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制约主体认识的非实践因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主体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将实践引进认识论,把实践作为认识论之要者和基本的观点,解决了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但在同一实践过程中何以会产生不同主体千差万别的认识?不同主体在同一实践中的认识差异,以及主体的认识产生和形成决非单靠实践所能解释清楚的。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形成的认识,显然也受到主体自身因素的制约。这些主体的自身因素是:利益、立场、情感、素质和能动性。它们对立体认识的启动、认识对象的选择,认识过程的深化,乃至整个认识过程的完成,往往都起到关键性作用。主体认识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主要也是由这些因素造成的。因此,认识论要加强对主体自身因素的研究,要高度重视它们在认识产生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自觉防止认识上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一、利益与认识
在实践基础上主体之所以能形成认识,以及形成不同主体的认识,首先与主体的利益有关。主体的利益很多,从性质上分,利益可区分为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思想文化利益;从种类上分,利益可区分为长远利益和暂时利益、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群体利益和个体利益。但是,所有这些利益,都与物质利益有关。物质利益既是所有利益中最主要、最根本的利益,也是所有利益中最本质的利益,其他利益都是物质利益的转化形式或表现形式。
追求物质利益是人类生存之需要。获取最大的物质利益,是人们从事生产实践和认识活动的最基本的动力和目的。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①纯粹的思想认识活动,与物质利益根本不相关的思想认识,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自己出丑”。②人们的各种思想认识无一不反映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物质利益关系。而社会生产关系本质上是物质利益关系。各种思想认识都是不同群体和个体物质利益的反映。马克思说:“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物质利益表现出来的。”又说,“把人和社会连结起来的唯一纽带是天然的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③各种不同的思想认识,总是反映一定主体的物质利益,为主体一定的物质利益服务的。所以列宁说,“物质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整个世界观的基础”。④人世间的一切纷争,包括思想认识之争,也就是物质利益之争。这个世界之所以充满危险,是因为世界是许许多多利益的天下。人类各种政治斗争、军事斗争、思想斗争、文化斗争等等,只不过是手段或形式,最终都是为了获取物质利益、经济利益。物质利益是理解和解决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的钥匙。从物质利益的观点来分析各种思想认识之间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方法之一。马克思说,“一切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而进行的。”又说,“政治权利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解放的手段。”⑤所谓思想认识的一致,政治立场的一致,也都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利益基础上的,是物质利益上的一致。共同的物质利益,是人们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立场能够统一、一致的基础。
具体说来,利益与主体认识产生和形成的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物质利益是诱发主体去认识客体即主体认识活动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没有物质利益的需要,主体不会去认识,因而认识也不会发生。一旦有了物质利益上的要求,主体方去启动认识。俗话说,“贫在都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它一般说明了物质利益是主体认识活动的原动力。人们一般总是从物质利益出发,去考虑是否进行认识活动。人类认识对象的扩大、认识领域的拓宽、认识深度和广度的加大,都受物质利益之驱使。第二,客观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客观事物转化为客体,尽管是在进入主体实践领域之内发生的,但它们在实践基础上发生转化的基本条件,则是必须具备或能够满足主体某一方面的利益需求。客体能够满足主体利益需求的程度如何,是决定认识发展速度、深度和广度的关键。只有那些能够满足主体某种利益要求的客观事物或客体,才使得主体下功夫去实践和认识,主体才有认识和探索它们的本质和规律的必要。第三,对利益的需求不同,是导致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产生不同认识的主要原因。由于不同主体有各自的物质利益要求,站在不同的物质利益要求的层面去认识同一客体,因而对同一客体产生了不同的甚至截然对立的认识。冬雪、夏雨、秋风之好坏,不同主体众说纷纭,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会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去作出不同的评论。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如此,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更是如此。利益可以使人们各执己见,甚至可以令人智昏,可以令主体产生出违反事实真相的认识。第四,主体在利益需求上的变化,是导致主体对同一客体认识变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主体对利益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同一客体不可能同时满足主体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主体的利益需求是逐步提高和增加变化的,因而对同一客体的认识也就随之变化。主体为了能从同一客体寻求到不同方面的利益,不断变换认识的角度,加大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因而对同一客体的认识也就在利益推动下发展。
