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粮食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消费者的需求和利益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粮食质检工作因此具有万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粮食检验队伍逐步构建完善,并制定了相关粮食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质量标准,研发了诸多检测方法。粮食质量管理工作迅猛发展。建立粮食质检体系被正式列入议事日程。本文依此提出了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并阐明其关健性同时对粮油检验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逐步论释了如何做好质检工作、普及科学储粮,以确保国家储备粮有效利用。
关键词 粮食检验 储粮 管理
一、推陈出新,建立适应新时期科学储量标准
储备粮的质量是安全储粮的基础,是满足国家粮食需求的前提。以往,在粮食供销存和加工等环节的中,我们在重数量前提下,对粮食的质量的检验更多的是只是从容重、杂质、水分、生虫、发霉等这些外表方面上加以判析,要求水分和等级符合要求,然而,很少把注意力放在其储存和食用品质及其变化上,这样很容易出现因储藏粮食的食用和加工品质差,销售困难,更严重的是造成大量囤压或品陈化的现象。上述表面的质检工作已经不再适应中储粮管理的要求标准,通过科学地分析和严格的掌握粮食品质变化,有效合理地指导轮换;应用科学的保粮方法延缓粮食的不宜存反.力求保持粮食的使用品质,种用品质和加工品质。我们必须改变陈腐的旧观念,以粮食的“最佳使用品质和用途”以及“确保储备粮常储常新”为目标进行粮食的质量管理工作,进逐渐挖掘和开拓粮食质检工作的内容和方法,科学、真凭实据地发挥粮食检验工作的重要作用。
二、科学储最检验工作的三个要求
1、入库检验严把关
收购工作过程中,粮食检验流程直接确定并划分了粮食的等级,是靠质量说话、让品质论价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入库时,质检工作人员必须要贯彻收购质量标准,严把收购质量关卡,以“便于安全储存、便于轮换”为原则,收优质粮,这是仓储有效管理底线。
2、储粮检验准确全面
购进粮食在收储期间,随着储藏时间的变化,自然分解代谢自身的营养物质与能量,从而发生品质上的逐步不宜存。检验人员必须严格依照储粮技术规范和要求,坚持频繁检测品质,并按照不同粮食的品质判定标准,全面、准确地检测面筋吸水量、粘度、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油脂过氧化值、酸价等,从而取样化验分析、根据实际结果判定该品种粮油是否宜存状态,并将此作为轮换的科学地指导依据。
3、勤检查,严防储粮虫害与霉菌
在储粮工作过程中,需要定期并机动的进行粮情检测,及时观察粮食的虫害和霉菌反映、及时掌握储藏稳定性的变化情况,这是粮储工作的基本要素。按照标准和规范要求检验粮情,尤其对仓内边缘、仓底、四角等易发隐患部位要着重防患,在季节或者气候变化时期固定增加进仓检查的工作量,这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和迅速解决问题;尚无虫霉和结露等问题时,要提前做好预防和预防工作。这样才能及时掌握粮情变化。
三、构建绿色储粮新体系.质量经济共建双管
粮食种植的客观规律,作物很可能含有有害物质,残留农药以及添加剂中有害元素,霉变粮食的致病菌和霉菌等,这些粮食如果被人和家禽常规食用不可避免地会危害其健康。因此,粮食卫生指标的检测也是检验工作的重要环节,确保食用安全是国家法律的要求。应该积极探索和研发绿色储粮的新思路,有效进行低温冷冻等储藏,竭尽全力避免虫害滋生,减少熏蒸残留,达到绿色储粮的要求。
粮食的质量体现的不只是管理水平和业务水平的程度,更体现了一个企业的形象和生命力。伴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粮食品质很有可能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检验人员不断学习研究、提高专业知识和管理技术水平,探索减缓和防治粮食品质劣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确保粮食最终优秀使用品质的前提下,使存储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减少国家财产的损失,加强粮食品质检验工作,让粮储的经济效益和质量管理同步发展,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国计民生的要求。
四、总而言之。在社会主义不断繁荣发展新形势下,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一定提出了更新、更高、更系统的要求,储粮的质量管理需要不断地强化专业标准、充实新的检验和仓储知识、提高和完善粮食检验工作,切实有效地延缓粮食陈化。
论文作者:郭立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9
标签:粮食论文; 品质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论文; 质检论文; 这是论文; 科学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