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向的构成:取向研究的第二系列_哲学研究论文

取向的构成:取向研究的第二系列_哲学研究论文

导向的构成——“导向学研究”系列之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导向论文,系列之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导向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呢?这是研究导向必须回答的问题。所谓构成因素,是指构成导向活动必不可少的因素,舍弃其中任何一种即不能构成导向。概言之,导向的构成因素包括导向主体、导向客体和导向中介,由以上三者组成。

一、导向的构成

导向首先离不开主体和客体,主体指导向者,客体指导向对象。何以如此?导向实质上是一项双向交流活动,用哲学语言描述之,即它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活动,亦即主体与客体对象化的活动。

但在这种相互对象化的过程中,主体和客体的地位并不是对等的。作为导向者的主体,它处于支配和主导地位;而作为导向对象的客体,它处于被支配的和从属的地位。因此,所谓主体客体化,不是指主体放弃自身的思想观念而接受客体的思想观念,从而向客体靠拢;而是指主体以导向作用于客体,主体的思想观念渗透并转移到客体身上,主体的思想观念实现了对客体的移植,即是主体向客体转化。所谓客体主体化,不是指客体的思想观念影响了主体;而是指客体在接受主体影响后,放弃了原有的思想观念,吸收、接纳并拥有了主体的思想观念,即是客体向主体转化。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是从主体和客体不同的角度而言的,它们可以指同一导向事实。

比如潘恩1776年出版的《常识》一书,曾对美国的独立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导向作用。《常识》不但直接影响了《独立宣言》的起草,而且导致了北美人民拿起武器开展独立斗争。这正如乔治·特里维廉在《美国革命史》一书中所说:“很难能找到一本书象《常识》那样对革命进程产生如此直接、广泛、持久影响的著作…《常识》引导着亿万人民投入争取独立的斗争,创造了人间奇迹。”(注:(美)罗伯特·唐斯著、缨军编译:《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4页;第10页;第11页;第75~76页;第74页;第75页;第94~95页;第96页。)《常识》的作者托马斯·潘恩在书中呼吁道:“美洲人民被暴虐统治者惨杀的已够多了,他们殷红的鲜血洒遍在大自然里,发出呜咽的声调,仿佛在控诉,在号召:现在应是采取独立运动的时候了!热爱人类的人们,敢于反对暴政和暴君的人们,请站到前面来!”(注:(美)罗伯特·唐斯著、缨军编译:《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4页;第10页;第11页;第75~76页;第74页;第75页;第94~95页;第96页。)主张开展独立运动,以独立运动摆脱英国君主政体和殖民统治,建立一个独立自由的美国,这就是主体潘恩的主张——可概括为“独立思想”。从主体角度而言,《常识》出版后,潘恩的“独立思想”影响了包括富兰克林、杰弗逊、华盛顿在内的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他们吸收、接纳过来并变为行动。这正如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华盛顿所言,《常识》将会使包括他在内的许多人的心里产生深刻的变化”,“自由的精神在我们心里沸腾起来,我们不能屈服作奴隶”,“我们决心和这样一个不公正不道德的国家继绝一切关系”(注:(美)罗伯特·唐斯著、缨军编译:《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4页;第10页;第11页;第75~76页;第74页;第75页;第94~95页;第96页。)。潘恩的“独立思想”移植到客体身上,这就是主体客体化。从客体角度而言,成千上万的读者接受了潘恩的“独立思想”,这正如一些读者所言,“《常识》有助于美国人民建立共同观念”,“《常识》征服了我”,“《常识》像一声春雷在人们的心头炸开”,“《常识》激起的独立洪流每天从四面八方向我们滔滔地涌来”(注:(美)罗伯特·唐斯著、缨军编译:《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4页;第10页;第11页;第75~76页;第74页;第75页;第94~95页;第96页。)。客体放

弃了原有的思想而具备了潘恩的思想,这就是客体主体化。

因此,导向的构成必然包含主体、客体两种因素。但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不是直接实现的,还必须通过中介连接。如潘恩“独立思想”的客体化,只有通过《常识》作为中介连接才能实现——如无此中介,潘恩的“独立思想”只存在于他脑海中,不可能转化为富兰克林、杰弗逊、华盛顿以及成千上万读者的思想。由此可见,导向离不开中介。总之,导向主体、导向客体、导向中介是共同构成导向的必要因素,三者缺一不可。

