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低成本教具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具论文,低成本论文,演示论文,实验教学论文,有效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不少学校的实验教学有逐步弱化的趋势。很多教师觉得,要提高纸笔测验中实验题的分数,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记实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师编辑了许多实验题及其答案让学生记,不仅学生的实验能力得不到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也难以提高。在这种背景下,《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教学建议指出:“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该标准(2011年版)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实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内容要求”中,凡是用“通过实验”这一措辞陈述知识内容,都必须通过实验来学习,这些实验是必须做的。 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实验设备的不足以及实验技术的落后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当前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尤其演示实验仍是极其薄弱的环节,还是有不少教师干脆不做实验,把演示实验变成“口说实验”或“板书实验”,这种状况将影响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其实,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完全可以“自力更生”,利用现有资源,自制低成本教具,提高初中物理演示教学的有效性。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1.奥苏贝尔的接受—同化学习理论 根据奥苏贝尔(Ausubel)的意义接受学习说,学习可以按进行的方式分类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可以按内容分类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的学习。根据学校教与学的特点,奥苏贝尔提倡有意义的言语接受学习,即学习者把以定论形式呈现给自己的学习材料与其已形成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以掌握对这种学习材料的学习方式。 笔者认为,对于物理学科而言,中学物理所涉及的知识是人类从最初直至20世纪才总结形成的,是一门建立在反复科学实验基础上,又与数学方法紧密联系的学科,具有范围广、理论性强、逻辑性强、系统严密、应用广泛等特点,要学生在学校学习中通过归纳性发现的方式来重新一一获得全部知识并不可行,而应该更多地在认知心理学基础上,采用意义接受式学习,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现实的、高效的方法,既符合大部分学校、学生实际,又批判传统的灌输教学,强调理解及融会贯通,强调注意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 2.皮亚杰的认知理论 皮亚杰认为,认知过程是在个体思维不断成熟的基础上,当主客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主体会根据自己原有的认识图式对外界客体作出反应并试图吸纳、改造,谓之“同化”,对不能同化的因素则进行自我调整,改变原有图式,谓之“顺应”,通过不断的“同化—顺应”,使图式不断地更新、协调和丰富(即平衡),获得个体经验与社会经验,从而实现认知的发展。 大部分初中学生的思维尚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需要具体形象材料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仍习惯于靠经验材料判断分析事物,不善于从理论上进行推导。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认识事物存在着知觉优先的倾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感性材料和活动机会,初中学生在没有学习物理之前往往有一定的认识图式,学生通过实验,使原有的认识图式不断地“同化一顺应”,从而不断地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3.演示实验的有效性教学的涵义 根据2001年8月出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的“有效教学”理念,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教学,就是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或操作演示实验,学到物理知识,深刻理解物理原理,在知识、技能和情感上都获得进步。 4.演示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演示实验的设计要遵循科学性强,实验现象明显、直观、易于观察,演示实验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实验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原则。为立足于先进的教育理念对演示实验的要求,要从教与学的角度把握演示实验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三、自制低成本教具,提高演示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例研究 我国物理教育家朱正元先生力主自制教具。他提倡“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他说:“不要迷信只有工厂制造的仪器才是仪器。”他提倡物理教师要设法不花一文钱而能做物理实验。针对以上情况,作者结合自己近十年的教学体会,利用现有资源,自制低成本教具,使得演示实验操作变得方便,成功率高。下面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案例进行说明。 案例1 重力势能直观演示仪 原来情况: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机械能一节,演示重力势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时,一般用重物砸沙池,根据沙的凹陷程度判断被举高重物具有的重力势能,也有人利用重物砸木棒,根据木棒的下陷程度判断被举高重物具有的重力势能,这些实验在理论上没有问题,但因为重物很难砸中木棒,木棒很容易歪,所以2种实验效果一般。 本教具利用废水管(用刀挖了一半,方便学生观察)和木板(上面钻3组圆孔,注意孔大小)定位,让重物砸铅笔时,铅笔不会歪。从而保证效果明显。 制作材料:水槽和钩码(实验原来有)、铅笔、废水管、木板、铁皮、沙。 制作方法: (1)截取木块1块,用铁皮包好木板,让其刚好盖在水槽上,并在木板(上面钻3组圆孔,注意孔大小和3组圆环)。 (2)截取3段等长废水管,用刀挖开一半,方便学生观察。 (3)用502胶水将2个钩码粘在一块。 实验过程:探究重力势能与质量和被举高的高度有关。 (1)先将木板盖在水槽上,并将铅笔插在3个孔上。 (2)将废水管插上。 (3)用钩码砸铅笔,如图1。自制低成本教具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效果_初中物理论文
自制低成本教具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效果_初中物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