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政治心理培育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政治论文,心理论文,大学生论文,健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学生作为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思想活跃的社会群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政治心理对中国政治的未来走向有着较大的影响。培育大学生健康政治心理对于大学生自身政治素质的完善和提高、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培育目标:优秀政治人格的建构
政治人格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持久性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在政治心理中具有重大的作用,直接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和人们在政治生活中承担的角色”①。政治人格是由政治道德、操守和技能组成的。
1.大学生政治人格的前提和现状
大学生政治人格的建构是建立在坚定的理想信念基础之上的,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所追求和向往的奋斗目标,是人生观的核心。大学生应具有丰富的知识、优良的品德、过硬的能力,有很高的理想和志向,要实现理想和追求就必须确立和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②邓小平在1978年4月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提出培养人才的标准,1980年5月,他提出:青少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③首次以“四有”的概括表达对新人培育的要求,1985年3月他进一步指出:“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④从邓小平到江泽民,再到胡锦涛同志都一再要求全党,既要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政策,又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实现党的最高纲领与现阶段基本纲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统一。所谓“有理想”,就是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理想是大学生的社会政治观点和世界观的集中反映,为大学生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和坚守,是他们政治人格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虽然我们在大学生中一直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在其政治人格形成的过程中,传统政治文化和剥削阶级腐朽思想的残余依然对他们有影响,表现出极强的矛盾性:第一,心理依附与独立自主的矛盾。社会转型要求大学生能够独立自主。但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格价值的确立与人们的群体观念和等级观念密切联系,人格价值只有在群体关系中才能得以体现。受这种历史环境的影响,在我国大学生的人格上也形成了心理依附倾向,从而使有些大学生的人格日益失去独立自主性。第二,固守传统与开拓创新的矛盾。社会转型要求大学生要有开拓创新精神。但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当前在一些大学生的政治人格中还存在着固守传统价值观念的倾向,面对社会变革中各种社会思潮的碰撞,还缺乏应变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能与时俱进,缺乏开拓创新的观念和批评错误思想的勇气。第三,小团体意识与海纳百川的矛盾。社会转型要求大学生要有包容开放的心态。而在我国传统社会中非常注重人情关系,重视小团体的利益,亲情、友情往往大于法律与政策。受之影响,大学生的小团体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缺乏对他人应有的宽容和海纳百川的意识,呈现出与现代社会要求明显不相适应的地方。
2.建构大学生优秀政治人格的意义
在马克思看来,在政治国家中显示出来的“‘抽象人格’是最高的政治人格,是整个国家的政治基础”⑤,构建大学生合格政治人格的意义非常重大。我们应当对大学生在政治人格培养中反映出的优秀品质予以肯定和发扬,对于出现的问题给予关注和正视,在此基础上积极努力构建、培育大学生优秀的政治人格。大学生在政治心理上呈现的显著特征,既构成对大学生发挥其社会功能的限制和障碍,但同时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源泉,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功能设置了选择空间,集中表现为引导与建设的功能分化与整合。
(1)大学生政治人格的构建是培育大学生民主政治意识之要求。政治人格水平能反映一国政治生活民主化的程度和水平。从根本上看,民主政治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健康政治人格的确立。从长远的意义上讲,可以说大学生优秀政治人格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以及政治文明的构建。同时,大学生是文化生产的主力军,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生产出社会所需的各种精神文化产品。
(2)优秀的政治人格建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全体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一种政治文明的建立,必然要求对社会成员的政治心理进行不断的改造和培养,使之向现代社会转变,以适应社会的需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事业的核心和精髓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现代文明的传承者、现代科学知识的接受者和学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者,他们的政治人格健康与否将会对整个国家的政策、法律和制度的有效贯彻产生影响。因此,大学生政治人格构建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长远需要。
(3)大学生政治人格的构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和谐文化建设是重要的任务,必须牢牢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倡导和谐理念,培养和谐精神,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在政治领域也出现了一些与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相违背的现象,这些都冲击着大学生政治人格的确立。在高等学校大力宣传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大学生政治人格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倡导先进文化、锻造精神支柱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优秀政治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它将在政治实践中起引导和示范作用。中国共产党所坚持和倡导的指导思想、理念与培育大学生优秀的政治心理是相辅相成的,可以引导青年知识分子科学认识当今中国社会的现实境遇,自觉增强对党的信任,通过积极的政治参与来增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榜样作用,引导人们积极拥护党在现阶段的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二是它将对社会道德的建设起影响和制约作用。在任何民族和国家,大学生的政治心理会对大众政治心理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历史表明,大学生政治心理可以促使青年知识分了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前途联系起来,大力推动我国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社会道德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就是青年学生追求民主和自由,弘扬爱国主义情感的典范。三是它将对政治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产生影响。大学生的政治心理一旦陷入误区,陷入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的泥潭当中,就会挫伤社会对大学生的信心,从而导致更多的人政治责任担当的丧失,其结果是十分可怕的。因而,大学生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善于负责的精神,势必会对整个社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培育大学生健康政治心理的途径分析
对大学生健康政治心理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要实现对大学生健康政治心理的培育,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来促成。就目前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仍然是培育大学生健康政治心理的一个重要渠道,但也不能忽视课程培育以外的非课程渠道的配合和支撑作用。
