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蹈,从何而来?它是从哪里来的?_中国古典舞论文

中国古典舞蹈,从何而来?它是从哪里来的?_中国古典舞论文

中国古典舞,从何而来,向何而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古典舞论文,而来论文,而去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古典舞学科,是建国后创建起来的一个新的舞蹈学科。但重建不是凭空捏造,它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进行的。虽然我们有戏曲、武术等历史积淀丰厚的传统身体文化,但要达到使中国古典舞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的目标却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它需要具体的方法和明确的指导思想。尽管在不同的时期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在发展变化,但五十年来,我们有三个基本认识是没有变的。

首先,中国古典舞要具有中国的民族特性和传统文化的审美特征,这是我们的基本点。它要在包括戏曲、武术、中国民间舞以及丰厚的中国舞蹈史料等民族传统基础上构建,形成自己的特征。我们在舞种形成的过程中要广收博采,如果不坚守民族特性,很可能变成杂乱无章的大拼盘、大杂烩。

第二,中国古典舞要固守舞蹈的本体。中国古典舞来源于戏曲、武术等,但它们都不是纯粹的舞蹈形式,不能照搬,所以我们必须从中研究、提炼出自己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

第三,中国古典舞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要找出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还要建立起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教学体系。

本着这三个基本点,古典舞在五十年的发展中不断摸索,结合不同时期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完善着自身的建设。五十年的实践,我们大致可以划分出两个阶段。

1950年——1966年

这一阶段主要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经过不断的探讨和实践,初步总结出了一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中国古典舞训练教材。

建设初期,在如何训练的问题上大致有三种看法和做法。一是主张原封不动地用戏曲的训练方法,因为它是现成的;二是主张借鉴芭蕾,认为芭蕾的训练是科学有效的,适用于全世界的各种专业舞蹈演员的形体训练需要;第三种主张是以戏曲传统为基础,从舞蹈的训练需要出发,把中国古典舞从戏曲舞蹈中独立出来,进行新的发展。我们选择的是第三种主张的做法。

从1950年起,舞蹈界在上述三个主张上都有人进行了实践。一种做法是直接学习戏曲片段和腰腿功训练,或按行当对戏曲身段进行整理,例如中央戏剧学院“舞研班”的做法。另一种是中央戏剧学院中国古典舞研究小组的做法。在学习戏曲基本功和舞蹈性较强的戏曲片段的同时,对戏曲训练体系进行了比较深入全面地梳理,撰写出《戏曲科班训练》及关于如何训练舞蹈演员的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第三种做法。

1954年在“文化部舞蹈教员训练班”上,教员与学员共同努力,借鉴芭蕾的结构,对戏曲训练体系中的基本功、身段、毯子功进行分类和必要训练步骤的整理,由此组成了包含把杆、踢腿类、控制类、跳类、转类、翻身类训练以及身段组合和毯子功这样一个综合性基础教材。

北京舞蹈学校成立以后,我们更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和学习戏曲,对京剧和北方昆曲的研究扩展到我国的南部地区,并对川剧、梨园、蒲仙、高甲、秦腔等剧种也进行了学习研究。1956年以后,还开展了针对武术的学习,观摩全国的武术表演,跟踪学习了长拳中的罗汉拳、背腿连拳、青龙剑、飞风剑等。在此基础上,编创了一些课堂组合,进行关于风格特点与舞蹈语言的探索,对当时的舞蹈创作产生了一些启示。

从1954年开始,经过六年的实践,中国古典舞的教学与教材有了迅速而全面的发展。在1960年我们编撰出版了《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因为它的封面是绿色的,所以大家都昵称它为“大绿本”。这本书的出版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创举,它意味着中国舞蹈从戏曲中独立出来,形成了作为独立艺术手段的中国古典舞的动作语言,对当时的中国舞蹈创作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实践的结果证明了这种做法的有效性。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一阶段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继承”,一个是“借鉴”。关于这一点可以从当初我们的三个指导思想来检验。

