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南县人民医院 236300
摘要:目的:应用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2018年5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患者共124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研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8年5月~18年9月期间入院)、实验组(18年10月~19年2月期间入院),各组均为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内科护理,实验组实施协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临床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指标。结果:经不同模式护理后,实验组各类症状缓解用时及院内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结论:协同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实施,可在临床治疗基础上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实现对患者部分临床症状的有效缓解,促进其病情转归,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协同护理;护理效果
心血管内科作为对各类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诊疗的主要科室,所收治患者多存在心脏实质性病变或心血管病变等病症,且具有心功能较差、基础疾病多及老龄化明显的特点,导致科室患者病情具有较高风险性及突变性,安全风险较高。传统护理模式的开展虽可对患者基础护理需求进行有效满足,但对于患者风险性缺乏相应护理措施,需对现有护理模式进行完善调整[1]。因此,为应用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效果及影响,特纳入124例患者开展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心内科2018年5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患者共124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研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8年5月~18年9月期间入院)、实验组(18年10月~19年2月期间入院),各组均为62例。
对照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最大者85岁,年龄最小者57岁,平均年龄(71.02±5.37)岁,其中冠心病22例、心衰14例、心绞痛15例、心肌梗塞11例;实验组,男31例,女31例,年龄最大者84岁,年龄最小者55岁,平均年龄(69.52±5.27)岁,其中冠心病21例、心衰13例、心绞痛15例、心肌梗塞13例。研究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方法对比后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入院时经心动图、血清检验等实验室检查后患者均符合自身疾病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均在知情前提下参与本次研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合并精神疾病者;排除护理依从度极差者。
1.2方法
患者均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配合护理实施。
对照组实施常规心内科护理,即根据患者治疗计划及时给药、换药,定时监测其生命体征及心功能变化,并予以相应饮食及健康指导。实验组实施协同护理:(1)护患协同:在实施护理前医护人员需先对患者病例资料进行查阅分析,评估其护理需求,其后可在护理实施前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在明确自身疾病特点及危害性后,提出相应护理需求,并借此机会积极与患者沟通,通过对其表情、语气变化,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完善护理计划。(2)医患协同:医患协同的实施,需由主治医师在查房、诊疗时,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予以患者积极健康指导,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3)家属协同:家属协同的实施须由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同时,开展家属健康教育活动,并进行基础护理措施培训,便于家属在陪护期间,可通过积极陪护、实施基础护理,提升患者安全感及舒适感,进一步提升患者疗护配合度[2-3]。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护理后的临床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各项数据均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组间对比结果差异显著且P<0.05时,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恢复情况对比
经不同模式护理后,实验组各类症状缓解用时及院内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1。(P<0.05)。
表1临床恢复情况对比(x±s)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见表2。
表2护理满意度对比(x±s)
3讨论
协同护理模式是指在有限人力资源基础上,通过护理调整,调动患者自护积极性的护理方法,对于心内科患者自身自护意识的提升及疾病预后治疗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4]。
研究结果表明:经不同模式护理后,实验组各类症状缓解用时及院内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分析原因:协同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实施,可在常规护理及对症治疗基础上通过护患协同、医患协同及家属协同的实施,使患者及家属可在了解病情风险性及基础护理措施基础上,积极配合护理,提升自护意识,进而实现对病情转归的有效促进[5]。
综上所述,协同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实施,可在临床治疗基础上通过优质护理服务,实现对患者部分临床症状的有效缓解,促进其病情转归,护理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金杨杨,任爱兰.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1):72-73.
[2]李全.协同护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价值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1):189-190.
[3]王楠,冯静,杨伟英.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9):66-67.
[4]杨菊芳.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作用和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05):115-116.
[5]曾叶纯.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1):2.
论文作者:王萍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内科论文; 模式论文; 基础上论文; 满意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