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切线行为与反切线原理_反切论文

反切行为与反切原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反切论文,原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切韵》提供三种音韵信息:韵的划分,小韵的划分,反切。其中反切又是最基本的材料,因为前两项都可以通过反切下字和上字的系联及其对立互补关系得到。对《切韵》研究的所有材料中,只有反切是《切韵》自身提供的,所以也是第一位的。传统的看法认为被切字从反切上字得到声母,从反切下字得到韵母,实际的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正因为如此,传统反切系联结果在某些方面会与《切韵》音系不一致,有些学者因而归咎于反切方法的不严谨。实际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倒是我们对反切行为研究不充分所致。陈澧以后,对《切韵》的反切行为研究得最深入的是李荣先生的《切韵音系》(李荣1956)(下简称《音系》)。本文在《音系》研究的基础上,重新分析反切行为,总结出基本的反切原则,作为研究《切韵》音系基本框架的出发点,进而讨论目前中古音研究中一些仍然争论未决的问题。本文的反切材料依据周祖谟先生编的《唐五代韵书集存》所收“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即通常所称的《王三》。这一方面是因为它是现存《切韵》一系韵书中最早的完本,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利用《音系》一书的研究成果。

对反切的讨论主要存在三个困难。

第一,韵书反切几经传抄,有许多错误。幸好《音系》对《王三》中的这些错误已经作过一番精细的考订。同时,本文还参考了周祖谟先生(1988)、邵荣芬先生(1982a)、余迺永先生(1985)、 周祖庠先生(1994)等有关的切语考订。笔者自己的有关考订则随文讨论。

第二,从整体上说,《王三》的反切方法是比较严密的,但是毕竟也还会有一些疏漏之处。只有把这些疏漏之处找出来,才可能提取反切原则。但这是一个很困难的工作,因为有些反切行为看起来像是疏漏,实际上反映另一条原则。反切的疏漏只能是极个别的例子,如果有大量的例外存在,那一定是还有未经发现的反切行为存在。

第三,《切韵》以前已有好多韵书和字书,还有各家经师对经典的注音。古人留下的这许多音切,有些是与《切韵》音系一致的,有些只反映方言的读法,或以前时代的读音,这些切语所反映的音类常常与《切韵》系统不一致。对于那些还在口语中流行的读音,或者在经典中经常出现的读音,陆法言可以根据金陵、洛阳的书音系统“捃选精切,除削疏缓”。但是,有些僻字的读音,他自己也拿不准,只能从古人的注音里寻找根据。有些字他虽然知道标准的读音,但是碰到一个名家的音注与他自己的读音不一致,往往就把这个反切照抄下来,作为参考。我们如果不把这些与《切韵》音系不一致的反切剔除掉,就会搅乱整个音系。我们举“臡”字为例。这个字《切韵》有人兮反、奴低反两读,都在齐韵。齐韵属于四等韵,四等韵是不与日母配合的,在《切韵》的所有四等字中与日母相配的只有“臡”字,而且是僻字,其读音就很值得怀疑。幸好《经典释文》给我们提供了以下的线索:

《周礼·膳夫》:三臡,刘奴兮反,徐耳齐反

《周礼·醢人》:麋臡,乃兮反,又人齐反

《仪礼·公食大夫》:麋臡,奴兮反,醢有骨者也,《字林》作腝,人兮反

《仪礼·有司》:麋臡,乃兮反,又人兮反

《礼记·郊特牲》:臡,字又作,乃兮反,《字林》作腝,人兮反

《尔雅·释器》:臡,本又作,同,奴黎反,《字林》作,音人兮反,谓有骨醢也

据《经典释文》的体例,标首的反切是标准音(邵荣芬1982b), 与标准语的读音不一致的音切列在后头备作参考,日母齐韵的人兮反和耳齐反只是《字林》与徐邈的读音。这有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字林》的方言中,日母也许可以与齐韵配合。第二种可能是《字林》的日母与泥母同音,“人兮反”实际上就是“奴兮反”。陆德明和陆法言虽然知道标准音中只有泥母齐韵一读,但是由于《字林》和徐邈有很高的学术权威,就把日母齐韵的反切也作为异读收了进来。《经典释文》标有出处,还可以从中看出个究竟来,《切韵》不标出处,结果造成四等韵与日母配合的特例。此外齐韵还有一个“栘”字,成西反,这是《切韵》中禅母与四等齐韵配合的特例。此字在《王三》中又弋支反。《汉书·昭帝纪》“栘中监苏武”,苏林曰:“栘音移,厩名也。”又《尔雅》“扶栘”,《释文》:“栘,以支反,《字林》上泥反。”可见“栘”的标准读音与“移”同音。“成西反”与《字林》“上泥”反的读音同,是陆法言从《字林》一类字书中抄来的,与《切韵》的音系不符。但是“栘”、“臡”的这两个反切对后来的研究者都起到误导作用,如《音系》与邵荣芬先生(1982a )都因此设立了齐韵三等。陆法言以后,有多人对《切韵》增字,这些增加字的反切有许多就属于这种性质。所以,我们在整理《切韵》音系的时候,要注意僻字的读音,特别当一个音类中仅仅包含一二个字的时候,其可靠性就更值得怀疑,需要通过与古代音注的比较,确定它们的来源。

