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本刊总目录(1-5期)

2001年本刊总目录(1-5期)

一、本刊2001年总目录(1-5期)(论文文献综述)

任煜[1](2021)在《明代刊印《昭明文选》研究 ——以注本、白文本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明代刊印的《文选》种类繁多,特色鲜明,既有继承宋、元版而来的传统注本,亦有多种类型的注本改造本及首次出现的白文刻本。相较前代,明版《文选》有较大突破,例如刻本种类及数量的增多,注本系统中的传统注本刊刻质量有所提升,汲古阁刻本对多种系统注本有吸收与利用。同时,注本系统中的删减本、增广本、续收本、《文选》科举类用书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而《文选》评点本以及分属不同版本系统的《文选》白文刻本也在明代中后期首次出现。目前,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明代《文选》的特定刻本、明人对《文选》的评价与接受等方面,对明代文选学的认识多属通识性、宏观性的概括列举,基于明代种类多样的《文选》刻本的研究既不全面,也不深入,这既不利于出版史和版本学的研究,也不利于文选学的研究。基于明版《文选》的复杂面貌,本文由九个部分构成,对明代刊印的各类《文选》进行了初步梳理,重点关注传统注本及白文刻本,明确了明代刊印《文选》的重要变化及整体特征。绪论部分,首先介绍研究缘起、界定研究对象的范围,即《文选》传统注本与白文刻本,其次说明实际研究意义、当前研究现状,最后阐述研究方法,并说明有待解决的问题。正文第一部分,概述明代刊印《文选》的背景及基本情况,将出版业的全面发展、文学复古运动的逐步兴盛与《文选》的刊印情况联系起来,为分类探究明版《文选》奠定必要基础。第二部分,逐一考察以私人刻本及藩府刻本为主的十种明版李善注本,同时将这十种注本与其底本元张伯颜本进行比较,发现明版李善注本《文选》相较前代刻本的具体变化。第三部分,细查袁褧、丁觐所刻《六家文选》及据丁觐刻本而来的重雕本,探究明版六家注本《文选》与宋秀州本、明州本及其底本宋广都裴氏本的深刻联系。第四部分,梳理嘉靖及隆庆、万历年间的八种明版六臣注本,明确这八种刻本的内在联系并与其底本元陈仁子本进行比较。正文第五部分,在综合探讨明版李善注本、六家注本、六臣注本的整体情况后,总结明代《文选》注本系统的较大变化,即明版五臣注本存在的可能性较低;汲古阁刻本对多种系统注本的吸收;评点本的应运而生以及其他类型注本的再次发展。第六部分,对《文选》版刻史上首次出现的白文刻本进行探讨,即隆庆、万历年间的三种六十卷本及三种十二卷本,均与特定的明版《文选》注本有着密切关系。第七部分,在掌握明版《文选》注本及白文本系统的整体情况后,结合时代背景认识明版《文选》的特色及价值,把握各类明版《文选》对清代《文选》刊印面貌的多重影响。结语部分,回顾了隋唐以来文选学的发展历程,再次明确明代文选学的实绩。本文较重要的发现,是明嘉靖苏州袁褧于嘉趣堂所刻《六家文选》六十卷,其底本源于现藏台湾的南宋广都裴氏本《六家文选》,而裴氏本今存仅有二十六卷,明嘉靖袁褧嘉趣堂本之可贵也由此得到揭示。本文对明代是否刊有五臣注本《文选》及明代刊刻的白文本《文选》底本来源的讨论,也发前人所未发。

管梓含[2](2021)在《明代闲赏丛书的编纂与出版 ——以《欣赏编》系列丛书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明代中叶以后出版业迅速崛起,丛书的编纂与出版也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以闲赏为主题的丛书逐渐流行起来,在出版市场广受欢迎。《欣赏编》《欣赏续编》及《重订欣赏编》是明代闲赏丛书中的典型代表。论文第一部分梳理了《欣赏编》系列丛书的版本系统,讨论了《欣赏编》《欣赏续编》及《重订欣赏编》之间的关系。《欣赏编》有明正德间长洲沈津刊本、嘉靖三十年汪云程刊本及万历八年茅一相刊本。在沈津《欣赏编》的影响下,茅一相还编刻了《欣赏续编》。明末重编《说郛》的编刻者曾参考茅一相本《欣赏编》及《欣赏续编》,并选择两部丛书的部分子目书为底本。《重订欣赏编》为书贾拾取重编《说郛》系统版片编印的丛书,假托茅一相重订,是书坊射利之产物。论文第二部分讨论了《欣赏编》的编纂旨趣,并通过考订《欣赏编》子目书的版本源流总结其文献价值。沈津是明代中期江南地区文人鉴藏群体中的重要成员,在某种意义上,《欣赏编》能较为集中地反映这一时期文人精英群体对闲赏文化的理解。《欣赏编》的编纂反映了明代中后期博学好古之风的流行以及人们阅读兴趣的变化,而这部丛书编纂之要旨便在于满足读者对博雅通古的追求与向往。沈津“嗜古”的藏书喜好与独特的选辑眼光不仅使这部丛书成为明代最早的闲赏丛书,也使这部丛书具有突出的文献价值。论文第三部分讨论了《欣赏续编》的编纂旨趣,选取了《欣赏续编》中的《诗法》进行个案研究,并结合《欣赏续编》其他子目书的内容与版本总结其文献价值。晚明时期,阳明心学与禅宗的流行激发了人们对精神解放的追求,自得、自适、自娱上升为这一时期闲赏文化的重要内涵,《欣赏续编》编纂之要旨即在“自得自适”。《欣赏诗法》是茅一相的个人作品,但它的内容主要源自《艺苑卮言》《解颐新语》及一部包括《诗法家数》《木天禁语》等诗法作品在内的诗法汇编,茅氏本人并无发明。此书没有单行本,仅作为《欣赏续编》的子目在世间流传,其成书与所属丛书的编纂及出版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就丛书编纂中出现的此类着述行为而言,谋利与求名是两种主要的动机。一方面,编者根据丛书的主题与定位选择和剪裁文献,以期满足消费者的阅读需求而大卖获利;另一方面,他们将个人作品收入所纂丛书,亦能通过序跋的夸饰和作品的流传获取名声。《欣赏续编》的子目书多为明人抄撮之作,其文献价值远不及《欣赏编》。论文在最后部分全面地分析了明代闲赏丛书的出版背景,从编排方式、编纂的材料来源、子目书书籍责任者的着录及丛书书名与编者的伪托四个方面讨论明代闲赏丛书编纂与出版的特点,并对此类丛书的出版意义进行总结。明代闲赏丛书的大量出版,为明人闲雅生活的经营提供了丰富的阅读材料和全面的指导,推动了雅文化的普及。这一出版热潮,使许多可能亡佚的小书、无关经国济世宏旨之书得以化身千百而流传于世,而后人亦可借助此类丛书考察明人的文化生活与精神世界。

