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方言的分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语论文,方言论文,分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87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下文简称“1987版地图集”)把汉语方言分为十区。新版地图集保持1987版地图集的基本格局,仍然画分为十区,以下是方言区的名称和人口数,单位万人。
官话区79858晋语区6305 吴语区7379 闽语区7500 客家话区 4220
粤语区 5882 湘语区3637 赣语区4800 徽语区 330 平话和土话区778
新版地图集把1987版地图集的平话区扩大为“平话和土话区”,1987版地图集土话属于“未分区方言”。这十区的总人数相加是120689万,比1987版地图集的97726万,增加了22963万。这大体上反映了1987版地图集出版20年来中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其中官话区又可以分为以下八区,每区后面也注明人口数,单位也是万人。东北官话 9802 北京官话2676 冀鲁官话8942 胶辽官话 3495
中原官话18648 兰银官话1690江淮官话8605西南官话26000
以上人口数量的统计,主要依据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编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册》(中国地图出版社)有关的人口资料,台湾省等个别地区的人口资料另有来源,请分别参看有关图幅说明。
本文分为四节。第壹节“1987版地图集对汉语方言的分区”,第贰节“新版地图集图幅的设置”,第叁节“新版地图集对汉语方言分区的主要调整”,第肆节“新版地图集汉语方言分区一览表”。
壹 1987版地图集对汉语方言的分区
1987版地图集全称《中国语言地图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编,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赞助的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推荐出版,(香港)朗文出版(远东)有限公司于1987年出版第一分册,1989年出版第二分册,通常都说是1987年出版。这部地图集包含A类总图5幅,B类汉语方言图16幅,C类少数民族语言图14幅,一共35幅,每幅图都有比较详细的文字说明。1987版地图集出版至今已经二十年,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具有重要影响。
1987版地图集汉语方言部分由李荣、熊正辉、张振兴主编。李荣先生是著名语言学家,他不但主持了汉语方言部分的工作,整个地图集的工作实际上也是在他的领导下完成的。李荣先生为A2“中国汉语方言图”所作的《汉语方言的分区》,是一篇重要的文字说明。原文第壹节“二十世纪前半期全国汉语方言分区的著作”,重点提到以下三种:
赵元任等,1934,“中华民国”新地图,第五图乙,语言区域图。申报馆,上海。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9,中国分省新图第四版第14页,语言区域图。同上。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8,中国分省新图第五版第14页,语言区域图。同上。
以上三种著作对汉语方言的分区,李荣先生有详细介绍,转录原文如下:
1934《语言区域图》里,“中国语系”分为“华北官话区、华南官话区、吴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海南方言”七个单位。图里海南岛方言的颜色和线条跟粤方言相同。台湾西部和广东东部都画到闽方言。
1939《语言区域图》把1934年《语言区域图》中的“中国语系”改为“汉语系”。图中“汉语系”分为“北方官话区、上江官话区、下江官话区、吴方言、皖方言、闽方言、潮汕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九个单位。1939年本跟1934年本的不同有三项:一是把“华北官话区”改名“北方官话区”。二是把“华南官话区”划分为“上江官话区”和“下江官话区”,前者包括湖南省,后者包括江西省,并且把徽州一带划出来成为“皖方言”。三是把“闽方言”的南部分出来成为“潮汕方言”,图中海南岛(中部为黎语)的颜色和线条跟“潮汕方言”相同。
