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艺创作的几点思考_文艺论文

关于文艺创作的几点思考_文艺论文

关于文艺创造学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艺论文,创造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造学,是20世纪科技发展的产物。过去人们总以为它和科技有密切的关系,适用于科技创造力的开发。那么,它是否可以有效地提高文艺创造力,让创造学从科技走向文艺呢?

有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历史上关于艺术创造的理论丰富多彩,可惜不成系统;现实中艺术创造实践欣欣向荣,而创造性文艺论体系尚未建立呢?看来原因很多,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回答:前者最主要的原因是历史的局限,由于创造学没有出现,使得人们的艺术创造理论如同支离破碎的七宝楼台。后者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为的过错,由于过去对创造学的普遍使用性认识不足,使得今天的艺术创造理论的研究还刚开始。

一、文艺理论需要创造学

马克思曾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还说印刷术“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的确,自然科学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着起精神发展作用的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的进步。现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的进步。现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们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了。现代文艺学的发展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渗透进了文艺学,文艺学中出现了生理学、心理学、生物学和人类学的知识,有人还用科学方法对色、形、声等艺术的物质材料作实验研究,标志着文艺学不再是纯粹的思辨性的社会科学,而开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尽管含有自然科学因素的文艺学由于其机械唯物主义的性质,忽视了人的审美认识的主观能动作用,不少观点还只是直观性的朴素描述或设定,不可能充分揭示艺术的真谛,但毕竟显示文艺学正在借助自然科学的力量作深入的发展,其方向的正确性是不容怀疑的。

现在,人们试图对艺术现象进行定量分析,试图从大脑网状组织、大脑血液移动理论和脑化学中寻找想象的生理机制,试图开发右脑功能提高艺术创造力,试图从物理学的磁场理论、耗散结构理论和热力学第二定律研究意识和情感,这都是有一定意义的。有人还运用三论(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把文艺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值得注意的是,三论在我国不仅引起自然科学家的重视,而且经济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社会科学工作者也对它们甚感兴趣,试图引用它们解释某些经济、历史等方面的现象和理论。

上述情况说明自然科学不少学科和理论,同文艺都有密切的关系。创造学是一门创造发明的艺术,它尽管还在发展和完善之中,尽管代替不了自然科学创造的原理和方法,但自然科学创造的原理和方法也代替不了它的价值和作用。这种独特的综合性的科学理论不仅对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所裨益,也能使文艺的发展获益匪浅。创造学将使文艺理论科学化,使文艺理论获得科学的力量。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我们也只有把文艺理论和创造学结合起来,创立一门文艺创造学,才能使艺术家发挥更大的艺术创造力,使文艺理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二、文艺创造学研究什么

文艺创造学作为创造学的一个分支,专门研究艺术创造力和艺术规律,有着自己特定的研究内容。由于文艺创造学是根据创造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艺术创造的,它的研究内容也必然和创造学的研究紧密联系。创造学主要研究创造力、创造的规定性、创造环境、创造能力、创造思维、创造人格和创造技法。文艺创造学研究的大致也是这些方面。

艺术创造力。创造力是新的内在联系的能力,它最大的特点是摆脱妨碍事物发展的习惯势力,改变种种不合理或已经过时的现行规范。同样,艺术创造力是理智地揭示艺术创造的新的内在联系,主动地改变艺术创造现行规范的能力,是研究创造新的和能进一步发展的艺术作品、艺术思想,并能使它们超越通常发展的能力。因此,艺术创造力也就是艺术创新能力,艺术家各种能力中最宝贵最起作用的能力。艺术创造力是一种内在的生命力的体现。它既是艺术家的艺术生命力,也是艺术作品的艺术生命力。文艺创造学认为艺术创造力决不是神灵凭附之类的东西,有着现代生理学、心理学的科学根据。

创造的规定性。对艺术创造活动作文艺创造学的分析,可以概括出多种规定性。例如自由性。艺术家通过艺术创造实现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这种飞跃的基本特征是突破原来的知识圈,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意识地创造新的艺术世界。自由性是艺术创造的本质或灵魂。再如目的性。它是自由性的外射。列宁曾说,“目的通过手段和客观性相结合,并在客观性中和自由相结合”。目的性和自由性的结合,成为艺术创造的原动力,使艺术家的自由性克服盲目性,产生主动的追求,自觉的意向。再如批判性。它使得艺术家不随便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以批判的眼光对待现实中一切不合理的因素,从而反对盲从和迷信,积极地进行独立思考,同时又批判地继承前人创造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成果。再如新颖性。艺术家总是锐意创新,追求新的独特的表现,使自己新的情感和构想变成崭新的形象、独立的存在。再如流畅性。这是艺术创造表现的特点,显示艺术家在气度上的从容自如、游刃有余,在思维、语言、想象、手法等方面的酣畅流利、生动自然。这些创造的规定性,和谐统一,相辅相成,集中为艺术家的创造性和创造精神。