王硕[3](2021)在《清中叶以降儒学典籍满译研究》文中指出乾隆朝“大一统”局面基本形成,“同文盛世”达到顶峰。这期间随着乾隆朝儒家经典重译,随后儒家典籍的自发满译,儒家思想以满语文为载体深刻影响了“满语世界”。“满洲习俗”与“崇儒重道”在儒家典籍满译中取得了平衡的同时,满洲人也借由儒化实现了中华化。除绪论与结语外,正文共五章:第一章追根溯源,梳理了乾隆以前的儒家典籍满译及其相关问题。首先回溯了满文创制及其改革过程这一儒学典籍满译的前提,指出以蒙古文为模板创制老满文是当时的最优选择,对老满文的改革是一个持续探索的过程,新满文的推行也非一蹴而就;然后梳理清楚翻译机构的变迁过程,汉籍满译初由文臣衔命而为,后在翰林院与内国史院间辗转,至康熙十年(1671年)设内翻书房方结束汉籍满译执掌不定问题;最后总结了顺康雍时期儒家典籍满译的情况,一是完成入关前未竣翻译项目,二是新译儒典多为奉敕之作,三是自主翻译者多为修身齐家类心得、规范、训蒙读物等。第二章讨论乾隆重译儒家典籍及其成就。首先,理清“大一统”与“同文之盛”形成、发展的过程,明确清的“大一统”与“同文之盛”互为表里不断扩展;其次,讨论前代儒家经典翻译存在对汉语原文理解偏差、满语译本选词不当、未能反应原文文体特征、音译词过多且未厘定专有名词等缺失现象及成因;再次,考察乾隆以先后两次厘定清文《四书》为始,展开经典重译工程的过程,揭示其宣示经典解释权和宣扬国语优越论的目的,同时指出作为乾隆朝“同文”文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经典重译,实现了对满语的规范,同时加强了对经典的解释权。第三章讨论士人群体对儒学典籍的自发满译。通过梳理对儒学典籍满译的旗籍士人群体出现的时间线,并将各时代有代表性的译者及其作品逐一从基本情况、成书过程、内容述评与受众等几方面做案例分析发现:除富察氏公鲁外,所有自发对儒家典籍进行满译的旗籍士人译者,均活跃于乾隆以降,其中活跃于乾嘉以降者约半数,其余均活跃于道光以降;其中六成为八旗满洲,三成为八旗蒙古,一成为八旗汉军;京旗占绝大多数。此外,还对较有代表性的翻译家孟保进行了专题研究,指出其翻译生涯与其仕途起伏关系较为密切,这种情形在其他译者身上也有所体现。第四章讨论儒家典籍满译对旗人社会的影响。首先,儒家典籍满语译本透过公、私学校,以教本或教辅的形式成为“国语”学习内容;其次,清代各类大小翻译考试是旗人实现仕途迁升的重要途径,而儒家典籍满语译本是各类翻译考试的主要命题范围;最后,“话条子”类活语料反映出儒家思想借由儒学典籍满译进入到了旗人基层社会,并且成为旗人基层社会的道德标准,影响了当时的旗人价值观念。第五章以达呼尔新满洲为例,讨论满译儒学典籍在其满化与儒化中的作用。首先,满语与达斡尔语差异小,对达呼尔新满洲而言学习难度低;其次,要对达呼尔加以满化需借助教育,而彼时达呼尔无文字,满语文自然成为了达呼尔教育的载体;再次,达呼尔教育是旗人教育的一部分,因此其教育内容同样是以满语文为载体的儒家思想;最后,儒家思想借由满译儒学典籍对达呼尔新满洲产生了满化与儒化的双重作用。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清朝维护“满洲习俗”具体手段即是“国语骑射”;“崇儒重道”即是接受中原思想与政治传统,即是接受中华文化。二者看似矛盾,而清帝通过对儒家经典的一再“国语”翻译和推广,实现了对清帝心中的“华”与“汉”的切割:通过“国语”翻译来实践“崇儒重道”,接纳中华优秀文化,使满洲自我儒化,自我华化;通过对以“国语”为载体,以儒家思想为内容的教育的坚持,实现了在新旧满洲中“满洲习俗”与“崇儒重道”的和谐共存,客观上在思想层面将新旧满洲融入到了“中华”之中,实现了“大一统”下的“和而不同”多元共存,是多民族统一国家构建的重要一环。

黄小菊[4](2021)在《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说在中国古代历来被视为“小道”,由小说走向经典经历了艰难的过程。明中后期随着思想文化的重大变革,反程朱理学的泰州学派、王阳明心学以及李贽童心说在文化领域掀起一股改革的风潮,小说和戏曲在此风潮的影响下得到蓬勃的发展。文人对小说戏曲开始改观,不再视为“史之余”而是作为独立的文类。《三国志演义》借《三国志》之名进入文人的视野,罗贯中的文人化改编使其天然的具有精英阶层的烙印,而文人以通俗历史看待《三国志演义》,将其视为普及历史教化民众的通俗读物,嘉靖壬午本、周曰校刊本等“演义”系统诸本增加其历史性,而叶逢春刊本、余象斗刊本、朱鼎臣刊本在射利的目的下降低阅读的难度,降低发行的成本使得《三国志演义》不再局限于精英文人而是对文化水平低下的普通识字民众也敞开了阅读大门,极大了推动了《三国志演义》的传播。直到李贽打破文人对小说的成见,叶昼模仿李贽批评《水浒传》评点《三国志演义》,真正的跳出历史,将其当作一部文学作品进行评点,刊刻者也改变传统按卷编排的形式,将二百四十段的《三国志演义》合并为一百二十回,虽然此时的回目还不对偶,不甚精美,两段也只是简单的合并,并没有完全融合,但是按回编目的形制标志着对《三国志演义》文体定位的改变,对《三国志演义》的经典地位的确立有重要的作用。其后毛宗岗父子学习金圣叹评改《水浒传》对《三国志演义》进行了大范围的删改,使得《三国志演义》的语言风格得到统一、人物形象更加典型和思想主旨得到升华,成为了真正的经典文本,取代了之前流传的所有刊本,成为主流文本。本文主要探讨《三国志演义》版本演义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版本体系所呈现了不同发展趋势,及其原因和特色。认为《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化经历了文人化、历史化、通俗化和学术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对《三国志演义》经典化文本的确立共同起着推动作用。以书坊主为主要发行者和整理者的《三国志演义》天然的具有商品属性和文学属性,不同的书坊因为面向读者不同侧重也不同,江南刊本在兼顾商品属性时注重其文学性与历史性,因此呈现出文人化、历史化的发展趋势,使得《三国志演义》成为通俗历史读物,提高了它在文人心中的地位。建阳刊本以低廉的价格与江南刊本形成竞争优势,又通过增加图像的形式降低阅读门槛,插入大众耳熟能详的三国人物英雄故事吸引普通民众的兴趣,对《三国志演义》的广泛传播起到推动作用,使得《三国志演义》不再仅限于精英阶层阅读,而是取代《三国志平话》等民间戏曲成为普通大众了解三国历史人物故事的主要渠道。随着明末清初小说评点的兴起,文人对《三国志演义》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由早期视为通俗历史读本到注意演义与历史的区别,不再将《三国志演义》当作“史之余”和教化民众的工具,而是开始重视历史演义本身的文学价值。对历史演义文体全新认识是《三国志演义》摆脱历史的束缚,回归小说评论语境的关键,为《三国志演义》经典化作了理论准备。毛评本《三国志演义》总结了文人化、历史化、通俗化、学术化的经验,形成了雅俗共赏的文体风格,同时对“拥刘反曹”主题思想和强化,使得《三国志演义》与传统儒家观念和统治阶层的利益相符合,被上下阶层共同接受。《三国志演义》版本在经济和思想文化共同作用下不断演化,最终形成了经典文本毛评本,经典文本的确立为进一步扩大《三国志演义》的影响奠定了条件,是《三国志演义》经典地位确立的基础。