1948《语言区域图》里头,“汉语”分为“北方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粤语、闽南语、闽北语、徽州方言”等十一个单位。1948本跟1939本主要不同有三项。一是把“上江官话区”划分为“西南官话”和“湘语”。二是把“赣语”从“下江官话区”分出来。三是把“皖语、吴方言、粤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潮汕方言”分别改名为“徽州方言、吴语、粤语、客家话、闽南语、闽北语”。“闽南语”包括①福建省厦门及厦门以南地区,②广东省潮汕地区和海南岛(中部为黎语),③台湾省大部分地区(西北角一小片为客家话,中部为高山语)。
现在可以进一步说说二十世纪后半期全国汉语方言的分区。二十世纪后半期,尤其是七八十年代以后,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蓬勃发展,取得重大进展。集中讨论分区的是以下两种:丁声树、李荣,1956,汉语方言调查,见于《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文件汇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编,1987,中国语言地图集,(香港)朗文出版(远东)有限公司。
下文前一种简称为1956报告。1956报告是丁声树、李荣195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的联合报告。第二节“现代汉语方言的分布概况”,把“汉语”分为“官话区、吴语区、湘语区、赣语区、客家话区、闽北话区、闽南话区、粤语区”,同时简略说明了各区方言的地理分布和语音特点。1956本跟1948本的主要不同有两项:一是把“北方官话、西南官话、下江官话”统称为“官话区”,“包括长江以北地区,长江以南镇江以上九江以下沿江地带,湖北(东南角除外)、四川、云南、贵州四省,湖南省西北角”。这一项不但强调了官话的一致性,而且强调了汉语方言的一致性,是无可非议的。二是没有了“徽州方言”。从官话区包括“九江以下沿江地带”,其他各区也没有提到安徽南部方言推测,“徽州方言”至少有一部分可能被并入官话了。
从1934、1939、1948三幅《语言区域图》,以及1956报告可以看出,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官话区的范围越来越小。徽州方言和湘语、赣语陆续从官话区分立出来。现代汉语方言分区的总体格局基本确立。在此后出版的很多汉语方言著作,多数是在1956报告的基础上,持“七区说”或“八区说”。把闽南话区和闽北话区合并为闽语区就是七区,如果加上徽州方言就是八区。
1987版地图集对汉语方言分区出现了实质性的变化。主要有五项:一是把汉语分为“官话区、晋语区、吴语区、徽语区、赣语区、湘语区、闽语区、粤语区、平话区、客家话区”等十区,此外还有未分区的非官话方言,如畲话、土话、乡话等。二是把官话看成方言大区,下面再分为“东北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兰银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等八区。三是从官话区里分立出“晋语区”,晋语指“山西省及其毗连地区有入声的方言”,表面上看官话的范围进一步缩小了。四是增加了“平话区”,平话分布于广西境内,有桂南平话和桂北平话的差别。五是对汉语采用了最多五个层次的分类,“大区—区—片—小片—点”,并且比较详细地画出了各个层次的地理分布范围。
1987版地图集汉语方言的分区,总结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的成果。对这个分区结果在一些地方有不同意见,最主要是:一、“晋语区”是否属于“官话大区”?二、“平话区”是否单立?连带的是分布于湘粤桂三省区边沿地带的土话应该属于哪一区?详细请分别参看新版《地图集》B1-13“晋语”,B1-22“平话和土话”,B2-4“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汉语方言”,B2-13“山西省的汉语方言”等四幅地图的文字说明。不过,1987版地图集的出版,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的深入发展,这确是事实。下面大略说说1987版地图集出版以来,讨论最多的“晋语”、“平话和土话”研究的情况。
晋语。于1995年,2002年,2007年在山西省太原举行了三次晋语学术研讨会。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以前,属于今晋语范围内方言的文献目录是27篇;1987年以后至2002年,是287篇。后者是前者的10倍。1987年以后出版的专著就有50多种。平话和土话。于2000年(广东韶关),2002年(湖南长沙),2004年(广西南宁),2007年(广西贺州)举行了四次平话土话学术研讨会。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以前,平话的文献目录只有7篇;1987年以后至2004年,是156篇。后者是前者的20倍。出版的专著也有4种。1987年以前,土话几乎不为人所知;1987年以后至2004年,文献目录达到178种。出版的专著也有7种。至于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可同日而语,几乎没有比较的意义。
