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四O四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对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内镜与病理特点进行临床分析;方法:以我院72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级病理特点;结果:72例早期胃癌患者平均年龄为(58.4±2.4)岁,其中60岁以上患者占77.5%,患者HP的感染率为64.5%,发生淋巴结转移主要是低分化腺癌与印戒细胞癌;结论:内镜在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患者感染HP的几率显著降低,可能是早期胃癌发生年龄推迟造成的。
【关键词】早期胃癌;临床特点;内镜;病理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1-0081-02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肿瘤疾病,相关报道统计,每年死于胃癌的人数是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24%左右,致死率非常高。为了对早期胃癌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进一步认识,本文以我院72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2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接诊治疗的72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51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42~81岁,平均年龄为(58.4±2.4)岁。60岁以上患者占77.5%,所有患病症诊断依据日本内镜学会在1962年制定的早期胃癌诊断标准,且经过临床手术证实。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上腹肿胀31例,上腹疼痛16例,食欲不振25例。对患者早期胃癌进行分型,分为Ⅰ型(隆起型)、Ⅱ型(平坦型)和Ⅲ型(凹陷性),对于Ⅱ型根据具体类型又可以细分为Ⅱa,浅隆起型;Ⅱb,浅平坦型;Ⅱc,浅凹陷型。
1.2 方法
本次电子胃镜选择奥林巴斯260型,在胃镜下对患者进行全方位观察,若白光下发现可疑病灶,如不规则糜烂,浅小溃疡,粘膜色泽改变或粗糙,就应该给予NBI放大内镜观察,有异常染色和异常增生血管,腺管开口异常的,取活检诊断,确定病理类型,其他内镜下异常的病变,如小息肉、黏膜隆起、充血糜烂等,可进行NBI染色,放大内镜观察异常增生血管,再进行诊断。
2.结果
2.1 病变部位
72例早期胃癌患者平均年龄为(58.4±2.4)岁,其中60岁以上患者占77.5%。患者病变部位中胃窦病变患者25例,包括胃窦大弯10例,胃窦小弯10例,胃窦前壁3例,胃窦后壁2例;胃角病变患者28例,贲门病变患者8例,幽门管病变患者2例,胃体病变患者3例,窦体交接病变患者6例,包括前壁侧2例,后壁侧2例,大弯侧2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病变大小
患者平均病变大小为4~50mm,<5mm者有12例,多为隆起糜烂类型,5~10mm者29例,10~20mm者21例,>20mm者10例。患者中病变大小以20mm以下者为主,共62例,占86.1%,20mm以上病变患者病变位置以胃角为主。
2.3 镜下分型特点
72例早期胃癌患者中,以凹陷性为主,内镜下显示,Ⅱc型16例,Ⅱa型18例,Ⅱb型4例,Ⅲ型10例,Ⅱc+Ⅱa型8例,Ⅱc+Ⅲ型9例,Ⅱa+Ⅱc型7例。镜下表现为:15例患者隆起糜烂,病变大小<5mm,12例患者为盘状隆起,病变大小4~15mm,对于Ⅱb型患者,临床上较难发现,本次探究中发现的4例患者病变直径为6mm,处于胃窦前壁,黏膜明显呈红色。
2.4 病理特点
患者中黏膜内癌33例,占45.8%,黏膜下层显著受累患者39例,占54.2%。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8例,占11.1%。以组织病理学来看,非典型伴局灶癌变患者20例,中高度分化腺癌患者33例,低分化腺癌10例,印戒细胞癌9例。
2.5 HP感染率
本次72例患者中,共47例患者发生HP的感染,发生率为64.5%。对72例患者进行随访至今,71例患者健康存活,1例患者因发生肿瘤转移死亡。
3.讨论
胃癌只一种常见的肿瘤疾病,一般进展期的胃癌患者其5年存活率只有20%,而早期胃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则在90%以上[1]。由此可以看出,早发现、早诊断对于治疗胃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院72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早期胃癌的临床、内镜与病理特点进行了分析。早期胃癌主要是指患者病灶受到局限,且深度还没有达到黏膜下层,不论是否已经发生淋巴结转移。本次探究显示,早期胃癌患者的男性检出率要普遍高于女性患者,本探究中比例为2.5:1,与其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从患者的临床特征表现来分析,超过50%的患者表现出上腹饱胀,由此也说明而来早期胃癌患者基本没有报警性症状。有文献报道研究了患者的既往病史[2],通过分析得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癌前疾病。
内镜检查是临床上普遍用来进行早期胃癌检查的一种重要手段。但这一方面需要相关医生要具有诊断早期胃癌的意识,另一方面要熟练掌握早期胃癌相关的内镜表现。通过研究认为,早期胃癌中最为常见的是Ⅱc型,这与其他文献报道一致。在使用内镜检查过程中,部分患者只具有前溃疡与隆起,且病变周围炎症不清晰,需要注意活检以外的早癌判断。对早期胃癌的病变部位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病变以胃窦为主,这与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基本符合[3]。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的的早期胃癌患者基本以胃窦萎缩为主,而胃体萎缩相对较少。而从病理学上来分析,患者HP的感染率达到64.5%,显著高于常人感染HP的几率,其他文献则报道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与围在发病率呈下降趋势[4],由此说明了早期胃癌的主要感染因素是HP。但本文患者HP感染率与其他文献报道也有一定差异[5],分析认为可能与患者胃癌发病推迟相关。
综上,本文通过对早期胃癌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对于早期胃癌的临床特征及内镜诊断有了更深的认识,这对于未来早期胃癌的诊断与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国华,陈幼祥,郭贵海,周小江,廖旺娣,舒徐,刘志坚,李弼民,祝荫,吕农华.613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 江西医药,2014,09:793-795.
[2]聂道鸿,朱阳春,崔桂平,郭丽梅,郭江川.32例青年人胃癌内镜、病理及临床特点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30:135-136.
[3]钱立康,张元瑞,汪洁.早期胃癌临床内镜特征及病理分析[J]. 临床医学,2015,07:24-25.
[4]黄娟.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8:2519-2521.
[5]叶鑫.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05:184-185.
论文作者:杨亚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3
标签:胃癌论文; 患者论文; 病理论文; 黏膜论文; 文献论文; 发生论文; 胃窦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