邢琪[5](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民国时期典型的现代都市,青岛的现代转型一向是极具研究价值的论题。自1898年德占胶澳始,青岛从僻处海隅的蕞尔渔村逐渐发展成现代大都市。经济、交通、文化、教育与公共卫生等各方面建设的现代化推进,使青岛成为山东省内甚至国内重要的经济与贸易中心,一跃成为远负盛名的国际大都市。与青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中国文学亦处于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中,呈现出相当的多元性与复杂性,形成独具特色的青岛文学生态。以逊清遗民群体和大学教授作家群为代表的外来文人,与青岛本地文艺界,共同组成了晚清民国时期青岛的文学生态。学界往往专注于外来的新文学作家的活动与影响,反而忽视了本地文学生态的价值与意义。在现代文学转型的过程中,本地文人作家与儿童创作者亦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成长与蜕变创造了独具青岛特色的文学与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证明上述结论,本文分为以下四章分别阐述:第二章聚焦于逊清遗民在青岛的各项活动,试图阐述逊清遗民对青岛文学生态的构建的重要作用。随着清王朝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青岛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对舒适的生活环境与德人庇护等有利条件,吸引逊清遗老前往寓居,如劳乃宣、刘廷琛、周馥和王垿等。在西方文化与古典文化的碰撞下,前清遗臣在去向的抉择上出现分歧。部分遗民致力于恢复清室,使青岛成为政治复辟活动的中心;置身于深受西方思想与文化影响的现代化都市,部分遗老选择从事中西交流的文化活动,在促进儒学经典的海外传播的同时,亦开启了思想的开化;部分寓公或将青岛作为“中转站”,出仕中华民国政府,或隐居海滨,不问世事。第三章综合分析由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与文艺创作活动,和学生文艺活动两部分共同构成的青岛大学文学生态。1930年9月国立青岛大学成立后,杨振声任校长,1932年,国立青岛大学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赵太侔继任校长。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吴伯箫、老舍和洪深等文人作家,先后前往青岛任教。两任作家校长的现代教育理念,与“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新文学创作与教育活动,推动了校园内学生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学生们的文艺社团活动,与教授作家一并构成了大学校园内的文学生态,活跃了青岛本地的文艺气氛,为青岛文学生态的建构贡献了力量。第四章试图呈现以报纸文艺副刊与刊物为载体的青岛本地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与文艺副刊的编辑活动。学界研究一向关注于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教授作家群的文艺创作,却忽视了本地文人对青岛文艺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在大学校园之外,青岛本地文人是如何通过从事文学创作活动、编辑文艺副刊等来建构青岛本土文艺界,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论题。作为本地市民文学的载体,文艺副刊与文学刊物,见证了本地文人的成长,是青岛城市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专注于考察集中为儿童发声的青岛本地儿童文学副刊与独具青岛特色的儿童文学的萌孽。20世纪30年代,《小朋友》和《儿童乐园》,是青岛各文艺副刊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两个刊物,专以刊登儿童的文学作品为主,辅以成人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外国着名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两个副刊尤其重视儿童话语的表达,成为儿童充分表达自我的重要场域。儿童文学副刊上发表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民国时期青岛文学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创作的繁荣与儿童话语受到社会成人重视,离不开青岛市政府对儿童的重视,对初等教育推动,与社会慈幼事业的进步。

张爱迪[6](2020)在《刘廷芳文学活动研究 ——以燕京大学时期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燕京大学在教会大学中的独特地位越来越引起海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燕京大学在短短33年的办学时间内,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各个领域成就斐然的人物,仅就文学方面来看,就有周作人、冰心、许地山、郭绍虞、吴雷川等等。虽然燕大的人物研究成果并不欠缺,但笔者在整理文献的过程当中,却还是发现了刘廷芳这个曾经被誉为“燕大三师”之一,但现今却没有被足够重视的学者。刘廷芳作为司徒雷登建校之初最为得力的助手,不但在短期内将燕京大学神学院建成当时北方最好的宗教学院,而且还物色教授、创办校园杂志,为提高燕大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而四处奔走。除此之外,他在宗教改革、诗文创作、心理学研究及社会运动方面,也有相当杰出的贡献。刘廷芳一生创作颇丰,但其主要的文学活动都集中在他燕大任教时期(1920-1936),故而本文限此范围作为研究时段。本论文选取刘廷芳在燕京大学时期的文学活动为研究主题,通过史料的发掘和再现,以文学研究为中心,将刘廷芳创办杂志、翻译赞美诗、创作新诗、翻译纪伯伦作品、与现代作家交游等文学活动进行探究,希望能对刘廷芳生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西学中用:刘廷芳在基督教“本色化”改革中的杂志编创。主要从刘廷芳主编的《生命月刊》以及创办的《紫晶》杂志展开梳理讨论,并对他在不同历史环境中改革基督教的努力做一个简略的分析。第二部分,圣乐国化:赞美诗集《普天颂赞》的编写。本章从《普天颂赞》的出版过程入手,先探究刘廷芳对《普天颂赞》成书的贡献,再对刘廷芳的赞美诗作品进行分析,以期从诗集编写和作品贡献两个方面探究刘廷芳对“圣乐国化”的努力。第三部分,同幅震动:新文学氛围下的诗歌及翻译创作。首先对刘廷芳的诗集《山雨》进行赏析,并发掘其文学价值,然后对刘廷芳翻译纪伯伦诗集的情况做出简介,并对刘廷芳对纪伯伦作品中“圣经文体”的把握和翻译做出分析,以期从新诗写作与散文诗翻译两个方面体现出刘廷芳的文学贡献。第四部分,文坛结谊:刘廷芳与现代作家群。从刘廷芳与徐志摩、胡适、冰心、赵紫宸等现代作家的文学交游入手,标识出刘廷芳独特的文学身份,并为刘廷芳的文学活动贡献出更为丰富的文学史料。附录部分整理和呈现了刘廷芳文学活动的资料,并配合论文写作顺序将刘廷芳在《生命月刊》中发表的阐述教会“本色化”观点的文章、刘廷芳在《生命月刊》上发表的文章、刘廷芳在《紫晶》上发表的文章、刘廷芳在《普天颂赞》中译述及创作的赞美诗、“风满楼丛书”内容与《山雨》目录等资料制成一览表,以便其他学者参考使用。

