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子宫腺肌症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殊类型,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子宫腺肌症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本院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声像图表现分析。结论:阴道超声对于诊断子宫腺肌症有重要价值,它操作简单,经济,重复性好,为子宫腺肌症检查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阴道超声
子宫腺肌症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殊类型,是一种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子宫腺肌症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笔者对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本院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症患者声像图表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组48例,年龄36~61岁,均有孕产史。35例有痛经,经量增多、经期延长,13例无明显症状,1例仅为CA125升高,1例为子宫内膜癌、1例为宫颈癌手术后病理发现有子宫腺肌症。术前超声诊断与术后基本相符39例,符合率81.3%,误诊为子宫肌瘤2例,误诊率4.2%,漏诊7例,漏诊率14.6%,漏诊病例术前上报子宫多发肌瘤,术后证实为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症,漏诊病例中有5例报告描述中有子宫肌层回声不均或欠均。
1.2检查方法探头频率为7.5~9MHz,患者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将避孕套内放入适量耦合剂套入阴道探头,将炭头缓慢放入阴道置于宫颈和前、后、穹窿等不同部位纵切、横、斜多切面检查子宫,观察子宫形态、大小、肌层回声、内膜情况、附件及盆腔其他组织情况。重点观察子宫肌层声像,腺肌瘤发生部位、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及宫腔线移位情况。探头在阴道内紧贴宫颈,阴道穹隆使得盆腔器官的声像图显示清晰,且受肠气干扰少,图像明显较腹部超声清晰。不需要充盈膀胱,盆腔器官处于孜然状态,尤其对重症病人有益,减轻憋尿的痛苦及时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肥胖病人在经阴道超声检查时,声吸收少,无明显衰减。阴超血流显示更明显。
2结果
2.1弥漫型声像图表现共42例,子宫呈不同程度增大、从饱满、略大至增大如孕2月余大小,较少超过如孕3月大小,其中又以前后径增大明显,使子宫趋向球形。肌层回声增粗偏强分布不均,多呈栅栏状衰减,其间夹杂有小片状暗区,2例观察到肌层内低回声囊腔形成,类似内膜样囊肿,病灶无明显边界,宫腔线移位,病灶侵犯后壁为主出现宫腔线前移35例,病灶侵犯前壁为主宫腔线后移3例,另8例宫腔线无明显位移。对可疑患者监测其动态变化,发现腺肌症患者子宫在月经期增大更为明显且内部回声也有改变。
2.2局限型声像图表现共4例,子宫呈不规则增大或子宫部分呈不规则结节状,以发生于后壁多见,肌层内见局限性结节状回声增强区或强弱不等回声区或低回声区,后方无衰减或有轻度增强,边界欠清晰、无包膜,与正常子宫无明显分界。
2.3宫外子宫内膜异位表现比较常见的有卵巢内异囊肿,6例子宫腺肌症病例同时发现有卵巢内异囊肿。
2.4CDFI表现病灶内部彩色血流分布较正常稀少,呈星点状或散在条状分布,周边无环行或半环行血流信号包绕。
3讨论
通过对48例子宫腺肌症声像图的分析,笔者认为具有下列情况可提示子宫腺肌症:有孕产史的生育年龄妇女,有继发性进行性痛经、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妇科检查子宫增大或局部性结节者;超声检查子宫增大,尤以前后径增大明显,或子宫呈结节状,切面回声增粗稍强分布不均或呈栅栏状;宫壁小暗区或内膜囊肿样囊腔;子宫肌壁内局限性结节样回声增强区或强弱不等回声区或低回声区,与周围界限不清;宫腔线偏移;月经前后子宫大小和内部回声改变;外在子宫内膜异位表现等。三项及以上征象及可提示子宫腺肌症,患者若同时患有子宫肌瘤时易漏诊子宫腺肌症,肌瘤较腺肌瘤回声更杂乱、粗大往往有边界较清晰,可见周边低回声晕圈。阴道超声对于诊断子宫腺肌症有重要价值,它操作简单,经济,重复性好,为子宫腺肌症检查的首选方法。
作者简介:金彩飞,女,浙江省德清县中医院B超室
论文作者:金彩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子宫论文; 回声论文; 声像论文; 超声论文; 阴道论文; 内膜论文; 肌瘤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