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与心理辅导的关系_心理健康论文

论德育与心理辅导的关系_心理健康论文

谈德育与心理辅导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心理辅导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德育是国内大、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辅导(此处指面对面的辅导与咨询)是学生管理与心理健康急需开展的服务项目。德育与心理辅导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它们的目标,要点及实施方法各有什么不同?它们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各起什么样的作用?它们的专业要求各是什么?它们又可在什么方面进行协作?本文拟从以下八个方面来加以论述,以供大家参考

一、德育旨在塑造个人的完善的道德品行,心理辅导旨在塑造个人的完善的人格

德育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道德认识与良好的道德品行。它力图使学生对社会及其文化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增强社会正义感和抵抗不良诱因的能力。它通过教学、示范、环境创设及主体参与等方式,为学生创造道德学习与实践的优化环境,使学生逐步形成知行统一、表里一致的道德行为准则,以支配个人的行动,并学会自制与自律。近年来,许多德育教师按照寓德育于智育、美育之中的原则,开展各种切合实际的教学活动,意在使德育更加生动活泼,接近生活,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心理辅导则旨在培养学生完美、健康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它力图使学生在自我认识、情绪控制、道德自律与自身审美等方面的发展达到高度的和谐与统一,做到在自我意识上有充分的自知之明与自信心,善于解剖自我,反省自我;在情绪上有充分的安全感与稳定感,能够积极承受生活中的各种冲突与挫折;在人际关系上有充分的宽容力与交际能力,善于处理人际间的矛盾冲突;在个人发展上有充分的计划性与坚韧性,既能认清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又能以此激励个人去不断奋斗,完善自我。一句话,它力图“使当事人发展成为一个健康,成熟而能自我实现之人”(马斯洛语,参见林孟平1992,页21)。

总之,德育是一个道德内化的过程,使人塑造高尚的心灵与社会正义感,而心理辅导是一个自我反省与强化的过程,使人塑造健康、进取的人格。

二、德育使人达到“君子”的境界,心理辅导使人达到凡人的境界

依照1994年4月10日至13日在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举行的“全国中小学心理辅导与教育学术研讨会”的会议综述(刘华山等人,1994),德育是将学生当作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来要求,它力求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学会自律与自控,达到“君子”之境界;而心理辅导把学生当作人际关系中的一个具体的人来看待,它力求人充分尊重、理解,接纳学生的行为表现,把他看作一个凡人。

笔者甚赞同这一提法。德育本质上是一个道德内化的过程,它使学生在社会行为中认同高尚无私的价值观,模仿社会先贤,英雄模范等人物的行为,达到孔子之“见贤则思齐,见不贤则思过”之境界。它希望培养学生“大公无私”的品德,协调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防止学生自我需要的无限膨胀,终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行。如近年来由广东教育厅推出的“新三字经”就是这种德育方式的新突破。

心理辅导则不同,它要求教师尽量从学生的性格特点、成长过程与生活环境中去理解其特定行为与动机,不加简单的是非评断与道德指教。它鼓励“当事人重新恢复自我,将它从种种束缚中释放出来,好让它能够重新控制自我”(佛洛伊德语,参见林孟平1992,页21)。所以,它要求教师多从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积极肯定他的长处,鼓励他从多方认识其特定行为与生活挫折,终而强化个人自我向善的意向。由此,心理辅导尽量用“凡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行为表现,并积极加以理解,以增强辅导教师与学生的心灵沟通。

因此,德育是鼓励学生事事向模范人物学习,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终而以“君子”自居。心理辅导则从凡人的角度来分析、接纳学生的行为表现,帮助他寻求其自我完善的途径。

三、德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心理辅导的核心问题是成长问题

德育力图使学生认同并接受高尚的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行。它的核心问题是个人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问题。它力求使学生分辨是非,接受真、善、美的事物,厌恶邪恶与非正义的事物,追求高尚的思想境界与品行。换言之,它希望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如近年来国内推广的“五心”教育(把忠心献给祖国、把爱心献给社会、把关心献给他人、把孝心献给父母、把信心留给自己)就是塑造学生崇高心灵的突出事例。

