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周亚平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周亚平

中国华西企业有限公司 518034

摘要:框架剪力墙结构虽然是由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混合而成,但其作用却不是简单的相加效果,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强化,进而促进了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毕竟这种混合结构使各种负荷都得到了有效分担。框架剪力墙混合结构不必单一结构简单,所以在施工设置和施工技术要求等方面更加严谨。相关人员要做好框架剪力墙结构,还需要对施工阶段各环节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解。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内涵概述以及施工设置等都要成为施工技术选择和落实的参考依据。相关人员要注意施工技术控制要点的落实质量,只有如此框架剪力墙才不至于成为空架子,出现结构失稳现象。本文主要针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一.框架剪力墙结构内涵概述

在框架结构上添加钢筋混凝土墙板,有效分担了结构水平方向上产生的荷载,这就是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在刚度上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墙板无论在哪个方向上受力都是比较大的。框架剪力墙以整个框架为基础进行施工,横纵方向上的梁柱构成框架整体,所以框架剪力墙整体看起来是规则的长方体或其他形体,框架剪力墙构成的空间整体性特点,使其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较广泛[1]。框架剪力墙结构在上下楼层的受力特点是不同的。在下层时,剪力墙形状和位置发生变动的过程都在可控制范围内,所以来自水平方向上的荷载都能得到妥善分担传递,此时的框剪结构稳定性是可以得到保证的。在上层时,剪力墙位置变化幅度很大,其本身形状也会发生外扩变化,这时框架结构就会对剪力墙外扩行为进行约束,在这样的基础上,剪力墙变形会往剪切方式靠拢,该剪切方式产生的剪切力来自水平方向,这意味着框架结构要承担这些水平剪切力,除此之外,框架结构本身也要分担水平荷载,剪力墙结构也是要承担双重水平荷载,一方面是本身结构应承担的,另一方面是框架给予的负剪力。所以相对来说,上部楼层应用框剪结构时,受到的剪切力是比较大的。

二.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设置

1、基础施工阶段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基础阶段施工很关键,关系到结构整体是否受力均匀,是否能承担起来自结构传递过来的诸多负荷,是否在荷载作用下,依旧不会发生沉降现象,而是整体结构保持稳定安全可靠[2]。在该结构中,基础工作有现场放线测量工作、静压管桩施工,此外,还有土方开挖、填筑压实工作等。这些基础工作要建立在现场土质资料等齐全的基础上,以便保证现场土体结构的稳定性,此外,凡是涉及到数据的基础工作,都要保证在落实时,不会有偏差。框架剪力墙做好基础工作后,在其上面进行的地下室施工也要做好。

2、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建筑主体结构作为承重以及构成结构整体的主要结构,主要分为放线测量、施工以及养护三个阶段。其中在放线测量中,要以施工图纸上标记的放线测量数据为依据。在施工中,按照施工规范来做好墙柱钢筋水电预埋施工以及模板、混凝土浇筑施工等,抓住每个小工程的施工控制点,落实好该部分的施工技术,并控制好施工质量。在养护阶段,要养护浇筑好的混凝土以及其他结构,以保证建筑整体结构所有的施工材料性能得到百分百发挥。

3、装修施工阶段

在装修砌筑的过程中,依旧需要先进行放线测量数据,然后按照相关的施工流程依次对防水层铺筑、内墙抹灰、外墙装饰等进行施工,只有按照设计流程进行施工,才会在保证已施工项目质量的前提下,确保下一环节施工顺利。

三.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在此工程施工阶段中需要注意两方面,一方面钢筋的质量、数量、规格、等级等都要和施工要求相一致。另一方面施工技术,在钢筋工程中,经常会出现钢筋节点位移问题,钢筋位置上的偏差,会导致整个结构失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还要将钢筋位移作为控制点,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找到相关的控制施工技术。经分析,原因是钢筋节点过多,且距离较近。施工控制技术主要有三方面,其一固定箍筋框,钢筋在施工之前,首先要进行定位,定位需要采取放样,为了确保定位精确,放置的样品建议为安装对象实体[3]。也可以用横纵方向上已经将钢筋位置安排好的模具作为基础,将实体钢筋施加在墙体梯格筋对应位置上,这样在没有外力作用下,钢筋位置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动。其二钢筋梁柱节点建设要有序,不会对钢筋位置产生影响。和第一种施工技术差不多,都需要进行放样、模板制作使用过程。不同的是该种技术放样是以计算机绘图方式呈现的,模板在制作时,要和实体的规模保持一致。其三样板引路制度的应用,指的是按照施工规范依次进行实体样板操作和其他操作。如此钢筋工程中每根钢筋在数据上的精确度才能得到保证。

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此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点,其一内外侧模板设计,以外墙的模板作为设计对象,内侧和外侧模板在长度上是不同的,后者要比前者长达2-3dm,如此内侧和外侧的模板皆能满足外墙配板要求[4]。模板的安装要求有很多,比如外侧模板和浇筑墙体之间的距离控制在最小,如果模板紧压在墙体上,还会使墙体结构受损,所以还要在两者相互接触的地方用海绵来泄力,所以在支模时,可以将浇筑完毕的墙体作为参考对象。其二内侧模板固定,模板在按照定位数据安装后,内侧模板无法保持位置一成不变,这时可以在模拟墙根处放置钢筋头来阻止其前进或后退。其三墙膜和楼板间间距,只有这两者之间亲密无间,才会保证模板浇筑过程中,不会出现浆体外漏问题,模板在发挥原有作用的基础上,也不会发生失稳现现象。另外有缝隙的地方,还要及时用水泥填充好,确保该处的密实度。

3、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主要包括三方面,其一混凝土作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整体的填充施加材料,一定要落实好相关的施工技术,保证覆盖在结构框架上的混凝土都稳定可靠,不会塌落,这需要在施工前,对混凝土各种配料的质量进行检查,对混合配比进行设计实验,对混凝土的性能和强度进行测试等,如此才能顺利进行接下来的浇筑环节。其二在浇筑环节中,主要注意浇筑方法和浇筑顺序。梁柱以及板在这两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梁板在浇筑顺序上,要迟于柱,并且在浇筑等级和强度上也要低于柱。在浇筑方法上,梁的截面积采用分层浇筑法,这是在保证截面范围内的混凝土浇筑效果都显著。此外在浇筑过程中,还要注意捣实操作。其三混凝土浇筑完毕,在其硬化固结过程中,应做好养护工作,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所以还要做好混凝土温度测量以及控制工作,以及保湿工作[5]。

4、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施工

裂缝出现的原因有多方面,有混凝土本身质量不过关,温度失控以及浇筑技术和养护工作落实不过关等,所以在进行裂缝控制时,也要从这几方面入手。在配置混凝土时,除了要控制含水量外,还要注意减水剂的使用,以及膨胀剂的使用情况,在混凝土配置中,是拒绝使用膨胀剂的。对混凝土的浇筑温度进行控制,不能使其超过30℃,在浇筑技术中,要注意浇筑次序和分层厚度。

结语

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从总体上看,无非也就这么几种,每一种的施工工序和施工技术都是特定的,施工控制难点也是有迹可循的,管理人员要做好现场监督,保证每种施工技术都落实,如此框架剪力墙结构整体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张建灶.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6,(10):122+125.

[2]束伟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知识,2011,(10):13-23.

[3]曹明丽.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5,(09):109+112.

[4]刘青.试论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5,(04):103+105.

[5]张良.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3,(04):111-112.

论文作者:周亚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  ;  ;  ;  ;  ;  ;  ;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周亚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