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160疗效分析论文_白玉峰

白玉峰

(山西省临汾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 山西 临汾 041000)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6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射频治疗、内镜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分析研究其临床治疗情况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16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均治疗成功,成功率达100%,其中有148例患者一次性治疗成功,有12例患者治疗处有少量出血,不影响患者的病情,治愈率达100%。结论:采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内镜;消化道息肉;电凝电切术;电凝烧灼术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211-02

消化道息肉是指在胃、小肠、食管、直肠、结肠等部位发生消化道黏膜层隆起病变,是临床常见的临床病症。研究结果表明,消化道息肉会引发出血及癌变,所以,为预防癌变的发生应及早的进行消化道息肉的处理,降低消化道癌症的发生率[1]。随着社会的发展,内镜技术开始应用于治疗消化道息肉,高清晰内镜可以有效的检查出消化道息肉的发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内镜治疗,目前,内镜下治疗是消化道息肉的首选治疗方法[2]。本文就我院在2010年4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6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射频治疗、内镜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详细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4~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6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射频治疗、内镜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160例患者中,具有203颗息肉,单颗的有50例,两颗以上的有110例;男性98例,女性62例,年龄32岁~75岁,平均年龄为(46.8±2.7)岁;住院时间4天~20天,平均住院时间(7.4±1.3)天。其中,食管息肉有23例,胃息肉有27例,十二指肠息肉有13例,结肠息肉有86例,贲门息肉有11例。在摘除的203颗息肉中,有无蒂、亚蒂146颗,占总数的(71.92%),有蒂56枚(28.07%);炎性息肉101颗(49.75%),增生性息肉65颗(32.01%),腺瘤性息肉27颗(18.22%)。采用仪器为,电子胃镜、AI电子肠镜、FI型肠镜、射频治疗仪、电凝电切仪、注射针、透明帽、钛夹及一次性圈套器。

1.2 方法

治疗前进行常规检查,排除癌变的发生,常规检查如下:血常规、心电图、血小板计数及乙肝表面抗原和凝血功能测试,进行治疗肠息肉前,进行肠胃清洗,胃肠内检查,确保凝血功能的正常与血小板的正常。嘱咐患者在进行手术前8小时~12小时内不允许进食,空腹治疗,并与患者的家属签订手术同意书,最后,检查各项仪器是否正常工作。

治疗时,采用胃肠镜进行常规检查,置入内镜,把胃肠道内的液体吸出,以确保准确的找到息肉位置,通过内镜,观察息肉的形状大小、部位及息肉的表面情况。对小于0.5厘米的息肉患者进行射频治疗,功率为25瓦,持续进行治疗,直到息肉外表变白,停止治疗;对大于05厘米且待蒂的息肉患者进行电凝电切治疗,功率为50瓦的混合电流;对大于0.5厘米且不带蒂或者带有亚蒂的息肉患者进行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对直径小于2厘米的息肉患者进行黏膜下注射-切除法;对于直径大于2厘米的息肉患者,进行透明帽负压吸引治疗,治疗功率为50瓦。治疗结束后,观察治疗部位是否出血,如有出血,采用钛夹止血,3分钟后退出内镜。

治疗结束后,为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肠息肉患者嘱咐6小时内不准进食,对食道和胃息肉治疗患者嘱咐13小时~48小时内不允许进食,并卧床休息两天,但可以对患者给予流食。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服用云南白药0.5Tid,连续服用两周。治疗部位出血面积大于2厘米,对患者进行注射静脉止血,在两周内禁止使用带纤维药物和禁止患者进行体力活动。手术结束后,一个月内,禁止烟酒、浓茶、油腻食物等,随时观察患者有无腹痛及发热等并发症。

2.结果

我院救治的16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治疗结束后,均治疗成功,成功率达100%,其中有148例患者一次性治疗成功,有12例患者治疗处有少量出血,不影响患者的病情,治愈率达100%,具体收拾情况见表1,表2。治疗结束后,不存在肠道穿孔、出血等并发症,一个月后进行复查,治疗部位全面愈合。

3.讨论

消化系统疾病,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消化内科疾病脏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是消化道息肉[3]。消化道息肉常会引起消化道出血和结肠息肉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以说是癌症前期的一种癌变,尤其是结肠息肉引发的癌变在所有消化道息肉中所占的比例较大,胃息肉次之,所以加大预防癌变的发生和有效的治疗消化道息肉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随着高清内镜的运用,使得息肉具有很多种治疗办法,在内镜下根据息肉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使得治疗效果达到最好。治疗很重要,同样预防特是很重要的,要预防消化道息肉所带来的癌变,首先就是要详细的了解病情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4]。其次,治疗过程按照规范的步骤进行,根据患者的息肉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必要时可以联合治疗[5]。再次,各个医生,助手要熟练的掌握其操作方法,相互配合,对紧急情况做好及时处理,对钛夹的使用要熟练掌握,钛夹的使用是止血的重要一步。最后,治疗结束后做好详细的见检查,一般来说,腹腔内穿孔实在手术结束后3天内会发生,所以,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尤为重要,对出现腹腔穿孔现象,及时的进行手术治疗。

经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我院救治的16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治疗结束后,均治疗成功,成功率达100%,其中有148例患者一次性治疗成功,有12例患者治疗处有少量出血,不影响患者的病情,治愈率达100%。治疗结束后,不存在肠道穿孔、出血等并发症,一个月后进行复查,治疗部位全面愈合。

综上所述,采用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表1 手术情况

【参考文献】

[1] 赵毅,陆志平.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治疗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药,2011,06(12):1534-1535.

[2] 张威庆,李伟,赵卫东. 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260例体会[J]. 山东医药,2011,51(19):99-100.

[3] 穆琳,纪莉莎,李静等.不同黏膜下注射液对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的影响[J].齐鲁医学杂志,2012,27(6):523-524, 527.

[4] 邹科文.内镜下高频电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1,33(22):3442-3443.

[5] 胥宾芬,范惠珍.内镜下微波灼除术与高频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5,53(3):444-446.

论文作者:白玉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  ;  ;  ;  ;  ;  ;  ;  

内镜下治疗消化道息肉160疗效分析论文_白玉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