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工业集中度上升的原因及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方国家论文,集中度论文,趋势论文,年代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工业集中度上升
在20世纪80年代,关于西方国家市场结构变动的趋势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最具权威性的是美国著名产业组织研究专家Shepherd的结论。他以美国为例,以市场分类为标准,对美国40年代到80年代的市场结构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从40年代到60年代,工业集中度缓慢增长;从60年代到80年代,工业集中度逐步下降,竞争性市场呈加速发展的趋势。他进而推断,在20世纪最后20年,美国工业集中度下降趋势会继续保持下去(Shepherd,1997)。
90年代后,西方国家工业集中度的变化究竟如何?让我们以美国制造业为例进行分析。
美国工业制造业4位数(注:这是指美国工业行业的分类方法, 本文用的是4位数的分类。)20个行业4企业行业集中度1982年与1963年相比,出现下降的行业有11个,占全部制造业的55%;从8 企业行业集中度看,1982年与1963年相比出现下降的行业有12 个,占全部制造业的60%。全部制造业按当年增加值作为权数计算的4 企业加权平均集中度从1963年的40.1%下降到1972年的39.7%,1982年进一步下降到37.7%,比1963年下降2.4个百分点;8企业加权平均集中度从1963年的52.6%下降到1972年的52.1%,1982年进一步下降到50.1%,比1963 年下降2.5个百分点。以1972年增加值作为权数计算的4企业集中度, 则从1963年的39.7%下降到1982年的38.2%,下降1.5个百分点;8企业集中度从1963年的51.9%下降到1982年的50.6%,下降1.3个百分点。很明显, 从60年代至80年代,美国工业集中度总体呈下降趋势。 再看1982 年至1992年的情况。在20个制造业中,4企业集中度出现上升的有13个, 占65%,8企业集中度出现上升的有11个,占55%。 总体加权平均集中度,以当年增加值作为权数,4企业集中度由1982年的37.7 %上升到1992年的39.9%,上升2.2个百分点;8企业集中度由1982年的50.1%上升到1992年的51.8%,上升1.7个百分点。若以1972年的增加值作为权数, 4企业集中度由1982年的38.2%上升到1992年的39.8%,上升1.6个百分点;8企业集中度由1982年的50.6%上升到1992年的52.0%,上升1.4个百分点。 可见, 进入90 年代,美国工业集中度的变化并不符合Shepherd等人的预测,工业集中度由60至80年代的下降转为上升。
二、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工业集中度上升的原因
一个国家产业集中度的变动是这个国家经济、技术、产业政策以及面临的市场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到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工业集中度出现上升趋势,我们认为,主要是以下几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其主要原因是:冷战结束使制约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制度壁垒和意识形态限制得以消除;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越来越多的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体制环境。与此同时,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以及企业经营国际化,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扩张,成为拉动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张力。经济全球化为各国市场结构的调整提供了一个新平台,各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不再拘泥于国界的限制,也不再把视野局限于一个或几个国家,而是立足于全球市场进行竞争。为了在新一轮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西方各国纷纷采取措施调整本国市场结构,特别是着力扩张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提高产业的寡占程度和集中度水平。
仅从现象看,一般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外进口增加,通过给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产品选择机会导致国内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从而降低工业集中度。Shepherd经过研究得出,1958—1980年,美国钢铁、宇航、轮胎、造船、人造纤维、家用电器、照相机、复印机、摩托车等行业的进口竞争急剧上升,大量的进口品直接与美国产品进行竞争,到1980年,进口品的销售额已超过国内产品销售额的15%,进口的增加导致美国国内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和集中度的下降。进入90年代,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进口增加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出现较为复杂的情况。