中古汉语的音节有以下的结构(方括号表示可选):

从陈澧以后,反切用字系联是划分《切韵》音类的最基本方法。通过反切上字系联得到声母,通过反切下字系联得到韵母。有时,同一音类的字并不能完全系联,这时候可以根据系联结果的互补关系,把它们归为一类。从逻辑上说,互补的小类不一定就能构成一个上位的大类。但是在《王三》中,同一个音类如果由几个系联小类构成,这些小类总是互补的。几个互补的小类,也一定属于同一个音类。因为《王三》的实际情况如此,所以我们可以把互补的系联小类归并成一个上位的大类。

本文接受这种系联方法,但是认为反切下字系联所得的系联类是韵,而不是韵母,见下文原则2的讨论。

原则1 声母信息反映而且只反映在反切上字。

例如,帮母字只用帮母字作反切上字,绝对不会用其他声母的字作反切上字;其他声母的字也绝不会用一个帮母字作反切上字。

但是在精组与庄组、端组与知组之间似乎出现几个反例,必须作出解释。

我们先来看精组与庄组的情况。

厚韵从母“鲰,士垢反”,反切上字“士”崇母。《王三》和《王一》中此字有以下几种反切。(1)上字精母下字侯韵, 《王三》的子沟反和《王一》的子侯反。(2)上字从母下字侯韵, 《王三》徂鉤反。(3)上字崇母下字侯韵,《王三》、《王一》士沟反。(4)上字崇母下字厚韵,《王三》、《王一》士垢反,在《切三》(斯2071)和笺注本《切韵》残叶(伯 3693)中都是最后一字。 按《切韵》一系韵书的体例,一字如有异读,放在末尾位置的往往是后加的,或者是作者不熟悉的读音。

“鲰”是个僻字,在《经典释文》中也没有出现,但是从以下的材料中大概可以看出士垢反一读的来龙去脉。《汉书·张良传》“鲰生说我距关毋内诸侯”,服虔曰:“鲰音七垢反。鲰,小人也。”师古曰:“服说是也,音才垢反。”其中的“七垢反”当是“士垢反”之误。所以“士垢反”的读音最早依据可能就是服虔的注音。颜师古同意服虔之说,不过按照当时的洛阳音系把反切改作“才垢反”。《史记·货殖列传》“鲰千石”,《索隐》:“一音昨苟反。鲰,小鱼也。”《正义》:“鲰音族苟反,谓杂小鱼也。”“昨苟反”和“族苟反”都与颜师古的“才垢反”一致,反映从母厚韵的读音。可见在某些方言中,一二等韵的从崇两母确曾混读,但是在洛阳的标准音中是分得清楚的,所以颜师古把服虔的“士垢反”改成“才垢反”。《切韵》的作者对这个读音吃不准,只是把服虔的读音照抄下来,放在厚韵的末尾。

《王三》厚韵“鲰”字下的又音“士沟反”不见于侯韵,照上述理由类推应该就是侯韵中的徂鉤反。“士沟反”取自古代的某个音注,在侯韵中则按当时的标准音把反切改为“徂鉤反”,但是没有把厚韵中的又音反切改过来。

过韵精母“挫,侧卧反”,反切上字“侧”为庄母。但是比《王三》更早的笺注本《切韵》残叶(斯6176)作“则卧反”。在唐写本《唐韵》、《广韵》中也是“则卧切”。《经典释文》“挫”字音注凡17次,其中“子卧反”9次,“作卧反”5次,“灾卧反”1次, 另有异读“祖加反”1次,“租禾反”1次,反切上字全部是精母字。可见,《王三》的“侧卧反”实际上是精母的读音,反切取自古代某个精、庄不分的音注。

山韵崇母“虥,昨闲反,虎浅文貌”,反切上字“昨”从母。《释文·尔雅音义》“虦)字又作虥,谢七(士)版反或士简反,施士嬾反,沈才班反,郭昨闲反,《字林》士山反”。以上数人的注音,实际上可归并为两个,一是崇母山韵,即《王三》、《切三》中的昨闲反;一是崇母产韵,即《王三》、《王一》中的士限反。因为方言背景不一样,所以各家采用不同的反切用字。有的崇从相混,沈旋和郭璞的反切上字“才”、“昨”都是从母;有的删山相混,谢峤的士版反和沈旋的才班反,反切下字都是删(潸)韵;有的寒山相混,施乾的士嬾反,“嬾”为寒韵上声。像“虥”之类在口语中已经不存在的字,《切韵》只能在古代音注中挑选读音。“虥”的“昨闲反”显然就抄自郭璞的注音,在郭璞的方言中从崇不分。

