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哲学元研究在中国的展开径迹——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统计描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径迹论文,哲学论文,期刊论文,全文数据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5X(2012)01-0082-05
技术哲学是人们对技术的哲学反思,是运用哲学的视角和方法研究技术所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1984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年鉴》,在“研究状况和进展”栏目中首次刊出文献综述《技术哲学研究简况》,将技术哲学列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或领域。学术界通常认为,陈昌曙于1982年10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科学与技术的差异和统一》一文是中国技术哲学研究的正式开端[1]。
技术哲学元研究是指对技术哲学这门学科本身各种一般性、共同性、普遍性、基础性问题的研究,主要探讨技术哲学的演进历史、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范式、学科定位、学科结构、分支学科、发展趋势等。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初,技术哲学刚被引入中国之时,首要任务是向国人推介这门学科,思考它在中国的发展路径。因此,技术哲学元研究与技术哲学研究几乎可以近似地视为是同时起步的。技术哲学元研究成果的主要展示形式是期刊论文。本文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技术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由此可以看出技术哲学元研究的展开径迹,而且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描述技术哲学在中国的演进势态。
一、技术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的增长状况
本文以论文篇名中是否出现“技术哲学”概念作为判定其是否属于技术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的基本标志。由于受日本学术界的影响,中国学者通常将“技术论”视为“技术哲学”的等义概念。考虑到这一情况,笔者将“技术论”也列入技术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篇名的搜索范围。鉴于学术界对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的关系尚有不同的理解,本文没有将“工程哲学”列入检索范围。
2010年5月初,笔者分别以“技术哲学”、“技术论”作为检索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篇名”精确检索,分别检出1980年至2009年期间发表的相关期刊文献489篇、104篇。对这些文献进行逐篇筛选,剔除一部分不属于论文范畴的图书出版消息、会议报道、学位点介绍、篇幅较短的采访记、个别一稿两用的同题论文等,剔除以“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论”作为篇名主题词的论文(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几个问题》、《波普尔的科学技术哲学进化思想》等),余下以“技术哲学”作为篇名主题词的期刊论文327篇、以“技术论”作为篇名主题词的期刊论文41篇,两者合计368篇。这些论文的年度分布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30年来技术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的数量,在波动中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以10年作为一个时段进行统计,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9年三个时段发表的技术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依次为30篇、60篇、278篇。第二时段的论文总量是第一时段的2倍,第三时段的论文总量是第二时段的4.63倍,是第一时段的9.27倍,第三时段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就发展态势而言,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9年三个时段可以分别称之为技术哲学元研究的缓慢起步期、蓄势待发期、加速发展期。
中国期刊上的第一篇技术哲学元研究论文是1978年《世界哲学》杂志上发表的翻译文章[2]。这篇译自法国《哲学研究》1975年第2期的论文,对肇始于1960年代中期的技术哲学做了概略而精到的介绍。其时,中国即将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学术领域百废待兴,技术哲学这个新兴学科一时并没有为学者们所关注。经过三年多的沉寂,中国学者开始将技术哲学研究列入议事日程,《世界科学》杂志1982年第12期摘要发表了2篇技术哲学(技术论)元研究论文。1985年11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在成都举行了首届全国技术论学术讨论会,随后几年技术哲学元研究论文在数量上有所增加。总体而言,1980-1989年作为技术哲学元研究的缓慢起步期,虽然论文数量不多,但却奠定了技术哲学在中国健康发展的良好基础。这一时期发表的论文,既有对德国、日本、美国等国家技术哲学研究状况的评介,对卡普(E.Kapp)、德绍尔(F.Dessauer)、拉普(F.Rapp)、户坂润、冈邦雄、三枝博音、星野芳郎、邦格(M.Bunge)、米切姆(C.Mitcham)等技术哲学名家及其学术思想的评介,又有立足于中国实际的技术哲学自主研究。