杨胜祥[7](2020)在《《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易类》考证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传承有自而又长期爲学界忽略的宋代国家修撰目录《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是宋代书目中的代表性书目,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该目着录图书三千多部,且稀见图书居多,其体例齐备,又兼具特殊性在宋代书目中拥有独特地位,具有较高的考证价值。由於元明以来,《秘目》仅以钞本流传,直至清末方有刻本出现,以致直到今天,《秘目》的研究仍然远远不够,有关《秘目》的编撰、性质、流传,甚至书名含义等基本问题,都悬而未决。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爲《秘目》的整理未爲完善,而整理的前提是要对《秘目》的版本源流进行梳理。前贤已经在版本研究及内容考证上作出优秀成果,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基於上述情况,全文分爲上、下篇。上篇主要解决今传诸本系统《秘目》的版本源流问题。现可考的《秘目》文本系统有三种,现存版本皆属今传诸本系统。经调查,今传诸本系统《秘目》的现存版本有12种,通过版本对校和史料考订,可将其分爲四个体系。一是稽瑞楼本体系,内只有稽瑞楼本一本。二是张芙川藏本体系,张芙川藏本产生李兆洛家六月钞本,李兆洛家六月钞本又分别产生了李愿本和李兆洛家十二月钞本,八千卷楼藏本、张大昌本、师石山房本、静嘉堂本都源出李兆洛家十二月钞本,八千卷楼藏本则产生了鸽峯草堂本和缪荃孙本。其中缪荃孙本和八千卷楼藏本同时据题张金吾本校改师石山房本曾据倪恩福本体系版本校改。三是倪恩福本体系,倪恩福本产生莫棠本和叶德辉刻本。四是题张金吾本体系,题张金吾本产生宁波刻本。从上述诸体系中选择代表性版本进入校勘,爲《秘目》的整理、考证、研究奠定基础。下篇选择《秘目·易类》作爲考证对象。首列正文,其下分列“校订”、“着录”、“考论”、“标注”四项,对《易类》着录的64部图书逐一校订考证。校订时不仅利用不同的版本,还在无版本依据下利用其他材料进行考证,校订出接近原貌的版本。通过罗列17种公私目录的相关着录,探寻各目的异同,明晰了相关目录的着录及联繋。通过对包括原文、作者、内容、成书等不明之处的考论,对前人整理研究《秘目》的结论和相关研究成果提出怀疑,指出相关研究成果的错误。标注着录各书之存佚、版本,使本文成爲方便读者使用的工具。通过如上方式对《秘目·易类》进行考证,不仅解决了相关学术问题,还爲将来整理考证整部《秘目》提供了义例。

裴世东[8](2019)在《《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夏鼐日记》为中心,通过对1966年以前夏鼐成长轨迹和学术历程的梳理,论述夏鼐建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考古学思想之过程。在此基础上,提炼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各个组成单元及其相应的形成轨迹和理论溯源。总结出夏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西方考古学理论与中国的考古工作实际相结合;积极引入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相关多学科实现交叉互动;执行严谨、科学的田野考古发掘范式,并利用对考古材料多角度的审慎研究,努力复原古代社会情况与社会发展过程,进而达到阐明历史和人类的发展规律的目的,最终建立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体系的考古学思想。绪论首先陈述选题缘由。夏鼐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学界都享有崇高的地位,近年来学界关于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方兴未艾,但从深度和广度看,尚显不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以过程考古学理论为代表的“新考古学”和后过程考古学理论在欧美考古学研究中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而夏鼐从西方引入的文化-历史考古学研究方法仍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此外,中国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和技术同样沿袭夏鼐主持制定的田野发掘流程和规范;夏鼐关于中外考古交流和丝绸之路沿线考古研究的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尤其是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次阐述本文以1966年为时间节点的原因。夏鼐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初步形成于1966年,同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特殊阶段,而考古学属于历史学科的组成部分,因此这十七年间史学的发展状况对考古学发展影响较大。最后对学术史进行了回顾,一是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二是与夏鼐学术思想相关的埃及学、科技史和中西交通史等领域为切入点的研究。第一章,论述夏鼐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建立过程,及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的考古学实践的具体路径。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建立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1920-1931)、过渡期(1931-1949)和形成期(1949-1966),最终成长为能够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在萌芽阶段,夏鼐主要受“新文化运动”和“左倾”文学思潮影响,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唯物论和实践论思想;在过渡阶段,夏鼐对国民党政权的腐朽统治日益失望,对共产党逐渐产生好感L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政治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陆续展开,夏鼐经历了三次思想飞跃,成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的学者。在此期间夏鼐积极参与政治学习,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学术研究,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参与考古学培训教育班,主持学术会议并拓展考古学的公共宣传等。夏鼐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形成为其考古学思想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指导。第二章,详细论述了夏鼐留学英国,并将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引入国内,指导中国考古学实践的过程。第一节梳理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第二节通过夏鼐学习西方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具体过程,指出夏鼐在留学归国之前已经基本掌握文化-历史考古学理论和当时最先进的田野考古发掘方法。第三节叙述了 1949年前夏鼐的两次主要考古实践活动。其一是《考古学方法论》的学术讲座,这是夏鼐关于考古学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第一次厘定,其二是在西北地区开展的田野考古发掘,纠正了安特生关于甘青地区史前文化年代序列的某些错误结论,是夏鼐第一次全面将西方考古学理论、田野发掘技术与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结合的范例。最后,通过1949年后夏鼐主持的历次考古发掘,证明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实现了以文化-历史考古学为代表的西方考古学理论和田野发掘方法在中国的成功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的中国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内涵。第三章,论述夏鼐提倡新科技手段、多学科交叉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夏鼐在出国留学前,对以生物、机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技术兴趣浓厚,成为其对科技和多学科综合应用关注的渊源。赴英留学期间,夏鼐见证科技手段在考古学领域应用。回国后,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没有充足的资金和技术开展大规模相关技术应用,但是夏鼐凭借其对科技考古发展前景的判断,优先支持建立了碳十四实验室,为中国史前文化年代框架的制定奠定了技术基础。夏鼐推动其他学科与考古学的综合研究源于他长期以来对多学科关注,也归因于夏鼐在埃及考古学研究中的现实需要。1949年后,在有限条件下,夏鼐积极主持考古学与狭义历史学、纺织学、数学、地质学、化学、物理学甚至解剖学等多学科合作,在出土器物研究、成分鉴定等多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夏鼐考古学思想中的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之一。第四章,论述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反映夏鼐考古学思想初步确立的三个方面内容。共三个方面内容。首先是对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夏鼐先后两次阐释了考古学文化命名问题,初步统一了中国考古学界对文化命名问题的认识,有力地推动考古学研究,尤其是史前考古学的健康发展;其次是总结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六个方向,从人类起源和在我国境内居住时间,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古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国家的起源和城市发展,精神文化(艺术、宗教、文字)起源和发展,汉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六个方面拟定中国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最后,夏鼐努力推动中外考古交流,实现考古学与世界学术潮流的同步发展。结论中,将1966年前夏鼐关于马克思主义考古学思想形成的过程和理论内涵以更清晰、简明的表达进行总结;通过对夏鼐“文革”复出以后继续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考古学体系努力的阐述,包括对考古学系统概念的定义,提出中国文明起源研究新课题及对中国考古学的展望等,体现了夏鼐考古学思想存在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夏鼐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原则的唯物论,尊重历史和人类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制定考古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具体的规划,根据考古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充实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内涵。

