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应重视社会时空的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唯物史观论文,重视论文,时空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长期以来,时间和空间作为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范畴,只是局限在自然观的领域里,而没有作为社会时空扩展到社会领域来研究。这不仅使人类社会的许多现象及其规律无法从哲学时空观的角度来加以说明和解释,也制约着我们对自然时空的深刻把握。其实,社会时空与发展问题、与历史规律和人的活动的关系问题、与文化问题以及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等一系列唯物史观的问题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就迫切要求唯物史观对社会时空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1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没有时空概念就无从理解物质运动的本质。黑格尔说过:“运动也被说成是空间与时间的关系,然而必须把握这种关系的更具体的方式。”〔1 〕这种“更具体的方式”就是指每一种运动形式都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如果人的活动是社会运动的实体,那么这种实体就应当有其自己的时空存在形式,即社会时间与社会空间。由于社会时空与人的活动相联系,各门社会科学从不同的角度对时间和空间进行研究,相继出现了研究时间和空间和各种不同形式的运动规律的交叉学科(如时间经济学、时间文化学、时间心理学、时间社会学等等)。但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时空问题有其独特的视角,那就是从人的活动的角度研究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
唯物史观之所以要从人的活动的角度研究社会时空,这是由人的活动的性质和社会时空的特点决定的。
从主体活动的性质来看,主体作用机制中自觉程度是时间和空间对人类社会价值度的直接确证。动物的生命活动是不自觉的,表现在时间上,直接由自然环境的节律和动物机体本身的生命节律(生物钟)调节;表现在空间上,则受天然食物的自然分布的决定,它的活动空间就是它的食物分布空间。而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自觉的。人的活动不仅以“外在尺度”、遵循自然时空的规律行事,而且能以自身的“内在尺度”、根据人的目的和需要赋予时间和空间以能动的意义,即能通过人的活动,创造适合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
然而,传统的哲学在阐述时间和空间时,由于过分强调自然时空对于人的活动的优先性,提出人在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时必须一切以时间、地点(空间)为转移,把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性作为主观主义而排斥出去,形成一种没有人活动于其中的、没有目的、意义和价值的纯粹的时间和空间,造成自然时空与社会时空的分离。因此,只有把时空范畴引入历史唯物主义领域,才能揭示人的活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才能正确理解时间空间的社会特性。
社会时空的意义是由人的活动赋予的,它本质上是社会主体——人的活动的反映。自然时空揭示的是自然界的物质运动的本质属性,是对自然存在的物质的反映和抽象,而自然存在的物质的运动是在没有人的活动参与下照样进行的,因而自然时空只是一种外部参量。在牛顿的实体时空中,时间和空间同物质世界毫无关系。在爱因斯坦的关系时空中,时间是空间的一个维度,只受物质密度或空间曲率的影响,而本身与物质的演化无关。它以外部参量形式出现在力学描述之中,本身不是一个力学量,不具有能动的变换特征。〔2〕而社会时空却不同。 它是社会演化的时间和空间,是一种内部参量。因而社会时空揭示的是社会的运动的本质属性,是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反映。因为社会运动的主体是人,社会运动的规律是由人的活动赋予的,没有人的活动,社会时空对人来说就毫无意义。马克思指出:“劳动时间本身只是作为主体存在着,只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着。”〔3〕因此, 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是可以通过人的活动达到改变的量与质的统一。从其特点来看,社会时间并非均匀流逝的,社会空间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社会时间由人的活动来说明,那么,成功的活动促使社会时间缩短,社会空间变大,表现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失败的活动促使社会时间延长、停滞甚至倒流,社会空间变小,表现为社会落后和倒退。社会时空这种既变长又变短、既变大又变小的辩证运动本质是人类活动的反映。社会时空既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又是评价社会进步与否的尺度。
2
上述可见,社会时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人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性。社会时空不仅具有主体性,还具有客观性、社会历史性和相互转换性。
社会时空的客观性具有两层含义。其一,人们创造社会时空不能随心所欲、无中生有。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时空中的,人的一切活动都要考虑到自然时空的制约。其二,社会时空结构作为人的活动过程的结晶,又反过来制约和影响着人的活动。在人的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时空状态,直接影响着主体接触、改造与利用客体时间和空间的速度、规模、水平、范围和层次等方面。任何一代人都必须在由他们自己造成的社会时空中活动,即不能任意超越既定的社会时空的制约。
社会时空的社会历史性则是指,由于每一代人的活动的需要、方式、目的等等不同,社会时空也具有不同的内容。社会时空作为一种存在只能从人的具体活动中获得它的规定性。人在活动中赋予时间和空间以“灵魂”,这个“灵魂”就是社会时空观。古代人的社会时空观,总的来说是淡薄的。那时人的活动是不计较时间消耗的;人的活动空间也是非常狭小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农业生产活动和科学技术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步确立起较强的时空观念,测量时间和空间的手段也更加科学。到了近代,爱因斯坦的相对时空理论取代了牛顿的绝对时空理论,大大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拓展了人们活动的空间范围。科学、准确的时空观念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在现代,人们之间的交往日益扩大,活动更加广泛,使人们的时空观念发生急剧的变化,立体的四维世界变得难以把握。在商品经济活动中,人们提出“时间就是金钱”的口号;在国际性的竞争中,各国为了发展自己的实力,都在争取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速度越来越快的交通工具是争取发展的时间;运算次数越来越快的电子计算机也是争取发展的时间;一些发达国家之间的竞争从地球扩展到其它星球则是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当今世界的激烈竞争中,谁失去时间,就可能同时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社会时空的相互转换性的含义是,通过人的活动,社会时间可以转化社会空间,社会空间也可以转化为社会时间。马克思非常中肯地指出:“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4〕“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 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5 〕这就是说,通过人类的劳动实践,能够使人的生命活动的时间结构发生深刻的变革,赋予时间以能动的意义。人类的劳动是随着时间流逝的,但时间并不随这种活动的结束而消失,而是转换成了另一种形式——空间的存在。正如马克思指出:“劳动物化了,而对象被加工了。在劳动者方面曾以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东西,现在在产品方面作为静的属性,以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6〕社会时空的转换也是一样, 当劳动过程结束之后,时间就以“积淀”的形式转换为人的活动的社会空间。同样,作为“积淀”形式存在的社会空间结构也会影响人的活动的时间。正是在人类千百万次的劳动活动中,时间和空间被赋予了活生生的现实存在,使得时间空间化和空间时间化。人类社会就是因为社会时空的相互转换而有所继承、有所发展的。
3