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各自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师生双方交流沟通的互动过程。“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动态生成性的特征。”⑥在动态化的课堂教学中,每一节课都不可复制,要求教师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设计讨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争鸣中达成共识,在研究中锻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确立,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政治心理培育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按照唯物辩证的观点、总体方法、实践精神、社会责任和以人为本等基本原则,加强对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培育。第一,满足学生的合理心理需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以培养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想动态,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在教学中体现较强的包容性。第二,设置动态化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能一成不变,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要求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动态化的教学目标,一是要贴近现实生活,要具体化、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要服务于国家、社会,尤其是服务于学生,学生应当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受益者;三是要有层次性,要根据大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以满足不同的学生人群。这种动态化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也有助于教学内容的传授和实施。第三,完善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应当既包括社会热点问题,也包括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相关内容,具体而言:“一是反映个体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政治观点和思想观念四方面内容的有机结合;二是反映社会生活基本知识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认知能力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有机结合;三是使人的发展的知识、民族价值观和人类普遍的道德价值三方面内容的有机结合。”⑦
由上可知,思想政治理论课动态化课堂教学,要求把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形式向现代互动式教育方式转变,要求教育者积极开发并应用讨论式、案例式、参与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主动的参与过程中获取能力。
2.校园政治生活中的政治心理培育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现实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政治群体。大学生在校经常性地参与政治活动,有利于他们健康的政治人格和政治心理的形成,也会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步。
大学生校园政治生活通常包括政治选举、政治结社、政治表达三个部分,其主要活动方式表现为:参与热点问题的讨论,加入政党和团体等,积极参与国家方针政策的学习贯彻,积极与国家有关机关进行信息沟通,积极参与学校规章制度的制订和监督实施,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参加社会政治活动,向学校的管理者提出问题和建议,大学生的人大代表选举,使用网络交流平台发表自己对国内外感兴趣的大事的观点和建议。在大学校园里,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积极而乐观地参与政治活动,进而提高了他们的政治觉悟。
目前,大学校园中还存着一些不尽如意的现象,如有些学生漠视政治、缺乏政治理想或政治理想不稳定;部分学生的政治鉴别能力较差,对社会政治现象不能作理性分析,遇到问题时便盲目附和等。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一种世俗性的成熟。当个人权益受到侵犯时,他们往往能够勇敢地站出来与侵权行为作斗争,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政治诉求,勇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但当集体权益受到侵犯时,他们却往往缺乏仗义直言的勇气和斗志。
因此,面对大学校园中存在的这些现象,我们更要加强对大学生健康政治心理的培育。在培育大学生健康政治心理的过程中,要围绕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三个方面内容,有针对性地制订一系列相关措施和方案,激发他们的政治情感,帮助他们端正政治态度,构建他们的政治人格。通过参加具体的政治活动,让大学生增强自身的政治素养,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形成日益健康的政治心理,用积极民主的政治理念武装自己,努力学习政治文化知识。同时,党和国家机关及学校方面,也应重视对大学生的政治培养,关注大学生的政治诉求,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作出有力而实质性的贡献。
3.校园文化中的政治心理培育
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基地,也必然具有其独特的文化即校园文化。它是学校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能够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起到育人的作用。
(1)将校园文化渗透于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培育中。高校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相互渗透的关系。校园文化通过创造一种积极上进的环境和氛围,影响大学生健康政治心理的形成与发展;而大学生思想心理培育工作也可以指导与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第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政治心理培育目标趋同。校园文化的规范作用,必将推动全体师生员工在意识形态上的一致性,而这恰好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这种最终目标的趋同,使得我们能够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推进大学生政治心理培育工作。第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政治心理培育的重要途径。第三,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化需要政治心理的培育。校园文化通常表现为一系列的条例、规章和制度,要使高校校园文化真正内化为大学生的一种信念,认真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就必须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动向,加强对其政治心理的培育。第四,高校校园文化与政治心理培育协同发展。作为校园文化的规章制度,固然能够起到规范学生行为的强制作用,但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水平。思想政治工作往往表现为说服教育,以理服人,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强制性,对个别人没有效果。因此,我们只有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它们各自的优点,才能使高校教书育人的目标真正实现。
(2)利用校园文化培育大学生健康政治心理的具体路径。第一,发挥校园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校园文化的制订,要求尊重学校的核心文化和全体师生员工的群体文化诉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和求实创新等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坚持这一核心价值观,才能实现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尤其是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和政治心理的强大。第二,加强校园文化工作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队伍,由他们完成校园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具体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言行,以达到遵守规章制度的目标。第三,凸显校园文化的潜在教育功能。高校需要营造一个健康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其中接受熏陶和教育,形成健康的政治人格和自觉的良性行为。第四,增加校园文化的层次性。目前高校学生素质的差异性,要求校园文化制度也应具有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这种有针对性的校园文化制度,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充分考虑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层次性,针对不同对象的个性特点而开展因材施教,有利于更多学生的成才。