胡小京[9](2019)在《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清末民初,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该会于1912年4月,为启迪女性新知,专门针对社会中上层受过教育的家庭女性及女学生群体创办了《女铎》杂志。在基于基督教指导原则之下,该刊重点围绕女性的家政事务管理、儿童教养、婚恋、教育、职业、自身权益及社会服务等相关问题,给予女性全方位的引导和帮助。《女铎》发行近四十年,是与时代互相适应和选择的产物,其选载文章时而保守、时而偏激、时而激进、时而反复,对女性角色定位在情感上错综复杂,恰恰真实地呈现了这一时期女性角色建构的艰难性和复杂性。在刊行基调上,《女铎》对女性角色的定位选择了一条温和而保守的“新”路线,试图在培养家庭新式“贤妻良母”与社会新女性之间达到一种有序过渡和平衡,这种平衡是近代中国转型中传统与现代融合的一种体现。虽然在近四十年的发刊中,《女铎》始终将重心落足于家庭,但其在女性家庭角色、社会角色的引导、规训及处理这二者平衡之间的努力和尝试,推动了家政科学化及社会现代化进程。因此,本文拟通过对《女铎》文本的解读,以“女性角色”为连接点,探究民国时期社会历史变迁与报刊媒介之间建立的密切关系,充分阐释女性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的功能性内涵和时代性特征,并对二种角色的平衡进行理论分析。在研究女性角色建构的历程中,不仅可以透视出民国时期社会对于女性角色的期待与定位,也从中显露出以知识女性群体为代表的,来自女性自身的自省和自言,凸显了女性角色从被动受男性社会精英倡导到女性自身主动诉求的历史性转变。

臧玉[10](2019)在《《剧本》期刊专栏研究(2000-2010)》文中研究表明自中国第一份戏剧期刊《二十世纪大舞台》诞生至今,大量戏剧类期刊相继涌现,它们以各自的风采记录了中国现代戏剧发展的曲折历程。本文所研究的《剧本》期刊便是其中的开拓者和领先者。论文全面梳理了2000年至2010年的《剧本》期刊及相关资料,采用整体观照和具体现象解读相结合的方法,对其中的“专栏”展开研究。绪论部分,介绍了论题的来源与创新点、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相关文献综述等。第一章,对《剧本》期刊进行概述,主要从期刊创刊缘起、历史沿革与当下发展三方面入手进行梳理整合。第二章,对《剧本》专栏设置概况进行研究,依托基本构成与风貌、专栏的编排特色与专栏的价值观念三部分展开论述。第三章则立足刊载剧作品的专栏,对《剧本》专栏中从“话剧剧本”专栏到“戏曲”专栏以及不同刊载戏剧作品专栏,对其中的种类与分布、选材与导向和立意与追求深入分析。第四章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刊载剧作家的专栏,对其中“剧作家研究”、“剧作家写真”和专题研讨会三部分专栏内容进行系统分析。与第二、三章研究内容相辅相成,第五章则立足于刊载戏剧评论的专栏,从“新作感觉·剧评”到“每月剧论”,对不同专栏反映出的独白与对话、群策与反思和兼容与抵牾进行分析与解读。第六章论述了《剧本》专栏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前者是从知识分子的话语阵地和社会变迁的记录者两方面,具体探讨其与当下同类戏剧期刊以及戏剧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当下戏剧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后者则从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入手,着重对期刊专栏进行宏观的审视与考察,以全面探讨其客观严肃的办刊态度和通俗而不媚俗的刊物品格。总的来说,2000年至2010年间的《剧本》期刊专栏以其丰富可观的数量、全面详实的内容和生动有趣的理论研究在同类型戏剧期刊中自成一格、独树一帜。而且,期刊生存的外部环境与期刊自身的发展状态异于其他各个时期,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二、本刊2001年总目录(1-5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本刊2001年总目录(1-5期)(论文提纲范文)

