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人民医院 730600
【摘 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患者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及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疼痛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4例作为实验对象,均采用鼓膜穿刺治疗,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4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n=42例)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轻度疼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膜穿刺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了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护理;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刺;疼痛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是一种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临床主要特征表现为中耳听力下降、中耳积液,是临床上的一种多发病与常见病,是导致儿童失聪的主要因素之一,临床针对分泌性中耳炎主要采用鼓膜穿刺进行治疗,而在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剧烈疼痛的情况,而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在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情况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探讨综合性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5年4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4例作为实验对象,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实验同意书,均经相关诊断确诊为该疾病,排除伴有治疗禁忌症,伴有严重精神及认知障碍的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12-65岁、平均年龄(40.3±10.2)岁;共56耳;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13-65岁、平均年龄(40.7±9.8)岁;共58耳;将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p>0.05),可将两组患者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预防感染、疼痛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则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①心理护理[1]:临床上大部分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治疗前会表现出恐惧、紧张等心理状态,因此,护理人员应该通过与患者多沟通及交流,对患者负面心理情绪进行缓解,并且,针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给予相应回答,解除患者心中的疑虑,增加患者对于手术治疗的依从性和信心,叮嘱患者在进行穿刺过程中有疼痛感,移动头部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伤,应该采用举手的方式告述医师自我的不适感。②环境护理:将室内湿度孔子在50-60%之间,将温度控制在18-20℃之间[2],保持室内用品的干净、整洁,为患者创建利于疾病治疗的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③体位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采取平卧姿势,并且将头部向一侧偏,或者采取侧卧位,将患耳向上。④术中护理: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若患者出现情绪波动,应该立即暂停手术操作,此时给予患者相应心理护理,可以为患者播放可以舒缓心情的音乐,将患者疼痛敏感度降低,同时指导患者呼气与吸气,平静患者心态,之后在实施手术操作,而在鼔室内注射药物时,指导患者吞咽,当医师将药物注入后,如果患者有头晕的情况,护理人员此时应该指导其平卧10分钟,达到缓解的目的。⑤术后护理:叮嘱患者及家属不宜食用刺激性食物,将喝酒、抽烟的习惯改掉,指导患者采取侧卧或者坐位,将患耳向上,将滴耳液滴入,2-3滴/次,3-4次/d,滴入后,将该姿势保持3-4min。
1.3观察指标
疼痛情况:采用WHO中疼痛评价标准[3],无疼痛:0级、疼痛轻度:1-4级、疼痛中度:5-6级、疼痛重度:7-9级、剧烈疼痛:10级。临床疗效[4]:痊愈:纯音听力恢复至正常水平,听力下降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声阻抗鼔室曲线为A型,鼓膜状态为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纯音听力改善50%以上,声阻抗鼔室曲线改善1个级别,鼓膜内陷情况得到有效改善;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甚至情况加重,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分析、处理计数资料,描述应用(n%),应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①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40/42),包括治愈30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5.71%(36/42),包括治愈28例、有效8例、无效6例;组间对比观察组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X2=5.2694,p=0.0217)。②疼痛程度:观察组疼痛轻度76.19%(32/42),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轻度50%(21/42),具有差异性(X2=14.7286,p=0.0001);观察组疼痛中度23.81%(10/42),稍高于对照组疼痛中度21.43%(9/42),无明显差异(X2=0.1618,p=0.6874);观察组疼痛重度发生率为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1.90%(5/42),具有差异性(X2=12.6828,p=0.0003);观察组疼痛剧烈发生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7/42),具有差异性(X2=15.268,p=0.0002)。
3讨论
鼓膜穿刺是耳鼻喉科常用术式之一,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中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的优点,但是鼓膜穿刺手术的操作部位的生理解剖位置相对特殊[5],与脑部的距离非常近,因此,穿刺部位非常敏感,从而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剧烈的疼痛感,因此,容易对患者心理状态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因此,临床上在鼓膜穿刺术中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患者临床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观察组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心理护理、环境护理、体位护理、术中及术后护理,5个方面的护理内容,达到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临床疗效的目的,将综合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充分缓解患者心理情绪,消除患者恐惧、紧张等心理状态,通过为患者建立良好的治疗环境,提高患者治疗的舒适度,而后面3项护理措施,则能够保证了患者治疗的安全性,该护理模式,充分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使患者感受到真心的护理服务,本次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疼痛缓解程度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作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行鼓膜穿刺治疗的护理方案之一。
综上所述,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鼓膜穿刺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荣.护理干预对减轻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痛苦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12,11(4):33-35.
[2]于晶红.护理干预对减轻耳内窥镜下鼓膜穿刺痛苦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6):230-231.
[3]顾明丽,赵霞.护理干预对分泌性中耳炎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80):385-385.
[4]夏萍.耳内窥镜下行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护理配合[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12):290-291.
[5]郑玉程.微创硬管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J].黑龙江医学,2014,(7):853-854.
论文作者:赵维兰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5
标签:患者论文; 鼓膜论文; 中耳炎论文; 疼痛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综合性论文; 心理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