二、导向主体

“导向主体”这一概念,无疑是哲学“主体”概念的一种延伸。哲学概念中的主体和客体,是哲学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主体是指具有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客体是指主体认识和实践的范围及对象。在哲学中,就人与自然客体而言,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就人与社会客体而言,人是主体,社会是客体;就人与精神客体而言,人是主体,精神是客体。当哲学的主体概念延伸到其他领域时,其哲学本义即具有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已引申为发出或施行某种活动的人。如教育主体是指施行教育活动的人,审美主体是指施行审美活动的人,管理主体是指施行管理活动的人,编辑主体是指施行编辑活动的人,如此等等。导向主体亦然,是指发出或放行导向活动的人。

但发出或施行导向活动的人,显然不仅指人的物质实体,人不仅是指一种物质,更是指此种物质所承载的人的精神和人的行动。人要施行某种活动,除了要有人的物质实体外,还必须有人内在的精神活动和外在的行动。因此,能发出或流行导向活动的人,即导向主体,应由以下因素构成:导向实体,导向意识,导向意图,导向行动。下面分别说明之。

1.导向实体

实体也是一个哲学概念,指运动和发展中的物质。无论从哲学或生物学的意义上看,人也是一种运动和发展中的物质,因而也是一种实体。因此,这里所说的导向实体,是指发出或施行导向活动的人的实体。导向实体的存在是导向的物质基础,没有人的物质存在,导向意识、导向意图和导向行动都无从谈起。人不存在,其他三者亦不复存在。导向实体包括个体实体、群体实体和组织实体。

个体实体。个体实体是指以个体身份出现的导向实体,它是群体实体和组织实体的基础。个体实体不代表群体或组织,纯粹以个人身份实施导向,不受限制,较为自由,因而往往呈现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色彩。如晚清以后半个世纪的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有宣传改良主义的个体,有宣传立宪主义的个体,有宣传社会主义的个体,有宣传三民主义的个体,有宣传无政府主义的个体,还有宣传国粹主义、复古主义、自由主义、实验主义、国家主义、法西斯主义等等的个体,可谓异彩纷呈。即在宣传社会主义的个体中,也呈现出多样化色彩:有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的李大钊、陈独秀,也有宣传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梁启超、张东荪,还有宣传所谓“新社会主义”的江亢虎等。个体实体还往往是一批精英人物,他们涌现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成为社会变革的先驱者。如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个体实体产生了巨大的导向作用,推动了现代化的进程。这些个体如群星荟萃,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启蒙者,如黄宗羲、魏源、龚自珍、林则徐、徐继畲、李善兰、洪秀全、洪仁玕、冯桂芬、王韬、容闳、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黄遵宪等。已形成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的领袖人物,由于其影响,既可视作组织实体的代表,亦可视作个体实体,如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

群体实体。群体实体指以群体面目出现的导向实体。有些导向是群体所作的导向。所谓群体,是指共同实施某种相同导向的那一部分人或那一群人。他们既不同于个体又不代表某一种组织,而是由相同导向的牵引而自然地凝聚起来的,通常被称为“××派”或“××党”(不是现代意义的政党),如鸦片战争后实施“自强”、“求富”导向的洋务派群体,戊戍维新前实施变法导向的维新派群体,明末力主改革朝政的“东林党”群体,维新变法前主张恢复光绪帝国君实权的“帝党”群体。较之个体实体,群体实体容易形成群体优势,因而它的导向具有更大的力度,对社会的冲击力亦大。如法国18世纪著名的百科全书派,由于它聚集了法国当时几乎全部的先进的知识分子,形成了很有影响的政治派别;因而它的无神论、人性论和理性主义的导向,它的建立理性王国即资本主义制度的主张,产生了巨大的启蒙作用,极大地唤醒了人们的革命觉悟。百科全书派事实上领导了法国的启蒙运动,它的导向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作了重要的舆论准备,对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产生了深刻影响。群体实体还可指范围更大的群体,如民族、阶级、阶层等。如在中国历史上,以儒家文化对国内各民族施行导向的汉民族,历代以封建主义的伦理纲常对农民阶级施行导向的地主阶级,近现代以实业救国主张对各阶层施行导向的民族资产阶级等。

