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吸毒的主体原因及预防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青少年论文,主体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毒品,早在100多年前就给我国带来过灾难性的后果, 国人对其痛心疾首。80年代初以来,曾在解放后销声匿迹的毒品又死灰复燃,且吸贩毒人员日渐增多,而且趋向于低龄化。有资料统计,1997年全国公安机关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约54万人, 其中仅广东省就达近8 万人, 据1998年全国禁毒展览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在全国查获的吸毒人员中,17至35岁的占吸毒总人数的85%,据调查,广州市查获的吸毒人员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89.1%,而在这些青少年吸毒者中,因吸毒而引起犯罪的占90%,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沾染毒品?我们应如何减少和防止青少年吸毒?本文试图结合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就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
一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内部心理结构的动力以及主观需要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尤为错综复杂,形成了青少年的年龄特征,使其社会化的过程更为艰巨。如果这些矛盾解决得好,其社会化过程的方向就正确,身心就会得到健康成长;否则,其社会化过程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形成不完全社会化或错误的社会化,极易出现吸毒等越轨行为。因此,笔者认为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矛盾性是青少年吸毒的内在的一个重要原因。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矛盾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理发育成熟与心理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
身体的快速生长发育,特别是第二性征的出现,给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带来了许多“成长的喜悦”: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智力迅速发展,充满了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和兴趣,从而使到他们生活的范围扩大,内容增多,这为他们心理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提供了新的社会条件。但由于青少年心理水平的提高相对缓慢,这又使到这一时期的青少年平添了许多“成长的烦恼”:一方面,精力旺盛,使到许多青少年千方百计地寻求“发泄”的途径,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调节和支配过剩精力的能力,导致部分青少年感到空虚、苦闷、无聊,毒品就成了他们弥补精神空虚的“良药”,在吸毒中寻求那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满足于一时的快感中,而对于吸毒行为所造成的危害及严重后果却置若罔闻,以致染上毒瘾,不可自拔。另一方面,青少年智力水平的发展使到他们心理上的探求能力和好奇心也加速发展,但由于心理发展,特别是认识能力的发展不成熟,使到部分青少年找不到正确的解决方法,把握不好而导致某些不良行为或违法行为的出现。“好奇”,成了相当部分青少年吸毒的起因。带着种种好奇,他们往往经不住吸毒者的引诱而“试一下”,却一试而不可收拾,逐渐染上毒瘾。好奇心使青少年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探究的兴趣,但如果不加辨别而盲目地去模仿、体验,其后果将是十分危险的。
(二)认识、意志与情绪发展异步的矛盾。
人的各种心理现象之间关系比较复杂,知、情、意、行之间既有矛盾又有联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青少年心理诸因素发展尚未成熟,使得心理现象之间的矛盾就更加突出。
青少年情感的不成熟,使他们极易因自己的好恶产生肯定与否定的情感,有时不良的情感会妨碍他们接受教育,干扰认识;他们较为乐意与同龄伙伴交流情感,结为“知己”,但因认识水平有限,辨别是非能力差,极易被违法犯罪伙伴拉下水。在吸毒青少年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经不住“朋友”的诱劝而吸食毒品的,他们往往对于长辈的正面管教产生反感,认为那是罗嗦、多余、不合时宜的说教,不予理睬,而对于小团体中伙伴的影响却乐于接受,“吸毒能使你忘却烦恼”、“吸毒能给你升仙般的感受”、“吸毒是身份的象征,是一种时髦”等说法,使他们错误地认为毒品并不象大人们所说的那么可怕,那么多“朋友”都吸了不也没事吗,我吸一下又何妨呢,而因此误入歧途。有关资料表明,在青少年吸毒人群中,有近82%的人是在不知道毒品的危害的情况下吸毒成瘾的。在他们产生吸毒行为时,既带有对吸毒的好奇以及对吸毒体验的向往,又带有几分争强好胜,“别人都敢吸我为什么不能吸呢?要是我不敢吸他们会取笑我的!”以吸毒显示自己的勇敢与胆量,虚荣心以及渴望显示自己而得到同伴承认的心理占了上风,以情感来支配行为而缺乏意志的控制,缺乏理智的分析。
(三)社会化过程中心理发展水平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
