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检验中的参考意义论文_张晓梅

常德市临澧县第三人民医院 检验科 湖南常德 415216

【摘要】目的:研究凝血功能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45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将其设为实验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人员,将其设为参照组,对比两组人员凝血功能指标。结果:比较后显示,实验组凝血功能指标均高于参照组,且患者治疗良好患者的指标高于病残患者,组间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凝血功能检测可以帮助医生确认患者病情,对其预后治疗有重要意义,也可检验健康者是否存在此病,该检验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脑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预后效果;检验意义

心脑血管疾病在临床很常见,患者发病时间短,经常会伴随着脑出血情况,给预后效果带来不利影响[1],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症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其发生因素有复杂,随着临床对止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凝血因子也可以作为此病的危险因子。临床研究显示,此类患者的外在与内在凝血途径,均会对其预后情况有所影响[2],但凝血功能的检验价值还进一步研究。本文以我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与同期健康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凝血功能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检验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研究于2018年11月~2019年2月进行,抽取此阶段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45例,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45例,前者为实验组,后者为参照组;此次调查获得委员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两组人员均自愿参与,并同医院签署了同意书。依据一般资料统计,实验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5:20,年龄最大值为70岁,年龄最小值为47岁,平均年龄为(54.15±1.34)岁;所有患者经心电图、CT扫描,均确认为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冠心病患者为15例,脑出血患者为21例,脑梗死患者为9例。排除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凝血功能障碍者。参照组中,男女患者比例为27:18,年龄最大值为68岁,年龄最小值为46岁,平均年龄为(54.21±1.42)岁。两组数据比较后显示,结果为p大于0.05,统计学不具有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于清晨空腹状态,采用体检人员的肘内中静脉血,运用枸橼酸钠抗凝管做血凝检测,分离患者血清血浆,并在零下20度下保存。检验的凝血指标主要有: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酶原(Fbg)、D-二聚体(D-D)、[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人员的凝血功能指标、患者治疗后不同转归情况的凝血功能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7.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之间行t值检验,用均数平方差(x±s)表示;若是结果p小于0.05,说明统计学符合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凝血功能各项指标,结果发现,实验组指标均更高,与参照组具有差异性,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见表1所示)

2.2 患者转归情况比较

对患者进行半年随访后显示,45例患者中,30例患者情况较好,12例患者为出现病残情况,3例患者死亡。而疾病转好的患者中,其凝血功能指标较低,好于病残组。(见表2显示)

3、讨论

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逐渐上升,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伤害,而此病也会产生多种并发症,不仅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也给其家庭带来沉重负担[4-5]。因此,临床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视。临床研究显示,心脑血管病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对检测此病、预后效果有一定意义。对于心脑血管患者来说,其体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患者血液状态,从而可以判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明确病情严重程度,从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酶原、D-二聚体这几项指标上观察,可以了解患者凝血功能,用以判断疾病。若是对患者与健康者的凝血功能4项指标进行检验,会得出两组数据的差异,相关研究显示,健康人员的凝血功能指标较低,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指标高,这是因为患者发病后,在短时间内,会有大量外源性凝血因子冲破脑屏障,从而进行患者血液中,使其机体处于血液高凝状态。加之患者血管内皮受到损伤,其内源性凝血因子会被激活[6-7],从而导致血小板聚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凝血功能,加重了患者病情。因此,临床可以用凝血功能作为检验心脑血管疾病的标准。

本次研究中,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经检验后,其4项凝血指标均过高,相较于健康体检人员,差异比较显著,说明了凝血功能过高,考虑其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可以作为检验心脑血管疾病的方法之一。而在患者治疗半年后的随访中,我们发现,病残患者的凝血功能较高,而疾病好转比较明显的患者,其各项指标均降低,这显示了凝血功能变化大的患者,其预后效果差,不利于快速康复。

综上所述,在临床检验中,若是体检人员的凝血功能指标过高,要立即进行相关检查,确认其是否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并及时治疗,帮助患者恢复血管调节能力,降低其凝血指标,以便患者早日康复。因此,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对检验心脑血管疾病及此类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军,史丽红.急性脑梗死患者检验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z1):125-127.

[2]刘伟,初晶学.凝血功能检测在脑出血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6,19(1):61-63.

[3]邹连娟,杨萍.凝血功能检验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的价值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2):41.

[4]戈昆.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临床检验价值分析[J].饮食保健,2018,5(26):244-245.

[5]曾庆海.凝血功能检验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中的价值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5):56,42.

[6]张敏杰.凝血功能检测在判断心脑血管病预后中的价值[J].心理医生,2017,23(16):139-140.

[7]戴文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意外和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2014(9):45-46.

论文作者:张晓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凝血功能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检验中的参考意义论文_张晓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