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不少房建施工中,建筑物裂缝问题在所难免,且人们也非常关注此类问题。建筑物出现裂缝不仅对其外观造成负面影响,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到墙体的质量和使用功能,墙体还可能发生渗漏现象以及墙体坍塌,从而引发安全事故,那么建筑单位就需要采取有效手段处理建筑物墙面裂缝问题,钢混结构裂隙或墙体抹灰裂隙是日常房建施工中最为普遍的裂缝问题。
关键词:墙体裂缝,混凝土裂缝,措施
在房建施工过程当中常常会出现墙体或混凝土裂痕缝隙的情况,通过众多的工程案例以及试验研究表明,钢混构造产生裂缝是在所难免,究其原因是材料本身的特性造成的[1]。那么对于混凝土裂缝需要应用有效处理手段,且控制裂缝,本篇文章重点分析并探讨了钢混结构裂缝控制的有关问题。
1 混凝土结构裂缝出现原因
1.1材料方面
材料问题易造成混凝土构造体裂缝,主要原因为搅动混凝土过程中采用的粉煤灰骨料、水泥、石粉以及砂等原料当中没有满足质量指标标准,导致原料品质未达标。且采用未达标的原料易显著影响整体工程项目建设品质与安全,从而对建筑物遗留较多的质量隐患。那么在施工时通过有关规范标准,检验好制作混凝土的材料,保证使用达标的材料。
1.2施工工艺
混凝土施工工艺过程当中易产生裂缝问题,一般表现在下列几种方面:其一,由于混凝土含水率急剧降低或是水泥出现干缩情况而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2]。其二,混凝土为人造胶凝材料,那么混凝土生产完成之后的密实度或是均匀性能够满足材料的质量要求能够决定材料的质量,若是在混凝土振捣、搅拌运输和压实等施工过程当中,施工工艺未根据施工标准展开施工,则易致使混凝土产生裂隙。其三,安装模板施工同样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裂缝。模板安装的时,使用的模板安装工艺与具体实施情形不符,造成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漏水、漏浆、拆模过早以及支撑力不足等情况,那么这类众多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均会造成混凝土裂缝发生。另外在施工时钢筋外表存在杂物或是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或是小于所允许的范围均易造成混凝土产生裂隙,在混凝土浇筑时大力碰撞到钢筋就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施工人员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或是堆积过重的物体超过建筑物能够承载的范围都会导致裂缝出现。其四,没有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混凝土浇筑工序实施完毕之后,混凝土初凝前的维护保养工作是非常关键的,在初凝混凝土没有硬化之前,倘若存在气温较高或混凝土含水率快速降低的情况下都会发生收缩裂缝。其五,在气候环境状况非常不利的条件下对混凝土动工,混凝土遭到不利气候的作用致使混凝土产生裂隙。
1.3地基沉降不均
工程施工时,地基有着压缩性的特点,因受到重力附合力的应力作用,那么地基就易下沉。通常来讲,一定范围的地基下沉对建筑物一般不会造成较大的负面作用,施工时可预先设置沉降高度,若是由于基础硬度不符合要求,土层厚度分布变化不一,造成水平方向各种建筑物荷载差距较大,从而导致地基发生沉降不均匀的情况,使得建筑物发生倾斜。另外上部结构增多了附加应力,甚至会造成建筑物扭转变形,影响到使用者的安全,甚至会影响到生命财产安全。
1.4温度问题
混凝土工程实施过程受温度因素影响较大,究其原因为混凝土的热胀冷缩特性。若是混凝土周边环境温度发生突变则会导致混凝土变形,从而给混凝土的荷载造成应力增量,若是混凝土抗拉力小于应力时就会产生裂缝问题[3]。
1.5湿度问题
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当中体积也不断变小,该情况通常叫做收缩。在施工当中经常会出现裂缝受损问题,出现这类问题通常是养护工作没有做好,如果在规模较大的建筑结构当中应用,应添加合适的外源添加剂如微膨胀剂,可以有效应付混凝土初期出现干缩产生的裂缝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6设计问题
混凝土受力界面尺寸不足、梁跨度长或是较矮的情况都可以导致混凝土产生裂隙,在设计时,设计人员若是节点设置不达到规范要求、计算节点错误或是配筋位置不正确都会导致出现裂缝。混凝土预设施工洞以及混凝土表面预设槽等都会造成应力集中使得混凝土产生裂缝,若是混凝土结构整体设计不科学,主梁和次梁连接位置没有放置箍筋或是吊筋等问题均可以造成混凝土裂隙产生。
2 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有效手段