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主体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主要在:一方面是社会摆在青少年面前的各种任务、要求和问题;另一方面是青少年的内部状态,即已有的心理水平,包括意识和个性品质等,多数人在这种矛盾过程中发展、前进着,而少数人则可能停滞、倒退,甚至危害社会。这种矛盾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表现:
1、理解、辨别和抵制能力的水平与社会复杂性的矛盾。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展现给成长中的青少年一个多彩的世界,但现实社会是复杂的,也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青少年面对充满复杂现象的社会,在其社会化过程中,既可能受到来自外界的积极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受到不良的消极因素的影响。而青少的可塑性大,思维的批判性不强,辨别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差,当他们面对各种社会问题和消极因素时,往往只是一知半解甚至不能理解,思想上陷入困境,产生迷惘,形成社会化的缺陷或错误的社会化。在青少年吸毒者中,有许多就是因为对“什么是毒品”不能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而误试成瘾的,他们对毒品的最初认识,一方面来自于正面的禁毒宣传,在这种教化中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另一方面来自于周围的人对毒品的评说,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而这些消极的因素,大多是吸毒者对于吸毒时的感受的吹嘘,这对于充满好奇心的青少年来说,确实是一种难敌诱惑。在此情形下,他们确实难以作出判断,来自于学校、家庭、社会的正面教化,在许多吸毒者眼里,那是“远而虚”的,看不到跟自己的关系;而来自于吸毒者的诱说,那却是“近而实”的,是可以马上“实践”而体会得到的,相比之下,在缺乏正确的认识、作出正确的判断的情况下,他们往往难敌诱惑而趋向于追求“实在”的体验,一发而不可收。
2、自我意识增强与认识能力、客观现实的矛盾。
由于身体的迅速发育和智力水平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的发展,使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等迅速的发展,他们的“成人感”远远超过了他们的实际年龄,由此而产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尤其是对威望、独立和自主的需要迅速增强,他们渴望独立,渴望摆脱监督和控制、渴望走进成人的世界,他们主动而广泛地接触社会,接受社会的影响,以塑造和完善自己,接近和达到社会的要求,在社会中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接纳,以完成个体的基本社会化。但假如处于社会化关键期的青少年在接受社会影响时受到了错误的引导,再加上个体本身的认识水平有限,就极易出现消极的社会化,产生反社会行为。在青少年吸毒者中,因“交友不慎”而开始吸毒的占有相当的比例,自我意识的增强、独立意向的发展,使他们急于想摆脱父母和师长的监督和管教,对父母和师长的教诲不予理会,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但与此同时,他们又会在社会交往中寻找能彼此产生心理相容,产生“自我认同性”的伙伴,在青少年吸毒人群中,大部分是学校的流失生,他们属于父母疏于管教、学校不想留教的“弃儿”,而他们自己本身也不想受约束,于是流浪于社会,在社会寻找“容身之地”,而由于他们对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又急于摆脱空虚、无助的困扰,终难抵“朋友”的引诱。在戒毒所里,他们虽然也为自己的不听教诲和无知而痛哭流涕,但毒品已无情地侵蚀了他们的身体和灵魂。
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矛盾是导致青少年吸毒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成长中的青少年,其身心发展的矛盾性的产生和存在是正常的,它是人的生物性向社会性过渡的必然反映,是青少年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必然的矛盾表现,是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势必出现的问题,是个体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个体就是在这种矛盾的推动下,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在不断地解决矛盾取得平衡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并与社会相适应,完成社会化过程的。但是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矛盾的复杂性和突出性,其身心矛盾的正常解决较为困难,社会化过程较为艰巨,必须有良好的社会条件才能完成,如有效的教育,良好的社会环境等。如果缺乏良好的社会条件,则会导致青少年身心发展矛盾得不到正确的解决,形成错误的思想意识和消极的个性品质,造成心理的畸型发展,导致社会化障碍,吸毒正是其必然结果的外部表现形式之一。
二
笔者认为,要有效地防止青少年毒品犯罪,应从关心他们的成长、解决他们的身心发展矛盾出发,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虑:
(一)禁毒宣传要使青少年真正受到教育。
