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创新的现代哲学思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维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2003)04-0001-04
一般认为,现代哲学的突出特征是多元化。然而,这个多元化特征不过是现代哲学的 表面现象,作为同一时代的产物,五花八门的现代哲学必然分享共同的时代特征,拥有 一致的思维方式。透过林立的派别和令人眼花缭乱的论题,我们不难发现,从马克思开 始,西方哲学便出现了一个转折,即由科学世界观转向生活世界观,由本质主义转向生 成性思维。生活世界观或生成性思维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和思维方式。
(一)现代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近代哲学的世界观从本质上看是一种科学主义的世界观。它把客观世界视为某种外在 于人的、可计算的、本质既定的存在,而把具有能动实践性的人仅仅当作这个客观世界 的旁观者。这样一种世界观的实质是对生活或现实的人的简化、遗忘和抽象。作为达尔 文进化论之“信徒”的现代哲学家们是明确反对这种近乎可笑的近代的世界观及其思维 方式的。对于现代哲学家而言,世界不再是与人无关的自存实体,而是对人有价值和意 义的生活世界。他们在思维方式或对世界的理解上是一致的,即均持某种生活世界观, 均由抽象的科学世界向人的生活世界回归。这样的观念我们通过对现代哲学的简单梳理 便可以明显看出。
立于现代哲学起始处的马克思坚决拒斥近代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从来不谈论与人无 关的自然、世界或存在,而只讲人的现实世界。而人的现实世界无非是人的实际生活过 程。他指出:“在社会主义的人看来,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 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不仅马克思,其他现代哲学家也都走上了回 归现实的生活世界之路。传统上把马克思之外的现代哲学划分为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两 派,现今又有英美哲学和欧陆哲学之分,但不论怎样区分,两派哲学有一个共同特点, 那就是都拒斥传统形而上学。不论是科学主义抑或人本主义,不论其是否重建另一种形 而上学,反传统形而上学是现代哲学的一致呼声。这里的传统形而上学是指把世界视为 先于人、外在于人的科学世界;反传统形而上学就是指反对抽象地设定一个先于人,外 在于人的客观世界的存在,然后再从这一世界出发来考察人和事物。反传统形而上学的 最终目的就是树立生活世界观,把人回归到活生生的现实的具体世界之中,使世界成为 现实的客观的有人生活的实在基础。当然在拒斥传统形而上学,回归生活世界观的实际 过程中,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也是存有差异的。
在解构传统形而上学的同时,人本主义者力图建构另外一种形而上学体系。他们并不 是要去刻画什么与人无关的客观世界,而是试图描绘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和人对生活的现 实感受。如克尔凯郭尔的哲学旨在揭示孤独自我的种种存有状态,如恐惧、厌烦、忧郁 和绝望;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为的是破除对人的存在的遮蔽,使人的存在敞亮起来;萨特 存在主义哲学并非关于“有”或我们“头上星空”的智慧,而是对人的“无”或“自为 存在”的考问,如此等等。与人本主义相比较,科学哲学对生活世界的回归之路则相对 “曲折”。早期的科学哲学(指逻辑实证主义)从清除对超验物的探究开始而回归经验, 转向语言和命题意义的分析,这也是向生活世界的某种回归。因为相对于近代哲学的意 识和心理而言,早期科学哲学的逻辑实证主义中经验和语言的概念则更为现实,更为贴 近人之生活。当然,逻辑实证主义虽不再认为有一个外在于人的抽象世界,但其思维却 仍沉溺于本质主义,它对理想语言的追求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只是从后期的维特根斯 坦开始,科学哲学才逐渐摆脱本质主义,真正转向现实的生活世界和具体的人的生活。 这种把语言的意义复归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将科学与社会环境和科学家的现实生活联 系起来的作为,使科学哲学由抽象世界实实在在地回到了生活世界之中。