马韵最后一个生母字“葰,苏寡反”,反切上字“苏”心母。但是在《切三》和笺注本《切韵》残叶(伯3693)中马韵无“葰”字,可见它在《王三》中是一个后加字。此字在《切三》、《王一》、《王三》中都有“苏果反”一读。《汉书·地理志》“葰人”,如淳曰:“音璅。”师古曰:“又音山寡反。”可见“苏果反”一读是通常的读音,还有一个生母马韵的异读,在某本韵书中注作“苏寡反”,《王三》把这个反切照抄下来,颜师古则按照当时的洛阳音系把反切改作“山寡反”。《广韵》中的这个读音出现于马韵“沙瓦切”,又出现在果韵“苏果切”下“又苏瓦切”,“苏瓦切”显然就是“沙瓦切”,只不过“沙瓦切”是经过《广韵》的作者改写过了。

鉴韵庄母“,子鉴反”,反切上字“子”精母。从以上几字的考证类推,像“”这样的僻字,其反切来源一定抄自古代某家精庄不分的音注,因为“”纯粹是一个字典字,不见于任何书证,所以无从考证反切的来源。

《王三》中精庄二组在一二等韵中基本上是互补的,精组出现于一等,庄组出现于二等。以上几个反例大都是僻字,反切抄自古代某个精庄不分的音注,造成不符合原则1的假象。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端组与知组的反例。

端组与知组大体上互补,端组出现于一、四等,知组出现于二、三等。《音系》指出有19个知组小韵用端组作反切上字,实际上还应该加上“貯”小韵的丁吕反,共20个。其中“地”与“緻”都是常用字,而且到现代方言中读音不一样,所以这对小韵的对立是没有疑问的。 “打”在中古汉语中是口语词,而且现代的读音跟端母一样读t,与其他知母的读音不一样,所以其德冷反的注音自有其口语的根据。

根据原则1,反切上字只反映声母信息, 并不一定反映介音的信息。所以,反切上字的选取上,虽然有一二四等与三等分组的趋势,但不是必然的。 一二四等字有时候也用三等字做反切上字, 如“頇”许安反,“阪”扶板反,“编”方茧反。反过来,三等字也有用一二四等字作反切上字的例子,可见下文原则3所讨论诸例。 合口介音也是这种情况,合口字可能用开口字作反切上字,如“妥”他果反,“绢”吉掾反。开口字也可用合口字作反切上字,如“”火芥反,“”火佳反。它们同样符合原则1,并非反切的例外。

原则2 韵的信息反映而且只反映在反切下字。

例如,阳韵字只用阳韵字作反切下字,绝对不会用其他韵的字作反切下字;其他韵的字也绝不会用一个阳韵字作反切下字。

既然反切上字系联所得的音类已经定为声母,那么反切下字系联所得的音类就只能是韵母或者韵。根据下文原则3的讨论, 介音不一定都反映在反切下字。开口字可用合口字作反切下字,如“骍”息营反;合口字也可用开口字作反切下字,如“会”黄带反。三等字的介音也不一定反映在反切下字,如三等字也可用一等字作反切下字:“凤”冯贡反。所以反切下字系联所得的音类只能是韵,而不是韵母。高本汉(1946)认为:“‘韵’跟真韵母的不同:所谓‘韵’是指一个字里自主要元音起的后一部分而不管这个主要元音之前是否有i或u作第一个成素(如ia,ua,ie,ue);所谓‘真韵母’是从反切得来的,包括一个字声母后面全体的元音成素。”他显然认为反切下字反映韵母,而不是韵,这与本文的看法很不一样。

与原则2相违的反切下字一般都是文字上的错误。 如“薛”私结反,“列”吕结反,“结”是屑韵字,似乎是薛、屑互切例,《音系》根据《王一》、《切三》、《唐韵》、《广韵》把这两个切语订正为私列反和吕薛反。除去这两个例子,薛、屑的反切下字可以系联为两个不同的韵类,如果薛、屑同韵就很难解释这个现象。在《王三》的韵目表中,“薛”注作私列反,也正说明“私结反”是误注。这些反切错误本文不再赘述,仅讨论以下几个字。

肿韵“湩”都陇反:“此冬字之上声,陆云冬无上声,何失甚。”反切下字“陇”肿韵,如果归之于冬韵就违反原则2。“湩 ”从“重”得声,上古归东部,东部到中古不可能发展为冬韵,所以《音系》把它归之于肿韵,甚是。但是《音系》为“湩”和“”(莫湩反)另立肿韵一等是欠妥的。一等反切上字“都”加上三等反切下字“陇”,切出三等字是符合反切规则的,见下文讨论。不过这样一来,它与知陇反的“冢”小韵就要形成对立。“湩”在《王三》还有两个异读,一个是多贡反,注曰:“又都综、竹用二反”,另一个是竹用反:“又都贡反”,都没有提到肿韵的读音。《切三》肿韵也不收“湩”字。《汉书·匈奴传》“以视不如重酪之便美也。”师古注:“重,乳汁也。重音竹用反,字本作湩,其音则同”,“湩”也不读肿韵。所以此字肿韵一读很值得怀疑。