在1990-1999年的蓄势待发期,技术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的总量有所增加,但每一年的发表数量除1992年之外均在个位数字上徘徊。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哲学领域尚未形成人数较多、相对稳定的研究队伍。这一时段值得注意的一个情况是,在早期技术哲学元研究中做出积极贡献的研究者(如陈昌曙、杨德荣、洪啸涛、孟宪俊、刘东珍、姜振寰等)的后面,涌现出一些比较倾心于技术哲学研究的学术新人(如陈凡、高亮华、李刚、李三虎、赵建军等)。东北大学(原东北工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原大连工学院)等高等学校利用科学技术哲学学位点的优势,加大了培养技术哲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力度,为而后的技术哲学研究积蓄了一批难能可贵的新生力量,形成实力较强的研究团队。
在2000-2009年的加速发展期,技术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的数量由个位数字迅速地蹿升到20余篇、30余篇、40余篇。这个局面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经过近20年的积聚和磨炼,技术哲学研究队伍的研究实力明显增强。据统计,在2000-2009年期间以单一作者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1篇或1篇以上技术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的研究者多达240多人。其次,相关学术会议陆续增多。除了全国性、地区性的科学技术哲学学术研讨会、科学技术哲学教学研讨会、当代科学技术与哲学学术研讨会、科学与技术哲学研讨会、科学技术哲学研究生论坛之外,还多次召开技术哲学与技术伦理国际研讨会、全国技术哲学与技术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全国军事技术哲学学术研讨会和地区性的技术哲学论坛,10年间5次召开全国技术哲学学术年会。相关学术会议的频繁举办,对技术哲学元研究产生了拉动作用。再次,学术园地的持续扩大。1990年代后期,许多工科院校创办了社会科学版学报,为展示技术哲学元研究成果提供了更为开阔的重要媒体。这一时段在这类学报上发表的论文共有56篇,其中《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刊发17篇、《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刊发10篇。
二、技术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的基本主题
对期刊论文进行主题挖掘,可以确认技术哲学元研究的热门主题及其迁移趋势。一篇论文的篇名(即标题或题名)由多个词汇、词组所组成,通常直接或间接地蕴涵着该文的主题。技术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是以“技术哲学”、“技术论”作为检索词进行“篇名”检索而从数据库中搜检出来的,因此其篇名中的“技术哲学”、“技术论”自然就成为核心主题词。在这些论文篇名中,还有一些词汇同核心主题词共同组合为主题词组,更具体地指明论文的研究主题,这些词汇可以称之为导向主题词。例如在《开展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的研究》[3]这个篇名中,“马克思主义”就是导向主题词,具体指明技术哲学研究的内容。导向主题词多数置于核心主题词的前面,也有少数置于核心主题词的后面。
鉴于主题词组数量较多,笔者按照相近性程度将它们归并为15个篇名主题项。例如“外国技术哲学流派人物”这个主题项之下,包含温纳、德绍尔、海德格尔、唐·伊德、皮特、马尔库塞、卡普、拉普、杜威、芒福德、米切姆等导向主题词。笔者对368篇技术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逐篇进行篇名主题项辨析,按照三个时段统计出各个篇名主题项的论文篇数及其在各时段论文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表2)。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一小部分论文篇名蕴含着两个甚至三个主题。例如,《技术哲学的历史及其逻辑结构——米切姆关于“技术-哲学”的思考》[4]这个篇名,按照其实际内容分别计入“技术哲学历史”、“技术哲学学科体系”、“外国技术哲学流派人物”三个主题项之中。
对三个时段的篇名主题项的排序情况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技术哲学研究者主要关注领域的迁移,亦即热门主题的变化。由表2可见,热门主题的迁移大体上呈现出渐次深化的趋势。
在第一时段,技术哲学刚被引入中国,元研究期刊论文数量不多,10年时间仅有30篇论文,研究主题相对而言比较集中。这一学科领域的先行者,在缓慢起步期的首要任务是让学术界了解什么是技术哲学、技术哲学研究什么,因此,技术哲学一般性探讨、外国技术哲学概况、技术哲学分支领域成为热门主题。《东北工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发表了陈昌曙的《简论技术哲学的研究》[5]一文,该文在梳理国外技术哲学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思路等基本问题做了全面论述,并以附录的形式刊载了为编撰《中国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而拟定的“技术哲学条目框架”。该文发表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国内技术哲学研究者入门必读的一份重要文献,虽然被引频次不高,但下载频次却达到95次,在该文作者1990年代初以前发表的所有论文中独占鳌头。