胡塞尔、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和哈贝马斯等是现代哲学中比较明确提出生活世界理 论的哲学家。胡塞尔在后期认为,近代科学和哲学所说的科学世界只是科学家和哲学家 的抽象之物,它是以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前科学的、非主题化的、可经验的或可直观的 生活世界为基础的。早期追求理想语言的维特根斯坦在其后期也认为,世界并不是按照 一种特定方式组织起来,然后再用语言把它的结构正确或错误地描述出来的特定系统。 相反,组成世界的可能性首先是通过语言表达才产生的。在这里,不是语言符合事物, 而是语言构造事物,不是外部事物赋予语言以意义,而是事物的存在和意义要由语言来 认定和表达。海德格尔更认为世界是人“在之中”的世界,这样的世界与人有独特关联 ,只有人才有世界,世界就是指人居住于其中、逗留于其中、与之熟悉和交融的生活世 界。对于哈贝马斯而言,世界则是一个由语言交往所开展出来的、作为交往活动之背景 的、前反思的、奠基性的生活世界。由于上述哲学家们分别代表着现代哲学中的现象学 、分析哲学、存在主义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等几大思潮,而这几大思潮几乎是现代哲学的 全部内容,所以,它们由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无疑体现了现代哲学的潮流和基本 精神。通过上述对现代哲学的简单梳理,我们不难发现:现代哲学不是一个哲学各派之 间的差异愈来愈大的过程,而是一个在思维方式上日趋走向统一的过程。换言之,现代 哲学的各家各派,不论它们之间存有多么大的差异,它们均是在生活世界观指导之下进 行思维的,均是在由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回归的过程之中。
(二)生成性:现代哲学的显明特征
在一定意义上,哲学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哲学的本意并不在于提供一幅世界 图景,而是经由此种图景向人们展示一种思维方式,一个考察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
因此所谓的世界观其实就是“观世界”,而所谓的方法论则是如何“观世界”。因此,可以说任何世界观或方法论本质上都是某种思维方式的体现。
如果说近代的科学世界观包藏的是“本质先定、一切既成”的本质主义思维,那么, 现代生活世界观所蕴含的实质则是“一切将成、一切正在形成”的生成性思维。马克思 认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 生成过程”。尼采这样写到:“两种最伟大的哲学观点:生成、发展;生命价值观(但 首先必须克服德国悲观的可怜形式)——这两者被我们以决定性的方式揉合在一起。一 切都在生成,在永恒地回归。”[1](P.154)萨特强调存在先于本质,海德格尔主张此在 就是它尚不是的东西。当解释学、科学哲学、语言哲学把解释、科学、语言置于特定历 史情境来看待时,其实它们意欲表达的也是一种生成观念。可以说,现代哲学是生物进 化论的共生矿。哲学在进化论的强力冲击下,影响着哲学家们要求回到经验直观的现实 生活世界,于是他们就再也不可能坚持先前的那种本质主义的自然观,而也就只能充当 达尔文的信徒了。
近代本质主义思维的总体特征可以说是主客二分,而现代哲学是根本反对二元对立的 。现代哲学之所以解构二元对立、主张人与世界的统一,正是为了说明在人的现实生活 之外并不存在一个独立自存的、作为生活世界之本源、本质和归宿的理念世界或科学世 界。而我们只有一个“现世”即人的生活世界,正因为此,所以人们认识的标准、人之 活动的价值和意义便只能从这个现世即人的生活出发,在现世中或经由现世的历史来说 明。从现世即现实的人或现实生活出发是生活世界观的根本旨归。马克思、胡塞尔、维 特根斯坦、罗蒂、德里达等意欲表达的均是这样的思维,即生成性思维。恩格斯在论述 辩证法实质时说:“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 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2](P.213)换言之,现代哲学认 为一切都在过程中,一切都在生成中,因此生成性思维并不关注人之外的世界,也不为 来世烦心。它只关心人在现世的命运,并且它只是立足于现实世界来谈论人的命运。