漾韵“防”字《音系》记作“扶浪反”,认为是上字三等下字一等,被切字三等。查《王三》印影本中此字的反切下字模糊,显然不是“浪”字。

“碧”《王三》陂隔反,列在麦韵最后一小韵,《音系》移到陌韵三等,具体讨论见下文。

原则3 介音的信息有时反映在反切上字,有时反映在反切下字, 或在上下字同时出现,但是至少要反映在其中的一个。

我们先来看三等介音的情况。我们用i代表三等介音,I代表声母,V代表主元音,E代表韵尾,那么三等音节就是IiV[E],在《王三》中三等字有三种不同的反切注音方法。

(1)Ii-+-iV[E],即用三等的反切上字和三等的反切下字,大部分的三等字都属于这种情况,如“居”举鱼反,“长”直良反,反切上字“举、直”都是三等字,反切下字“鱼、良”也都是三等字。这种反切类型就是高本汉j化说的根据,赵元任(Chao 1940)则用“介音和谐说”来解释三等字为什么用三等字作反切上字。

(2)I-+-iV[E], 即非三等的反切上字和三等的反切下字,这种例子有:“”作鸩反,“谋”莫浮反,“”昨淫反,“并”补盈反,“平”蒲兵反,“皭”在爵反,“贱”在线反,“潜”昨盐反,“目”莫六反,“侐”火季反,“礥”下珍反。这些反切例子是中国学者反对高本汉j 化说的重要根据:三等字也用非三等字作反切上字。

(3)Ii-+-V[E], 即三等的反切上字和非三等的反切下字。如“凤”冯贡反,“鞾”希波反,“过”于戈反,反切下字“贡、波、戈”为一等,但是反切上字“冯、希、于”是三等字,三等被切字从反切上字取得三等介音信息。还有几个三等字的反切下字是二等字,因为反切上字是三等字,所以也能切出三等读音:

灺,徐雅反。 奲,车下反。 敬,居孟反。

迎,鱼更反。嶲,于陌反。 ,乙百反。

邵荣芬先生(1982a)用有力的证据论证了庚韵三等有庄组字, 但是对于三等字“生”在《广韵》中的“所庚切”注音却费尽脑筋加以解释,认为是反切受时音的影响。实际上,“所”是三等字,三等反切上字加上非三等反切下字,切出三等字,是符合规则的。

与本条反切行为有关的是三等咍韵问题。《王三》海韵有“茞”字昌殆反,《音系》根据“反切上字三等,下字一等,被切字三等”的规则,认为“咍”字是茞韵三等。 邵荣芬先生(1982a)也持同样的观点。咍韵三等只有一个“茞”字,其音韵地位也无法得到历史解释, 所以“咍”的这个读音是很可疑的。 “咍”字又读诸市反,《说文》段玉裁注:“《本艸经》谓之白芷,咍、芷同字”,“芷”的读音正是诸市反。可见“咍”的标准音应该是章母止韵。《释文·礼记音义》:“韦昭注汉书云香草也,昌以反”,这是与诸市反相对应的送气又读。昌殆反实际上就是昌以反。之韵与咍韵都来自上古的之部,在隋代还有个别方言保持咍之同韵,如沸大《委靡辞》的韵脚为:媒时来怡哉疑,咍灰与之韵互押(昌厚1961)。在古代的某个之、咍同韵的方言中,用三等反切上字“昌”,一等的反切下字“殆”,可以切出三等昌母止韵的读音,《切韵》抄录了这个反切而没有用当时的音系加以改写。与此类似的还有《广韵》“佁”夷在切,“疓”如该切,“”与改切,它们的反切都采自之咍同韵的音注,按《切韵》音系应该都属于之韵,而不是咍韵。

与此类似的还有“碧”字的音韵地位问题。此字《王三》陂隔反列在麦韵,《王二》逋逆反在陌韵,《音系》订为陌三。麦、陌三同属上古锡部。在古代某个麦陌三仍然同韵的方言中,可以用三等反切上字“陂”与二等反切下字“隔”,拼切陌韵三等的“碧”,《王三》把这个反切照抄了下来,却根据它的反切下字“隔”错列麦韵。

根据原则3, 从逻辑上只能得到以下的结论:如果反切上下字都不是三等字,被切字肯定不是三等字;如果反切上下字中出现三等字,被切字有可能是三等字,也有可能是非三等字。反切上、下字中三等、非三等字共有4种搭配情况, 让我们逐个分析《王三》中每种反切的实际结果:

反切上字

反切下字

被切字的实际读音

①非三等

非三等 非三等

②三等 非三等 大部分非三等,部分三等

③非三等

三等

三等

④三等 三等

三等

根据原则3,我们只能断定情况①的结果是非三等字, 因为反切上下字中都没有三等字。但是其他三种情况,都只能得到可能是三等,也可能非三等的结论。但是实际的情况却只有情况②是如此,如“凤”冯贡反,“综”子宋反。情况③和④拼切的结果却只有三等一种。可见这其中一定还有另外一条原则在起作用:

原则4 介音与韵优先组合原则。

我们从上文的音节结构图可以看到,介音是与韵组合成韵母,以后韵母再与声母组合成音节。根据原则3, 三等介音的信息可以得之于反切上字,也可以得之于反切下字,但是原则4 则告诉我们它得之于下字的可能性更大。请注意,原则4与原则1、2、3不同,它只是一种优先原则,并非必然。所以当原则4作用于一组反切的时候, 就要采取优选方法。我们设置一个反映三等介音信息的参数Xi,非三等字的Xi显然等于0。根据原则4,三等字作反切下字的Xi值比反切上字的大,不妨把前者定为2,后者定为1,那么以上四种反切类型的三等介音参数可以计算如下:

反切上字 反切下字 被切字 三等介音参数Xi

①非三等

非三等

非三等 X[,i]=0+0=0

②三等 非三等

大部分非三等,部分三等 X[,i]=1+0=1

③非三等

三等 三等X[,i]=0+2=2

④三等 三等 三等X[,i]=1+2=3

如果我们把X[,i]的阈值设置为1,当X[,i]<1时拼切结果为非三等字,当X[,i]>1时拼切结果为三等字,当X[,i]=1时拼切结果既有非三等字,也有三等字。这与实际的反切结果正相一致。

带合口介音w的音节IwV[E]同样有类似的反切行为:

(1)Iw+-wV[E],即合口反切上字加合口反切下字,如“暄”况袁切,“员”王权反,“觖”窥瑞反,“”为委反,“袁”韦元反。

(2)I-+-wV[E],即开口反切上字加合口反切下字, 如“累”力委反,“水”式轨反,“遗”以醉反,“准”之尹反。

(3)Iw-+-V[E],即合口反切上字加开口反切下字, 如“为”薳支反,“县”黄练反,“往”王两反,“会”黄带反,“役”营隻反,“位”洧冀反。

在合口反切行为中还涉及到另外两种音,它们的反切行为有时很像合口字。

第一种是唇音。中古音的唇音没有开合对立,它在反切下字中的作用有时同开口,如“乙”於笔反,有时同合口,如“忖”仓本反。有时甚至反切完全相同, 被切字的开合却不相同, 如“芥”和“夬”的反切在《王三》中都是古迈反。

第二种是模韵字。《音系》认为:反切上字独韵,反切下字开口,被切字开口。但有10例被切字为合口,《音系》认为是例外。这些独韵的反切上字中鱼韵仅有1例:“敻”虚政反,其余9个例子的反切上字都是“模”韵字:“蜗”姑柴反,“旷”苦浪反,“荒”呼浪反,“潢”胡浪反,“荥”胡丁反,“泂”古鼎反,“扃”户鼎反,“荧”胡定反,“蓥”乌定反。“敻”虚政反一例可以看作是反切之“疏”,但是模韵反切上字的9 例一定是有其原因的。上面讨论过的Iw-+-V[E]类反切例子有7例, 是符合规则的,这里的9例如果被看作是例外,就难以说得通了。这9例的反切下字既然是开口字,被切字的合口介音信息一定存在于作为反切上字的模韵字里。但是用模韵作反切上字同时用开口字作反切下字的例子中,被切字更多的是开口字:“茎”户耕反,“坚”古贤反,“开”苦哀反,这只能说明模韵在更多的场合是作为开口字来对待的。模韵有时候表现为开口,有时候表现为合口,这种性质说明它们一定带有一个非音位性的合口成分。模韵的中古音是-o,元音o的前面很容易带上一个非音位性的过渡音u,就像北京话中的o在唇音后带有过渡音u,如p[u]o,在舌齿音后头这个过渡音变成了介音u,如“多”to>t[u]o>tuo。 中古的模韵有时候读作-o,有时候读作-[u]o, 所以它与开口下字相拼的时候有时候能切出开口字,有时候又能切出合口字。

如此看来,与开合口有关的字音类型有4种:开口字,合口字, 唇音字,模韵字。这4种音类作为反切上下字有4×4=16种不同的搭配。 为了分析这4种字音对开合口的影响,在反切上字中必须除去唇音字,因为带唇音声母的字不分开合。反切下字中要除去模韵字,因为模韵是独韵,也不分开合。这样只剩下9种不同的搭配。 我们引进合口介音参数X[,W]来反映人们对反切中合口介音的心理感受。开口字的X[,W] =0。模韵字的合口成分是一个非音位性的过渡音,时有时无,把X[,W] 设为1。唇音的双唇闭合动作是区别性的, 但是它与真正的合口介音又有区别,它的X[,W]比模韵大,比合口介音小,不妨设置为2。合口字的X[,W]最大,但是它也符合原则4,在反切下字中的合口字比反切上字带有更多的合口信息,于是我们把合口反切上字的X[,W]设置为3,合口反切下字的X[,W]设置为4。于是,全部9种的搭配有以下的合口介音参数:

反切上字反切下字被切字 合口介音参数Xi

①开口 开口 开口,仅有一个合口X[,u]=0+0=0

②模韵 开口 开口,仅有9个合口 X[,u]=1+0=1

③开口 唇音 37个开口,32个合口X[,u]=0+2=2

④合口 开口 2个开口,7个合口 X[,u]=3+0=3

⑤模韵 唇音 16个开口,34个合口X[,u]=1+2=3

⑥开口 合口 合口,仅有一个开口X[,u]=0+4=4

⑦合口 唇音 合口 X[,u]=3+2=5

⑧模韵 合口 合口 X[,u]=1+4=5

⑨合口 合口 合口 X[,u]=4+3=7

各类反切的合口介音参数大小正反映被切字的实际开合情况。

从上面反切原则可以得到以下几个重要的推论。

推论1 同一韵目下的字同韵,不同韵目下的字不同韵。

《王三》大部分的韵目只包含一个韵母。有的韵目包含两个以上的韵母,或者是开合两类,或者是不同的等。但不管哪种情况,反切下字都能系联为一类,少数系联成两类以上,但是各类之间互补不对立。根据上文的讨论,同一个系联类中的字属于一个韵,所以这些韵目下面的字都属于同一个韵。其他一些音韵学家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如邵荣芬先生(1982)就指出“我们拟订《切韵》韵值是从《切韵》每韵只有一个主元音这一总的假定出发的。”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断定不同韵目下的字一定不同韵。《王三》中不同韵目下的字都不能系联成一个类,即使像大部分音韵学家认为只是开合相配的咍~灰、痕~魂,或者只是一三等不同的登~蒸、唐~阳都是如此。

外,还有作iki的。

3.咍灰。这两个韵的字数差不多,而且韵例也非常多,它们的押韵行为应该是能够说明问题的。咍灰之间合韵的例子虽然比独用多得多,但这只能说明两韵很接近。我们不妨把咍灰跟东[,一] 东[,三]的押韵情况作一比较。东[,一]与东[,三]的字数也差不多, 因为它们带有相同的主元音,在韵脚中的出现是随机的,没有出现连续几个韵脚都是东[,一]或东[,三]的情况。但是在《隋韵谱》中我们却发现连续多个咍韵脚的韵例,例如阙名《宫人陈花树墓志》能该开来台哀哉,《谢岳暨妻关氏墓志》在海彩改,江总《梁故度支尚书陆君诔》才来该灾莱,《吴兴郡庐陵王德政碑》开材台来,李孝贞《奉和从叔光禄愔元日早朝》灰开台来埃灾才莱。最后一个韵例只有“灰”字是灰韵,接下来连续7个韵脚都是咍韵字。如果不是咍 灰的主元音少有区别,诗人刻意追求韵脚元音的相同,出现这种连续数个韵脚都用咍韵那就太偶然了。

除此以外,咍灰都有唇音字,如果这两韵主元音相同,只是开合相配,那就否定了唇音没有开合对立的结论。

推论2 重纽两类是介音的不同。

重纽两类的区别到底是什么,至今还在争论。主要有两家之说,一家认为是主元音不同,以董同龢先生(1948)和周法高先生(1948)为代表。一家认为是介音不同,最早提出的是日本的有坂秀世(1937),后来王静如先生(1941)、陆志韦先生(1947)、郑张尚芳先生(1995)、郑仁甲先生(1994)都主此说。《切韵》的重纽两类都在同一个韵目之下,根据本文的推论1,它们一定带有相同的韵, 所以其区别只能是介音不同,不可能是主元音不同。此外,重纽两类的反切行为也与介音相同:

1.在有重纽的韵系中进行反切下字系联,大体可以得到重纽两类,可参看周法高先生(1948)。可见重纽的信息能反映在反切下字。

2.但是重纽两类的区分有时又反映在反切上字,如“贲”(重纽三等)彼义反,“臂”(重纽四等)卑义反,反切下字相同,靠反切上字“彼”(重纽三等)和“卑”(重纽四等)来区分两者。

根据原则1、原则2和原则3,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推论:如果某种音类特征的反切行为有时候反映在反切下字,有时候反映在反切上字,这种音类特征一定是介音方面的特征。重纽的特征正是介音的反切特征。