(1)明代刊印《昭明文选》研究 ——以注本、白文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1、基本掌握明代已知的《文选》刻本
        2、深入了解明代《文选》注本及白文刻本的重大变化
        3、正确认识、系统总结明代文选学的发展实绩
    (三) 研究综述
        1、历代文选学的专题研究
        2、明代文选学的宏观研究
        3、明代《文选》特定刻本的研究
        4、明人与《文选》的相关研究
    (四) 亟需解决的问题
        1、结论或有武断
        2、讨论过于零散
        3、版本信息错误
    (五) 研究方法
        1、文献调查法
        2、版本比勘法
        3、归纳总结法
一、明代刊印《文选》的背景及基本情况
    (一) 出版业的全面发展
    (二) 文学复古运动的逐步兴盛
    (三) 注本与白文本系统
二、李善注本系统
    (一) 明刻李善注本底本均源于元张伯颜本
    (二) 明覆元张伯颜本等私人刻本
    (三) 明唐藩庄王朱芝址刻本等藩府刻本
三、六家注本系统
    (一) 明刻六家注本底本均源于宋广都裴氏本
    (二) 袁褧刻本《六家文选》
    (三) 袁裂之后的其他《六家文选》
四、六臣注本系统
    (一) 明刻六臣注本底本均源于元陈仁子本
    (二) 嘉靖年间的明版六臣注本
    (三) 隆庆、万历年间的明版六臣注本
五、《文选》注本的重大变化
    (一) 未发现明代刊刻五臣注本《文选》
    (二)汲古阁刻本的复杂性
    (三) 评点本等注本改造本的发展
六、《文选》白文刻本的产生与发展
    (一) 六十卷白文刻本
    (二) 十二卷白文刻本
    (三) 白文刻本的独特性
七、明代刊印《文选》的特色及价值
    (一) 注本的多样及白文本的首创
    (二) 科举文化与明版《文选》的深刻联系
    (三) 明版《文选》对清代选学的多重影响
八、结语
参考文献
    (一) 古籍文献
    (二) 今人专着
    (三) 期刊论文
    (四) 学位论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明代闲赏丛书的编纂与出版 ——以《欣赏编》系列丛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对象与研究价值
    (二) 研究现状
        1. 明代的闲赏文化
        2. 丛书的编纂与出版
    (三) 研究方法与取径
一、《欣赏编》系列丛书版本考辩
    (一) 《欣赏编》与《欣赏续编》
        1. 明正德间长洲沈津刊本
        2. 明嘉靖三十年汪云程刊本
        3. 明万历八年茅一相刊本
    (二) 《重订欣赏编》
        1.《重订欣赏编》与明末重编《说郛》之间的关系
        2.《重订欣赏编》与《欣赏编》《欣赏续编》之间的关系
    (三) 小结
二、《欣赏编》的编纂及其文献价值
    (一) 编纂旨趣
    (二) 子目版本源流
        1. 《集古考图》
        2. 《汉晋印章图谱》
        3. 《文房图赞》与《续文房图赞》
        4. 《茶具图赞》
        5. 《燕几图》
        6. 《砚谱》
        7. 《古局象棋图》
        8. 《谱双》
        9. 《打马图》
    (三) 文献价值
三、《欣赏续编》的编纂及其文献价值
    (一) 编纂旨趣
    (二) 个案分析: 《欣赏诗法》与明代闲赏丛书编纂出版样态
        1. 《欣赏诗法》的内容来源
        2. 《欣赏续编》与《欣赏诗法》的成书
        3. 小结
    (三) 文献价值
四、明代闲赏丛书的编纂与出版
    (一) 明代闲赏丛书的出版背景
    (二) 明代闲赏丛书的编纂及出版特点
        1. 编排方式
        2. 编纂的材料来源
        3. 书籍责任者的着录
        4. 书名与编者的伪托
    (三) 明代闲赏丛书的出版意义
五、结语
附录一 《重订欣赏编》目录
附录二 司马泰及其所辑丛书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清中叶以降儒学典籍满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述评
    三、基本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四、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清中叶以前儒学典籍满译
    第一节 满文的创制与汉籍满译发端
        一、满文的创制与改革
        二、汉籍满译的发端
    第二节 顺康雍时期儒学典籍满译
        一、从内三院、翰林院到内翻书房
        二、顺康雍时期儒学典籍的满译
第二章 乾隆时期儒家经典的钦定重译
    第一节 儒家经典重译的历史条件
        一、“大一统”与“同文之盛”形成的历史进程
        二、前代儒家经典满译的缺失
    第二节 乾隆朝儒家经典的重译及成就
        一、乾隆与儒家经典的重译
        三、儒家经典重译的面向与成就
    第三节 重译与旧译儒家经典比较——以《大学》为例
        一、改音译为意译
        二、内容有所增删
        三、钦定名词术语
        四、注重“取意协音”
第三章 乾嘉以降士人群体对儒学典籍的满译
    第一节 民间满译士人群体
        一、满译士人群体的出现
        二、满译对象的选择与受众
    第二节 孟保的满译生涯
        一、孟保其人与满译作品
        二、孟保翻译作品的刊印及流布
第四章 儒家典籍满译对旗人社会的教育与影响
    第一节 清代旗人学校教育
        一、旗人官学教育
        二、旗人私学教育
    第二节 儒家典籍满译对旗人入仕的影响
        一、翻译考试与旗人入仕
        二、翻译选拔考试试题与儒家典籍满译
    第三节 儒家典籍满译对旗人思想塑造——以“话条子”类语料为例
        一、“话条子”类文本的产生
        二、“话条子”所透视出的儒家思想
第五章 满译儒学典籍在他者中的传播——以达呼尔为例
    第一节 满语文成为达呼尔教育的载体和内容
        一、达斡尔语与满语的差异
        二、满语文在人才选拔中的地位
    第二节 满语文学校的建立与满译儒学典籍的传入
        一、达呼尔官学与私学
        二、满译儒家典籍的传入
    第三节 满译儒家典籍在达呼尔中的传播与影响
        一、满译儒家典籍在达呼尔中的传播
        二、满译儒家典籍对达斡尔语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满文转写对照表
    二、新旧译《大学》多版本比较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三国志演义》的经典化
    二 《三国志演义》版本演变
第一章 嘉靖壬午本:《三国志演义》的文人化
    第一节 “证文辞、通好尚”:嘉靖壬午本的文人化
