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县人民医院 江苏金湖 211600)
【摘要】目的 比较静脉给药与安定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于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进行小儿惊厥治疗的患儿72例,并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临床采取静脉给药治疗;观察组:临床采取安定保留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不同方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见效时间、维持时间进行对比后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相比静脉给药治疗,安定保留灌肠用于治疗小儿惊厥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医学上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静脉给药;安定保留灌肠;小儿惊厥;临床疗效
惊厥是一种常见的多发于婴幼儿患者的脑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急性病症,有较高的发病率。小儿惊厥发病次数频繁或者患病持续时间长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是严重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因此,在该基础上,选取于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进行小儿惊厥的患儿,对其采取静脉给药与安定保留灌肠治疗这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然后对两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为临床医学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现作详细的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患儿36例,男性患儿25例,女性患儿11例,其平均年龄为(4.3±0.5)岁;观察组:患儿36例,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3例,其平均年龄为(4.5±0.7)岁。对比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用药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的性质。
1.2临床情况
72例惊厥患儿中有35例患儿为热性惊厥,其临床表现情况为:患儿都有发热现象,体温测量结果在37.5-40℃之间,出现意识障碍,突发性全身抽搐,抽搐时间持续在1-15min之间。
1.3方法
对小儿惊厥患儿进行入院治疗时,要先确保患儿的呼吸道畅通,并及时提供患儿止惊以及吸氧等治疗措施,寻找发病原因,对症下药。治疗惊厥的药物主要选用安定注射液。
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入安定注射液的治疗方法,每次的用药量在0.3-0.5mg/kg,每次不超过10mg,静脉推注时保持速率小于1-2mg/min。
观察组:采用安定保留灌肠治疗方法,首先选用安定注射液每2ml10mg的药剂量,每次的用药量在0.3-0.5mg/kg,每次不超过10mg;其次,医护人员要先将患儿的排泄物排空,采取左侧卧位,抬高患儿臀部,在保证手势轻缓的基础上将肛管插入肛门40-50mm后停顿大概5s的时间,然后再推注药液;最后使用一定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完成冲洗工作后,将肛管拔出,然后将患儿臀部捏紧3min左右后,对患儿采取平卧姿势。
1.4观察标准
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方式治疗后的见效时间、维持时间、发生副作用的概率等进行观察比较,从而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疗效。
1.5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7 .0 统计学软件对相应资料进行录入和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计数资料用频率(%),采用 t、X2统计方法来检验,其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2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方式治疗后的见效时间、维持时间、发生副作用的概率等进行一定的比较得知,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在见效时间、维持时间等方面的治疗效果相比没有显著的差异性,且不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产生副作用的概率的角度出发,对照组患儿产生副作用的概率高达66.67%,而观察组患儿没有任何副作用的现象存在,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由此可知,安定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惊厥有明显的、良好的临床疗效。两组小儿惊厥患儿的临床疗效对比如表2.1所示。
表2.1 两组小儿惊厥患儿的临床疗效对比
3讨论
当下,小儿惊厥的发病机制与致病机理在临床医学的研究上尚未明确,但其发病原因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从患儿的年龄阶段出发,新生儿出现小儿惊厥的原因可能给在于出生时受到产伤、脑膜炎等影响;患儿在婴幼儿阶段出现小儿惊厥的原因可能在于持续的高热、颅内感染等。患儿在儿童阶段出现小儿惊厥的原因可能在于癫痫、中毒性脑病等。另一方面,从病变部位感染的有无的角度出发,患儿出现颅内病毒感染、颅外感染等会形成感染性惊厥,患儿出现颅内疾病、颅外疾病等会形成非感染性惊厥。由此可知,小儿惊厥具有较强的突发性且发病原因复杂、发病速度快等特点,因此,要尽快找出病因,及时对症下药,确保小儿惊厥的有效控制和治疗。在其临床治疗方面,首选采取安定注射液进行治疗,其不但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的作用,还对抗惊厥、骨骼肌松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癫痫和惊厥的临床治疗方面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众多研究表明,静脉给药与安定保留灌肠在治疗小儿惊厥方面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两者均具有见效快、疗效理想的优点,而后者是基于传统中药医学理论来实现上病下治、缓解痉挛的目的。从本研究结果可知,安定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惊厥有明显的、良好的临床疗效。
总的来说,在用药量相同的情况下,静脉给药与安定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惊厥在治疗效果方面达到预期要求,但从产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出发,后者更具有显著的优势,且在临床医学上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柯炜,梁永霞,梁瑞.安定保留灌肠与静脉给药治疗小儿惊厥的比较分析 [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13).
[2]邰亚辉,朱湘红.安定持续静滴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3)
[3]崔巍峰.小儿惊厥的临床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J].医药与保健,2014,22(2).
论文作者:徐士浩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8
标签:患儿论文; 小儿论文; 灌肠论文; 安定论文; 疗效论文; 静脉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