2.1采取合适的材料
应使用水热化不高的水泥作为材料,不可采用安定性不满足质量标准的水泥,使用的粗骨料需要应用材料坚硬、表面粗糙以及非碱性等原材料,其中含有的粘土含量及有害成分不可大于标准的范围,使用的细骨料需要用空隙紧实、颗粒较粗且含泥量不高的中沙,应采用减水剂作为外源添加剂,可以使混凝土的性能得以有效提升并降低用水量,进而降低收缩问题出现几率。
2.2应采用合理的用料比例
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结果需要正确,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将水泥的水灰比以及使用量进行合理配比,并进行审核以及计量,对混凝土进行均匀搅拌,混凝土发生离析要通过反复搅拌保证不存在离析问题之后才能够应用[4]。
2.3设计钢筋配筋
在对钢筋进行配置时需要根据施工流程来展开操作,施工过程中需要关注下面几点情况:其一,在选择钢筋数量、种类和规格方面,需要对结构构件在抗裂上的作用进行全方位研究。其二,绑扎钢筋的过程中,需要对钢筋的位置进行准确确定,根据有关标准使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符合要求,倘若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在允许范围内则易致使混凝土产生裂隙,另外钢筋间距离较宽亦造成裂缝问题出现。
2.4安装模板
为了更好的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安装模板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下面几点问题:其一,需要按照各规范要求对混凝土模板结构恰当布置,防止因模板各个杆件间发生变形然后致使混凝土呈现裂隙现象。其二,支撑结构与模板需满足合适的刚度,防止在承受附加应力的过程中致使模板出现变形进而使混凝土发生裂隙。其三,把控合适的拆模时间,若是拆模时间较早那么会使得混凝土发生开裂或是破损,倘若拆模时间太晚,致使混凝土水化热峰值最佳时间错过,因此要求控制混凝土保养维护的最合适的时间。
2.5混凝土浇筑施工
浇筑混凝土时,需要掌握混凝土有无发生窝折情况,振捣混凝土的过程当中需要确保匀实,振捣力度适中,关注混凝土初期保养维护工序,养护时间可按照具体情况合理增加,如果外部有很高的温度,那么就应开展洒水养护工作。
2.6施工技术
开挖地基施工结束需对场地工作效果进行勘察与验收,特别是较为繁杂的地块,对那些被破坏或是地质情况不佳的位置需要采取加固处理手段再进行下一环节操作。施工工序应安排合理,比如建筑物之间间隙较小的情况下,先对地基较深的位置进行施工,防止破坏施工完成的基础[5]。
3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在具体施工当中非常容易出现裂缝,并且出现裂缝以后常常不能得到及时处理,那么就需要分析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手段控制,并进一步提升施工管理品质,从而保障工程项目质量与安全能够满足有关要求。那么还需要有关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知识技能,可定期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汲取先进的技术从而更好地控制墙体或者混凝土的裂缝,并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进而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世祯.墙体或者混凝土裂缝控制与措施[J].江西建材,2017(9):80-80.
[2]陈荣军.探析墙体混凝土裂缝问题的控制及措施[J].商品混凝土,2012(12).
[3]范玮南.房建施工中墙体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
[4]郑慧.房建施工中墙面和混凝土裂缝的部分成因及应对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5(10):69-69.
[5]杨栋.关于房建施工中墙面裂缝和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J].江西建材,2015(3):100-100.
论文作者:叶建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0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裂隙论文; 墙体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物论文; 发生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