    第二节 正文内容的历史化
    第三节 “羽翼信史”:《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人化的特点及影响
    小结
第二章 周曰校刊本《三国志演义》的历史化
    第一节 版本形制上的历史化
    第二节 “按鉴音释”:正文内容的历史化
    小结
第三章 志传本:《三国志演义》的通俗化
    第一节 “志传”诸本形制特征及通俗化表现
    第二节 “志传”诸本正文内容的通俗化表现
    小结
第四章 李卓吾评本:《三国志演义》的学术化
    第一节 李卓吾评本前的《三国志演义》批评
    第二节 李卓吾评本及其对《三国志演义》的批评
    第三节 “人各一是非”:《三国志演义》学术化特色及意义
    小结
第五章 毛评本:《三国志演义》经典文本的确立
    第一节 “雅俗共赏”:毛评本对《三国志演义》文体风格的修订
    第二节 情节的修订
    第三节 毛评本的评点思想及意义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5)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旨趣
    二、研究成果述评
    三、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四、论文架构
第一章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与文学生态
    第一节 青岛城市的现代化
        一、经济的现代化
        二、文化的现代化
        三、教育的现代化
        四、公共医疗卫生的现代化
    第二节 文学现代化与青岛的文学生态
    小结
第二章 逊清遗民在青岛
    第一节 青岛:清遗民的主要聚集地
    第二节 寓青遗民的政治复辟活动
        一、复辟的组织和谋划
        二、清遗民复辟活动归于失败的原因
        三、复辟失败后青岛诸遗老的命运
    第三节 清遗民在青岛的文化活动
        一、尊孔文社与藏书楼的建立
        二、“十老会”:清遗民之“真率会”
    小结
第三章 国立青岛/山东大学:青岛新文学活动的中心
    第一节 校长的现代办学理念
    第二节 大学内的文学教育与创作
        一、教授作家群的文学教育活动
        二、“新月派”教授作家群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 大学内学生文艺社团与文学刊物
        一、海鸥剧社与《青大海鸥社公演特刊》
        二、征程文艺社与《征程》周刊
        三、文刊编辑社与《文刊》
        四、刁斗文艺社与《刁斗》季刊
        五、国立山东大学话剧社与《山大剧社第一次公演特刊》
        六、《中庸》周刊
        七、国文学会
        八、新文艺学会与《新地》周刊
    小结
第四章 青岛本地文人的创作尝试——基于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第一节 19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
    第二节 30年代青岛文艺副刊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青岛诗坛的繁荣:以诗歌副刊与期刊为中心
        一、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的成立
        二、中国诗歌会青岛分会与青岛诗歌文艺副刊的繁荣
    第四节 《避暑录话》:国立山东大学作家群与青岛本地文艺界的联结
        一、《避暑录话》的创刊与由来
        二、《避暑录话》作者与内容
        三、《避暑录话》的地位与意义
    小结
第五章 儿童副刊与青岛儿童文学的萌蘖(1930~1937)
    第一节 青岛的儿童副刊
        一、青岛儿童副刊三种
        二、副刊编者的现代儿童观与儿童文学观
    第二节 成人话语下的儿童文学
    第三节 儿童的文学创作与现代意识觉醒
        一、发现自我
        二、关注国家与社会
    第四节 政府、社会与青岛儿童文学的繁荣
        一、政府与初等教育的现代化
        二、“儿童节”、“儿童年”活动与提高儿童地位
        三、青岛现代慈幼事业的推进
    第五节 青岛儿童文学的独特性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6)刘廷芳文学活动研究 ——以燕京大学时期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西学中用:基督教“本色化”改革中的杂志编创
    1.1 风潮中改革的阵地——《生命月刊》
        1.1.1 《生命月刊》的创办与合刊
        1.1.2 《生命月刊》的办刊特色
        1.1.3 刘廷芳对《生命月刊》的贡献
        1.1.4 刘廷芳在《生命月刊》中对时代的回应
    1.2 乱世中“内修”的家园——《紫晶》
        1.2.1 《紫晶》的办刊背景
        1.2.2 《紫晶》的编辑与创作群体
        1.2.3 刘廷芳在《紫晶》中的贡献
第二章 圣乐国化:赞美诗集《普天颂赞》的编写
    2.1 《普天颂赞》的成书与出版
        2.1.1 《普天颂赞》成书的历史铺垫
        2.1.2 《普天颂赞》的出版始末
        2.1.3 刘廷芳在《普天颂赞》成书中的贡献
    2.2 刘廷芳在《普天颂赞》中的诗作分析
        2.2.1 刘廷芳在《普天颂赞》中的诗作分类
        2.2.2 刘廷芳在《普天颂赞》中的诗作特点
第三章 同幅震动:新文学氛围下的诗歌创作及翻译
    3.1 新诗集《山雨》的文学价值
        3.1.1 《山雨》中诗歌的主要题材
        3.1.2 《山雨》中诗歌的艺术特色
    3.2 纪伯伦散文诗集的译介
        3.2.1 同期译者的翻译状况
        3.2.2 《疯人》《前驱者》《人之子》的连载和出版
        3.2.3 刘廷芳对纪伯伦“圣经文体”的把握与翻译
第四章 文坛结谊:刘廷芳与现代作家群
    4.1 刘廷芳与徐志摩的相识相交
        4.1.1 刘廷芳与徐志摩的相识
        4.1.2 刘廷芳与徐志摩的会面和深交
        4.1.3 刘廷芳对徐志摩的三点评价
    4.2 刘廷芳与胡适的交游
        4.2.1 同窗之谊、工作互助
        4.2.2 刊登在《生命月刊》中的文字交游
    4.3 刘廷芳与冰心的文学交互
        4.3.1 《生命月刊》的征稿和诗文创作
        4.3.2 《寄冰心》的发表和《蓄道德能文章》的回击
    4.4 刘廷芳与赵紫宸的同志同行
        4.4.1 赵紫宸北上的一波三折
        4.4.2 刘廷芳与赵紫宸的交流与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刘廷芳在《生命月刊》中发表的文章
附录二 刘廷芳在《紫晶》中发表的文章
附录三 刘廷芳在《普天颂赞》中译述及创作的赞美诗
附录五 在读期间成果