创造环境。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艺术家和其他人一样,是离不开环境即社会现实的。但有的环境往往压抑艺术家的创造力。要使艺术家的创造力得到开发,必须冲破环境中根深蒂固的旧观念,冲破一切阻碍艺术发展的清规戒律,否则艺术家将成为环境的奴隶。文艺创造学认为,充分改善阻碍艺术创造力发展的环境,创造一个激发艺术创造力的环境,积极地面向生活、深入生活、反映生活,业已成为开发艺术创造力的重要因素。艺术家还要重视自我环境因素。这种因素主要来自教育、感情、文化认识等方面。如果一个人墨守成规、邯郸学步,或者陶醉于所谓“自我”表现,那么他绝不能在艺术上有创造性的发展。有些人知识面狭窄,害怕心理严重,只能发挥吸收、记忆、推理的大脑功能,必然难以获得艺术的成功。因为这些阻碍创造力发展的自我环境因素,不能提供一定的艺术构想的选择途径数量,而成功的机率是与这种途径数量成正比的。有些人认为创造不一定要良好的环境,靠个人奋斗就能打出一个新天地,这是十分错误的观点。领导的官僚主义,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社会的不稳定都会损害个人的艺术创造力。

创造能力。创造需要能力,研究和挖掘各种创造的能力,对艺术创造具有重大的意义。对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的生理机制和作用我们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目前还只是停留在共性或一般性的研究上。不同的艺术家有不同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也以此显出他们特殊的创造能力和不同凡响之处。因此研究个性或特殊性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比研究共性或一般性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更为重要更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创造能力中有一些是属于基础的能力,至今尚没有深入的研究。例如着重于形象表达的表达能力和着重于情感表现的表现能力,有一定的区别,这种区别往往造成艺术家创造的侧重点,形成创造的特色。再如直观能力不仅仅是一种直接观察的能力,它是获得理论认识的基础,是各种创造能力的起点,也因此是产生创造力的源泉。直观能力与直觉能力的联系和区别也有待于研究。再如过去比较注意具象能力的作用,对抽象能力比较忽视。随着艺术的发展,看来抽象能力更应被现代艺术家重视,因为只有通过抽象才能突破时空的限制,获得从有限到无限的自由。再如我们一向高度评价艺术创造中审美判断能力的重要性,但是这种判断能力和逻辑中的判断能力究竟有什么质的区别,能不能进行定量分析,这也是文艺创造学的课题。

创造思维。艺术家的思维是各种各样的,其中最主要的无疑是形象思维。但是,至今为止的形象思维研究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现象研究即指出它不同于抽象思维的特点方面,还没有从创造学角度研究它的发生发展,特别是还没有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发这种创造性思维。再有人们往往走上一个极端,在艺术创造中独尊形象思维而排斥抽象思维。他们就没有想到,为什么许多科学家可以从音乐艺术中获得灵感,而艺术家为什么不能从哲学、科学的思维中获得启示呢?科学思维过程一般分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四个阶段。实际上艺术思维也是这四个阶段,但我们似乎还没有从这四个阶段来研究艺术创造思维活动的轨迹。再如从科学研究中总结出来的一对创造思维方式——扩散思维和集中思维,也是艺术创造中基本的思维方式。前者是尽可能地提出各种设想,后者是把前者的各种设想提炼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案。再如对艺术概括极为有用的统摄思维,对艺术借鉴极为有用的侧向思维等,这方面研究的责任看来也只能由文艺创造学承担起来。