衡量一种学术成果的价值,要看它是否总结和发展了在此之前的研究成就,是否提出了以往未曾有过的论题,引导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是否在继承和创新方面作出了贡献。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1987年版《中国语言地图集》都是值得肯定的。贰 新版地图集图幅的设置
1987版地图集出版至今已经二十年。这期间汉语方言调查研究取得了很多新的进展,有了很多新的材料和事实。本图集是在1987版地图集的基础上,加以补充、修订而成的,希望尽可能反映最近二十年来汉语方言调查研究的新成果。本图集开本改小,不用活页,可以方便存放。
本节简略说说本图集的图幅设置。1987版地图集把中国境内汉语方言分布情况分成15幅图来表现。图幅的画分兼顾方言和地区。如[B2]“官话之二”图,图中除了画出官话,还画出了河北省境内的晋语。又如[B11]“江西省与湖南省的汉语方言”图,为了兼顾方言,图中还画出了湖北、安徽两省的赣语和西南官话。这种兼顾方言和地区的画分方法,优点是可以用最少数量的图幅,把全国的汉语方言全都表示出来。由于画分并不很严格,也带来一些问题。例如[B7]“语”图,除了晋语外,还有跨山西、河南两省的中原官话汾河片。而山西境内的中原官话汾河片,在所有官话的六幅图中都没有画出,只出现在晋语图中。
本图集把中国境内的汉语方言用36幅图来表现。其中B1类22幅按方言画分:
B1-01官话之一东北官话——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内蒙古自治区
B1-02官话之二北京官话——北京 天津 河北 辽宁 内蒙古 自治区
B1-03官话之三冀鲁官话——北京 天津 河北 山东 山西B1-04官话之四胶辽官话——山东 辽宁 黑龙江
B1-05官话之五中原官话A——河南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陕西
B1-06官话之六中原官话B——山西 陕西 甘肃 宁夏回族自治区 青海 河南 四川
B1-07官话之七中原官话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肃
B1-08官话之八兰银官话——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1-09官话之九江淮官话——安徽 江苏 浙江 湖北 江西
B1-10官话之十 西南官话A——湖北 湖南
B1-11官话之十一西南官话B-——四川 重庆 陕西
B1-12官话之十二西南官话C——云南 贵州 广西壮族自治区
B1-13晋语——山西 陕西 内蒙古自治区 河北 河南
B1-14吴语——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江西 福建B1-15闽语A——福建 浙江 江西 台湾 广东 东部
B1-16闽语B——海南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东西南部
B1-17客家话——江西 湖南 福建 广东香港特别行政区 台湾
B1-18粤语——广东 广西壮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B1-19湘语——湖南 广西壮族自治区
B1-20赣语——江西 湖南 湖北 安徽 福建
B1-21徽语——安徽 浙江 江西
B1-22平语和土话——湖南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东
另外B2类14幅按省(自治区)画分:
B2-01广东省的汉语方言
B2-02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汉语方言A——综合图
B2-03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汉语方言B——西南官话图B2-04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汉语方言C——粤语图
B2-05福建省的汉语方言
B2-06台湾省的汉语方言
B2-07海南省的汉语方言B2-08湖南省的汉语方言
B2-09江西省的汉语方言
B2-10浙江省的汉语方言
B2-11江苏省和上海市的汉语方言
B2-12安徽省的汉语方言
B2-13山西省的汉语方言
B2-14陕西省的汉语方言
有的图幅由于分布地域太广,分成了几幅图。如中原官话、西南官话各分ABC三幅,闽语分成AB两幅。广西壮族自治区方言分布极其复杂,也分成ABC三幅。所以,B1类图22幅,实际只表现17个方言区;B2类图14幅,实际只表现12个省区。
B1类图只画出该方言的分布,不涉及其他方言。跟本方言有关的省区,还有图中可能出现的与之相毗邻的省区,全都标出省区界、县市界、行政中心驻地及县市名的全称。极少数图由于图幅小、个别地域县市过于密集,一些县市名只好略去。B2类图只画出该省区内各县市分布的方言,不涉及该省区以外的地区。