二、立场与认识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主体在观察认识事物时必定具有一定的立场和观点,并按照自己的立场观点去反映、认识事物,使认识打上主体立场观点的烙印。不沾染主体影响,不受主体立场观点制约的纯粹的认识是没有的。主体在实践中持的立场观点,是指主体在进行认识或实践活动时所处的社会存在状况和具有的思想观点。主体在认识中的立场观点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只指政治立场。立场观点从种类上可分为群体立场和个体立场;从性质上可分政治立场和认识立场。任何群体立场和个体立场又都含有政治立场和认识立场。因此,归根到底,主体的立场观点可归结为政治立场和认识立场两种。政治立场又包括阶级立场、民族立场、政党立场、正义立场、公正立场等等;认识立场又可包括哲学立场、科学立场、宗教立场、客观立场和主观立场等等。就政治立场与认识立场的关系而言,是政治立场决定认识立场;但是就主体的认识而言,不管是政治立场还是认识立场,都对主体认识产生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主体在实践中要达到政治立场和认识立场的一致是不容易的。正确的政治立场可以具有错误的认识立场,反之一样。主体立场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使得实践中的主体认识变得错综复杂起来。具体说来,立场观点对主体认识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认识的正确与否与主体实践时所持立场分不开。实践中的主体政治立场往往对产生、形成着的认识,起着强制的统摄作用。主体的政治立场观点是认识上的指南。主体认识上的黑白颠倒、是非不分、指鹿为马,皆是因错误的政治立场所致。主体用错误的政治立场去强制认识是经常发生的,这样会人为地歪曲事物的真相,形成不正确的认识和判断。重视正确的政治立场对认识产生和形成的指导作用,避免和反对错误的政治立场观点对认识产生和形成的强制作用,是认识论的一条重要原则。
尽管主体的政治立场无误,但由于认识立场不正确,也导致主体认识上的错误。事物的性质和现象是多方面的,主体不可能站在一个立场或角度观察认识到它们的全部;主体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即站在不同的认识立场上,观察认识到事物的性质和现象就大不相同。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正是主体所持认识立场对认识对象及其结果的影响。从认识立场的要求来说,主体应该站在客观的、全面的立场上,即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的立场上观察认识事物,反对和克服片面的、主观的认识立场。主体在实践过程中要能形成比较正确的认识,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认识立场,是绝对必要的。
第二,不同主体立场观点上的对立,导致对同一事物认识上的纷争。一般说来,对自然事物的认识,受认识立场的制约较大,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受政治立场的影响较大。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之所以千家百派、众说纷纭,正是因为不同认识主体在立场观点上的分歧造成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同学派,在立场观点没有统一以前,纷争不会停息。要统一认识,首要的是要统一认识立场和政治立场。立场统一了,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也就统一了。
第三,主体的立场观点往往充当衡量客体价值的标准。因为主体总是站在一定的立场观点上认识客体,所以定会按照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历史观、自然观、道德观和审美观等等,来判断、衡量和决定客体的价值及其真善美。当主体的立场观点过于偏执时,就会排斥或拒绝对客体异己价值的认识,从而影响对客体价值认识的全面性。
三、情感与认识
人的精神世界是非常复杂的,包含着理性的因素和非理性的因素。立场观点属于理性因素,而情感欲望属于非理性因素。主体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受自身理性因素的制约,而旦受自身非理性因素的制约,情感对主体认识的产生和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情感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基本的情感是快乐和痛苦。快乐又产生爱,痛苦又产生恨;爱则喜,恨则厌。如此又衍生出许多其他情感来。情感从性质上可分为自然情感和社会情感。不管是自然情感还是社会情感,又都包括由兴趣爱好产生的情感,由物质利益产生的情感和由感官欲望产生的情感。情感总是要渗透到主体的认识之中的,认识也总是要向情感一侧倾斜的。一般来说,由兴趣爱好产生和支配的情感,是主体进行认识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如果主体对某一认识对象缺乏情感,则很难驱使主体去实践、去认识它。而主体认识对象的变化亦是由于情感他移。主体的情感由此一方面转向另一方面,由此物转向他物,于是主体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去追求更新的认识。由感官欲望产生和支配的情感,它往往可驱使主体的认识走向极端,带上片面性,专注于某一点或某一方面而不顾及其他,从而使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形成偏见和成见。由物质利益产生和支配的情感,则会使主体对事物的认识带上主观性。