(7)《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易类》考证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秘目》及其流传系统
    二、《秘目》的文献价值
    三、《秘目》版本研究及内容考证的历史
    四、本文在《秘目》版本研究及内容考证方面所做的工作
上篇: 今传诸本系统的《秘目》版本考
    一、今传诸本系统《秘目》现存版本叙录
    二、今传诸本系统《秘目》的版本源流
        (一) 八千卷楼与《秘目》
        (二) 李兆洛与《秘目》
        (三) 诸本之间的关系
        (四) 结论
        附录:今传诸本系统的《秘目》版本源流图
    三、只见着录的版本
下篇: 《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易类》考证
    凡例
    经类·易类
        1、石经周易十卷
        2、刘牧注周易十卷
        3、郑康成注易通卦验二卷
        4、苍颉注坤凿度二卷
        5、纵匡又注会通正义三十二卷(阙)
        6、邢壔撰略例正义二卷(阙)
        7、京房撰陆续注易传三卷
        8、关朗撰赵蕤注易传一卷
        9、陆希声撰周易微旨三卷
        10、勾徽撰周易广疏三十六卷(阙)
        11、郭思永传周易明文十卷(阙)
        12、喻唐撰周易宗经十卷(阙)
        13、白云子述周易元统一卷(阙)
        14、易说精义三卷(阙)
        15、僧录希觉撰周易会释记二十卷
        16、鲜于优撰周易圣断七卷
        17、周易节略正义一卷(阙)
        18、周易流演五卷
        19、任奉古撰周易发题一卷
        20、蔡广成撰周易啓源十卷
        21、张韩撰周易啓玄一卷
        22、周易明疑录一卷
        23、不爲子撰揲蓍法一卷
        24、刘遵周易异义论十卷(阙)
        25、范昌夸撰源流图一卷
        26、刘牧撰周易先儒遗事一卷(阙)
        27、刘牧撰卦德统论
        28、刘牧撰鈎隐图三卷
        29、黄黎献撰续鈎隐图一卷(阙)
        30、黄黎献撰略例义一卷(阙)
        31、陈希亮撰制器尚象论一卷
        32、陈希亮撰辩刘牧易一卷(阙)
        33、易旨归议一卷(阙)
        34、陈在中撰周易卦象赋一卷(阙)
        35、宋咸撰王刘易辨二卷
        36、庄道名撰略例疏一卷
        37、周易正义补阙七卷(阙)
        38、周易新论语传疏十卷(阙)
        39、周易玄谈六卷
        40、周易要削三卷
        41、周易释疑一卷(阙)
        42、周易经类一卷
        43、周易卦类一卷
        44、周易外义三卷
        45、周易纬稽览图一卷
        46、周易王道小疏一十卷
        47、周易玄悟三卷
        48、周易文言一卷(阙)
        49、李鼎祚集注周易十卷
        50、王弼周易略例一卷
        51、昔易髓十卷(阙)
        52、魏徵周易义六卷
        53、唐易论一卷(阙)
        54、刘牧易卦统论统一卷
        55、陆秉周易意学十卷
        56、胡瑗口义二十卷
        57、石介易议十卷
        58、丘铸周易卦断一卷(阙)
        59、易义类三卷
        60、黄宗旦易卦象赋二卷
        61、徐庸周易意蕴一卷
        62、李觉大衍义(阙)
        63、周易括囊大义十卷(阙)
        64、李勃周易正例三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
        一、选题原因
        二、1966年时间节点的设定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对夏鼐学术人生的研究
        二、对夏鼐学术思想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注释规范
        一、研究方法
        二、注释规范
第一章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期与实践途径研究
    第一节 萌发时期(1920-1931)
    第二节 过渡时期(1931-1949)
    第三节 形成时期(1949-1966)
    第四节 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实践途径
    小结
第二章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一节 西方考古学理论的发展过程
    第二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
    第三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中国的实践(1941-1949)
    第四节 夏鼐与西方考古学在新中国的实践(1949-1966)
    小结
第三章 夏鼐与新技术、多学科在中国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新技术在考古学应用
    第二节 夏鼐与多学科考古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夏鼐考古学思想的初步建立
    第一节 中国考古学体系的提出
    第二节 规划中国考古学发展方向
    第三节 考古学文化概念的厘定
    第四节 推动中外考古交流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夏鼐阅读书籍目录
附录二: 夏鼐阅读期刊目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 近代女性角色研究
        (二) 近代女性报刊研究
        (三) 《女铎》杂志研究
        (四) 近代基督教女刊研究
    四、概念的界定
        (一) 《女铎》
        (二) 女性角色
    五、研究理论和创新点
        (一) 研究理论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女铎》杂志
    一、合力兴办,顺势而为
        (一) 依托宗教平台
        (二) 借助上海地势
    二、主办得力,女性合聚
        (一) 主编
        (二) 撰写人员
        (三) 读者
    三、编排精良,取材适宜
        (一) 编辑要旨
        (二) 栏目内容
    四、宣传有方,名声远播
        (一) 布道征文
        (二) 编读互动
第二章 女性家庭角色的重塑
    一、树立科学的家政生活理念
        (一) 衣食住的科学搭配
        (二) 家庭常见疾病的防治
        (三) 家政经济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新型的育儿观念
        (一) 优生优育的筹划准备
        (二) 幼童饮食的科学哺育
        (三) 幼童卫生保健的推广
    三、注重科学的家庭教育
        (一) 严于律己的母教典范
        (二) 遵从规律的育儿策略
        (三) 自幼规范的礼仪教育
        (四) 教导得法的金钱观念
        (五) 科学引导下的性教育
    四、建立新型的内外关系
        (一) 夫妻关系
        (二) 亲子关系
        (三) 婆媳关系
        (四) 主仆关系
        (五) 新式社交
第三章 女性社会角色的新构
    一、谋求女性教育的发展
        (一) 倡导女学的时代背景
        (二) 重视女学教育的教会力量
        (三) 强调女学教育的多渠道推广
    二、培养自食其力的经济能力
        (一) 近代女性职业的溯源
        (二) 女性经济自立的倡导
        (三) 女性职业教育的推广
        (四) 育儿后顾之忧的应对
    三、倡导因时而易的参政立场
        (一) 创刊之初的保守规避
        (二) 时代呼吁下的主动诉求
    四、推动社会角色的外延
        (一) 启迪女性社会服务意识
        (二) 倡办女性特色的服务团体
第四章 《女铎》视域下女性角色的平衡
    一、两性角色关系之平衡
        (一) 男女两性之有别
        (二) 男女两性之平等
    二、中西文化融合之平衡
        (一) 家庭角色的固守与微变
        (二) 社会角色的渐变与生成
    三、主办与时局之平衡
        (一) 宗教与世俗兼顾
        (二) 角色引导与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一) 附表1 1912-1948年《女铎》“家政”专栏文章统计表
    (二) 附表2 1936-1950年《女铎》其他专栏家政文章统计表
    (三) 附表3《女铎》定价变更表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10)《剧本》期刊专栏研究(2000-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第一章 《剧本》期刊概述
    第一节 创刊缘起
    第二节 历史沿革
    第三节 当下发展
第二章 《剧本》专栏设置概况
    第一节 基本构成与风貌
    第二节 专栏的编排特色
        一、获奖剧作的品牌化塑造
        二、新视野下的图文搭配
    第三节 专栏的价值观念
        一、宏观层面
        二、微观层面
    小结
第三章 立足剧作品:从“话剧剧本”专栏到“戏曲”专栏
    第一节 种类与分布
        一、博涉内外,广纳古今
        二、海纳百川,万类竞妍
    第二节 选材与导向
        一、旧瓶装新酒:旧史新说
        二、关注大事件:与时代同行
    第三节 立意与追求
        一、自成一格:新颖性
        二、见微知着:思辨性
        三、与时俱进,紧扣主旋律
    小结
第四章 聚焦剧作家:从“剧作家研究”专栏到“剧作家写真”专栏
    第一节 剧作家研究
    第二节 剧作家写真
    第三节 专题研讨会
    小结
第五章 重视戏剧评论:从“新作感觉·剧评”专栏到“每月剧论”专栏
    第一节 独白与对话
    第二节 群策与反思
    第三节 兼容与抵牾
    小结
第六章 《剧本》专栏的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
    第一节 历史价值
        一、知识分子的话语阵地
        二、社会变迁的记录者
    第二节 现实意义
        一、指导意义:客观严肃的办刊态度
        二、借鉴意义:通俗而不媚俗的专业期刊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剧本》期刊开设专栏类目汇总(2000-2010)
附录二 :《剧本》期刊刊载剧作品的专栏汇总(2000-2010)
附录三 :《剧本》期刊剧评与剧论专栏汇总(2000-2010)
附录四 :《剧本》期刊剧作家研究专栏汇总(2000-2010)
附录五 :《剧本》期刊刊载的戏剧作品汇总(2000-2010)
附录六 :《剧本》期刊刊载剧作品专栏内话剧作品汇总(2000-2010)
附录七 :《剧本》期刊刊载剧作品专栏内戏曲作品汇总(2000-2010)
致谢
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四、本刊2001年总目录(1-5期)(论文参考文献)

  • [1]明代刊印《昭明文选》研究 ——以注本、白文本为中心[D]. 任煜. 山东大学, 2021(02)
  • [2]明代闲赏丛书的编纂与出版 ——以《欣赏编》系列丛书为中心[D]. 管梓含. 山东大学, 2021(02)
  • [3]清中叶以降儒学典籍满译研究[D]. 王硕.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版本视域下《三国志演义》经典化研究[D]. 黄小菊.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5]晚清民国时期文学生态研究 ——以青岛为中心(1898~1937)[D]. 邢琪.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6]刘廷芳文学活动研究 ——以燕京大学时期为中心[D]. 张爱迪. 济南大学, 2020(01)
  • [7]《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易类》考证与研究[D]. 杨胜祥. 山东大学, 2020(09)
  • [8]《夏鼐日记》所见夏鼐考古学思想体系的形成[D]. 裴世东. 安徽大学, 2019(02)
  • [9]媒介视域中的女性角色建构 ——以《女铎》(1912-1949)为中心[D]. 胡小京.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1)
  • [10]《剧本》期刊专栏研究(2000-2010)[D]. 臧玉.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2001年本刊总目录(1-5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