B1类图是用颜色、花纹在行政区划地图上表现出汉语方言的分区分片及其地理分布。本图集跟1987版地图集一样,都是基本上以县市为单位进行调查。1987版地图集用来画图的底图(行政区划图)是没有标出县市界的。本图集用的地理数据是有县市界的,而且是用GIS软件画图。因此在表现方言地理分布的画法上,两者稍有不同。但B2-6“台湾省的汉语方言”图由于技术原因,只标出县市名全称,没有标出县市界。
本图集表示方言的地理分布有两种画法。一种是一个县市的整个辖区填满一种方言的颜色花纹。一种是用小方框填上一种方言和颜色花纹。如果一个县市的方言都属于同一片(或小片),就用该片(或小片)方言的颜色花纹填满该县市全境。如果一个县市辖区内有分属不同片(或小片)的两种方言或两种以上的方言,一般以一种方言填满全境,其他的方言则在辖区内画不同颜色花纹的小方框来表示。填满全境的一般是该县主要的方言或者是县城的方言。少数县市,方言难分主次,则全部用小方框表示,全境不填颜色花纹。一个县市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方言的,更详细的分布情况会在文字说明里做进一步的说明。
叁 新版地图集对汉语方言分区的主要调整
从上文第贰节可以看出,本图集继承了1987版地图集方言分区的总体格局。但在图幅的具体布局上却有明显不同。1987版地图集B类图不分类,就是上文所说的“图幅的画分兼顾方言和地区”。本图集把图幅分为B1和B2两类。B1类完全按照方言分区画分,B2类完全按照省区画分。设置B2类图,分图表现了东南部以及少数北部地区方言的复杂性,并且可以更好地说明少数不能分区的方言(如湖南省内的乡话、广东省的军话等),把1987版地图集[B8]“广东南地区的汉语方言”图具体化了。
本图集每幅图都有文字说明。除了详细说明所在图幅方言的地理分布外,B1类图还重新总结了方言区方言片的主要特点,B2类图特别注重说明了省区内各种方言的关系,在很多地方都是有新鲜意见的。就分区分片来说,本图集跟1987版地图集也有很多调整,下面就B1类图的有关事项选择最主要的大略说说。
(01)东北官话图 本图集的东北官话图相当于1987版地图集的[B1]图,主要是方言点有变动。①把阿荣旗、鄂伦春自治旗、根河市、额尔古纳市、新巴尔虎左旗和新巴尔虎右旗等6个市旗的汉语方言画入东北官话黑松片的嫩克小片。②把扎赉特旗、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和阿尔山市等5个县市旗的汉语方言划入东北官话哈阜片的长锦小片。③把扎鲁特旗、霍林郭勒市、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锡林浩特市等8个市旗的方言划入北京官话。以上共19个县市旗,均属于内蒙古自治区。1987版地图集汉语方言图不列这些县市旗。④把原北京官话朝峰片的建昌画入东北官话哈阜片的长锦小片。⑤把原东北官话区的开鲁县、敖汉旗、翁牛特旗、林西县、奈曼旗、库伦旗等6县旗画入北京官话区。(参看B1-2图)
(02)北京官话图 本图集的北京官话图相当于1987版地图集的[B2]图,但分布范围比1987版地图集要小。①取消了原北京官话的石克片。原属石克片的布尔津、富蕴、福海、哈巴河、吉木乃、托里、和布克赛尔、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温泉等10县市画入兰银官话北疆片,博湖县画入中原官话的南疆片。(参看B1-7、B1-8图)②把1987版的的京师片和怀承片改为小片,合称为京承片。这样,本图集的北京官话区只有京承片和朝峰片,朝峰片的范围比1987版地图集大得多。(参看B2-1图)。
(03)冀鲁官话图 1987版地图集冀鲁官话分别见于[B2]和[B3]两图,本图集单独成图。①根据冀鲁官话语言特征,把1987版邢衡小片的南和县由冀鲁官话区划出,画入晋语。②1987版[B7]“晋语”把河北临城县(城关以西)、内丘县(城关以西)画入晋语,本图集把整个临城县、内丘县都画入冀鲁官话石济片邢衡小片。(04)胶辽官话图 1987版地图集胶辽官话也分别见于[B2]和(B3)两图,本图集单独成图。①仍然分为三个片。三片的画分统一以古知庄章三组字的今读为标准,并根据方言片的名称取两地点名合一的通例,将原来的“青州片”改称“青[州]莱[州]片”;在此基础上,将青莱片和登连片进一步各分为三个小片。盖桓片大致维持原状。②黑龙江省抚远县的二屯方言岛在该县内分布范围较小,图中不再将抚远县整个作为胶辽官话方言岛标出。
(05)中原官话图 1987版地图集中原官话分别见于[B3]、[B4]、[B5]、[B7]等四图,本图集单独成图,分为ABC三幅。大致上说,A图相当于[B3]图,B图相当于[B4]和[B7],C图相当于[B5]。①本图的分片跟1987版地图集不同,例如[B3]图把范围内的中原官话分为郑曹片、洛徐片、蔡鲁片、信蚌片四片,A图分为郑开片、洛嵩片、南鲁片、漯项片、商阜片、信蚌片、兖荷片、徐淮片七片。②本图范围内方言点的分片做了比较大的调整,例如[B3]河南省西部的灵宝市、陕县、三门峡市为汾河片,现改为关中片;从[B4]的陇中片中分出“河州片”,包括甘肃临夏市、临夏县、和政、广和、永靖5个市县,青海的循化、民和、乐都、同仁、大通5县;将宁夏的同心南片、盐池城关画入秦陇片,将原归陇中片的海原也画归秦陇片;将原归关中片的陕西宜川、韩城、合阳、大荔画归汾河片;原归汾河片的河南灵宝、陕县、三门峡画归关中片。③B图对陕西南部地区的方言做了较大的调整,跟1987版地图集有明显不同。例如将陕南商洛、安康境内的镇安、丹凤、商南、山阳、白河、旬阳、平利、安康8县市画为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竹柞片及赣语方言杂处的方言;将柞水画归江淮官话竹柞片;同时对陕南境内关中片和秦陇片方言作了调整,将商南话画归中原官话南鲁片,西乡北部、安康、旬阳以及镇安东部、平利城关、白河城关等方言画归关中片。