在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政治心理的培育中,高校校园文化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能够起到育人的作用。不过政治心理的培育对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要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发展。
4.社会实践中政治心理的培育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政治素质、理论素质的培养不仅是个学习、研究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⑧。大学生通过走出校门深入社会、调查研究、亲身体验、操作锻炼等形式的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获得更为丰富的知识,而且有利于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社会实践使大学生通过接触社会实际,能够了解现实,解读社会政治、参与社会,为其政治心理培育提供了潜在的有效条件。
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政治心理的培育:第一,设计实践活动,将大学生政治心理培育纳入其中。由于社会实践活动总是发生在具有现实政治氛围的环境下,必然受政治制度、政治领导、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潜在的,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因此,对大学生的实践活动,要结合当代社会特征和个体的人格特征来进行组织,从而培育大学生的政治人角色。通过实践活动,参与政治,提高学生的政治水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丰富实践活动形式,多方位培育大学生政治心理。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决定参与者的参与度,活动形式是否新颖多样化,是吸引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关键点。这就要求实践活动的组织者,丰富实践活动形式,合理策划途径,多方位培育大学生政治心理。第三,构建多维平台,培育大学生政治心理。对大学生进行政治心理的培育,首先必须加强理论教育,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他们,培养其高深的理论修养,进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引导功能。其次是构建多维平台,激发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热情和兴趣,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领会中国革命道路的必然性。另外,由于社会实践涉及经费、安全、时间等诸多因素,在组织上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我们的实践教学所欠缺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在实践中,应当尽可能地利用本地资源,争取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回报。
大学生的政治心理状况,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更影响着我国政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事实证明,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培育方式是多样的,既有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也有校园政治生活、校园文化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渠道的辅助、支持与配合。正是在这种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健康政治心理的培育才有可能完成。
三、政治心理培育力量应形成合力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体制转型、社会成员观念转变和经济全球化的激烈冲击,在这种条件下,研究政治心理培育的聚合理论,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合力实践,既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相互协调、内容的相互衔接、教育方式的配合和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综合性要求,也是实现培育大学生健康政治心理的根本保证。
1.政治心理培育力量应形成合力的时代性要求
有目的地研究并寻求优质教育资源的聚合,既是培育大学生健康政治心理的需要,更是当今社会发展的时代性诉求。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既确立了人类的发展目标,也指明了社会的发展方向。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为形成教育合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直在努力发展与完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及其教育理论。当前,我国社会生活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往往是发展与阻滞并存、积极与消极交织。在这样一种社会大背景下,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观念与政治行为方式,就是一个多种因素影响下的产物,这就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合力与教育合力理论为指导,聚合各种政治心理培育力量。
2.政治心理培育力量应形成合力的学科依据
(1)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心理培育的重要形式(或途径)。一般说来,政治共同体的个体成员在接受政治文化和政治共同体传播政治文化这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构成了政治社会化的本质要求,即塑造与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政治人”。国外对优秀大学生政治人格的建构侧重于青少年时期,他们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个体性自我教育模式,重视启发式和自觉参与,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增强辨析能力,发展自主意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⑨这就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教育的相互关系。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又要增长科学文化知识,德知并进,全面发展。
第一,知识教育是有效载体,不可缺少。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在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实现的。思想教育就是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意识、观念教育的过程。思想教育过程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言传身教、课堂教学、集中讨论、宣传讲解等等。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知识教育也贯穿其中,比如教育对象提出一些社会现象或者社会的热点问题,教育者不仅要用科学知识解答问题,同时还要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教育。2012年日本挑起的钓鱼岛事件,广大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激愤,此时,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一方面给学生讲授钓鱼岛的地理位置、历史知识、事件的由来、中国政府的坚定立场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同时也肯定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积极倡导正确的表达爱国热情的方式,利用这一事件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从这一事例可以看出:“知”是思想教育的开始,并贯穿于思想教育活动的始终。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更好的目的,因此,知识教育是思想教育的基本载体。政治教育就是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观点、政治素质教育的过程。政治教育过程依然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引导,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者的政治观点,产生共同的政治情感,参与政治活动,形成政治立场。当然,在进行政治教育的同时,离不开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理论知识的教育,以达到提高受教育者的政治觉悟,自觉分析、思考政治现象,确保政治行为正确的目的。道德教育就是教育者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道义、品德教育的过程。道德教育的形式主要是引导、感染、自律、示范、舆论、监督等,没有强制性。教育者可以用鲜活的事例和其他方式,让受教育者产生共鸣,引导受教育者的情感,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行为等。