如果进口来自国内公司控制下的国外公司,那么,这种进口的增加对国内市场竞争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强化作用。西方国家的大企业一般都是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在国外有许多分公司或联营公司,进口的相当一部分来自国外的这类公司,如1997年,大约40%的进口来自美国跨国公司在海外的分公司,另外30%来自外国跨国公司在美国的分支机构(Pryor,2001)。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考虑进口竞争的因素,市场结构的集中度也可能呈现上升的趋势。进入90年代,跨国兼并大量出现,美国与外国公司之间发生了大量横向兼并案例,很多进口就来自兼并后的跨国企业,如果将这一情形也考虑在内,美国实际工业集中度上升的程度可能更大一些。西方其他国家的情形也与此相似。
2.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的推动。进入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爆发了历史上第五次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这次企业并购浪潮涉及行业之广,交易规模之大,都为前几次所不及。从并购的方式看,横向并购所占比重最大,这种发生在相同行业生产同类产品企业之间的并购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能够显著提高市场集中程度。这与发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在形式上是相同的,只是那次企业并购浪潮发生于西方国家由竞争性市场结构向垄断性市场结构转换时期,并购的目的是通过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迅速扩大企业规模,以便在国内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这次企业并购浪潮则发生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并购的范围跨越了国界,并购的目的不再是单纯追求在国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主要是谋求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支配地位。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大师德鲁克指出的,世界和美国企业界发生的合并案件,并不是单纯的兼并热潮,而是大规模的结构性调整与重组(张芝年,1999)。这一调整的一个重要结果是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结构的寡占性,推动了市场集中度的提高,这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并购使巨型寡头垄断企业的数目不断增加。90年代企业并购的结果是催生出一批“巨无霸型”企业,它们在通讯、石油、金融、医药等行业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工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的超级寡头。美国拥有100亿美元以上资产的特大型公司1960年开始出现,1970 年只有两家,1992年增至49家,1998年上升为220家。 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特大型企业也不断增多。英国、德国和日本这三个国家资产在100 亿美元以上的特大型工业公司从1970 年的一家上升到1991 年的56 家, 而到1998年,仅日本在全球500 强中资产超过100 亿美元的特大型公司就达85家之多。这些巨型寡头企业占有的资产、产值、销售额及利润的份额都远远高于其他企业,成为行业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价格操纵者。
其次,寡头企业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以美国为例,1992年500 家大公司的总资产为25500亿美元, 平均每家公司的资产为51 亿美元; 1998年,500家大公司的总资产为142800亿美元, 平均每家公司的资产达到285.6亿美元,每家公司的资产增加了5.6倍。500 家大公司的销售收入占GDP的比重,1992年为39.3%,1998年达到67.4%,上升了28.1个百分点。
再次,工业及其他许多重要行业的寡头垄断性大大增强。经过这次企业并购浪潮的推动,几乎所有的竞争型行业排序前几名的大企业都占据了本行业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成为该行业的寡头。在那些本来就不存在多少竞争空间的非竞争性行业,寡占型企业更是将市场势力加固得壁垒森严。可以说,进入新世纪之初,除了极少数新兴的尚未形成“行业”的行业,几乎没有哪个行业没有寡头,没有垄断。就美国国内而言,企业疯狂并购的结果使美国的铁路、汽车、电话、计算机、烟草、广告和饮料等行业的市场,均被不足五家寡头公司垄断。1998年,铁路行业中联合太平洋、CSX、伯林顿和诺福克南方公司四家拥有美国95 %的铁路线;在电话服务领域,形成了由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西南贝尔公司、全球一体公司、长途电话—世界电信公司等少数几家公司控制的格局;在计算机软件业,仅微软一家就拥有全球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市场的90%,拥有运用软件80%的市场份额。这种情况表明,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许多重要部门和行业已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并导致市场集中度的上升。