(06)兰银官话图 1987版地图集把兰银官话分为四片,其中三片在[B4]图,一片在[B5]图,本图集单独成图。①根据2004年以前甘肃、宁夏、新疆三个省区的新的行政区划增添和改正了部分方言点,如甘肃省的玉门市已经国务院批准由原来的玉门市迁往一百多公里以外的玉门镇,天祝县政府所在地迁至乌鞘岭以东的华藏寺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增设的五家渠市等。②有些方言点1987版地图集只在文字中作了说明,没有在地图上标注的,此次做了补充,如敦煌方言以市内党河为界,河东和河西分别为中原官话和兰银官话,原来只注明了中原官话未标注兰银官话,这次补上兰银官话。③取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北京官话片,分别画归兰银官话北疆片和中原官话南疆片;此外,本图还补充调查了部分方言点。
(07)江淮官话图 1987版地图集江淮官话分别见于[B3]、、[B10]、[B11]等三图,本图集单独成图。①1987版地图集把安徽境内安庆市、桐城市和枞阳县3个点画归洪巢片,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这3个点在分区特征方面与黄孝片方言更加接近,因此将这3个点画归黄孝片。②1987版地图集江淮官话与皖南吴语交错分布的地方,经过调查发现,目前说吴语的人口比例很低,特别是县城,大多通行江淮官话,本图集正式列为江淮官话分布区。
(08)西南官话图 1987版地图集西南官话基本上见于[B6]图,包括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以及毗连湖南、湖北、广西、甘肃等省区的一些县市,本图集析为ABC三幅。①本图的分片跟1987版地图集明显不同。1987版地图集把西南官话分为成渝片、滇西片、黔北片、昆贵片、灌赤片、鄂北片、武天片、岑江片、黔南片、湘南片、桂柳片、常鹤片等12个方言片,本图集合并后重新命名为川黔片、西蜀片、川西片、云南片、湖广片、桂柳片等6个方言片。②本图集方言片虽然少了,但方言小片却多了。1987版地图集只有滇西片(姚理、保潞两个小片)、灌赤片(岷江、仁富、雅棉、丽川四个小片)共6个小片,本图集画分为21个小片。从地理分布看,本图集西南官话的范围比原图更大,例如本图集西蜀片川西地区的很多地点是本图集实地调查以后新增加的。
(09)晋语图 本图集晋语图相当于1987版地图集[B7]图,主要是一些方言点有变动。①新增方言点19个,其中山西省4个点:蒲县、汾西由中原官话汾河片改属晋语吕梁片隰县小片;安泽由中原官话汾河片改属晋语上党片长治小片;古交设点,属晋语并州片。河北省南和县由冀鲁官话石济片改属晋语邯新片磁漳小片。内蒙古11个点: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四子王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7点属晋语大包片;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哈尔右翼后旗、二连浩特4点属晋语张呼片。陕西省3个点:延安市、延长、甘泉由中原官话秦陇片改属晋语志延片。②变动归属的方言点13个,其中山西省12点:兴县、岚县、静乐、石楼、交口由吕梁片兴隰小片改属汾州小片;隰县、大宁、永和由吕梁片兴隰小片改为隰县小片;晋城、阳城由邯新片获济小片改属上党片晋城小片;陵川、高平由上党片改属上党片晋城小片。河南省林州(原林县)由邯新片磁漳小片改属获济小片。③减少方言点两个。河北省内丘、临城由晋语邯新片磁漳小片改属冀鲁官话石济片邢衡小片。
(10)吴语图 本图集吴语图相当于1987版地图集[B9]图。①单立上海小片,上海小片从原图的苏沪嘉小片中分出,范围包括行政区划的上海市及长江以北原属苏沪嘉小片的部分。原图苏沪嘉小片的剩余部分跟苕溪小片合并,改称苏嘉湖小片。②浙江省南部的吴语作了一些调整和变动,主要是:原图处衢片龙游、衢州(市辖区)、缙云3点与婺州片合并,改称“金衢片”,处衢片画出以上3点后,改称“上丽片”;原图处衢片分为龙衢小片和处州小片,现除龙游、衢州、缙云已画出外,原龙衢小片的遂昌、松阳、龙泉、庆元、浦城5点与处州小片合并,改称“丽水小片”,剩下的原龙衢小片改称“上山小片”。