组织实体。组织实体指已形成组织并以组织面目出现的导向实体,可指国家、政党、社团、报刊社等。如50年代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施行导向的中国政府,在各个历史转折时期作出过重大导向的中国共产党,辛亥革命前以“驱除鞑虎,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施行革命导向的兴中会,“五四”运动前后以民主和科学思想施行启蒙导向的《新青年》杂志社等,均为组织实体。与个体实体和群体实体相比较,组织实体可以凭借组织的力量去导向,其导向更为系统更加严密并趋于有序化,因而其影响也要大得多。如康有为、梁启超在以个体的(如著述)和群体(如公车上书)的身份去施行变法导向时,其影响远不如组织了强学会和出版了30多种报刊之后。建立组织之后,其影响已不局限于京城和北方,它遍及全国,形成了波及全国的维新变法运动,并把维新变法运动推向高潮,直接促成了百日维新。而在组织实体中,政党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如辛亥革命前成立的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其导向确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但显然不如由以上三个社团组成的政党——中国同盟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导向目标——此目标与前三者的目标并无本质的差别。但同盟会导向的影响何以远远超过前三者,而且最后能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政党的导向更有力度和影响力,显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民主党派之一的中国民主同盟亦如此。它由6个社团组成,它成立后,其导向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它的前身,原因亦在于此。

2.导向意识

导向意识是对导向及其功能和价值的一种觉察,即主体脑海里已形成导向概念,已清楚地认识到导向为何物,认识到导向的社会作用,并知道通过导向去实现个体、群体和组织的目标。江泽民同志1996年6月26日在视察人民日报社的讲话中指出:“历史经验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富强,具有重要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注:《新华文摘》1996年12期第1页。)这就是导向意识。美国《原生动物学杂志》编辑约翰·科林斯说:“科技编辑被誉为科学闸门的‘把门人’、科技发展的‘导向者’。我们所做的决定可以改变并影响未来的科学事业。”(注:转引自王葳:《我是怎样‘操作’稿件的》,《科技与出版》1997年第3期。)这也是导向意识。

有无导向意识,这是能否构成导向主体的关键。导向意识是导向意图和导向行动的起点,后者是由这个起点派生出来的。打个比方,导向意识如同大脑中储存的概念,而导向意图和导向行动是概念的运用;导向意识如同大脑中储存的定理,导向意图和导向行动是运用定理所作的运算。因此,一个没有导向意识的人,是不可能产生导向意图和导向行动的。如当社会上出现某种错误的思潮或主张时,一个没有导向意识的人,或者惊慌失措或者放任自流,即使去做工作也往往只会抓细枝末节问题,坐使个体、群体或组织的利益蒙受损失;而一个有导向意识的人,则可能拨动脑海中导向这根弦,并由此而产生导向意图和导向运动,进而高瞻远瞩地扭转错误思潮或主张,引导它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如1902年以后,康有为、梁启超利用保皇派喉舌《新民丛报》大肆宣扬保皇思想,影响渐大。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等由导向意识派生出导向意图和导向行动,《民报》第三号特地发行了“号外”,专门发表了《民报与新民丛报辩论之论纲》,并声明从第四号起分类辩论。此后,《民报》就保皇还是革命、实行君主立宪制还是共和制、是维护还是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等三大关键问题,对保皇派作了有力的反驳,引导社内各阶层人士的思想和行动朝着革命的方向发展。这一导向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至《新民丛报》在一篇文章中哀叹道:“数年以来,革命论盛行国中……其旗帜益鲜明,其壁垒益森严,其势力益磅礴而郁积,下至贩夫走卒,莫不口谈革命。”(注:转引自罗先材等编:《中国革命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7页。)

3.导向意图

导向意图比导向意识前进了一步,它是在导向意识支配下,在导向行动前对导向的一种思考,是导向行动前的一个重要步骤。其思考是一种选择性质的思考,其重点是思考导向目标和导向方案,即对二者的选择和确定。

确定导向目标。确定目标才知道往哪个方向引导,也才能施行导向。导向既然是主体引导客体朝着主体所预期的方向发展,导向目标的确定即是导向方向的确定。目标可大可小,但都须是方向性的。大的目标是那些关系到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目标。辛亥革命前,是主张革命还是主张保皇,这关系到中国能否推翻帝制而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重大问题,这就是大目标。孙中山确定的导向目标是前者,而康有为、梁启超确定的是后者。1937年日本全面入侵中国后,是主张抗战还是主张投降,这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这也是大目标。中共1937年8月发布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国民党1938年3月发布的《抗战救国纲领》均确定前者为目标,而汪精卫1938年12月发出的“艳电”则确定后者为目标。稍小一些的目标,是指涉及社会生活某一领域而在该领域又具有全局意义的目标。如“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是主张新文学还是主张旧文学,这虽然不涉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但对文学而言却关系到新文学能否产生的全局性问题。胡适、鲁迅确定以前者为目标,而胡先骕、章士钊等确定以后者为目标。再小一些的目标,是涉及某一领域而在该领域中不具有全局意义的目标,如文学研究会倡导的现实主义、创造社倡导的浪漫主义、新月派倡导的唯美主义,现代派倡导的现代主义等。具体到某个人而言,如梁启超倡导维新变法是大目标,而他倡导的“史界革命”、“小说界革命”、“诗界革命”,则是属于子系统的小目标。