3.信息技术的应用。进入90年代,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呈现突飞猛进的势头,昭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尽管也有众多的技术发明被多个部门采用,但从对市场结构影响的角度看,信息网络技术无疑是最为显著的,它使企业信息收集、加工和分析的成本大大降低,并进而影响企业的运作方式。不可否认,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具有降低市场集中度的效能,如它降低了资本品的专用性,意味着同样的机器能被用于某一产品生产过程的多重目的,从而降低企业的最小有效规模。另外,信息技术还能够降低企业与外部世界的交易成本,主要是收集信息、寻找适当合作伙伴、谈判和监督合同执行等的成本,有利于缩小企业的规模。信息技术还能通过增加企业的最佳规模水平提高市场集中度。首先,信息技术能够减少组织和使用等级性组织的成本,例如,进行长远计划和协调的成本,监督和评估办公室人员以及进行质量控制的成本。其次,信息技术还能够使个别部门的管理者更易于专门化,从而获得相当可观的管理规模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外部契约变得具有较少的必要性,内部市场化因管理成本的降低变得更为可行,为企业规模扩张开辟了更大的空间,并使Leibenstein (1966)提出的“X-非效率”发生的几率大大降低(注:Leibenstein在20 世纪60 年代提出“X-非效率”(X-Efficiency)理论,认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大企业内部必然要增加管理层次,从而需要交换的信息和下达的指令也要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增加了难度,由此存在着资源分配的非效率性,即“X-非效率”。), 同时也使伴随企业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管理成本的增加速度减弱,企业对市场替代的规模边界相应增加,企业的最佳规模水平提高。从古典经济学的角度看,企业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U形曲线, 说明企业有一个最佳规模对应最小的平均成本。当企业为购进大量计算机、网络设施加大成本投入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实际发生了右移,即此时企业的最优规模大于成本投入之前的最佳规模。由此可见,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工业集中度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具有缩小企业规模,降低工业集中度的功效,又具有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市场集中度的巨大潜力。人们往往只关注前一方面而忽视后一方面,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4.政府反垄断政策的放松。历史上,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各种反垄断政策和法规,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抑制垄断行为。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管这些国家反垄断政策制定得如何完善,在执行过程中一直是以维护国家的整体经济利益作为最高目标。当抑制国内垄断与维护国家整体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或矛盾时,反垄断法执行的天平将毫不犹豫地偏向后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当美国企业丧失了大部分传统产业的市场时,人们把原因归结为政府执行了过于严格的反托拉斯法,致使企业不能通过合并或兼并扩大规模,缺乏与日、欧大型企业争夺国际市场的实力。于是,1984年,里根政府修改了《横向合并指南》,规定今后司法部在审批合并与兼并申请时,要考虑新技术开发、外国企业的竞争和市场范围扩大等因素;允许企业以提高效率为目标进行合并。进入90年代,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各国经济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各国政府再次放松反垄断法的执行,积极引导和促进本国企业规模结构的调整, 尤其是着力增大本国企业的规模、 实力和竞争能力。 1992年,美国政府再次修改了《横向合并指南》,明确指出:只要不是为了产生或增强市场势力或者推动行使市场势力的合并,都将被批准。判断是否形成市场势力的关键条件有两个:一是市场的划分;二是市场势力的定性。修改后的“指南”指出,市场范围以可替代产品和生产、销售这组产品的地域为划分依据。这样一来,有些产品的市场范围即可以大到全球市场。市场势力的定性,以是否能操纵价格为依据,只要存在竞争者,哪怕是“充分的”潜在竞争者,大企业就难以长期操纵价格。波音与麦道的合并,若按美国以前的有关法律和兼并准则,很难得到批准,但这次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轻易批准了两家公司的合并,理由便是麦道公司已经丧失了在全球民用飞机制造市场上的竞争力。