(11)闽语图 本图集闽语图分为AB两幅,相当于1987版地图集[B12]图。主要是闽南片下面增加了浙东南小片和赣东北小片。①浙东南小片的闽南话主要分布于瑞安市西南部平阳坑镇,文成县东南部双桂、周山、公阳等乡镇,平阳县中南部的龙尾、腾蛟、梅源、梅溪、水头、闹村、朝阳、麻步、青街等乡镇,泰顺县东南角彭溪、峰文、月湖和西南部垟溪等乡镇,仕阳镇个别村,洞头县县城在内的部分地区,苍南县县城在内的部分地区和台州市玉环县的部分地区。②赣东北小片主要指上饶市所辖的上饶县、广丰、玉山、德兴、横峰、铅山、弋阳等7县市区的80多个乡镇。
(12)客家话图 本图集客家话图,相当于1987版地图集[B15]图。①取消了原图的粤中片,将原粤台片和粤中片方言合并设置为粤台片。将原粤北片的连州、曲江、乳源、连山、连南五县市画归现粤台片。原粤中片和原粤台片以及原粤北片的连州、曲江、乳源、连山、连南方言无论调类和调值都非常接近,画为一片比较合理。原粤北片保留。同时将原粤台片中的海丰、陆丰以及1988年从陆丰析出的陆河县分离出来,设立海陆片。海陆片方言有7个声调,去声分阴阳,现粤台片方言都是6个声调,去声不分阴阳。(河源、惠州市惠城区例外)②取消了原图的惠州片。原惠州片方言只包括惠州市区方言。惠州市区方言是一种受粤语影响很深的客家话,与周围客家话很不相同。2003年国务院撤消县级惠阳市,设立惠州市惠阳区。惠阳的客家话与原惠州市区客家话区别明显,而与周围客家话接近。仅从这一点来说,如果还把惠州市区方言单独成一片也不合适。本文把惠州市区方言画归粤台片梅惠小片。
(13)粤语图1987版粤语分别见于[B13]和[B14]两图,本图集单独成图,包括广东、广西两省区,还包括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本图的分片跟1987版地图集没有明显的变化,主要是各片所包含的具体方言点做了一些小的改变和调整。
(14)湘语图 1987版地图集[B11]图包含湘语,本图集单独成图。1987版地图集把湘语分为长益、娄邵、吉溆3个片,本图分为长益、娄邵、衡州、辰溆、永全5个片。①原图吉溆片包括吉首,保靖、花垣、古丈、泸溪、辰溪、溆浦、沅陵8个县市。现根据语言特点及当地人的认同感,将吉首市、花垣县、保靖县、古丈县、沅陵县5县市画入西南官话,只有泸溪、溆浦、辰溪仍作湘语,因而片名改称辰溆片。②历史上衡州府所辖地区除今天的衡阳市、衡阳县、衡南县和衡东县以外,还包括常宁、安仁、耒阳、酃县(今炎陵)。后四地已分别画入赣、客方言,前四地为衡州府中心部分,仍属湘语。因其处于湘北(长益片)、湘中(娄邵片)、湘南(永全片)的湘语和湘东、湘南赣、客方言的包围之中,方言具有明显的过渡地带性质,故从原长益片中画出,单列为衡州片。③永州主要位于湘江流域上中游干线地带,正是湘语流行的重要地段之一。广西境内全州、兴安、灌阳、资源、龙胜及周边一些地区流行的湘语和永州一带的湘语当为同一系属,鉴于湘南、桂北一带湘语面貌有某些特殊性,故单列为永全片。原属娄邵片的祁阳、祁东两地方言,根据历史沿革及语言特点也画入永全片。④保留原片名的长益和娄邵两片,所属范围和具体方言点也有变动。
(15)赣语图 1987版地图集赣语也包含在[B11]图里,本图集也单独成图。①原图昌靖片包括16个县市,现将其中的奉新、靖安、高安、铜鼓4个县市画归宜浏片。这4个县市行政上一直归宜春地区管辖,在语音特点上也与宜春地区方言相近。原属昌靖片的平江画归大通片。因为靖安已经画出去,所以方言片名改为昌都片,共11个县市。②原图把萍乡市,以及属于该市的上栗区、芦溪区画归宜浏片,本图改画为吉茶片,原上栗区、芦溪区已改区为县。
(16)徽语图 1987版地图集[B10]图主要说的是徽语,但文字说明里对徽语特点的说明不够简练。本图按照“全浊声母的今读”、“见晓组声母(不限于开口二等,下同)是否腭化”这两项标准,将徽语分为五个片。这五片的范围跟1987版地图集大致相同,但有部分调整补充。①最大的调整是将原归“休黟片”的婺源画属原“祁德片”,并改名为“祁婺片”。“祁婺”与“绩歙”、“休黟”三个片的名称,正好可以涵盖旧徽州府所辖六县,表明徽州方言与徽语的密切关系,是徽语的核心部分。②原属绩歙片的歙县西乡岩寺等地(今黄山市徽州区所辖地)具有休黟片的主要特点,今也画入休黟片。
(17)平话和土话图 1987版地图集[A2]、[A5]、[B14]都说到广西境内的平话,[B11]涉及湖南境内的“湘南土话”,[B13]涉及广东境内的“韶州土话”。最近二十来年的调查研究表明,分布于湘粤桂三省区的平话和土话关系密切,并且确实存在某种共性;调查资料证实广西有的地方这两种叫名还可以互称。所以本图集“平话和土话”合称单独成图,这对于进一步推进这两种方言的调查研究是必要的,也是有帮助的。本图只是画出平话和土话的分布范围,它们的方言特点,以及跟周边其他方言的关系还需要继续调查和研究。
肆 新版地图集汉语方言分区一览表
本一览表按照第叁节B1类图顺序,列举本区分布省份,人口数,县市数,所属片和小片数,以及各小片名称。
(01)东北官话 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四个省区,总人口9802万,共198个县市旗。分为三个片含八个小片。A吉沈片——52县市。下分三个小片:①蛟宁小片14,②通溪小片32,③延吉小片6
B哈阜片——68县市旗。下分两个小片:①肇抚小片19,②长锦小片49
C黑松片——78县市。下分三个小片:①嫩克小片45,②佳富小片22,③站话小片11。站话小片在黑龙江省西部,呈零散分布状态。
