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容市人民医院传染科 江苏句容 212400
【摘 要】目的 探讨肝科病房中进行静脉采血患者的心理反应,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300例肝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对肝病患者在静脉采血过程中的心理反应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从而更好地指导肝科病房中对静脉采血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结果 肝科患者在静脉采血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心理表现:潜在紧张型、恐惧型、烦躁不安型、焦虑型、高度紧张型,根据不同类型的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减轻患者在静脉采血过程中的痛苦。结论 肝科患者或多或少都会对静脉采血存在一定的心理应激反应,通过积极分析各类患者的不同心理反应,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以及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从而减轻患者在静脉采血过程中的痛苦感。
【关键词】肝科病房;静脉采血;心理反应;护理对策
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护理操作,同时也是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由于静脉采血的患者年龄层次、血管条件等各不相同,要想保证一次性采血成功,采血护士必须要有良好的专业技术。尤其是肝科病房的患者,在住院期间往往需要多次采血进行复查,导致患者采血时容易产生一定的心理应激反应。为了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采血成功率,护理人员在良好的操作技术的基础上还应当加强对患者心理反应的关注,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1]。本研究对肝科病房静脉采血患者容易出现的心理反应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300例肝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静脉采血患者的心理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其中267例成人患者和33例小儿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
2不良心理反应分型
造成肝科静脉采血患者出现不良心理反应的主要原因包括疼痛刺激、晕针、晕血以及采血护士态度粗暴、生硬等[2]。通过分析发现患者出现的不良心理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2.1潜在紧张型
这种类型的患者一般自我控制能力较好,能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静脉采血操作,但是在采血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定的紧张心理。本研究的300例患者中有225例为此种类型,均为成年人患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恐惧型
此类型患者在静脉采血过程中存在明显的抵触情绪,不能积极配合采血护士的工作,情绪紧张、焦躁,往往需要在护理人员以及家属的安抚、劝导下才能完成采血操作。此种心理反应多发生于小儿患者,少数成年人患着由于对采血认识不足,担心静脉采血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会表现出一定的恐惧心理[3]。
2.3烦躁不安型
该类型主要存在于小儿患者,由于对疼痛刺激不能耐受,因此不肯配合护理人员完成静脉采血操作。
2.4焦虑型
此类型患者由于担心采血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或是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持怀疑态度等,因此不愿配合护理人员进行采血操作。
2.5高度紧张型
此类型患者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进行采血前会对自己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从而使心理过度紧张,并且容易出现晕血、晕针等表现。
3护理措施
为了提高一次性静脉采血的成功率,护理人员在掌握良好的专业技术的同时,还应当加强心理护理知识的学习,掌握护患沟通的技巧,在采血时对患者的心理反应进行分型并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减轻患者的痛苦。
3.1对潜在紧张型患者的心理护理
此类患者虽然心理应激反应较轻,对静脉采血操作也一般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但是护理人员也不能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忽视,以免因不当的言语、行为等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应当态度亲切、语言柔和、操作精准、动作轻柔,从而增强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赖感。
3.2对恐惧型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此类患者应当找准患者心理反应的根源所在,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如针对患者担心抽血影响健康的情况,应当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解释、宣教,同时用良好的工作态度以及专业的操作手法赢得患者的信任,从而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操作。
3.3对烦躁不安型患者的心理护理
此类心理反应多发生于小儿患者。在为此类小儿患者进行静脉采血时,护理人员应不急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操作。可以用亲切的态度、柔和的目光与患儿之间建立起一种友好感,还可以通过握手、抚摸等方式让患儿感受到被爱护、被重视,或是与患儿聊一些动漫、玩具等其感兴趣的话题,从而使其产生心理上的共鸣,拉近其与护理人员的距离。同时还应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使家长做好患儿的安抚工作。另外,通过树立榜样对患儿进行鼓励,对患儿的勇敢表现加以表扬,通过讲故事、玩玩具等方式对患儿进行注意力的分散,都可以有效缓解他们的不安情绪。
3.4对焦虑不安型患者的心理护理
此类患者自尊心强、对事物较为敏感,护理人员应首先对患者表示尊重、理解,同时根据患者的焦虑根源做好相应的解释以及心理疏导工作,并通过为其他患者进行静脉采血时的熟练的操作示范消除患者的疑虑,使其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从而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
3.5对高度紧张型患者的心理护理
晕血、晕针情况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摔伤的严重后果,为此,护理人员应对采血前表现出高度紧张的患者加以重视,仔细询问其晕血、晕针史。对于不能配合护理人员工作的患者,应给患者充足的时间,嘱家属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使其分散注意力;在采血过程中尽量让患者取平卧位进行采血,同时让患者头偏向另一侧,避免其看到针和血,使患者全身放松,缓解其紧张情绪。另外,进行操作时护理人员应当做到动作准确、快速、轻巧,减轻对患者的疼痛刺激。
参考文献:
[1]王晶.心理沟通在体检人群静脉采血中的需求及护理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4):225.
[2]阮颖莉.静脉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及护理体会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4):4833-4834.
[3]侯丽.体检人群静脉采血心理沟通的需求与护理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3):190-192.
论文作者:郑富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4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静脉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操作论文; 紧张论文; 此类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