但是,重纽所表现出来的反切行为比这还要复杂得多。陈澧的《切韵考》通过反切下字系联,最早注意到重纽两类的对立。但是,如果完全按照他的方法,所得结果虽然大部分符合韵图上的重纽划分,有些地方却会出现混乱。这是由于重纽的对立是介音的不同,而不是韵的不同。根据原则4,介音优先反映在反切下字, 这是大部分重纽信息能在反切下字得到反映的原因。但是根据原则2和原则3,介音的信息并不都反映在反切下字,像上文提到的“贲”(重纽三等)彼义反,“臂”(重纽四等)卑义反,重纽信息反映在反切上字。还有些例子,反切上下字都不是重纽两类字,自然不能简单地根据反切上下字来决定它的音韵地位,甚至还会系联成一类。 如小韵重纽三等“夭”於兆反, 重纽四等“闄”於小反,“兆”直小反,重纽三四等通过“兆”字系联在一起。所以董同龢先生(1948)和周法高先生(1948)都认为应该以韵图做重纽分类的标准,《音系》也是这么做的。但是问题并没有就此解决,既然《切韵》时代有重纽的区别,而且在大多数的反切中也确实能够得到反映,为什么有时候两类却会系联在一起,或者系联结果与韵图不一致?其中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之于切语的不严谨,而是我们对重纽两类反切行为研究得不充分。本文同样以韵图的重纽划分作为依据,再根据重纽两类的反切,从中总结出区分重纽的反切原则。需要指出,重纽两类的反切用字经过多次传抄,有许多错误,这些错误也都会影响到反切行为的混乱,这些错误《音系》大体上已经作了校正,本文仅就下面几个切语作些补充讨论。

薛韵“”许劣反,《音系》列在重纽四等。此字《韵镜》列外转二十二合薛韵喉音清四等,又列外转二十四合薛韵喉音清三等,日本《磨光韵镜》、《七音略》二十二转不列,可见此字更可能是重纽三等。 又《王三》薛韵重纽四等的其他两个小韵为“缺”倾雪反, “妜”於悦反,重纽三等其他两个小韵为“蹶”纪劣反,“哕”乙劣反,“”的反切下字与重纽三等的反切下字同。

薛韵“嫳”扶别反,《音系》列在重纽四等,但反切下字“别”为重纽三等。考《切三》、《王二》、《唐韵》、五代本《切韵》残叶(伯 5531)都作扶列反,反切下字“别”当为“列”之误。

其他的切语问题随文讨论。舌齿音没有重纽两类的对立,所以在讨论重纽两类反切行为的时候,要先把舌齿音放在一边。

1.反切上字区别对立的重纽两类。

重纽四等“”并列反,重纽三等“别”兵列反,反切下字相同,反切上字“并”帮母清韵,“兵”帮母庚[,三]。 庚三与清韵相当于重纽三四等(邵荣芬 1982a),在《切韵》所反映的方言中它们的主元音已经变得不同了,所以分列两韵,但是其介音还是与重纽三四等的介音相同,所以“别”、“ ”两字通过这两个反切上字获取重纽介音的信息。

重纽四等“嫳”扶列反,重纽三等“别”皮列反,反切下字相同,通过反切上字区别两类,“皮”为重纽三等,“扶”非重纽三等。

韵的帮母重纽四等“臂”卑义反,重纽三等“贲”彼义反;滂母的重纽四等“譬”匹义反,重纽三等“帔”披义反;併母重纽四等“避”婢义反,重纽三等“髲”皮义反。反切下字相同,通过反切上字区分两类,“卑、匹、婢”重纽四等,“彼、披、皮”重纽三等。

2.反切下字区别对立的重纽两类。

反切下字的声母类型能反映重纽的信息。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把重纽各韵中不同声母反切下字的小韵数统计成下表。

反切下字的声母

被切字

重纽四等 以母 精组 章组

重纽三等 04 2 7

重纽四等28

261626

反切下字的声母

被切字

知组来母云母重纽三等

重纽三等

10 30 21

128

重纽四等4 16

0 3

其中重纽四等用重纽三等反切下字的3 个例子就是上文讨论过的“臂、譬、避”小韵,是通过反切上字区别重纽两类的方法,应该从这里除去。

重纽三等仅有4个用以母作反切下字的小韵, 但是它们都有点可疑。《王三》“趫”、“ ”、“翘”三个小韵都是去遥反,反切肯定有误。轸韵“螼”丘引反,《音系》根据《韵镜》把它列为三等。《切三》不收此字,《王一》、《王二》均为丘忍反,与此韵其他几个重纽四等字的反切下字同,且《七音略》列在四等。所以它很可能是重纽四等字。其他两个重纽三等用以母字作反切下字的小韵为“嘕、釿”,不见于先秦典籍。这种僻字抄自古代某家音注的可能性很大,很难确定它们是否真的是重纽三等字。

重纽三等以精母作反切下字的2个小韵也值得怀疑。 小韵群母重纽三等《七音略》作“”,《韵镜》作“”。《王三》和《王一》“”巨小反,无“”字。《切三》“”在小反,无“”字,“在”可能是“巨”之误。《广韵》“”巨夭切,无“”小韵。我们猜想,这里可能发生了传抄错误,《切韵》原来很可能就有两个小韵,一个是巨夭反,一个是巨小反,巨小反应列在重纽四等。另一个精组反切下字是“伪”危赐反。周祖谟先生认为反切下字“赐”是“”字之误。《法藏敦煌书苑精华》内有非常清晰的《王一》照片本,其中“僞,危反”,“赐”正作“”(麦耘 2000)。

