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的功能、特征及构建原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文,特征论文,原则论文,功能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 0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587(2007)02-0011-0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制度与层面,其中精神文化建设不可或缺,这是由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所决定。与此相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精神文化具有哪些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文化应坚持什么原则?这些问题随之凸显。本文对此作一些研究与探讨。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化的功能
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物质的和精神的全部产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则是指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即精神文化,本质上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如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说:“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1] (P655)。本文所论及的是狭义文化。
精神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重要根基,也是区别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标志。文化是“依靠历史、通过历史并且同历史一起保存下来和发展起来的”[2] (P140),每一个民族和国家在创造历史的同时也在创造着自己的文化。这种精神文化与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和具体的社会经济形态相联系,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行为方式。在一定意义上讲,精神文化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程度。所以,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我们今天所构建的和谐社会,既不是封建式的“田园牧歌”、“大同世界”,也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更不是现代资本主义式的福利社会,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四位一体的和谐社会。与此相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文化必须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先进文化,这种先进文化的功能既表现在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上,又表现在对社会的规范、调控作用上,还表现在对社会的凝聚作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上。
1.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与保证作用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处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谋求各自的发展。但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社会发展模式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而选择则依赖于一定的理论指导和价值观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确保和谐社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目标模式的科学性。这种正确性和科学性集中表现为制度安排和执政方略,也就是通过先进文化引导人们自觉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共同富裕之路;引导执政党要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而实现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避免两极分化,贫富悬殊。
2.对社会生活、社会成员的调控、规范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基本上是相适应的,但社会仍然存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可以采取多种手段,而依靠精神文化的力量去调控、化解这些矛盾则是重要方式。因为,法律、理想、道德、礼俗、情操等文化因子,内含着社会主体可以“做什么”和“哪些不可以做”,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那样做”的规范。所以,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种种矛盾,就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引导、激励的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调剂、润滑、整合作用,通过有说服力的、贴近民众的方式,将真诚、正义、公正等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植入民众的心田。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健康、有序、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3.对社会的凝聚作用
精神文化可以依附于语言文字和其他物质载体,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产生同化作用,为他们的文化需求、生活习惯、审美观念、是非观念涂上基本相同的“底色”;先进文化的同质性还可以使人们形成大致相同的心理结构、价值取向、道德准则,为他们认识、分析、处理问题提供大致相同的基本立场,形成共同的精神凝聚力,进而化作维系社会、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
4.对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
精神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的导向赋予经济发展以价值意义。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经济政策的制定,无不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以及决策者文化水平的制约。科学的决策将引领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二是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通过科学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人的素质,使其运用掌握的科学理论,创造出新的科学技术并转化形成新的生产力;三是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经济活动所包含的先进文化因子越厚重,其产品的文化含量以及由此带来的附加值也就越高,在市场中实现的经济价值也就越大。
既然精神文化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那么,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就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努力用先进文化武装人们。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文化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文化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反对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在此前提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文化特征应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并集中地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与政治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公平公正观念、协作意识、和谐思想是我们精神生活的主旋律、主流文化。但是市场经济体制又决定了竞争、差异、效率存在的必然性,从而催生了竞争意识、差异意识、效率意识以及自立意识、开拓创新意识。因此,我们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科学地、全面地认识市场经济对社会价值观念的影响,认同诸多观念的合理性、现实性,保持竞争与协作、效率与公平、差异与和谐、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共存性,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与道德体系。否则在实际中将会处于矛盾或尴尬的境地。
2.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衔接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其中所蕴含的优秀的民族精神,如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精神,对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中国人民具有强烈而积极的精神激励功能;所蕴含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等文化精神,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所蕴含的以国家统一为乐,以江山分裂为忧的政治价值取向等具有重要的民族凝聚功能,它以巨大的思想统摄力量,超越地域、种族、时代的界限,哺育着中华儿女,同心同德地为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而不懈奋斗。在当代中国,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必然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加快与扩大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外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也大量涌进,其中包含有我们可以借鉴的成分,如:环保意识、创新意识、可持续发展观等等。对此我们也应积极大胆吸收,为我所用。并且由于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我们应当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优势,积极与世界各种文化进行对话交流并结合国情进行扬弃。总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有容纳百川的胸怀与气度,把继承、借鉴与弘扬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关系,使之既能与时俱进,融入时代和世界潮流,又能保持民族传统、民族特性。