构思导向方案。构思导向方案主要包括3项内容。其一是确定以什么思想或主张去导向。导向意味着用一定的思想或主体去引导,没有一定的思想或主张就谈不上引导。一般而言,导向实体总要选择他们赞同的并认为是先进的思想或主张去引导,如严复选择了进化论,康有为选择了改良主义,胡适选择了实证主义,李大钊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黄凌霜选择了无政府主义,如此等等。有时,此种选择还渗入了改造,如洪秀全选择了西方的基督教义,但对它作了局部改造,加入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然后用以导向。有一些选择并非简单的引进和改造,而是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重铸新说,如马恩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孙中山创立的三民主义,邓小平创立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等。其二是确定导向的办法,即确定采用什么办法去导向。办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著书立说、办刊办报、成立组织、确立制度、发布政令、召开会议、举办演讲等等。其三是确定导向实施的步骤,即确定分为几个步骤以及各个步骤如何行动等。以上三者,都是行动前必须充分思考的问题。

3.导向行动

导向意识和导向意图虽然支配导向行动,但在行动之前,前者只是一种大脑的活动,它存在于脑海中,不能对客体产生任何作用,仍不能展示主体的存在。因此,仅有导向实体、导向意识和导向意图,仍不能构成主体,只有导向实体在形成导向意识和导向意图的基础上外化为导向行动,主体才最终得以成立。当然,导向行动不能凭空产生,它是以导向实体作为物质基础,以导向意识和导向意图作为精神能源的,没有前三者,导向行动也不能产生。因此,导向主体事实上是一个系统,第一层次是导向实体,第二层次是导向意识,第三层次是导向意图,第四层次是导向行动。它们的关系也是一步步逼近的,即导向实体→导向意识→导向意图→导向行动。

导向行动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只能略举几种基本的常见的类型。其一是著述。著述可充分表达作者的思想和主张,便于向客体发出导向,因而是一种常见的运用较多的导向行动。法国18世纪启蒙主义思想家孟德斯鸠撰写《论法的精神》,伏尔泰撰写《哲学通讯》,卢梭撰写《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原因》,狄德罗撰写《哲学思想录》,即属此例。其二是办刊办报。办刊办报可以报刊作为宣传阵地去进行导向,便于制造舆论去实施导向,因而亦常用。马克思主编《莱因报》,列宁主编《星火报》,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章太炎主编《民报》,梁启超主编《新民丛报》等等均属此类行动。其三是建立组织,通过组织的力量去强化和扩大导向。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此类导向行动亦常见,如洪秀全建立拜上帝会,康有为建立强学会,谭嗣同建立南学会,孙中山建立兴中会、同盟会和创建中国国民党,陈独秀、毛泽东等创建中国共产党等。其四是发起某种运动或开展某种活动。这不是指运动和活动本身,而是指主体在运动和活动中,通过发动、组织、宣传等活动去实施导向。运动如中国共产党1935年发动的“一二九”运动,毛泽东1966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邓小平1978年发动的解放思想运动等,即属发动运动的导向行动。活动小于运动,但亦是一种导向行动,如高校举办的社会实践活动、自愿者活动、献爱心活动、文明礼貌活动等。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导向行动,兹不一一列举。

综上所述,导向实体、导向意识、导向意图、导向行动四者构成了导向主体,其中缺一不可。

三、导向客体

导向客体是导向的对象,是导向的构成因素之一。从主客体的关系而言,二者是互为依存的,没有主体即无所谓客体,没有客体亦无所谓主体。从客体与导向的关系而言,没有客体,亦不能构成导向。在长篇小说《鲁宾逊飘流记》中,当鲁宾逊孤零零地生活在荒岛上时,即使他有导向意识和导向意图,因无对象,导向也不能产生;只有当他抢救了“星期五”而获得对象时,他的殖民主义导向才能产生。客体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是主体选择的对象;能对主体作出反应。