迪斯尼公司兼并美国广播公司,西屋电器公司兼并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无线广播公司,这样的传媒业兼并大案,在过去是不可能的,但现在一切都变得绿灯高照。欧盟各国近几年在审查企业合并案件时,同样更多地考虑产业发展目标和提高本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不同程度地放松了对合并与兼并的规模控制。它们改变以前严格限制合并的做法后,合并与兼并数量明显上升,仅1997年上半年,欧盟内部的跨国合并与兼并就达1051件,涉及资产额达460多亿美元。对跨国合并与兼并, 欧盟执行委员采取了“快速审查过关”的方式,给予间接鼓励,积极支持欧盟企业以合并或兼并作为跳板,进入美国、东欧等国市场。日本的产业政策历来有促进企业兼并、提高市场集中度的传统。20世纪50年代,日本政府颁布的《产业振兴法》的核心部分,就是推动产业内企业间的合并与兼并,促进规模经济的利用。进入90年代,随着经济持续萧条和来自国外竞争压力的增大,日本政府进一步放松对电子、信息通讯、金融业企业的合并与兼并的管制,鼓励企业重组,从而加强了这些行业寡头垄断企业的地位。1997年,日本政府决定对《禁止垄断法》进行修改,解除半个世纪以来对控股公司的限制, 允许企业在不必报批的条件下成立总资产在3000亿日元以下的控股公司(李平,1999)。另外,执行《禁止垄断法》的公平贸易委员会在对大型企业兼并是否批准时,就有5 种例外情况,其中有:兼并后仍存在强大的竞争者(包括外国竞争者);由于外贸自由化,近期内将有强有力的竞争产品进口的。实际上,这两点都是针对国际经济竞争的。总之,由于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西方国家从商界到政界,从政府到民众,都开始对企业兼并、市场支配力的增强变得更加容忍,并且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积极态度,通过促进企业之间并购扩张本国企业规模,提高其市场占有份额,以保持和增强本国企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相应地提高了这些国家的工业集中度。
三、21世纪初西方国家工业集中度变动趋势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进入20世纪90年代,尽管存在某些增强西方国家市场竞争性的因素,但从总体上说,促使市场结构垄断程度增强的力量更为强大,两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导致这些国家工业集中度由下降转为上升。就目前各种因素发展的趋势看,经济全球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第五次企业并购浪潮尚处于发展之中,各国政府还将会继续放松国内反垄断政策的执行等。由此可以推断,西方国家工业集中度上升的趋势将持续一个时期,国内市场的垄断性还会有所增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内市场垄断性的增强,内在地具有向全球化市场垄断过渡的趋势。事实上,目前多个行业全球范围内的寡头垄断格局已经形成。例如,目前全球10大化学公司、10大半导体公司分别垄断了各自行业90%以上的国际市场;10大轮胎企业则一直占据着世界轮胎市场80%以上的份额。在航空制造业,自麦道公司被波音兼并后,全世界只剩下波音公司和欧洲空中客车工业公司;在汽车领域,美国两大汽车公司外加大众、戴勒姆—克莱斯勒、丰田等少数厂商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在钢铁领域,10—12家大企业控制着世界钢产量的2/3;在移动通讯领域,诺基亚、爱立信、摩托罗拉、松下、西门子和飞利浦手机占据了国际市场绝大部分份额(王洛林、余永定等,2001)。在全球寡占市场结构趋于形成的条件下,提高本国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将成为各国政府及企业优先追求的目标,企业在国内市场上的垄断将不再被过分追究(注:2001年9月6 日, 美国司法部宣布将在下一阶段的反垄断官司中,不再要求将微软公司一分为二,同时也不再追究微软将IE浏览器与WINDOWS操作系统捆绑销售的责任。这显示了美国政府在21 世纪初反垄断政策执行的最新趋向。)。全球寡头垄断市场具有不同于以往国内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一是垄断涉及全球范围;二是以知识经济为背景,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锁定大量消费者和用户;三是完全操纵价格的垄断行为变得愈来愈困难。这是由于一方面全球性生产过剩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另一方面,在信息网络技术革命氛围中,即使跨国公司也难以一手遮天。全球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将深刻改变世界产业发展的格局和各种经济关系的结构,并将导致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各国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冲突和矛盾进一步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制定全球范围内的反垄断法律法规,以协调各国企业之间的垄断竞争关系以及缓解由此引起的各种利益冲突,已成为21世纪初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截稿:200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