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探究论文_薛静云

关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探究论文_薛静云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省渭南市 714000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快发展,给各个领域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转变,信息技术同建筑工程领域的结合是智能化建筑产生的基础。智能化建筑能够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出发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然而,目前智能化建筑在电气节能设计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探究势在必行。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对日常工作以及居住使用的建筑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开始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智能化建筑得以产生。然而,目前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能源消耗量较大,增加了智能化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量,这同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不符,因此新时期在积极构建智能化建筑的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

一、智能化建筑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概述

智能化建筑在构建的过程中,核心技术为计算机技术,通过高效整合包含公共安全系统、信息化应用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和信息设施系统在内的相关系统,提升建筑的自动化水平,营建良好的内部环境,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建筑使用感受。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国在积极构建智能化建筑系统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缺陷,例如,部分控制系统在操作过程呈现出灵敏度较低的现象等。为了提升我国智能化建筑各系统的功能,积极加强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研究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在智能控制中,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功能是不容忽视的,要先促使智能化建筑内部各系统长期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下,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实现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建筑在构建以及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而建筑电气是能源消耗的关键环节,从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来看,目前我国必须加大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研究。

二、目前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方面的缺陷

第一,不合理选择照明光源以及控制方式。在展开系统控制、设置控制开关以及照明系统的过程中,如果缺乏合理性,就会导致能源消耗量增加,对整个建筑电气节能系统的运行造成负面影响。

第二,不合理的通风设计。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从实际需求出发来设定建筑内空调冷量。同时,部分商业建筑在构建时通常会对中央空调进行应用,如果在这一过程中无法制定合理的运行制度、选择合适设备以及形成通畅的机械排风,就将导致室内外通风不畅问题,最终增加空调耗冷量,产生大量能耗。

第三,协调性在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系统的运行中相对较低。系统运行效率、节能效果以及节能设备安装都会受到系统运行协调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四,不合理安装辅助电气设施。其中包括采暖通风系统和给水排水系统等。如果实际安装中,相关设备的性能以及质量无法满足系统运行需求,会导致大量能耗。

三、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

(一)供配电系统方面

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最终目标是降低能耗量,设计人员应对电气的性能、布置方法、运行特点等进行全面考虑,在深入分析以及系统性总结的基础上,提升供配电节能设施建设合理性,确保各项设备在低能耗的状态下实现长期稳定运行:

第一,应确保供配电系统内部设备电压呈现出较强的稳定性;第二,合理进行供配电布线。布线中应以“直”和“短”作为主要原则,尽量促使电气系统得到简化。

(二)照明系统方面

照明系统在智能化建筑中能耗量相对较高,优化设计应从以下环节入手:第一,减少普通照明灯具的使用,重点使用节能照明灯具。将声光控系统应用于照明开关设计中,能够有效降低能耗;第三,通过对采光井等的安置来加大对自然光利用力度。

(三)电梯、通风和供水系统方面

电梯是智能化建筑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中也将产生较高能耗量,因此必须从电梯的型号、数量上加以控制,将电梯能耗量降到最低。通风系统设计中,应以电力需求为基准,对设备配置进行充分考虑,确保使用的产品拥有较高效益。在对空调系统进行选择时,听水源热泵空调是首选,其在运行中污染较小,可以实现零排放,且性能良好。供水系统优化设计中,应对无负压供水设备进行充分的利用,在净化水质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四)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

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中应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将设备运行中的能耗量降到最低,同时可以替换一部分非节能设备。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中,可以对光电幕墙进行应用,同时使用先进节能保温材料,创造最大化节能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高层和智能建筑增加,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多样化建筑使用需求。但是,智能化建筑在运行的过程中,通常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也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符。在这种情况下,相关工作人员应从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通风和供水系统等角度出发,努力实现建筑电气节能的优化设计,才能够为我国智能化建筑领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庄莉.智能化建筑与建筑电气[J].中华建设,2012,(4).

[2]林毅宏.智能楼宇建筑电气节能现状及节能设计研究

[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1,(3).

[3]李世博.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中关键技术的分析[J].现代电子技术,2009,(21).

[4]李争.建筑照明的节能优化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

[5]周子翔.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9):204.

[6]封涛.关于建筑工程智能化电气设计的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4,(19):166.

[7]周炫,周顺明.浅议建筑工程智能化电气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5).

论文作者:薛静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6

标签:;  ;  ;  ;  ;  ;  ;  ;  

关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探究论文_薛静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