1.客体是主体选择的对象

导向是一种关系。所谓客体是主体选择的对象,是说客体不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人,而是经过主体选择的作为导向对象的那一个人或那一些人——只有他们才与主体有关,才能与之构成导向关系,其他人与主体无关,不能构成导向关系。因此,只有与主体构成导向关系者才是客体。如康有为6次上书倡导变法,他所选择的对象是光绪帝而不是其他人,光绪帝能与他构成导向关系而洋务派诸人则不能,因此对于康有为这个导向主体而言,光绪帝是客体而洋务派诸人则不是客体。而当康有为写《论变法不知本源之言》批判洋务派的主张是舍本求末,主张“去陈用新,改弦更张”时,他所选择的对象是洋务派诸人而非光绪帝,因而洋务派诸人能与他构成导向关系而光绪帝则不能,洋务派诸人是客体而光绪帝则不是。同理,孙中山写《上李鸿章书》时,其客体是李鸿章而非保皇派;而写《敬告同乡书》和《驳保皇报》时,其客体是保皇派而非李鸿章。

导向主体对导向对象总是有所选择的。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导向而言,它的对象不可能穷尽一切人、一切群体以及一切组织。这是由导向的目标决定的。导向是一种有目标的活动,导向的目标性决定了主体必然要从目标出发和根据目标的需要,去选择那些有利于和有助于目标实现的对象作为客体。因此,导向对象的选择不是随意性的,它要受到导向目标的制约。康有为6次上书选择光绪帝作为对象,这是由他变法的导向目标决定的。应当说,可供康有为选择的对象很多,如朝中的守旧派大臣,对变法尚有疑虑的中下层官史,对变法尚不清楚的一般民众等。但他之所以选择光绪帝而不选择其他人,显然是从导向目标出发而考虑了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光绪帝是一国之君,引导他接受变法主张较之引导其他人,更易于在全国推行变法;二是光绪帝接受导向的可能性较大,引导他较之引导顽固派大臣,更可能获得成功。林则徐发出禁烟导向的《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之所以选择道光帝作为对象,情况与上同。而辛亥革命革命派孙中山、章太炎的导向目标是推翻帝制实现共和,这一目标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再选择皇帝作为对象,而必须选择已成为革命障碍的保皇派作为对象——因为只有从舆论上战胜他们,才能扫清障碍,才便于发动民众。孙中山写《驳保皇报》和章太炎写《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正是从导向目标出发而选择保皇派作为对象的。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人的导向目标是引导新文化运动的发生,而欲达此目标,首先要以科学和民主思想唤醒民众,因而选择民众而不选择北洋政府作为对象。由此可见,主体对导向对象总是有所选择的。

与主体一样,客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和《论君子小人疏》,其客体是唐太宗李世民。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其客体是亡国派和速胜派群体。1936年全国各界联合救国会通过的《抗日救国初步纲领》,呼吁全国各党各派停止军事冲突,制定共同的抗敌纲领和建立共同的抗敌政权,其客体则是国内各种政治组织。另外,由于导向类别不同,客体亦不同。教育导向的客体是学生,编辑导向的客体是读者,司法导向的客体是公民,生产导向的客体是消费者,企业管理导向的客体是企业员工,如此等等。报刊类型不同,其客体亦不同。青年类报刊的客体是青年,妇女类报刊的客体是妇女,少儿类报刊的客体是少年儿童,科技类报刊的客体是科技人员,教育类报刊的客体是教师和教育管理者,编辑类报刊的客体是编辑人员,其它各种行业性报刊亦如此。有些报刊适应面和读者面较宽,其客体就显得多样化,如政党的机关报刊、文艺类和体育类报刊、广播电视类和生活类报刊等,其客体就不局限于某一行业或某一类别的人。

2.客体是能对主体作出反应的对象

能对主体作出某种反应,这是构成客体的另一个条件。导向是一种双向交流关系,主体选择了某种对象后,如果此种对象不能对主体作出反应(这种情况并不鲜见),双向交流关系即不能形成,因而此种对象仍不能成为客体。因此,客体应是主体选择的并能对主体作出反应的对象,二者缺一不可。所谓反应,是指对象思想或行为的变化而产生的态度上的变化,它往往通过对象对主体的评价表现出来。如果对象的思想或行为无丝毫变化,即是无反应。反应不全等于接受,它包括以下三种情况:接受,反对,既有接受又有扬弃。

