTU 收集到 的信息,和通信设备及其现代化设备能够达到馈线自动化的效果。 其优势是不会对线路带来较大的冲击,对于小电流接地形式较为 适用,然而还需要依赖系统相互配合。
2.4 提高自动化设备的广泛适用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迅速发展。但在该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例如,虽然我国在电力基础设 施中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其并没有全面覆盖全国, 且各个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如在配电方面,上海等东部地区的配 电水平明显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此外,也只有个别地方实现了 配电自动化,我国广大区域尤其是西南农村地区,还处于落后状 态。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智能化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 面对该情况,要不断提高自动化设备的广泛使用性。例如,韩国 在配电自动化方面采用两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大城市和小城市: 针对人口集中的大城市的供电网络,主要采用大规模 DAS 和单服 务器型大规模 DAS 相结合的配网模式;针对人口较少的农村地区, 采用小规模 DAS。这样通过分开管理的方法,提高了自动化设备 的广泛适用性。
一方面,要加大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广泛性。对一些落后地 区的配电基础设施建设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支持。政府要加强对落 后地区的电力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在自动化设备上,要引进先 进的设备,根据各个地区的电网和配电要求,对自动化设备进行 革新,使其最终适应该地区的要求。同时,电力企业要对设备进 行管理。在电力系统运行时,要积极检查配电设备的运行情况, 如若发现设备出现老化、出现故障,要及时进行更新,确保整个 电力配电系统有序运行,继而提升电力配电自动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姚广慧 . 关于改善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的探讨 [J]. 电气时代 ,2016(09):52-53.
[2] 林姝韵 . 刍议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和管理 [J]. 企业技 术开发 ,2013,32(Z1):87+90.
[3] 张努努 . 电力系统中配电自动化及管理探讨 [J]. 企业技 术开发 ,2011,30(22):123-124.
论文作者:刘颖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
标签:负荷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论文; 馈线论文; 功能论文; 地区论文; 《红地产》2017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