在科学系统性方面,我们采取借鉴芭蕾舞的经验,从目前世界上最完善的芭蕾训练体系中寻找出它与古典舞训练的共性,例如腿的直立、重心的要求、使学生有效掌握舞姿和旋转跳跃的能力、如何把地面舞姿发展到空中从而形成各类舞姿跳跃技巧等,据此对古典舞的教材进行整合。无论从对课堂训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合理安排还是从教材之间的‘纵、横’关系,芭蕾的训练体系对古典舞训练体系的形成、丰富和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民族性和舞蹈本体性方面,中国古典舞的训练内容是继承自戏曲和武术的,但不是对它们的简单照搬。由于戏曲、武术终归不是舞蹈,当它被选择为舞蹈的训练教材时必须考虑到其本身的特性。要根据舞蹈的需要对其进行取舍并给予重新规范、运用和发展,使得经过提炼的动作并不以戏曲、武术的规范作为绝对的标准,而是在保持原有风格动律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变化与发展。在变化与发展中,将描述性极强的戏曲舞蹈和对抗性极强的武术纳入舞蹈的规范中。

从这个阶段的实践中可以看到,用这套教材,我们培养出了一批以陈爱莲等为代表的优秀演员,并促成了一大批节目和舞剧的发展,如《小刀会》、《宝莲灯》、《鱼美人》、《春江花月夜》等,为以后古典舞的发展奠定了宝贵的基础。

1978年——现在

在经过一系列反思的基础上中国古典舞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关键词是“民族性”,特点就是追求民族特性更深入的体现。

为此我们召开了在中国古典舞学科体系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十六次会”。这次会议从1979年9月7日开始,历时三个月,一共开了36次会,故称“三十六次会”。在这些会议中我们反思走过的历程,总结出如下问题。

坚持民族性不够。在借鉴芭蕾的过程中,我们看两个舞种的共性多,看个性少,对芭蕾训练体系的借鉴有生搬硬套的痕迹。在继承戏曲、武术这些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注重功能训练而忽视了审美风格的继承;着眼于外在层面的东西,比如动作和技巧,忽视了进一步思考其内在的风格韵律特征,对戏曲、武术中的民族美学特征和民族艺术规律认识不够。传统艺术会随着时代的更替而发展,而美学特征、艺术规律是相对恒久的,这也正是中国古典舞所要加以继承和吸收的最重要的内容。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解决措施。

措施之一:扩展对传统的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美学特征和艺术规律具体渗透并体现在戏曲和武术中,包括丰富、细腻、极富表现力的身体律动、身法韵律、节奏特点、语法和语汇结构及“形、神、劲、律”等内在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内容。我们将之归纳、提炼成为新的身韵课程,形成一种在基训以外新的扩展,以丰富主体课程的建设。

身韵教材的整理是以戏曲、武术审美在身法运用规律中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在具体整理教材时,我们对千变万化的戏曲与武术动作,按照身体不同部位的运动路线进行归类,研究其运动规律以及各部位之间的配合规律,例如:以腰为轴、全身配合等,以此组织训练教材,并按其规律精选典型,提炼、分解、剖析为基础元素。元素的提炼可以使我们从复杂的外部形式中找到核心,找出难点并进行强化训练。在教材的整理中,我们还找出戏曲、武术中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节奏劲力的运用方法,研究动作的连接和动作对比的规律,找出意、气、力在动作运行中的关系。如:从反面做起的动作运行规则,以及阴阳、动静、开合、大小、高低、快慢等诸因素在强烈对比中的“合”,力图把握民族传统舞蹈的审美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形体规律上的具体体现。

身韵课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典舞已经从戏曲、武术中脱胎出来,形成舞蹈艺术的本体特点。它突出了中国古典舞民族气质的贯穿,加强了舞蹈语言的民族性,奠定了古典舞训练体系的根基。有了这个根基,中国古典舞将会无可限量地发展创新。

