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的新型安全管理模式探讨论文_崔璨

电力工程的新型安全管理模式探讨论文_崔璨

(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新能源有限公司 内蒙古 01009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力工程也随着人们对电力的需求的增加而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然而电力工程企业若想要在这种发展态势下在市场中取得有利的竞争力,安全施工是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只有保障工程的安全施工,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工程的质量,因而相关企业就必须对电力工程进行新型模式化的安全管理。本文就电力工程的施工安全性为中心,探讨、分析了电力工程中的新型安全管理模式。

关键词:电力工程;安全内容

1 电力工程的简介及新型安全管理模式的意义

1.1 电力工程的含义

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种领域中应用的工程。电能的使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一切领域,成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以及国防的主要动力形式和人们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在拖动、照明、电热、电化学和通信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能作为一种产品,它最不同之处是不能储存。所以,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所和配电网组成的电力系统每时每刻所生产、输送的电能,都必须和用户电能的消费量相一致。这就使得电力生产与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即便是短时的停电也带来很大的危害,大面积停电更会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给人民生活造成不便。因此,在电力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中都必须注意保证供电的高度可靠性。

1.2 新型安全管理模式的意义

我国电力工程由于缺乏对相关的安全措施的科学管理,因而近年来事故频发,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对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因而电力工程的安全运行不仅关乎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电力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关乎到国家的发展。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越来越成熟,我国电力行业的竞争随之进入白热化的阶段。电力工程企业如若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的一席之地,那么电力工程的安全性是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只要保障施工的安全性,电力工程的开展才会更加的高效,才能保障施工过程中工程的质量,从而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加强对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是保证其施工安全性的有效途径,安全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电力工程的始终,对电力工程的安全性有着全局性的指导作用。安全管理工作对工程的安全性能管理细化到每一项工作中,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这就要求电力工程的安全管理必须实现规范化、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模式化管理。

2 电力工程的安全问题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行业的基础方针,安全两字体现了电力行业的核心,电力工程中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安全来进行;“安全生产,以人为本”是生产之根本,一切安全都是以人为本位出发,围绕人而开展。但是现代电力工程在现实生活中的生产和应用中也会发生事故,主要原因包括:首先安全重视不够、预防工作及安全措施没有认真落实,其次是教育培训得不到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安全意识薄弱、习惯性违章,再者是安全理念和安全氛围不能营造及构建;总结上诉包括:

2.1安全第一,全员重视,安全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在施工中只要有人就存着安全问题,无论任何单位无论工作性质,安全工作的普遍性存在。这就要求领导和职员心里要时刻装着安全,要把安全工作当成份内之事,给予高度重视。领导的重视着重体现在:①责任,把安全问题纳入议事日程;②意识,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敏感;③落实,发现问题就要紧抓不放;④督查,要经常亲临现场检查安全;引导,要善于用典型来抓安全,从正反两方面来加以引导、启发。简言之,只有领导重视安全问题就能起到一个表率作用,就能带动职工重视安全,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中。另外,职员的安全要着实从实际行动中体现,离开了基层的安防工作,一切上层工作都失去了意义。

2.2 预防为主,防范杜绝

安全和生产是一对与生俱来的矛盾,不可避免也不可回避,更要正确对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一定要对工程建设项目做好危险点辩识分析工作,并切实落实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安全时刻处于“在控和可控”状态。学会在事前抓安全,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发生。预防为主就是:①逐级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要求职工学好技术本领、树立起安全意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学会如何做、怎样做才安全。②认真做好事故预想,制定好反事故措施计划与安全技术劳动保护措施计划。③警钟长鸣,要在思想上经常敲响安全生产警钟。安全监察人员经常深入生产现场,查隐患,查漏洞,坚决制止“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章操作。④既要讲意识,又要讲行为、措施。既要坚持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又要坚持做好例行安全工作,如班前班后会、安全日活动、安全分析会、安全监察及安全网例会、安全检查、安全简报等。

3 如何建立新型安全管理模式

3.1 安全责任模式

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相关建筑工程必须遵守安全责任制。落实到电力工程的施工方面,即要进行针对环境管理和安全健康的安全责任制下发。其以各工种、各分区、各专业的相关负责人为责任人,以责任人对相关的项目安全承担责任,施工单位和承建单位对相关责任分开承担。建立区、组、人的三级目标安全管理,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3.2 安全监督模式

安全监督体系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负责制,以项目经理为相关责任人对工程的安全管理进行全面的监督。在项目经理组织下相关的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得以组建,该部门的人员挑选应当即少且精,其工作内容主要是对日常施工进行巡检,检查其安全性,并做好相关的安全巡检的详细记录,对于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应当及时的向项目经理反应,使项目经理能够及时对此提出解决措施,协凋安全施工与施工进度间的关系。

在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还需针对安全问题召开定期会议,对施工过程中因环境变化而产生的安全问题进行有效解决,而且承建单位也需要组建相关的安全监督小组,对相关施工单位进行安全检查。

3.3 施工安全模式

施工机械安全、安全培训教育和安全技术措施等构成了施工安全控制体系。其中,安全培训教育在电力工程的安全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作业的安全系数与其它建筑工程相比明显较低,施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三级安全教育,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安全事故而且还可以保障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作业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和施工技术完善是安全技术措施的主要表现。施工前需要严格检查机械设备,对相应设备的使用在也需上岗证件,对机械设备进行针对安全性的保养工作,即施工机械安全。

3.4 应急管理模式

相应的应急预案和详细的具体应急方案应当由工程项目部依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和施工进程进行制定,应急组织应当组建、应急救援物资应当适量储备,如救援设备、医疗器械和必要生活品等。向员工宣传有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知识并加强安全模拟演习,使得员工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的做出反应,在应急系统下,能最大可能的保障人身安全,并尽量的降低财产损失。

4 总结

安全管理模式是安全管理工作高效运行的科学决策保障,企业应当积极的将新型的安全管理模式与实际的电力工程相融合,从实际出发挥安全管理模式的最大效力,从而从源头降低因安全管理不善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发生率。电力工程要积极的运用安全责任模式、安全监督模式、施工安全模式和应急管理模式,保障电力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余义龙.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与研究[J].管理观察,2011,32.

[2]程辉阳.浅论电力工程的新型安全管理模式[J].经管空间,2011,11.

[3]陈丽红.浅谈新时期电力系统工程安全管理模式[J].自然科学版,2011,28,9.

[4]刘海印.电力工程的新型安全管理模式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8.

[5]张仁彪.浅述电力建设中的五大安全管理体系[J].科技传播,2011,9.

论文作者:崔璨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  ;  ;  ;  ;  ;  ;  ;  

电力工程的新型安全管理模式探讨论文_崔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