(02)北京官话 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内蒙古五个省市区,总人口2676万,共52个县市区。分为两个片含两个小片。A京承片——29个县市区。下分两个小片:①京师小片9,②怀承小片20。京师小片都在北京市。
B朝峰片——23个县市旗。
(03)冀鲁官话 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五个省市,总人口8942.5万,共162个县市区。分为三个片含十三个小片。
A保唐片——52县市区。下分六个小片:①涞阜小片5,②定霸小片24,③天津小片1(指旧城区为中心的老天津话),④蓟遵小片14,⑤滦昌小片4,⑥抚龙小片4
B石济片——66个县市。下分三个小片:①赵深小片19,②邢衡小片14,③聊泰小片33
C沧惠片——44个县市区。下分四个小片:①黄乐小片24,②阳寿小片13,③莒照小片3,④章桓小片4
(04)胶辽官话 分布于山东、辽宁、黑龙江三省,总人口3495万,共44个县市区。分为三个片六个小片。
A登连片——21个县市。下分三个小片:①烟威小片15,②蓬龙小片3,③大岫小片3
B青莱片——15个县市。下分三个小片:①胶莲小片10,②莱昌小片3,③青临小片2
C盖桓片——8县市。
(05)中原官话本区分别在ABC三幅图上,分布于十二个省区,总人口18648万,共397个县市。分为十三个片含三小片。
[A图]总人口12416万,共177个县市: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陕西
[B图]总人口5992万,共164个县市区: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南、四川
[C图]总人口240万(含敦煌市河东10万),共56个县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
A-H八片都在[A图]—郑开片24,洛嵩片15,南鲁片29,漯项片17,商阜片23,信蚌片21,兖荷片33,徐淮片15
I-M四片都在[B图]——汾河片29(平阳小片7,绛州小片10,解州小片12),关中片48,秦陇片63,陇中片14,河州片10
N南疆片都在[C图]——56个县市。从地理上说,南疆片有55个县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甘肃只有敦煌市的河东地区。
(06)兰银官话 分布于甘肃、宁夏、新疆三个省区,总人口1690万,共70个县市。分为四个片。
A-D四片——金城片5,河西片18,银吴片14,北疆片33
(07)江淮官话 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江西五省,总人口8605万,共108县市。分为三个片。
A-C三片——泰如片11,洪巢片72,黄孝片25
除此之外,湖北省竹山、竹溪两县,陕西省商洛市的柞水、镇安、商南、丹凤、山阳,安康市辖区、旬阳、平利、白河等九县市的部分乡镇也说江淮官话,人口约180万人。这些地方的江淮官话参看B2-14图。
(08)西南官话 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重庆、陕西、云南、贵州、广西八个省区,总人口26000万,共546个县市区。分为六个片含二十一个小片。
A 川黔片——139个县市区。下分三个小片:①成渝小片103,②黔中小片20,③陕南小片16
B西蜀片——82个县市。下分三个小片:①岷赤小片62,②雅甘小片12,③江贡小片8
C川西片——43个县市。下分两个小片:①康藏小片26,②凉山小片17
D云南片——118个县市。下分三个小片:①滇中小片61,②滇西小片37,③滇南小片20
E湖广片——90个县市。下分七个小片:①鄂北小片15,②鄂中小片35,③湘北小片13,④湘西小片8,⑤怀玉小片6,⑥黔东小片10,⑦黎靖小片3
F桂柳片——74个县市。下分三个小片:①湘南小片13,②桂北小片46,③黔南小片15
除此之外,安徽省皖东南广德、泾县、旌德、郎溪、宁国、宣城等六县市,有部分乡村湖北移民说湖北等地方言,属于湖广片的鄂北小片约60万人。参看B2-12图。江西省南部赣州市区和信丰城关也说西南官话,大约也有60万人参看B2-9图。
(09)晋语 分布于山西、陕西、内蒙、河北、河南五个省区,总人口6305万,共194个县市旗。分为八个片含六个小片。
A-E五片120县市旗——并州片16,五台片29,大包片37,张呼片31,志延片7
F吕梁片——19个县市。下分两个小片:①汾州小片14,②隰县小片5
G上党片——19个县市。下分两个小片:①长治小片14,②晋城小片5H邯新片——36个县市。下分两个小片:①磁漳小片17,②获济小片19
(10)吴语 分布于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六个省市,总人口7379万,共160个县市区。分为六片含十一个小片。A-C三片34个县市——台州片10,金衢片13,瓯江片11
D太湖片——79个县市区。下分六个小片:①毗陵小片18,②苏嘉湖小片19,③上海小片17,④杭州小片1,⑤临绍小片15,⑥甬江小片9