3.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3]。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四位一体的社会。与此相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文化应当充分体现、大力维护、积极促进这些要求的实现。
民主法治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与内在属性,而且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其理论基础就是民主意识、法律至上观念和依法治国理念。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制度和理念优越于其他一切社会制度的地方,主要就是体现公平正义,包括经济公平、政治公平、文化公平和社会公平。当然,马克思主义认为公平是相对的、历史的,在我国目前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但是从根本上讲,在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的基本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应是一致的,即人人共享,普遍受益。这是社会广大成员都可以接受的价值目标。因而。公平正义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又应当成为是否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评判标准。
诚信友爱原本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和普遍价值,然而在今天的我国社会生活中却成了相对短缺的道德资源。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相互猜疑和防范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对于处于危难和困境中的同类,许多人表现出令人难以理解的冷漠。因此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相对应,必须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宣扬诚信友爱的道德精神,以利于增加和谐社会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友爱中,感受做人的价值与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与幸福,甚至激发生命的创造力。
充满活力是社会发展的源泉。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的宣传、引导、鼓舞作用,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手段,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社会的创造力。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有章可循,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团结。在精神文化领域,安定有序主要表现为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发展多样性的和谐统一,社会成员在坚持共同道德规范的同时,个人享有充分的自由。以使不同利益群体能够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化的重要特征。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反思自己的发展模式和行为而得出的一个经验教训。体现在精神文化方面,就是人类应该用理性和道德的眼光同等地看待自然和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善待自身,善待自然,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实现社会与自然的良性循环。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化的基本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文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渐进过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既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以确保和谐社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同时又要兼具广泛性和社会成员认同性,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和价值追求。具体说来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以真为魂
这里的真,可以理解为真理、真实。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是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认识。真实,即实事求是。以真为魂的内涵之一,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指导思想的科学性,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按照先进文化建设的规律来进行。首先,要引导人们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处理社会问题,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和极端化。其次,要善于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发掘出新的精神因子,提炼出新的思想元素,进而培育新的和谐理念及和谐精神。以真为魂的内涵之二,就是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应当以真实地反映现阶段我国的实际为精髓。我国当前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这一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文化,必须坚持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的客观要求,把先进性和广泛性、引导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一方面,对广大人民群众,要从基本的道德修养和文明行为抓起,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基础上,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和精神境界,注意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和广泛性;另一方面,对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大力倡导带头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永远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先进性应始终成为我国社会文化的主旋律。
2.以人为本
一定社会的发展围绕着什么样的中心和目的而展开,体现着该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体现着特定社会的治理理念以及相应的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制度安排和运作方式。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目的,社会历史规律也就是人自身发展的规律,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要求以此统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那么,以人为本也应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的一个基本原则。在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就是说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必须充分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我们的精神文化必须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人性关怀,表现人的尊严,弘扬人文精神,摒弃把人作为工具与手段的“见物不见人”的物本主义倾向,反对轻视人、蔑视人、奴役人的错误观念与风气。马克思说过,文化的实质和目的就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4] (P392)。毫无疑问,这是我们为之而努力奋斗的目标。
3.以和为贵
“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价值目标。在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进程中,“和”文化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起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今天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和”文化仍然是可以借鉴和吸收的重要资源。特别是目前我国的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发展正处于关键期,利益矛盾成为现阶段我国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特点和突出表现。我国社会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复杂化,甚至利益冲突尖锐化的局面。这种情况下,坚持社会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方针,提高处理突发性事件的能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是摆在执政党面前的紧迫而重大课题。因此,吸取中国“和”文化的智慧,通过多种大众媒体和方式、途径深入宣传社会和谐、民族和谐、城乡和谐、阶层和谐、群际和谐、人际和谐的价值和意义,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使整个社会逐步形成以和为贵的共识,确立以和谐为旨归的道德评判体系,应当成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则。当然,强调“以和为贵”,并非排斥矛盾与斗争。“和”不是没有原则的妥协,不是折中主义的媚俗,而是在大的原则基础上的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