心理辅导的核心问题则是成长问题。它将学生的每个情感、行为与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当个人成长道路中的障碍来看待,并加以辩证地认识与思考。困此它不是是非的较量,而是得失的探讨。由此,心理辅导所关心的问题是怎样使学生从个人的挫折、困难经历中悟出生活的哲理,总经验教训,从而加强其自知之明与自制能力。它要“协助当事人成为一个负责任、独立、且能自我实现的人,好叫他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作决定”(伯德逊语,参见林孟平1992,页21)。心理辅导的最终目的就是推动个人不断成长。

所以,对于学生学习、情绪及人际关系出现的偏差表现,采取思想教育式的处理方法,则易于因过分强调学生遵守社会公德与学规而忽略了其个人心理发展的特点与需要。这样高高在上的处理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与思想基础,也难于从根本上帮助学生认清其问题的实质并加以彻底纠正。反之,把学生的偏差当作其成长道路中的障碍来看待,则大大缩短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四、德育在于提高个人对国家与社会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心理辅导在于提高个人的价值感与成就感

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它使学生充分了解、认同自己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历史,强化对它的心理依附,所以,德育具有高度的社会性与历史性特点。在中国社会中,德育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及其传统美德,热爱其锦绣河山,敬仰其民族英雄,弘扬其文化传统,终而对自己的生长环境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培养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操。由此,德育不光涉及个人价值观与世界观的培养,也涉及个人历史观与民族观的养成。事实上,在任何国家与社会当中,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其德育或公民教育的重要成分。

心理辅导则在力求帮助学生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克服其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障碍,战胜自卑心理,培养自助能力,进而提高个人的价值感与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它使人更好地了解自我及与他人的关系,确立有益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塑造完美的人格。依照罗杰斯的看法,心理辅导的意义在于给当事人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使他可以从容地开放自己,甚至可以正视自己过去曾否定的经验,然合把那些经验融合于已经转变了的自己,作出统合”(参见林孟平1992,页7)。罗杰斯之言强调了辅导对于提高个人价值感与成就感的作用。

德育与心理辅导都强调提高个人的价值感,但前者是针对整个社会与民族而言,而后者是针对个人成长及其人格塑造而言。

五、德育使人更好地了解社会及个人与此的关系,心理辅导使人更好地了解自我及其成长过程

德育的首要目标之一在于明确个人对于国家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它通常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律教育、公民教育等方面的教学与实践活动。它力求使学生建立积极向善的道德观、价值观与法律观,成为一名遵纪守法、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公民。在此意义上讲,德育不但是使学生不断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窗口,也是使学生深入明确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途径。如目前在国内中小学开展的“五爱”教育(爱祖国、爱劳动、爱人民、爱公物、爱知识)、个人品德修养教育及其相应的公益活动、义务劳动等均使学生正面地积极地了解社会,奉献社会的意义。这是任何国家与社会的教育所必不可少的成分。

心理辅导则针对学生的成败经历、优劣表现等展开讨论,以增强对其自我认识,强化其自助、自律能力,改变个人的不良与不健康行为,建立积极进取的自我。所以,它不单独地就事论事,而是从个人的成长历史、生活环境、家庭背景与性格特点来看待个人当前面临的失意经历与偏差表现。它使人更富于自我反省与自我批评的精神。史迪费(Steffre)认为“辅导是一个教导与学习的历程,目的是要帮助当事人学习认识自己”(参见林孟平1992,页8)。所以,心理辅导是一个自我探索的历程。

简言之,德育使人明确个人在社会坐标中的位置,辅导使人规划个人的人性坐标。

六、德育是一个教育过程,心理辅导是一个讨论过程

德育本质上是一个教育过程。它将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历史事件、人物事迹及法律常识等通过教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使他们理解并接受这些教学内容,形成相应的世界观与道德倾向。它力图使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动认同所学内容,并加以身体力行,付诸实施,以知行一致,表里统一的良好品行。它在学生面前无疑充当着教育者的角色。