在第二时段,随着研究者数量的明显增加,技术哲学元研究的疆域大为拓展,15个主题均有所涉及。在这个时段的60篇论文中,外国技术哲学概况上升为排位第一的热门主题,技术哲学分支领域、外国技术哲学流派人物、技术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共同占据第二位热门主题的位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技术哲学在国外的兴起和演进过程进行“排查摸底”式的研究,是推进这门引进学科在中国稳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关于外国技术哲学的一般情况、主要流派、代表人物的研究,成为蓄势待发期的热门研究主题,当在情理之中。这一时段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出现了5篇被引11次以上的高被引论文。其中,发表于1999年的《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技术哲学观透视》[6]一文,在问世后的10年中被引92次,被下载392次。这篇从技术哲学视角探讨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趋势的论文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预示着技术哲学应用问题正在走向研究前沿。
在第三时段,技术哲学元研究的主题发散程度更高,如果说上一个时段是弱发散,那么这个时段就是强发散,15个主题中有13个主题的发文量超过10篇,有6个主题的发文量超过20篇。在这个时段的278篇论文中,外国技术哲学流派人物、技术哲学应用上升为前两位热门主题,排在其后的依次为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技术哲学一般性探讨、外国技术哲学概况。1990年代末以后,由于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哲学学位点的不断增多,许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加入技术哲学研究队伍,外国技术哲学流派人物、技术哲学应用和马克思主义技术哲学等便成为挖掘研究课题的主要领域。这一时段论文质量又有进一步的提高,出现23篇被引11次以上的高被引论文。
三、技术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的作者情况分析
在368篇技术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中,包含13篇翻译论文,三个时段分别为5篇、5篇、3篇。余下355篇由国内学者完成的论文(以下称之为“本土论文”),共统计出269位作者。按论文单一作者和第一作者进行统计,多产作者有陈凡、盛国荣(以上12篇)、高亮华(9篇)、陈昌曙、田鹏颖、牟焕森、万长松、张明国(以上6篇)、黄欣荣(5篇)、孟宪俊、陈文化、李刚(以上4篇)。上述11位作者共发表80篇“责任”(单一作者和第一作者)论文,占全部本土论文的22.5%。
表3列出技术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作者合著情况的统计结果。在第一时段的25篇本土论文中,合著论文3篇,合著率为12%;在第二时段的55篇本土论文中,合著论文6篇,合著率仅为10.9%;在第三时段的275篇本土论文中,合著论文100篇,合著率提高到36.3%。三个时段合计,355篇本土论文中有109篇合著论文,合著率为30.7%。一般而言,学科或研究领域的理论性、思辨性程度越高,研究者之间开展合作的需求性和可能性就越低。同许多学科相比,技术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的合著率明显偏低,这同技术哲学的哲学属性有关,而技术哲学元研究又是技术哲学这门学科中理论性、思辨性程度相对较高的领域。
图1 技术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作者合作网络
图1是运用Pajek软件绘制的技术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作者的合作网络图。图中节点是论文作者,连线表明作者之间存在合作关系。由于此图用于分析作者合作情况,因此隐藏了孤立出现的124个节点,亦即删除了没有参与论文合著的124位作者。现图中留有145个节点、116条连线,亦即有145位作者参与了技术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的合作。
从图1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由连线所构成的若干个人数多寡不等的合作组群。其中人数最多的,是以东北大学(原东北工学院)陈昌曙、陈凡为学术带头人的作者合作组群,由28人组成。在2001年之前,陈昌曙同远德玉、陈凡、陈红兵等人存在合作关系;2002年之后,陈凡同田鹏颖、陈红兵、万长松、郭冲辰、樊春华、朱春艳、马会端等23人存在合作关系,其中同朱春艳合作6次,同万长松合作4次,同马会端合作3次(图2)。田鹏颖、朱春艳、庞丹在合作组群中起着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作用。田鹏颖除发表5篇单一作者论文外,同陈凡之外的4位作者存在合作关系。朱春艳同陈凡之外的5位作者存在合作关系,庞丹则同陈凡之外的3位作者存在合作关系。
图2 东北大学技术哲学元研究期刊论文作者合作组群
检视相关研究成果可知,20多年来,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原自然辩证法)学位点立足工科院校的现实基础,以技术哲学为学术主攻方向,通过师生、同事、同学之间的广泛合作,组建了较有实力的研究队伍,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研究特色[7]。1990年代以来在该学位点攻读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多数人以技术哲学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范围。东北大学出版社从2002年开始出版“东北大学技术哲学博士文库”,至今已经出版40多部以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础改写的专著。
科学合作在学术研究中特有作用的凸显,是大科学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归属于哲学范畴的技术哲学,尽管理论色彩相对较浓,同样需要加强科学合作。以期刊论文合著为基本表征方式的科学合作,是形成智力互补关系、整合研究能力的需要,是交流学术思想、强化学术团队整体性的需要,也是各个学科或学术领域形成科学学派的需要。
[收稿日期]201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