麦耘先生(1988)对《王三》的东[,三]、之、虞、阳[,开]、蒸五韵中各类声母反切下字的互切情况作了统计,发现它们可以分四类,唇喉牙为一类,反切行为相当于重纽三等,章组、精组、以母、日母为一类,反切行为相当于重纽四等,庄组为一类,知来为一类。庄组偏向于重纽三等,知来在重纽三四等之间。他的统计结果与笔者对重纽反切下字的声母统计不谋而合。如果我们把重纽三等的声母作为一方,重纽四等的声母为另一方,各种声母与这两方的关系可以排成以下的序列(庄组不出现在重纽各韵的反切下字):

重纽三等—云母—知组来母—章组—精组以母—重纽四等

以上序列按中国古代的音韵学术语来说就是轻重的不同,从现代语音学角度看,就是发音部位的前后。越靠近右边越轻,发音部位越前,越靠近左边越重,发音部位越后。

精组是舌尖前音,章组是舌面音,发音部位都比较前。知组是舌尖后音,比章组后,但是比云母前。来母上古是*r-(Pulleyblank 1973,Schuessler 1974,俞敏 1985,郑张尚芳 1987),现代是l-。中古的来母正处于两者之间,其发音部位同知组(潘悟云 2000)。

有重纽三四等对立的小韵,都是根据反切下字的以上序列区分两类。如

声韵重纽三等字 反切下字

明母支韵开口靡,文彼反

彼重纽三等

群母小韵峤,渠庿反

庿重纽三等

溪母支韵合口亏,去为反

为云母

群母支韵开口奇,渠羁反

羁重组三等

群母脂韵合口逵,渠追反

追知组

疑母祭韵开口,牛例反

例来母

见母真韵合口麕,居筠反

筠云母

见母质韵合口茁,几律反

律来母

见母狝韵开口蹇,居辇反

辇来母

群母狝韵合口圈,渠篆反

篆知组

影母薛韵合口哕,乙劣反

劣来母

影母小韵夭,於兆反

兆知组

明母小韵庙,眉召反

召知组

影母盐韵淹,英廉反

廉来母

影母叶韵,於辄反

辄知组

声韵重纽四等字 反切下字

明母支韵开口渳,弥婢反

婢重纽四等

群母小韵翘,渠要反

要重纽四等

溪母支韵合口闚,去随反

随心组

群母支韵开口祇,巨支反

支章组

群母脂韵合口葵,渠隹反

隹章组

疑母祭韵开口艺,鱼祭反

祭精组

见母真韵合口均,居春反

春章组

见母质韵合口橘,居蜜反

蜜重纽四等

见母狝韵开口,基善反

善章组

群母狝韵合口蜎,狂兖反

兖以母

影母薛韵合口妜,於悦反

悦以母

影母小韵闄,於小反

小心组

明母小韵妙,弥照反

照章组

影母盐韵厌,於监反

盐以母

影母叶韵厌,於叶反

叶以母

凡是重纽对立的两个小韵,所选的反切下字严格遵守上述的声母发音部位序列。没有对立的小韵,虽然也基本上具有这种反切行为,但是会有个别舌齿音摇摆于重纽三四等之间。特别是知组和来母,大部分用作重纽三等的反切下字,但是有时也用作重纽四等的反切下字。例如笑韵重纽三等“庙”眉召反与重纽四等“妙”弥照反对立,反切下字“召”[,知组]比“照”[,章组]的发音部位要后,通过反切下字的声母部位来区分重纽两类。但是重纽四等“骠”毗召反没有与它对立的小韵,在反切下字的选取上就有一定的随意性,也选用了知组字“召”作它的反切下字。

周法高先生(1948)也认为重纽信息反映在反切下字,不过他并不认为反映在反切下字的声母,而是反映在反切下字的韵母,所以会得出重纽两类是主元音有区别的结论。但是有些反切下字系联结果会与韵图重纽两类不一致,只好改用1类和2类来代替重纽的分类。我们与他不同之处是认为重纽信息反映在反切下字的声母上,这样,他所碰上的麻烦就不存在了。

根据重纽的以上反切行为,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的反切原则:

原则5 重纽对立的信息或者通过反切上字得到反映, 或者通过反切下字的声母部位得到反映。

推论3 《切韵》以一种活的语言作为它的音系基础。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切韵》全书切语反映出来的反切行为和反切原则是很有系统,很有规则的,如果《切韵》音是由各种音系各取一部分组成的大杂烩,就不可能有这种反切系统。当然上文的分析也都提到过,《切韵》中的确杂有一些不同的方言音或古音,但是在剥离这些成分以后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反映“时音”的方言系统。这样复原的《切韵》音系应在汉语语音发展史中占有自己的时间、空间点位。

附记:本文得到麦耘、王洪君二位教授的指正,谨此致谢。

标签:;  ;  ;  ;  ;  

反切线行为与反切线原理_反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