把时间和空间范畴引入历史唯物主义领域,可以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许多问题得到新的解释,因而是对唯物史观研究的深化。这一“深化”突出表现在:
首先,为发展哲学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发展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发展包括社会的发展和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但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个体的发展,都是争取时间,以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于是时间在各个活动领域的分配问题,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各种活动在时间上所占的比重,决定着人的发展空间的大小,决定着人的发展水平。因此,节约时间,按照一定的比例对时间进行分配,乃是调节人的各种社会生活的一条规律。马克思说:“正象单个人的情况一样,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活动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省。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正象单个人必须正确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以适当的比例获得知识或满足对他的活动所提出的各种要求,社会必须合理地分配自己的时间,才能实现符合社会全部需要的生产。因此,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的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这甚至在更加高得的多的程度上成为规律。”〔7〕节约劳动时间, 就等于增加自由时间,扩大个人和社会发展的空间。“从整个社会来说,创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也就是创造产生科学、艺术等等的时间。”〔8〕而创造自由时间,也就是“为自由活动和发展开辟广阔天地。 时间是发展才能等等的广阔天地。”〔9 〕现代西方社会学对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以求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探求人类全面发展的途径。有人把时间分析成“工作时间”、“生活时间”和“闲暇时间”,并相应地建立起人们活动的“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西方社会学家对社会时空的研究表现出的居高不下的兴趣,表明社会时空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环节。
时空的利用规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性质。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的时空观念是“我为时间和空间存在”,而不是“时间和空间为我存在”。所以,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严格按自然时空规律活动。时间和空间对人类来说,既是公平的,又是无限充裕的。无限充裕的时间与时间的浪费重叠在一起;人们在空间上的存在只是“狭隘地域性存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时空的作用逐步被人们所认识。但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时间和空间也受到阶级对立的影响,时空的利用是依赖对时空的掠夺实现的。少数人通过夺取他人的劳动时间以充分享用“自由时间”,政治、科学、艺术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是建立在“盗窃他人的劳动空间”的基础上,战争则直接就是争夺空间之战。而多数的个体则陷入极其痛苦的、无休止的劳动时间之中,用于发展自己的“自由时间”少得可怜,从而发展空间非常狭窄。随着阶级的消灭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与个体的发展趋于统一。在未来的理想社会里,时空变换不应当只为族类或少数个体而牺牲多数个体。它应当既为族类,也为多数个体。随着科学技术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使以前人们用于谋生的“必要劳动时间”极大缩短,而用于每个个体的自由发展的时间极大的增加。这一增加意味着个体为多方面发展自己才能和个性而参与的活动领域变得极为宽广了。这样,由自由时间转化为人的活动空间扩大的事实,必然导致人类的自由度的显著提高。到那时,劳动时间本身的社会意义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旦在直接形态之下的劳动不复是主要的财富源泉,劳动时间也就不能而且一定不能再作财富的尺度。”〔10〕财富的尺度不是劳动时间,而是自由时间了。
其次,给唯物史观研究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传统观点认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中揭示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的规律。这种观点从整个社会历史的进程来说,是正确的。但是也很容易认为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解为简单的对应关系。这种思维方式是单线的、历时态的,而非立体的、共时态的。这种思维方式也很容易认为历史只是一种纵向的线性运动,从而有可能把曲折复杂的历史看作是一个简单的机械过程。这种观点不能圆满地解释为什么某些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非常低的条件下仍然能够建立起先进的社会制度。其实,历史不仅是由人的活动推动时间运动构成的,也是由人的活动推动空间运动构成的。没有空间运动就没有人,没有社会,没有社会的发展。正是猿类由树居到地面居住这一空间运动,才形成人;也正是人们之间的交往,才形成人类社会。
如果用“时空运动也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原理分析社会形态的更替,可以认为,时空运动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相互交织地结合在一起,由此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在社会基本矛盾中,实际的情况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应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立体的网络结构关系。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总体上是相对应的,而就特定的民族和国家的一定历史时期来看,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上,能够建立的生产关系并非只有一种,而是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可能性空间。正是在这种多种可能性空间内,某一民族和国家的社会制度会受到来自其他民族和国家的社会基本矛盾与时空结合的运动的影响。由于中国封建社会人为地阻碍了历史的时空运动,使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几千年。又由于近现代受俄国的社会基本矛盾与时空结合的运动的影响,中国能够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由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同理,对于整个欧洲发生的工业革命,近代科学技术的繁荣和资本主义的普遍确立,也都是时空运动过程的产物。
注释:
〔1〕黑格尔:《自然哲学》第47页。
〔2〕参阅安立仁《从时间之矢到内部时间》, 《西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18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95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532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5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120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381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第281页。
〔10〕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Ⅲ), 第3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