接受。接受是客体对主体的肯定性反应。哥白尼在《天体运动论》中提出的“日心说”,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肯定性反应纷至沓来。德国诗人歌德说:“在所有人类发现中,就其影响而言,没有任何学说能超过哥白尼的学说。”(注:(美)罗伯特·唐斯著、缨军编译:《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4页;第10页;第11页;第75~76页;第74页;第75页;第94~95页;第96页。)美国科学家尼瓦尔·布什认为:“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标志着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注:(美)罗伯特·唐斯著、缨军编译:《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4页;第10页;第11页;第75~76页;第74页;第75页;第94~95页;第96页。)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哈罗德·尤里评价说:“哥白尼的新学说——‘日心说’经受了整整几个世纪的考验,他创立的科学新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关于人类生活的认识。”(注:(美)罗伯特·唐斯著、缨军编译:《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4页;第10页;第11页;第75~76页;第74页;第75页;第94~95页;第96页。)天文学家哈伦·斯坦逊说:“没有他所奠定的现代天文学理论,牛顿就不可能建立万有引力定律;没有他为变革的思想鸣锣开道,达尔文的进化论就不可能深入到人们的认识中去。”(注:(美)罗伯特·唐斯著、缨军编译:《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4页;第10页;第11页;第75~76页;第74页;第75页;第94~95页;第96页。)接受还表现在行动的坚持和发展上。布鲁诺和伽里略不但接受了“日心说”,还沿着“日心说”的导向继续从事天文学研究,面对教会的疯狂迫害仍坚持“日心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亦产生了世界性影响。英国的赫胥黎,德国的海克,法国的左拉,美国的爱沙·葛雷等均接受了进化论,赫胥黎等人还以演讲、辩论等导向行动捍卫了进化论。

反对。反对是客体对主体的否定性反应。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出版后,遭到了教会和神学主义者的强烈反对,他们视“日心说”为异端,斥责“日心说”“愚蠢、荒谬、虚假,与神学格格不入”。罗马教皇攻击说:“哥白尼的学说是错误的、完全不符合《圣经》的异端邪说。”(注:(美)罗伯特·唐斯著、缨军编译:《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4页;第10页;第11页;第75~76页;第74页;第75页;第94~95页;第96页。)中国乾隆时期的封建文人,亦惊呼哥白尼的学说“上下易位、动静倒置,离经叛道,不足为训”。(注:(美)罗伯特·唐斯著、缨军编译:《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4页;第10页;第11页;第75~76页;第74页;第75页;第94~95页;第96页。)教会的反对还表现在行为上,1616年教会将《天体运行论》列为禁书,还烧死了坚持“日心说”的布鲁诺,严刑拷打并监禁了坚守“日心说”的伽里略。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后,教会视之为洪水猛兽,群起而攻之。教会列举的达尔文的最大罪状是:达尔文指出人是由猴变来的,若达尔文的这一观点为世人接受,《圣经》的“上帝创世说”就会动摇,那是不堪设想的(注:(美)罗伯特·唐斯著、缨军编译:《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4页;第10页;第11页;第75~76页;第74页;第75页;第94~95页;第96页。)。

既有接受又有扬弃。这是一种既有肯定又有否定的反应。《物种起源》出版后,马克思肯定这本书“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恩格斯也说,是达尔文“首先发现了我们星球有机界的发展规律”(注:(美)罗伯特·唐斯著、缨军编译:《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4页;第10页;第11页;第75~76页;第74页;第75页;第94~95页;第96页。)。但同时,马恩也否定了《物种起源》的某些观点,如认为达尔文过分地夸大了动物界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的作用,视其为物种变化发展的唯一原因,还认为达尔文否认自然界存在飞跃,只承认缓慢地进化等(注:(美)罗伯特·唐斯著、缨军编译:《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4页;第10页;第11页;第75~76页;第74页;第75页;第94~95页;第96页。)。此外,如马恩继承了恩格尔的辩证法而扬弃其唯心主义成分,继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扬弃其机械唯物论,亦是既有接受又有扬弃的反应。还应当看到,在客体对主体的反应中,完全接受或完全反对的情况虽有却不在多数,更多的是既有接受又有扬弃的反应。列宁关于首先在一个国家发动无产阶级革命的主张,毛泽东关于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然后夺取全国胜利的主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系列理论,均属于既有接受又有扬弃的情况。

