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人民医院眼科 江苏常州 213034)
【摘要】目的:探讨泪道探针搔刮对泪小管炎疾病的疗效。方法:对照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采取抗真菌或抗细菌型注射液冲洗以及滴眼液和口服抗真菌或抗细菌型药物联合治疗;研究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进行泪道探针搔刮治疗。结果:在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中有20例痊愈,有4例有效,有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较对照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的总有效率多出16%,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中痊愈例数有20例痊愈,有4例有效,有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较对照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的总有效率多出24%,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道探针搔刮的治疗方法能使结石有效排除,提高泪小管炎疾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关键词】泪道探针;搔刮;泪小管炎;治疗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77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8-0149-02
泪小管炎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眼红、溢泪、以及眼角的分泌物的增多[1]。由于泪小管炎疾病有较低的发病率,所以在临床上,极易将此类疾病误诊成睑板腺炎、泪囊炎、结膜炎[2]。本文选择50例泪小管炎疾病患者,探讨泪道探针搔刮对泪小管炎疾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患者基线资料和一般研究方法
1.1 泪小管炎疾病患者的基线资料
本次的研究对象为本院的50例患有泪小管炎疾病的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其中泪小管炎疾病的类型包括上、下泪小管炎疾病,两种类型的患者比例为2:3,上述所有入组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全部按照《常规眼科诊疗》中对该疾病的诊断标准进行精确诊断。将50例入组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各有25例。研究组中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当中,男女的比例为13:12,年龄均在20~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7±4.8岁;对照组中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当中,男女的比例为12:13,年龄均在23~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5±2.6岁。泪小管炎疾病患者全部为单眼发病,且临床症状一致。所有上述泪小管炎疾病患者均已知晓病情,另外本次研究均不违背伦理学原则。
1.2 一般研究方法[3]
对照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若为真菌感染,则应给予注射液氟康唑冲洗患者的泪小管,每天一次;然后给泪小管炎疾病患者进行氟康唑的眼液滴眼,每天4次;最后口服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一天的剂量为0.2克,治疗周期为3周;若为细菌感染,则应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广谱抗生素滴眼液行滴眼,待无分泌物后,再进行注射用氟康唑冲洗,一周一次,共4周;研究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进行泪道探针搔刮治疗。患者平卧,用奥布卡因(浓度为千分之4)滴眼液麻醉,用无菌的棉签轻轻挤压患者的泪小管,以挤出结石或少许脓液,然后给予注射液甲硝唑冲洗泪小管,将小号泪道的空心探针置于泪小管内部,缓慢将眼膏制剂氧氟沙星注满患者整条泪小管。待泪小管炎疾病患者的脓液流出量降低以及其泪小点的红肿减轻时,用消毒后的扩张器使泪小点扩张,然后用小号霰粒肿的括匙探入泪小管中括出患者泪小管的结石,待手术结束后,用注射用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再滴入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于一个星期后进行复查,个别泪小管不畅的患者应进行重复治疗。
1.3 评价方法[4]
对50例患有泪小管炎疾病的患者进行随访,仔细记录治疗后第3和第6个月的治疗效果。①泪小管炎疾病患者的炎症完全消退,泪小管畅通无阻,且管内无结石和溢泪的为痊愈:②泪小管炎疾病患者的炎症现象转好且管内无结石,泪小管冲洗并不畅通的为有效;③泪小管炎疾病患者的炎症无任何好转,且管内再生少量结石的为无效。
1.4 采用统计学法分析数据
对对照组中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的总有效概率和研究组中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的总有效概率使用SPSS 20.0软件处理数据,其中,泪小管炎疾病患者的总有效概率为计数资料,应采用卡方检验,若两组数据之间P<0.05,则代表研究组中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的总有效概率较对照组中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①在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中有20例痊愈,有4例有效,有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中有12例痊愈,有8例有效,有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中有20例痊愈,有4例有效,有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中有10例痊愈,有8例有效,有7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2%,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治疗3、6个月后的疗效对比
3.讨论
泪小管炎疾病由曲霉菌、白色念珠菌及放线菌等菌类感染所致[5]。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在患处滴加常规的抗生素类滴眼液,另外,则是进行挤压病患的泪小管区域,然后用含抗生素的注射液或是生理盐水进行泪小管的反复冲洗、或是在泪小管管内注入少量的抗生素类眼膏进行治疗[6],但上述治疗方法的疗效不高,本文主要对泪小管炎疾病患者进行泪道探针搔刮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3个月后,研究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中有20例痊愈,有4例有效,有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较对照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的总有效率多出16%,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中痊愈例数有20例痊愈,有4例有效,有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较对照组泪小管炎疾病患者的总有效率多出24%,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泪道探针搔刮的治疗方法能使结石有效排除,提高泪小管炎疾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沪渝,荣贵贤.典必殊眼膏注入泪小管治疗泪小管炎的临床体会[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4(11):719.
[2]姜兴华,徐文烽,杨丹,等.泪小管炎的诊断及治疗临床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12,34(1):356-358.
[3]彭仕君,杨瑛,黄晶晶等.泪小管炎的误诊分析及治疗[J].临床眼科杂志,2013,21(6):547-548.
[4]张翠丽.泪小管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4):47-48.
[5]孙莉.泪小管炎诊断及治疗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4):81-82.
[6]薛洪华,翁景宁.泪道探针搔刮治疗泪小管炎12例临床疗效[J].福建医药杂志,2015,37(2):133-136.
论文作者:钱光亚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小管论文; 疾病论文; 患者论文; 探针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结石论文; 中有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