当主体能从某事物那里获取到物质利益时,或某事物会影响和涉及到主体的物质利益时,主体对它们的认识便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实践中主体的情感对认识产生和形成的作用表现在:第一,情感对推动主体进行认识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主体对认识对象的情感如何,是主体是否愿意对之认识的关键。古往今来的中外自然科学家因对某一自然事物或现象具有某种特殊的情感,于是引发了炽热的认识欲望,虽历尽千辛万苦亦在所不辞。中国古代的徐霞客因爱好观赏大自然,乃遍游神州,著作了《徐霞客游记》;李时珍因钟爱医学,故遍尝百草,著《本草纲目》;英国近代生物学家达尔文因爱好观察动植物,乃著《物种起源》。此种事例不胜枚举。当然,“恨”有时变可成为认识之催化剂。恨之入骨,便产生了暴露其真相之欲望,于是去认识,解剖所恨之物,完成认识之大业。历史没有人的情感,就不会如此丰富多彩;认识若无情感,则不会如此硕果累累。可以断言,主体对认识对象的情感程度,影响主体变革认识对象的实践程度,进而影响主体对认识对象的认识程度。第二,情感强烈影响主体对客体及其信息的选择。主体在启动认识的瞬间,思维必然作一意向性选择。情感的作用就在于能使主体的认识指向近爱疏恨、趋乐避苦。进入主体认识或实践领域的事物,首先是主体所喜爱、喜欢之物。主体的情感能产生一种奇异的认识吸引力。主体的认识视线、触角会被情感所重之物吸引过去。第三,情感影响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程度。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程度也受情感的制约。对事物优劣、好坏、美丑、善恶、真伪,乃至对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有用与无用等等的认识,几乎都渗透着主体情感的作用。主体对认识对象的情感强弱程度影响着主体对认识对象的认识深浅程度。情感愈深、认识愈深。然而,过分强烈的情感又往往导致认识上的谬误,使得认识受到情感的操纵和摆布,走向极端,发生认识上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人是有情物,人的认识岂能无情?人在认识事物时,必定会将自身的各种情感因素加之于认识对象,使认识带上浓厚的感情色彩。忽视主体情感因素对认识的作用是不对的,是缺乏对主体的深刻了解,是机械唯物主义消极被动直观反映论的表现。
然而,情感只是人的精神世界中非理性的因素。看不到非理性的情感对主体认识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是错误的,但过分夸大情感的作用也是不对的。因为人除了有非理性的情感之外,还有理性的因素。人的理性因素诸如立场观点,对主体认识也是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的。正确的态度是,既不忽视主体认识中的理性因素,也不忽视非理性因素,正确地运用理性因素去制约非理性因素,合理地利用非理性的情感因素,使之在认识中发挥正常的、积极的作用。
四、素质与认识
主体在实践中的认识及其活动,除受自身利益、立场、情感等因素制约外,还受到自身素质的影响。主体的专业知识水平即文化素质同样制约着对认识对象的筛选和认识程度的拓展。主体的认识能力,不仅取决于主体的实践程度,而且也取决于主体的素质,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主体的素质更重要。处于同一实践中的不同素质的主体,认识结果、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可以完全不同,其原因并不在于有无实践基础,而在于素质的优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不是消极被动的直观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主体能否从观察认识到的现象、性质中揭示出本质和规律,从偶然性中揭示出必然性,就决不是实践的程度问题,而要视主体的素质如何了。素质的作用表现在:第一,主体的素质是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产生不同认识乃至对立认识的重要原因。例如植物学家、哲学家、地质学家、诗人、画家和农夫同游黄山,因他们的素质不同,情趣各异,所以在黄山各自选择和注重的观察对象亦不同,游黄山后的收获体会和认识结果也大相径庭。第二,主体的素质直接影响认识的深浅程度。主体的素质不同,认识的深浅程度就不同。有的只能认识现象、外部性质,有的却能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有的只能认识事物中俗见的东西,有的却能识别某种特有的属性;有的当真理碰到鼻尖时仍对真理一无所知,一无所觉,有的却能抓住千载难逢的偶然机遇,发现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无论是对自然事物的认识,还是对社会事物的认识,都是这样。例如,农夫认为树根只可作烧柴,艺术家则认为树根还可作雕刻之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只能发现商品二重性,而马克思却能从商品二重性中揭示出劳动二重性。第三,主体素质对客体价值的发现起着决定作用。客体价值的有无和大小,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倘未被主体所认识和发现,客体的价值就对主体无任何意义。客体的价值当然不是由主体决定的,但是客体价值的实现,事物本来面目及其规律的被揭示,却依赖于主体的认识能力。主体能否认识客体具有某种价值、能否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规律,客体的价值能否被主体所利用,一句话,客观事物在实践中能否转化为客体、客观自然能否转化为人化自然,主体素质起着十分关键性的作用。以伯乐相马为例。千里马并不是因为被伯乐相中而成为千里马,千里马的价值是马自身所固有的。但是,倘无伯乐,千里马的价值就不能被认识和被发现,千里马就不会被当作千里马使用。在这里,伯乐超人的相马素质,对千里马价值的发现起了关键作用。有多少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因主体缺乏应有的素质不识庐山真面目,而被埋没了价值。同一事物在不同素质的主体面前,其地位、价值和作用会有天壤之别。同是一物,何以有如此悬殊之价值?因主体素质不同所致。鱼目混珠,乃因不是慧眼所为。“慧眼”即主体从事实践、进行认识活动时所具有的素质。认识活动、实践活动若忽视主体的素质,无论如何是不会成功的。