措施之二:对原有的基训课进行改革。我们试图把传统舞蹈审美作为必须把握的精髓,将之贯穿在整个古典舞基训中,使基本能力、技巧、舞姿、动律、节奏、舞句等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基训彻底摆脱那种游离于民族特性之外的所谓纯功能性训练的影响。我们认识到正确借鉴芭蕾与两个舞种的结合是截然不同的。基训的任务不能不以功能作为一个主要方面,这是舞蹈表演的特性所决定的。但是在解决功能性训练的同时也必须解决其与古典舞的属性特点、审美风格、身法技巧、艺术表现力、语言特性的整体一致性等问题,要将之作为一个统一的主体来考虑。

为此,我们力图寻找出培养民族技巧所需要的特殊能力的解决方法。例如解决开与关、绷与勾、直与曲的关系,以腰为轴全身配合的训练,以及爆发力的训练等。加强以拧倾圆曲形态为主要特色的舞姿与动势的训练,例如强化控制与旋转的身法性,形成拧倾、俯仰、交叉、旋拧的静态与动态连接,使身韵的身法与能力的技巧训练相结合。我们还改变了跳的发力方法并加强了跳的身法性,形成了民族所特有的空间感和爆发力。通过刚柔、缓急、高低和幅度大小对比的运用,提高了技巧的难度。同时我们在训练方法上进一步追求科学性、系统性,形成了从地面到空间以及能力、技巧等方面训练的科学系统性。

两个改革措施的实施,使我们在这一阶段成功地培养出了又一批出众的人才,同时也促进了创作方面的长足发展,产生了如《新婚别》、《黄河》、《风吟》、《扇舞丹青》等一大批优秀剧目。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与积累,我们按照以舞蹈为本、继承传统、遵循科学、把握时代的原则,继承了戏曲、武术等传统文化的精粹,提炼民族传统审美内涵特质,借鉴东西方各舞蹈体系的构建经验,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特征的动作风格语言系统,建立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受到了来自各方的肯定。

中国古典舞重建的路不可能是笔直的。它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步步地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现在,我们仍将面临如何把中国古典舞的体系发展得更加完善的问题。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对专业提出新要求的基础上,我们的工作或许还要进行新的调整。

1、就现有教材而言,我们仍然需要在民族特性上进行补充与完善。在向传统学习中,我觉得热爱传统是态度,发展传统是目的,继承和扎根传统是途径和有效手段。为了更好地发展传统,我们必须先继承传统。在教学中要继续强化我们的民族特性。目前,我们的教学与创作中,还存在着“重技轻艺”的现象,课堂和舞台上的技术技巧成分越来越重,而舞蹈本身的艺术表现力却得不到充分的体现。我们的身韵课程在教材与教学方法上还有诸多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正在摸索解决的办法,有些做法已初见成效。

2、就课程建设而言,中国古典舞的教学体系尚未健全。比如缺乏连接课堂与舞台的过渡性课程,以及像舞蹈表演课一类的培养学生舞台创造和表现的课程。这类课程的开设意味着学生开始向演员角色的转换,是我们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表演者的必经之路。这些课程的开设势在必行。

3、在剧目创作方面,我们还要付诸更多的努力。推动舞种发展主要还要靠创作剧目。它是一个舞种极重要的部分,但由于我们的学科建设一开始就是从教学体系入手,所以创作一直是我们学科发展的薄弱环节。发展中国古典舞,我们还要更多地依靠、组织社会力量,推动和繁荣我们的创作。

4、继续加强理论研究,是中国古典舞走向完善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使理论与实践更紧密地结合,我们的理论者和实践者之间要形成很好的互动。

中国古典舞学科从传统中走来,仍要以独立的风姿承载着传统的文化审美继续向前发展。我们要敞开胸怀,吸纳百川,让中华舞蹈艺术更璀璨、辉煌!

本文原为上、下两篇,分别刊载在第五、六期的《舞蹈》上,本刊转载时合为一篇。

标签:;  ;  ;  ;  ;  

中国古典舞蹈,从何而来?它是从哪里来的?_中国古典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