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进行知识教育的过程。同样,知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有了这样的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就有了丰富的实践形式,从而获得良好的效果。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不囿于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各种形式、途径、办法,使受教育者具有健康的心态、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信念、良好的品质,这一过程离不开知识教育,但思想政治教育又不囿于知识教育。这就是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离开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没有载体,教育的效果就难以实现,但又不能以知识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还应有其他的方式,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过程里,既要教给学生科学的知识,又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既要让学生把握政治理论课的学科体系,又要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教育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培养高尚的情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政治心理培育合力的学科建构。政治心理培育合力的形成,必须结合我国社会生活实际,遵循科学发展规律。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形成政治心理培育合力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⑩可见,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强调发展”的观点,要求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必须有利于人民的全面发展,指出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动力源泉。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也告诉我们,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都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改变以往那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单一化、孤立化的局面,重视教育对象的个体特点,把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多样化、人性化,实现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其次,社会学、教育学的相关理论是形成政治心理培育合力的外在理论依据。政治心理培育合力的形成,客观上要求具有高度综合化和社会化的环境,要求教育不能简单化、单一化,而应该更加综合化、立体化和社会化。高度综合化和社会化的教育,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导教育对象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教育途径的设计,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为依据,两个目标要互相促进,协调开展。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政治心理培育合力的学科建构,应当从目标、内容、途径三个方面的合力来进行。其中,社会目标、国家目标、个人目标的相互协调,是政治心理培育合力形成的前提;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内容的整合,是政治心理培育合力形成的关键;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是政治心理培育合力形成的保证。再次,心理学是形成政治心理培育合力的内在科学依据。政治心理培育合力还包括“心理合力”,即人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它是政治心理培育合力形成的内在科学依据。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思想问题包括:一是思想认识问题,即是否客观看待人和事。解决认识问题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来进行。二是思想意识问题,包括人的思想品质、动机、理想、道德和其他意识观念等。这种问题的解决,要通过教育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确立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的结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知、情、意、行的心理合力,依靠四个要素的综合作用,以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3.政治心理培育力量的实践协同
协同,就是指配合、协调。政治心理培育的协同性表现为,政治心理培育主体具有协调性,政治心理培育内容具有衔接性,政治心理培育方式具有综合性,政治心理培育作用具有渗透性,以此实现政治心理培育的最佳效果。
政治心理培育合力形成的协同运行方式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协调、实施。”(11)它强调,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发挥自身特点与教育资源优势,开展多种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进行教育资源的整合,形成教育合力。
(2)坚持“结合”的运行方式,形成教育合力。《意见》更是系统而全面概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运行的方式,“要求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还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12)。这种以“结合”来运行的方式,既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性本质,也是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的内在诉求。
(3)各种社会力量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涉及家庭、学校、社会、新闻媒体等,为强化教育效果,就需要社会各方面人员相互配合,形成教育的合力。《意见》强调:“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完善资助困难大学生的机制,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街道、社区、村镇等要主动配合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13)强调各方面要相互配合,进行合力教育。
(4)各种因素相互“融合”,形成教育合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运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思想指导自身的实践活动。《意见》要求:“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14)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努力把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与服务性融于教育之中,形成新的教育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
注释: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第507页。
②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0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639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4页。
⑥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
⑦杨润叶:《新时期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探索》,《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⑧侯惠勤:《政治素质与未来人才》,《高校理论战线》1997年第12期。
⑨《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82页。
⑩《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1页。
(1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87页。
(1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79页。
(1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90页。
(1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82页。
标签:政治论文; 大学生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合力论文; 校园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