心理辅导则本质上是一个讨论过程。其中辅导员与当事人的关系基本上是相互平等的。辅导员不求为当事人出谋划策,指点迷津,而求启发当事人去自己认识其当前面临的困难与挫折,并自订行动方案。据此,辅导员希望能够强化当事人的自助能力与自我向善的意向,使他通过解决其成长过程中的障碍来更加成熟起来。所以,辅导员不试图扮演师者的角色,也不强求当事人接受其个人的意见。他的作用在于推动当事人积极思考,自我反省,增强其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而成为一个更有自知之明与自律能力的人。

因此,心理辅导不是一个灌输过程,而是一个讨论过程,其目的在于加强辅导员与学生的心灵沟通。

七、德育以示范与社会学习为基本手段,心理辅导以尊重和理解为基本手段

德育是一教学过程,其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示范与社会学习,也既为学生提供各种道德、伦理、与法律观念的模范人物供大家摹仿学习。这样就能潜移默化地将授课内容种植于学生的心田,使其生根开花。所以,提供形象、生动的范例是强化学生对德育概念理解的重要桥梁。没有适当的示范就没有深入的理解。

心理辅导则以尊重与理解为基本手段,以图与当事人建立一个具有治疗功能的关系(参见林孟平1992,页9)。由此,它要求辅导员放下其主观立场,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当事人的内心体验,以深刻了解其思想行为动机。尊重与理解还是同感与接纳的直接表现。它可使对方感到自身的价值,感到其自尊心受到爱护,籍以强化其剖析自我、改变自我的勇气。尊重、理解还是人际关系沟通的起码条件,它使辅导者与被辅导者处于平等的地位,并对当事人的谈话内容尽量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做到不主观武断,不强加于人。

总之,德育以示范教学为其基本手段,而心理辅导则以尊重理解为其首要条件。

八、德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实事求是,心理辅导成功的关键在于同感

德育或公民教育是任何社会所必备的教育内容。国内的道德教育长期以来受政治宣传的影响而流于说教,不切实际,因而不受学生重视。近年来,德育的教学内容有了很大的改进,输入了许多生动活泼、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使得德育教学走出形式主义与教条主义的死胡同。依昭1993年10月18-21日在福州召开的德育教学研讨会综述(胡晓莺,1994),国内的德育教学正向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吸收世界文化的优良成果,培养文化批判精神(即对文化传统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接受),增强法律知识等方向发展。这些课程转变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使学生看到德育与自身成长的关系,终将改变德育课枯燥无味的局面。可以说实事求是是德育课为学生所接受与喜爱关键。

心理辅导则以同感为其成败的关键。心理辅导需要理解、接纳,不需要说教、劝告。它是人际沟通的艺术,是心灵的沟通。它要求辅导员每时每刻体验当事人的内心世界犹如自己一样(罗杰斯语,参见林孟平1992,页192),并对当事人的情绪表现做出适宜的回应。心理辅导以尊重为基础,以同感为前提,意在以心灵的沟通来强化当事人自我反省与自我完善的意向。它旨在帮助人成长,却又企图加以指导,目的在于强化当事人自立与自律的能力。反之,心理辅导变成说教、指导,不能深入体验当事人的内心感受,也即不能产生思想共鸣。所以心理辅导是以同感为前提的。

综上所述,德育与心理辅导是学生思想、人格健康成长的不同需要。它们各有所重,相辅相成。一般说来,德育与心理辅导之间存在着点与面,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德育是面向整体的教学活动,它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归属感与责任感为目标,以示范与社会学习为主要手段;心理辅导则是个体化的讨论与教育活动,它以培养学生完美的人格与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以理解与沟通为主要手段。

德育与心理辅导可互为补充,但不可互为取代。可以说,德育是心理辅导的基础,心理辅导是德育的延续,两者殊途同归,皆为塑造学生的良好的人格与道德品行。最后,德育与心理辅导都需要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个性的发展。个人的成长与自我实现是良好的道德品行与人格发展的共同结果。

1 林孟平:《辅导与心理治疗》,香港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 刘华山:《全国中小学心理辅导与教育研讨会综述》,《教育研究》,1994.7。

3 胡晓莺:《全国德育学术研讨会综术》,《教育研究》,1994.2。

标签:;  ;  ;  ;  

论德育与心理辅导的关系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