青少年时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在社会生活和学习中接受各种思想意识的影响而逐渐形成自己的观念和思想。在这一关键时期,广泛地开展禁毒宣传,提高青少年的禁毒意识,增强他们对毒品的免疫力,自觉抵制毒品,形成有效的防范心理,是防止青少年毒品违法犯罪的根本举措。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应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去进行,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青少年正确的观念的形成,是需要反复的影响和不断地修正的,禁毒宣传不应只限于一些报告会或有关展览,这只是一些表面的影响,在某些青少年身上只能产生这样的影响:吸毒是不好的,是有害的。但从根本上来讲,他们并没有真正地认识毒品,并没有真正解决为什么要远离毒品等问题,对他们来讲,禁毒是一种“被动”的意识,还没有形成“自觉”的拒毒意识。我们应注意青少年的正确观念的形成,了解他们的思想,解决他们的疑问,有针对性地纠正他们中的不良思想和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使禁毒宣传这种社会教化有效地内化成为青少年个体的意识,形成有效的防范心理,从而自觉地抵制毒品。
在进行宣传教育时,一方面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单纯的说教,要反复地以青少年乐于接受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如:组织参观戒毒所,让戒毒人员现身说法,控诉毒品的危害;以街头板报,印发小册子等形式,使禁毒宣传深入民心;还可组织观看禁毒展览,禁毒影视作品等,多方面给予青少年禁毒教育。另一方面,宣传教育应注意消除“死角”,在吸毒人群中,个体户,流动人口,社会的闲散人员所占比例在60%以上,而且这些人群,文盲,半文盲占有相当的比例,他们认识水平低下,平时不读书,不看报,对于这一人群,在进行禁毒宣传时应注意抓落实,发动社会力量对他们进行帮助教育,把宣传工作做到家,以预防和帮教为主,使禁毒宣传有效地进行。
(二)学校、家长的管教方式应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随着身体的发育和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独立意识也迅速增强,他们渴望得到成人民主、平等的对待。他们虽然想摆脱成人的监督和控制,但并不拒绝成人的指导和关心,所以,在教育方式上,学校和家长都应注意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让青少年真正体会到成人的关怀,乐于接受成人的教育。青少年精力旺盛,乐于合群,对青少年活动,不应粗暴地“禁”,而应多加引导,多组织他们参加有益身心的活动,防止他们结识有吸毒劣迹的“朋友”,以避免他们因精神空虚寻求不良刺激、或因交友不慎、受吸毒“朋友”引诱教唆而吸毒。
(三)重视青少年的心理辅导。
社会调查显示,当代青少年有近20%的人不同程度地患有心理疾病,他们的心理问题若得不到很好的解决,那将会是一大隐患。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面临社会生活给他们带来的压力、烦恼和挫折,这常会使他们感到焦虑和不安,再加上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意志薄弱,极易经不起诱惑而以吸毒来麻醉自己,使压力得到暂时的舒缓,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重视青少年的心理辅导,特别是加强对有心理疾病的青少年的心理辅导,是防止青少年吸毒的一个有效途径。
(四)加大打击毒品违法犯罪的力度,净化社会环境。
据有关资料表明,在吸毒人群中,有80%以上有其它违法犯罪行为,如贩毒、盗窃、抢劫、诈骗、绑架勒索等,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且毒品犯罪分子为了对抗和逃避法律的制裁,与暴力犯罪、有组织犯罪、黑社会结为一体,他们依靠毒品贩卖聚敛财富扩大势力,为发展新的吸毒人群而加紧渗透活动,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引诱和渗透。因此,应致力对毒品违法犯罪的打击,特别是对黑社会性质团伙的犯罪活动的打击,扼制毒源,净化社会环境,防止和减少毒品违法犯罪的出现。
(五)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一体化的防毒网络,形成全民防毒氛围。
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社会、家庭、学校都从不同的角度对青少年产生着影响,要防止青少年沾染毒品,就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建立社会、家庭、学校一体化的防毒网络,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应把培养青少年作为一种责任,通过积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娱乐活动,满足青少年的学习、就业、娱乐的需要,引导他们走正道,预防类似毒品违法犯罪等犯罪行为的发生;从家庭的角度来看,父母应严于律己,远离毒品,以行为来教育子女,应关心子女的成长,及时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以正确的方法开解和教育子女,使子女能健康成长;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尤其应做好“差生”的帮助和转化工作,应采取“拉一把”、“帮一把”的态度,而不能往外推,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真正起到育人的作用。通过社会、家庭、学校全方位、立体化的教育,使青少年认清毒品的危害性,自觉地拒毒、防毒,从而有效地防止毒品的犯罪。
标签:毒品论文; 毒品的危害论文; 青少年教育论文; 禁毒论文; 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