与近代本质主义相比较,立足于现实世界的生成性思维有如下特征:(1)重过程而非本 质。本质主义把事物视为实体,认为在生灭变幻的现象背后存在着永恒不变的本质。而 在现代哲学面前,一旦回到生活世界,一切对立的东西就消解了,一切固定的东西就溶 化了。现象背后本质的东西已无关紧要,人们生活的只是实实在在的过程,因此过程最 为重要。(2)重关系而非实体。所谓实体即是自我封闭、孤立自存的单子,近代的科学 世界就是由一个个单子组成的实体世界。而现代哲学则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 都处于与其他存在物的内在关系中:人是“大写的人”,是“共在”,是现实的社会关 系的总和。离开社会关系来寻找人,只能找到“抽象的人”,离开世界系统来看实物单 子组成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只是人类虚构的僵死的世界。(3)重创造而反预定。本质主 义认为过程的本质在过程之先和之外便已预成或者命定。因此,所谓的过程就只有“流 ”,而没有“变”,即无发展和创造。这样的“过程”不是生成,而是流程,因为生成 的核心是创造。现代哲学家们认为,未来不可能完全预存于现在。未来的不可预知性就 意味着过程的创造性。这种过程的创造性,能够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发挥得淋漓尽致 。(4)重个性、差异而反中心、同一。本质主义试图消融差异,在二元或多元对立中确 立一个中心。而生成性思维认为差异是实在的,无差别的同一不过是抽象,追求抽象的 同一性,抹杀个性和差异,只能导向权威主义和等级秩序,最终消解创造,否定生成。 整个现代文化呈现的是从一元向多元、从中心向边缘、从绝对向相对的演化趋势。(5) 重非理性而反工具理性。近代本质主义是与理性主义相关联的,本质主义不仅设定了世 界和人的理性本质,而且将理性数学化、工具化。现代哲学认为,此种可计算的理性观 念不过是权力、永恒、绝对、同一、上帝的代名词,它消融了个性、差异和创造。在摒 弃传统理性之后,现代哲学家们或者转向非理性,或者转向一种“合理的”理性观念, 他们事实上均否定了理性与非理性的区别,均认识到传统理性的片面性,均不同程度地 把理性与非理性统一起来。尤为重要的是,不论是强调非理性还是推崇新理性,均是为 了保证个性、差异和创造的存在。(6)重具体现实而反抽象主义。本质主义即是抽象主 义,即对事物、世界本质的抽象设定和对抽象本质、抽象思维的尊崇。既然现代哲学否 定了本质物的存在,那么它便理所当然转向对生活世界一个个不能相互归属的具体事物 的研究。走向具体性是现代哲学的一般趋势,这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哲学主要关心 的是具体的东西,或与人的现实生活相关的东西,如语言、科学发展、日常生活、人的 现实存在状况等等。其二,不再用一种抽象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而是就具体事物本身来 研究具体事物,把具体事物放置到具体的、历史的现实情境中来处理。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也可以说,现代生成主义哲学思维是真正的科学的唯物主义思维。
(三)两种生成观:马克思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虽然同为生活世界观和生成性思维,但对于生活和生成,不同的现代哲学家却有不同 的理解。大致而言,现代哲学对生活和生成的理解可分为两种:马克思哲学的和现代西 方哲学的。比较这两种生成观,将有助于我们把握哲学发展的未来走向。
就现代西方哲学家而言,生活主要是指日常生活,如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 日常意识活动;生活世界主要是指前科学的、非反思的、非主题化的日常生活世界,即 自在的、自发的、私人化的活动领域。在胡塞尔看来,“前科学的”是指:生活世界是 一个经验的、可直观的实在世界,即一个日常的、伸手可及的、可感的现实世界;所谓 的“非主题化”则意味着:生活世界的存在是不言自明、毋庸置疑的,人们并不对这个 世界的存在发生怀疑、提出问题,因为它是一个人们可以根本不去顾及但又始终对人都 有效的世界,是一个人们在其中生活但并不对之关注的世界。海德格尔把“在世中”看 做此在存在的基本情态,或者说,视为此在存在的最基本的生活样式。“在世中”既不 是现成的人存在于现成的物中,也不是主客二分的状态,而是此在存在世界中的历史性 的生存,是人“融身”于世界中、“依寓”于世界中、繁忙于世界中、与世界不分彼此 的状态,是理论与实践,认识与实践混沌未分的日常生活。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主张把社 会解放与个人解放联结起来,而联结的桥梁就是日常生活批判,所以,不仅卢卡奇、葛 兰西、马尔库塞等研究日常生活问题,而且还形成了日常生活学派。哈贝马斯正是在这 样一个传统中生长起来的,与胡塞尔所要回归的生活世界相似,哈贝马斯所理解的、作 为知识和社会批判理论的意义基础和价值之源的生活世界,也是一个可直观的、完全适 于经验分析的、具有可信性的世界,“生活世界构成直观现实的,因此是可信的,透明 的,同时又是不容忽视的,预先论断的网”。[3](P.165)这是一张犬牙交错、混沌未分 、界限模糊的网,是一个非主题化的视野:“生活世界用我们从经验中获得的保证构筑 起一堵墙,用它来抵挡那些仍然是产生于经验中的惊奇”。[4](P.353)持续的惊奇是一 种主题,而生活世界却是不属于可以主题化的领域,它始终只是作为主题的背景而此在 。对于现代西方哲学家来说,生活主要是指日常生活,生活世界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世界 ,而那种自觉的、自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主要指科学)基本上未进入他们的视野。