创造人格。艺术家的人格直接影响着他的艺术创造活动的成败得失,因此研究艺术家的各种人格特征,研究什么样的人格最有利艺术创造活动是文艺创造学重要的任务。一般说来,艺术家都重视自己情操、意志等方面的人格修养,但是这种人格修养的具体过程,艺术家本人不一定能够说得清楚或科学地说明,这就需要有专门的理论来分析研究。例如艺术家都强调个性的作用,但个性的基因、结构和发展,是很复杂的问题,特别是结合到具体的艺术家身上,更显得玄妙。在这方面,文艺创造学大有用武之地。文艺创造学通过对古今中外艺术家人格特征的研究,解释人格特征在艺术创造中的表现,例如中国艺术家十分重视的诗品、画品、艺品,以及灵性、才情和气度,都是人格特征的表现,都可以作文艺创造学的剖析。艺术创造的人格涉及到许多创造活动的具体情况,例如通常所说的创造精神的内容是很丰富生动的,其中的自居作用就应该借助创造心理学来分析。艺术家的自居作用和科学家的自居作用不同,但是又有共同之处。揭示这种异同可以加强科学与艺术的交流,使艺术家在认识、研究、创造客体对象时获得更有效更有利的心境和机遇,使主客观的和谐统一更加科学和更加成功。

创造技法。创造学的创造工程专门研究和提供各种创造的技法。创造技法和创造意识一样重要,在艺术创造活动中,有创造意识而没有或缺乏创造技法往往手足无措。文艺创造学的创造工程,不研究成功的艺术家的成果,而是研究成果是如何从艺术家头脑中脱颖而出的。这一方面能够揭示艺术家成功的秘密,另一方面也使得一切艺术学徒能够掌握和运用前辈艺术家创造的钥匙,冲破艺术创造的神秘大门。创造工程的许多技法主要是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发明创造中总结出来,又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创造发明服务的,由于科学与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和相通的地方,也能够运用到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方面去,发挥同样的作用。例如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倡导的智力激励法,不仅能够为技术革新提供大量信息,也能够在艺术创造中产生可供选择的大量信息。再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康顿教授发明的统摄法,运用到艺术创造中去,可以通过已知的东西作媒介,将毫无关连的、不相同的知识要素结合起来,来打开未知艺术世界的大门,勾起人们的艺术创造欲望,使潜在的艺术创造力发挥出来。此外如联想法、模仿法、象征法、类比法、拟人法,也都是在艺术创造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我们研究和运用。

三、文艺创造学的特点

文艺创造学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从前人们往往把科学创造看作科学天才的创造,认为只有科学天才才能创造科学的奇迹;从前人们也往往把艺术创造看作是艺术天才的创造,认为只有艺术天才才能戴上艺术的桂冠。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崇拜的、赞赏的只是艺术创造的理论和成果,没有或很少记录艺术家进行创造活动的具体的思维及其方法。但是,从文艺创造学角度看,艺术长河中百舸争流,最先到达顶点的“天才”,只是在创造过程中发挥了更大的创造力,他在创造意识和运用方法上高人一筹。文艺创造学要使人们原来认为神秘莫测的艺术创造构想,最终也可成为一个普通人所有的构想,以此来极大地提高艺术创造的效率,促进人类的文艺事业。因此,文艺创造学破除了艺术创造的神秘性。

第二,文艺创造学之所以能够把创造学的一般原理和某些思维过程、创造技法,运用于文艺中去,是因为人们越来越发现科技创造和文艺创造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库恩、普列高津、钱学森、谈家桢等现代科学家、科学哲学家认为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现代脑科学更证实了人的左右脑功能具有科学创造性和艺术创造性的高度统一。一部科技发展史表明,科技的创造离不开艺术的美感;一部文艺发展史也表明,文艺的创造也离不开科学的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和文艺的渗透、融合和交叉越来越明显了。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从山麓分手,回头又在山顶汇合。”文艺创造学不正是科学和艺术汇合的成果,不正是艺术科学化的产物吗?因此,文艺创造学具有明显的科学性。

第三,文艺理论研究过去看上去虽然五光十色、洋洋大观,却没有很好地研究人类自身的艺术创造力。因此,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文艺评论尽管老讲到某某文学家、艺术家具有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可从来没有把艺术创造力的特点、作用讲清楚。文艺创造学的出现,就开拓了文艺理论研究的新路子,可以专门研究和寻求艺术创造的构想、过程和具体方法,揭示艺术创造的内在规律,提供行之有效的创造技法,并培养和开发创造性文艺人才。因此,文艺创造学显示出文艺学从未有过的创造性。

为此,我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创立文艺创造学的观点,近年来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希望引起创造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的共鸣。

标签:;  ;  ;  ;  ;  ;  

关于文艺创作的几点思考_文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