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立博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2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也就应运而生,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诸多问题,例如内外温度变化不同导致裂缝、浇筑面积大振捣难度大等问题。虽然相关技术和施工企业都对此采取了相关措施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但还是不可避免出现一些突发问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施工经验对相关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分析讲解。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措施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特点
1.1工程条件复杂,混凝土的需求量大
现浇的大体积建筑项目因条件比较复杂,这对于浇筑技术的需求比较高。大体积混凝土本身的体积要比普通混凝土要大,在浇筑的全过程需多种原材料。
1.2施工难度相对大,易形成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在现实浇筑中水泥的水化热量相对大,再加上混凝土的体积大,因此混凝土内部不容易散发热量,而混凝土外部的热量散发快,这就产生了温差。温差就会造成应力的出现,会造成混凝土发生裂缝,易产生质量问题。
2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介绍及产生原因
2.1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产生裂缝,可以根据深度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其一,贯穿裂缝,这是由混凝土表面裂缝发展而来的,危害程度较高,由于结构的断面被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就被破坏,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其二,深层裂缝,危害程度处于中间,仅仅切断了部分结构断面。其三,表面裂缝,拥有较小的危害。裂缝在低于一定的允许值时,结构的安全性并没有受到影响,处于室内正常环境的一般构件最大裂缝宽度≤0.3mm;处于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的构件最大裂缝宽度≤0.2mm。
2.2产生原因
2.2.1水泥水化热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由于一系列化学反应,会放出一定的热量,然而由于混凝土自身的结构特点以及自身的性质,致使热量保留在结构内部,长此以往,内外温差就会越来越大,水泥用量、水泥品种,体积、时间以及混凝土的龄期都会影响到混凝土释放的热量,而且在一般情况下,由于混凝土表面结构可以散热,内部最高温度多数在浇筑后的最初3~5天才会出现。
2.2.2外界气温变化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浇筑温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与外界气温有关,气温骤降时,混凝土内外层的温差较大,对大体积混凝土质量影响很大。所谓温度应力,就是由于温度变化引起温度变形造成的,温度应力与温差相关,除此之外,温度较高时,大体积混凝土散热较慢,内部温度较高,且时间较长,内外温差容易引发温度应力,因此,为了避免这一现象,需要采取必要的温度控制措施。
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措施
3.1选用高质量的混凝土配制原料
原料的合理选择是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因素,选择高质量的原料会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混凝土原料主要包括水泥,砂石和一定数量的粉煤灰和外加剂,对于不同施工要求的砂石原料选择的标准是有所区别的,砂石原料通常分成细骨料和中粗骨料,一般情况下,对于施工质量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工程要使用细骨料,以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凝合度,使浇筑体结构更为稳固。水泥原料的选择关键是要注意其强度和抗压性是否符合施工需要,在原料中添加适当比例的粉煤灰和外加剂则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开裂情况。对于所有原料选择要以质量标准作为依据,并要对原料进行质量合格性检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控制温度裂缝措施
3.2.1合理选择配合比。严格控制砂、石级配和含泥量,在混凝土中掺加减水剂和粉煤灰等,优选混凝土配合比,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温升,既要保证设计强度,又要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可泵性。
3.2.2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为降低浇筑温度,采用低温水、石子洒水冷却、砂表面覆盖等方法降低搅拌温度,尽量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使初凝时间延长到6h以上,减缓浇筑速度,并薄层浇筑,以加快浇筑期间热量的散发,推迟水化热峰值出现,延长混凝土升温期。一般大体积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18℃以下。
3.2.3控制拆模时间,根据测温结果,若混凝土拆模后的表面温度或大气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度差小于25℃,即可拆侧模:若降低后的表面温度或大气温度与混凝土内部温度差大于25℃时,不仅不能拆侧模,还应采取模板上覆盖保温材料的保温措施,减小温差。
3.2.4通过监控,及时掌握混凝土温度动态变化。在施工过程中,应对需严格控制温度的部位埋设测温点,并做好记录,如果内外温差超出规范要求,则需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混凝土构件内部温升与表面温度的变化值。第一温度监控的最终臣的是为了掌握混凝土内部的实际最高温升值和混凝土中心至表面的温度梯度,通过采取温控措施,可保证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内部与表面的温差符合规范要求;第二温度是直接关系整个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客观地反映混凝土温度状况,在施工中应对原材料温度、出机温度、入模温度、自然温度、混凝土内部温度、混凝土表面温度等项目加强测试,便于及时调整温控措施。通过有效的温度监控措施,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内部与表面的温差小于规范要求25℃以内的要求,是有效控制混凝土表面裂缝情况出现的措施。
3.3选用合适的混凝土浇筑方式
在施工中为了减少大体积混凝土表面热散发,通常选用砖模或木模。若要采用钢模,需考虑到它散发热量较快,会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变大的特点,还必须要采取额外的保温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可在遵循整体性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混凝土供应,钢筋疏密,结构大小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取斜面分层,分层分段等方式进行,保证混凝土厚度均匀上升。在混凝土浇筑时,要保证在浇筑好上一层之后下一层才初凝完毕,这样就能够避免在上浇筑层和下浇筑层之间产生施工缝,需采用二次振捣法,保证良好的接搓,从而提高密实度,分层厚度推荐为20-30cm。需安排专人进行混凝土振捣,且最好在振捣前进行相关培训,并安排专人监督,防止振捣不实或漏振,最大程度保证振捣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宜在正常振捣环节外,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可强化混凝土密实性,排除钢筋下的空气以及大粒胫骨料,消除干缩裂缝。
3.4混凝土养护
养护工作对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能力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等表面压平后,则需要在表面进行洒水,再覆盖塑料薄膜,最后则需要在塑料膜上面覆盖保温材料,这样在夜晚温度较低时可以起到较好的保温作用,同时为了有效的保证混土表面的湿度,则需要在底层塑料薄膜下设置补水软管,根据表面的湿润情况进行适当的注水,需要有专人进行养护的看护工作。在大体积混凝土初凝前还需要进行搓压工作,通过搓压可以有效的防止面层起粉和塑性收缩的发生,但在最后一次搓压进行时,则需要采用“边掀开、边搓压、边覆盖”的措施。
4结语
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截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浇筑中极易产生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损害工程质量,影响建筑安全使用性能。要做好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准备工作,精心组织施工,严格监管,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倪元青.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0.
[2]罗志涛.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及常见问题[J].中国水运,2011,(01).
[3]衡大辉.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4,02:72。73.
论文作者:王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温度论文; 裂缝论文; 温差论文; 水化论文; 措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