总之,导向客体是导向对象,是指经主体选择的并能对主体作出反应的对象。

四、导向中介

在哲学中,中介可指属于中间环节的活动,也可指某种载体。而笔者所说的“导向中介”,仅把它界定为载体,即它是承载导向意图的载体。导向中介能起到纽带和桥梁作用,能把主体和客体连接起来构成导向关系。没有中介,主体的导向不能达于客体,客体也无从接受导向。因为导向中介是导向的传达者,所以很容易被人们认为它就是主体,如说“政策导向”、“市场导向”等即是。事实上,政策和市场都是中介,导向主体应是政策的制订者、市场的组织者。我们应注意区分导向主体和导向中介,不要把二者混为一谈。

导向中介亦是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精神产品,亚精神产品,物质产品,创设的环境。

1.精神产品

精神产品是指以语言、文字、符号、色彩、模型、声音、图象等外壳构成,并凝聚着主体的智力和创造性的产品。精神产品虽然也涉及到某些物质因素(如纸张、光盘、胶片、画布、木材、泥土、金属等),但它主要是以其所凝聚的智力创造而存在的,主要是为了供给和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生产的,因而与物质产品明显有别。此类中介颇多,如科学家、文艺家创作的并已发表或使用的学术著作、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影视作品,编辑人员编辑的并已出版的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以及已播出演出的广播电视节目、舞台节目等(指它们各自的整体,不是指其中的哪篇作品或哪个节目)。此外,一些具有知识产权的作品,如广告、商标、设计、专利等,亦属精神产品。

精神产品类中介具有较强的功能。它直接作用于客体的精神世界,能直接影响并改变客体的思想观念,便于主体实施导向。它有较大的空间和幅度,主体可以自由驰骋,利用它充分地系统地传达自己的导向意图。此外,精神产品由于其所蕴含的知识内容和艺术感染力,使之富于说服力或具有生动性,客体乐于接受,因而主体的导向意图易于实现和成功。因此,精神产品作为导向中介,其影响力往往超过其他类型的中介。古今中外著名的导向,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导向,法国18世纪的启蒙主义导向,俄国19世纪的革命民主主义导向,我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政治导向,我国鸦片战争后的中国近代化导向等,均是以精神产品作为导向中介的。此外,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导向,雨果和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导向,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存在主义导向,叔本华和柏格森的非理性主义导向等等,亦是以精神产品作为导向中介的。因此,精神产品作为导向中介,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曹丕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鲁迅说文艺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等,都从不同侧面表述了精神产品的重要性,能启示我们对精神产品类中介的重视。

2.亚精神产品

此类中介与精神产品类有某些相似之处,如它也需付出一定的智力劳动,也是以语言、文字、符号等构成的。但有一个明显的不同是,它所凝聚的主体的智力,尚达不到创造精神产品所需的高度和深度。因此,姑名之为“亚精神产品”。

亚精神产品涉及面亦广。立法活动中主体所制定的已成文的各种法律、法规,司法活动中主体所推出的各种司法文书,行政活动中主体所制定的已成文的条例、准则、办法、规定以及所推出的行政文书,管理活动中主体所制定的已成文的制度、守则,宣传活动中主体所撰写的报告稿、发言稿、演讲稿、新闻稿、标语、传单、说明书以及一般的解说词等等,即是此类中介。此外,古代的行政文书如喻告、诏书、奏疏、奏折等等,亦属于此类。

亚精神产品作为中介,虽然不象精神产品那样具有魅力,但因为它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等重要领域,而且它能直接地鲜明地传达导向意图,因而亦是一种常见的常用的中介——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其他类型的中介。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导向,特别是政治导向,多采用此种中介。范仲淹发出政治改革导向的《答手诏条陈十事》,王安石发出政治革新导向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陈亮发出抗金导向的《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林则徐发出禁烟导向的《密陈办理禁烟不能歇手片》,杨秀清、肖朝贵发出推翻清朝统治导向的《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李鸿章发出发展洋务导向的《奏请办轮船招商局》、《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康有为发出维新变法导向的《应诏统筹全局折》等等,均如此。当今社会,由于经济活动日趋频繁,亚精神产品作为导向中介,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3.物质产品