E上丽片——23个县市。下分两个小片:①上山小片10,②丽水小片13F宣州片——24个县市。下分三个小片:①铜泾小片13,②太高小片6,③石陵小片5
(11)闽语 分布于福建、浙江、江西、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七个省区,总人口7500万,共154个县市。分为八片含十六个小片。
A-C三片16个县市——莆仙片6,闽中片3,雷州片7
D闽南片——85个县市。下分五个小片:①泉漳小片56,②大田小片1,③潮汕小片14,④浙东小片7,⑤赣东北小片7E闽东片——23个县市。下分两个小片:①侯官小片13,②福宁小片10F闽北片——8个县市。下分两个小片:①建瓯小片5,②建阳小片3
G琼文片——17个县市。下分五个小片:①府城小片5,②文昌小片2,③万宁小片2,④崖县小片6,⑤昌感小片2
H邵将片——5个县市。下分两个小片:①邵武小片2,②将乐小片3闽语上列的人口数和分布县市数,都不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据B2-2A图,广西全境16个县市有闽语分布,口音接近于闽南片的泉漳小片,大约有14万人左右。此外,江苏、安徽、香港、澳门等省区也有闽语的零星分布,海外华侨华裔说闽语的人数也很多,这些都没有计算在内。
(12)客家话 分布于江西、湖南、福建、广东、香港、台湾六个省区,总人口4220万,共110个县市。分为八片含两个小片。
A粤台片——40个县市。下分两个小片:①梅惠小片21,②龙华小片19
B-H七片70个县市——海陆片3,粤北片6,粤西片7,汀州片8,宁龙片7,于信片11,铜桂片28
上列客家话的分布县市限于六省区的范围,但人口数却包含了六省区以外,甚至还包括了海外说客家话的估算人数。据B2-17图说明,客家话的分布范围实际上比这个大得多。海南省儋州、临高、定安、陵水、三亚、琼中等县市,都有很多客家话方言岛,总数约3万人,参看B2-7图。四川省散居的客家人分布于60多个县市,迄今尚能说客家话的人约100多万。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客家话分布于79个县市,大约有420万人,参看B2-2A图。此外,浙江、安徽等省也有不少客家方言岛。客家话是分布范围最广的汉语方言之一。
(13)粤语 分布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四个省区,总人口5 882万,共141个县市区。分为七片。
A-G七片——广府片35,四邑片7,高阳片11,吴化片3,勾漏片43,邕浔片34,钦廉片8粤语分布的范围也很广泛。根据B1-18图,除了分布于上列四省区外,还分散见于海南省等其他地方,全国使用粤语的人数大约5958万。中国境外东南亚各地,美州、大洋州、欧洲、非洲,很多华侨华裔也使用粤语,国内外说粤语的总人数估计多达6800多万人。
(14)湘语 分布于湖南、广西两省区,总人口3637万,共64个县市。分为五片含十三个小片。
A长益片——18个县市。下分三个小片:①长株潭小片14,②益沅小片3,③岳阳小片1
B娄邵片——24个县市。下分五个小片:①湘双小片7,②涟梅小片4,③新化小片2,④武邵小片9,⑤绥会小片2
C衡州片——6个县市。下分两个小片:①衡阳小片3,②衡山小片3
D辰溆片——3个县市E永全片——13个县市。下分三个小片:①东祁小片4,②道江小片4,③全资小片5
据B1-19图说明,湘语还零散分布于四川、陕西、安徽等省。四川的湘语分布地点有45个县市,集中在四川盆地中部,散布在沱江、涪江、长江和嘉陵江沿岸,总人口不详。陕西的湘语散布于安康地区6县市,大约有40万人左右。安徽的湘语散布于南部的广德、宁国、青阳等县的一些乡村,人口数也不详。不过,我们注意到,本图集B2-12“安徽省的汉语方言”,B2-14“陕西省的汉语方言”都没有提到各自境内的湘语分布。
(15)赣语 分布于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福建五个省,总人口4800万,共102个县市。分为九片。A-I九片——昌都片16,宜浏片15,吉茶片18,抚广片14,鹰弋片12,大通片16,耒资片5,洞绥片3,怀岳片10
除了上列五省外,赣语还见于陕西,分布在南部商南、丹凤、山阳、镇安、安康等五个县市的一些乡镇,使用人口在32万以上。不过,我们注意到,也有学者把这些地方的赣语认定为江淮官话。请分别参看B1-9,B1-20,B2-14。
(16)徽语 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等三个省,总人口330万,共19个县市。分为五片。
A-E五片——绩歙片6,休黟片6,祁婺片7,严州片3,旌占片5
(17)平话和土话 分布于湖南、广西、广东三个省区,总人口778万,共60个县市。分为四片。
A-D四片——桂南片31,桂北片11,湘南片11,粤北片7
标签:方言论文; 官话论文; 安徽方言论文; 江西话论文; 福建方言论文; 浙江方言论文; 湖北方言论文; 北京土话论文; 中国语言地图集论文; 晋语论文; 中原论文; 客家论文; 吴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