在现代西方哲学家的视野中,一个纯自在的、随意的世界虽然能说明人的自由、个性 和生成性,但却“很难”找到共性、普遍性、规律性和确定性,而在一个没有确定性的 世界,生成虽消除了限制,但也没有了历史、保证和方向。这样的生成虽然是一条永不 止息的河流,但却是人无法把握的“克拉底鲁之河”。此种生成观除了陷入相对主义之 外,并无它途。
与现代西方哲学家们不同,马克思主义是从人的对象性来看待人的生活的。按照马克 思的理论,人是对象性存在物,这一方面是指,虽然人有意识,但人首先是一个感性、 肉体的存在物,而人之感性说明人并非自我完满的存在,而是一个需要或依赖感性对象 的存在物,人必然受对象制约——既受他物和他人制约,其精神也为感性所制约。一方 面,也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感性存在物,人是在感性活动中能动地表现自身的存在物, 即对象化存在物。人虽受对象制约,但只是由于对象被人纳入其自身活动的系统,对象 才制约人;只是在人创造对象和改造对象的过程中,对象才限制人。马克思认为,恰恰 是这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对象化活动即劳动才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劳动在本质上是一 种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是人自我生成的过程:人不仅在劳动中创造自己的他在,而且 在劳动中改变、完善着自身。如马克思所言:“劳动是人在外化范围内或者作为外化的 人的自为的生成。”
自觉的对象化活动即劳动有多种形式,马克思大致把他们分为两类:物质的和精神的 。前者即实践或物质生产活动,后者指理论的、艺术的等精神生产活动。在这两类活动 中,马克思针对他生活的那一时期唯心主义盛行的现实出发,特别强调实践的基础性地 位,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当然,把实践置于社会生活的基础性地位并不说 明马克思轻视精神生活和日常生活,更不意味着他把它们排除于生活世界之外。一方面 ,劳动本身就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马克思强调物质生产的基础性只是为指出一种现实 ,即精神生产不能脱离物质生产而独自发展,但他并不认为精神生产可以归于物质生产 ,也不认为精神生产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另一方面,马克思并未刻意区分日常生活和非 日常生活,他是把社会生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的,在他那里,日常的、非日常 的、物质的、精神的等等所有生活形式均是现实生活之内容,缺少了任何一种形式,人 的生活便不再现实。也就是说,与现代西方哲学家所理解的生活世界不同,马克思所说 的生活世界是以实践为基础的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立 足于这样一种思维,才不至于退回到本质主义,也才能避免相对主义。
经历了近现代自然科学迅猛发展以后的人类社会,面临着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环境、 资源、可持续发展等等。这些问题的发生和发展促使着人类进一步的思考,呼唤着思想 家、理论家和哲学家的思维创新,生成性思维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所必然出现的现 代哲学的思维创新。
收稿日期:2003-05-08
标签:世界观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西方哲学家论文; 世界语言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科学思维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本质与现象论文; 现代主义论文; 胡塞尔论文; 科学论文; 现世论文; 哲学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