物质产品是以物质材料构成并以物质功能作用于人们的产品,它的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需要。它涉及面甚广,很难详述,仅就和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就有房屋、食品、服装、家用电器、汽车、药品、洗涤用品、化妆品、家具、餐具、文具、玩具等等。物质产品何以能作为导向中介呢?物质产品虽然以物质功能作用于客体,但它仍然凝聚着主体——产品设计者和生产者的导向意图,此种意图能通过物质产品本身折射出来。它所凝聚的导向意图虽然不象精神产品那样有生动的外表,不象亚精神产品那样直接和清晰,但通过其功能仍能间接地表达出来。如无氟冰箱、无磷洗衣粉、颗粒有机肥、液化石油气、环保汽车、纸质餐具等等,显然凝聚了主体保护环境的导向意图,能引导客体——消费者的思想和行为朝着保护环境的方向发展。而节能灯、节能灶、再生纸等,显然能引导客体朝着节约能源的方向发展。日本以使用再生纸为荣,使用再生纸的人日趋增多,便是一例。而另一些产品,如极品烟、黄金筵、豪华公寓、高档学生文具等,其所凝聚的导向意图,只会把客体引向奢侈。日本侵华战舰复制的玩具,能把客体引向民族耻辱的淡漠和遗忘。一种所谓“秘密产品”(一种考试作弊工具,由微型发射笔、无绳耳机、微型发射器组成),只会把客体引向投机和作弊。由此可见,物质产品也是一种导向中介。由于物质产品涉及面宽,与民众的生活关系密切,而且与客体接触面大,因而物质产品作为导向中介的作用,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1997年11月30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张承先就曾呼吁:“学生用品的科研单位、生产厂家、销售部门,要把有利于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发展作为自己的宗旨。”(注:《光明日报》1997年11月30日。)

4.创设的环境

创设的环境不是单纯的精神产品或物质产品,它是兼而有之的一种导向中介。它是主体创设的一种人文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环境。如以活动领域划分,可分为城市环境、农村环境、军营环境、校园环境、医院环境、剧场环境、图书馆环境、展览厅环境、景点环境、居民生活小区环境等等;如以活动类别划分,可分为交通环境、生产环境、市场环境、学习环境、演出环境、旅游环境、竞赛环境等等。环境作为中介,既包含物质产品部分,也包含精神产品部分。如以城市环境为例,其中的房屋建筑、桥梁公路、街道设施等属物质产品部分,而园林绿化、城市雕塑、宣传画幅等属于精神产品部分。环境作为中介,也能传达主体的导向意图。比如教育界流行“环境育人”的说法(准确地说,不是环境育人,而是环境的创设者育人),即意味着主体可通过校园环境的设计、设置对学生实施导向。优美怡人的园林,绿草如茵的草坪,古色古香的楼房,整洁雅致的教定,文化名人的雕塑,科学家的人生格言等,不但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安静优美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创造了一种导向环境,能引导学生趋向于文明,笃学和奋发向上。

环境虽然是无言的,但它能形成一种刺激,能产生榜样和约束的作用。如一个城市的街道一尘不染,它会刺激市民产生洁净的心理反应,会引导市民也爱整洁干净;它会产生一种示范作用,引导市民趋向于整洁干净;它会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量,让市民不乱扔垃圾。环境正是通过这样的作用来传达主体的导向,会引导客体趋向文明或不文明。因此,环境作为一种导向中介,也受到人们的关注,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示范小区的呼声和行动,正是看到了此种中介的重要性。

我们在认识了导向中介的几种类型后,还应看到,无论何种类型,它除具有纽带、桥梁作用的一面外,还有阻隔作用的一面,即它具有二重性。所谓阻隔作用,是指由于导向中介自身的缺陷,会阻碍导向意图的传达。如某部学术著作大部精细而局部粗糙,某个法律多数严密而局部有疏漏,某种节能灯节能效果甚好但镇流哭易坏,某个文明小区整体不错而局部有死角,均会阻碍导向意图的传达。因此,主体应注意追求导向中介本身的完善,尽量减少其阻隔作用,尽量发挥其纽带和桥梁的作用,使之能圆满地传达导向。

以上,我们分别论述了导向主体、导向客体和导向中介,它们三者是构成导向必不可少的因素。主体是导向的发出者,客体是导向的接受者,中介是导向的连接者,失去其中的任何一项都不可能构成导向。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1998年1月中旬至2月上旬完稿

责任编辑注:《导向界说(“导向学研究”系列之一)》一文见本专题1998年第2期80~88页。

标签:;  ;  ;  ;  ;  

取向的构成:取向研究的第二系列_哲学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