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科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和诊断分析论文_王金凤 王玉梅

(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白银 730900)

摘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风湿免疫科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和诊断。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风湿免疫科收治的不明原因发热患者36例,对其病历等相关资料进行调取和分析,对常见的疾病进行相关指标与并发症等进行对比。结果 根据确诊后分析,确诊 31 例确诊,未治 1 例,未明确诊断 4 例,确诊率为86.1%,这一结果较文献报道的不明原因发热诊断率 90%~9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病因较多,可据年龄、症状,常见病,结合实验室检查等方法,采用逐步分析法,最终确诊。

关键词:风湿免疫科;发热;诊断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风湿免疫科36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Petersdorf制定的不明原因发热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组36例患者中,男12例,女24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38.0±7.6)岁;所有患者发热类型均为间断性发热或不规则发热。研究排除病因明确、容易诊断的短期发热性疾病患者及含某些功能性发热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回顾性研究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包括一般情况、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血液化验、影像学检查、细菌学检查、有创检查等) ,按患者出院时的诊断分为 5 组: 结缔组织和血管炎性疾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性疾病、其他疾病及诊断未明疾病。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总数、年龄、性别、热程、实验室化验检查及确诊方法。实验室化验检查结果包括三大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 CRP) 、血清铁蛋白( SF) 、类风湿因子、肿瘤标志物全套及自身抗体( 抗 CCP 抗体、抗核抗体、抗 ENA 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抗双链 DNA 抗体等) ,结核菌素试验( PPD 或 Tspot) 、超声、X 线或 CT 检查、全身骨显象、PET-CT 及某些侵入性检查如骨髓、唇腺和淋巴结活检等。

纳入标准:1999 年我国学者在“全国发热性疾病学术研讨会”提出 FUO 的诊断标准:发热持续在2~3 周以上,体温在38.5℃以上,经详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常规化验1 周内仍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 体温来自腋下,每天复测3次以上,每次5 分钟,每天至少有一个热峰,不用药情况下连续3 天体温超过38.5℃) 。

排除标准:病因较明确、容易诊断的短期发热性疾病及某些功能性发热。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8. 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多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结果以均数 ±标准差(± s) 表示,样本率以及组间构成比的比较应用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诊断结果

本组36例患者中,确诊31例确诊 见表1。

3、结论

有研究报道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共有 200 余种,习惯上根据诊断学分类分为5 类: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和血管炎性疾病、恶性肿瘤性疾病、其他疾病及诊断不明疾病。不明原因发热对于临床工作者来说仍是一个难题,虽然近年来确诊率有所提高,仍有10% ~30%不能明确诊断。本研究的目的总结 FUO 的病例特点、病因及化验检查等,形成合理的诊疗思路,有助于提高不明原因发热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指导下一步治疗。

发热的具体机制基本清楚,当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激活内生致热源释放,经血液循环达到脑部,影响体温调节中枢,释放发热介质,进而引起体温上升。风湿免疫病发病机制较复杂,可发生大量的抗原-抗体复合体,后者成为重要的内生致热源,但风湿免疫病并非急症,病程多较长,部分可无明显症状表现,所需诊断技术条件较高,且风湿免疫病部分疾病具体发病尚不清楚,故早期易被误漏诊。多数感染性疾病可致发热,但部分患者症状表现、影像学表现不典型,部分病毒易潜伏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需要进行详细的实验室诊断,故易被漏诊。根据患者症状表现、热程、年龄,考虑常见FUO病因流行病学特征,选择合适的实验室检查方法、细菌学、病理学、影像学,有助于及早明确诊断。如对于潜伏期肺结核,可及早开展潜伏期感染特异性抗原检测,影像学检查也常可见肉芽肿表现、空洞影,有助于及早确诊。

笔者认为,这可能是与以下因素有关:1.多数风湿免疫科患者的疾病为慢性病,发病较为缓慢,且隐匿,缺乏阳性症状、体征,增加了诊断难度。2.部分风湿免疫科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因长时间处于发热状态,给其带来较大的身心折磨,加上临床确诊较为困难,致使其丧失信心,放弃治疗。3.部分患者在入院前,无原则使用糖皮质激素,致使其阳性症状、体征不显著,无特异性,增加临床诊断难度。此外,从本研究中可以看出,风湿免疫科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中,女性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且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缺乏特异性诊断。本研究结果显示,干燥综合征、感染后炎症综合征、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肌炎、成人 Still 病、大骨节病、布氏杆菌病等是导致风湿免疫科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的主要病因,临床上实施针对性治疗措施,能改善患者症状。

参考文献:

[1]李宁宁,戴冰冰,刘伟,刘畅,张金涛,金香花,雷蕾,张昊. 风湿免疫科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和诊断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0):153.

论文作者:王金凤 王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  ;  ;  ;  ;  ;  ;  ;  

风湿免疫科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和诊断分析论文_王金凤 王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