主体进行认识所必需的素质,包括已往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专业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两个方面,它是人们长期实践经验和刻苦学习钻研专业知识的结果,决非天生和一朝一夕之功。主体素质的训练和提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离不开实践和读书学习。只读书不实践,素质提不高;只实践不读书,素质也提高不了。只有既善于实践又善于读书学习的人,才能在认识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提高自身认识事物的能力。主体必须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利拓展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利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应当成为认识论的又一重要原则。
五、能动性与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但实践并不直接等同于认识。主体能否在实践中产生和形成某种认识,取决于主体是否发挥能动性。毛泽东同志说,一切事情都是要人做的,“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日‘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⑥从实践中产生和形成认识这件事同样需要人去做,也需要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有些人虽然也在从事变革外界事物的各种实践,而且实践的时间也相当长,但并没有能从实践中得到什么认识。这里的认识,不是指关于事物外部现象,性质的感性认识,而是指揭示事物内在本质、规律和必然性的理性认识。究其原因,在于没有发挥应有的能动性,被惰性所羁绊,忙于实践却无所用心,不化气力去探索事物的真理;置身实践却懒于思考,不用脑子从大量接触到的感性现象和性质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必然性。
主体在实践中的能动性,首先体现为认识的欲望。主体从事实践活动,必须有认识的欲望,有探究未知世界和事物奥秘的求知欲,有一种为改造世界而认识世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主体倘若在实践中毫无认识之欲望,无认识之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不会去发挥能动性,就不会努力实践、刻苦实践,就会满足于对事物的一知半解,就根本不想通过实践来获取关于事物的真知。主体没有认识之欲望,实践断然不能持久,认识断然不能成功。古今中外多少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乃至政治家和军事家,在强烈的认识欲望即能动性驱使下,不畏艰险,矢志不喻,战胜和克服了各种艰难困苦,去控求事物的真谛。认识之欲望是他们勇于实践、控索真理、获取真知的内在动力。有无认识之欲望或认识欲望之大小,是主体有无能动性和能动性大小的表现。
主体在实践中的能动性,其次体现为实践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无目的、无计划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而盲目的实践是产生和形成不了任何认识的。这里的目的,是指主体实践时所负有的认识任务或使命。主体在实践中必须明确实践的任务,即通过实践形成正确的认识,切忌为实践而实践,埋头实践却不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打算或不准备通过实践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必须性。如果这样,实践也就失去了意义。一些人在实践时,盲目性很大,不知为什么实践,也不明确实践的任务,似乎实践就是一切,将能动性束之高阁。改造世界的实践本身是主观能动的活动。这种能动的活动赋予实践以目的性和计划性。主体是为了一定目的、按照一定计划进行实践的。无目的、无计划的实践即无能动性的实践,不能称之为人类真正的实践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乃是动物的本能活动。
最后,主体在实践中的能动性,还体现为运用大脑进行抽象概括的思维作用上。主体尽管在实践中可以获取到外界事物的许多信息,但能否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组合和抽象概括,则不取决于实践,而取决于主体能动性。实践出真知,但从实践到认识有一个过程,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完成和实现这一飞跃,要依靠能动性。在实践、直接经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有一个中介,即大脑的思维作用。感性认识必须通过大脑抽象思维的中介作用,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而能否运用或正确运用大脑抽象思维的中介作用,取决于主体能否发挥能动性。如果主体不发挥能动性,即使感性材料积累得再多,实践经验再丰富,也无法完成和实现这一飞跃。主体的能动性在这一飞跃过程中,就表现为运用大脑思维对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改造制作功夫。人人都有脑,但未必人人都肯用脑、都会用脑。一些人虽然终身都置身于实践之中,却滞留在认识的此岸,到达不了认识的彼岸,实现不了由现象到本质的过渡,其原因就在于没有很好地运用大脑的思维作用。不主动运用大脑,纵然大脑具有抽象思维的作用和能力,它也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思想认识。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8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10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八卷第387页
④《列宁全集》第二十七卷第33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46页
⑥《毛泽东选集》四卷本第4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