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会泽县中医医院
摘要:目的:探究采取补中益气汤、四神丸增减联治大肠癌术后患者腹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5年11月入本院实施大肠癌术后继发腹泻病症的52例患者,将其均分作对照、实验两组,对照组26例予以西药药剂进行治疗,实验组26例予以四神丸、补中益气汤进行增减联治,探究两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是96.1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6.92%,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实验组高过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选取四神丸、补中益气汤联治大肠癌术后患者的腹泻症状,可取得止泻健肠、益气和脾、补肾增温之功效,使腹泻症状得以显著缓解,值得应用。
关键词:补中益气汤;四神丸;治疗;大肠癌术;腹泻;效果
行大肠癌手术之后,患者易出现相关的并发(或继发)症状,腹泻就为其中典型的一种。由于术后患者的机体功能受到较大影响,部分机能甚至有退化现象,因此,术毕腹泻的出现率较高[1]。为有效地缓解此种病症,本文选择2012年11月-2015年11月入本院实施大肠癌术后继发腹泻病症的52例患者,将其分作对照、实验两组,分别施行西药、中药两种治疗方式,对比两组疗效情况,现作以下报道: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11月-2015年11月入本院实施大肠癌术后继发腹泻病症的52例患者,研究者将其实验、对照两组,各26例,实验组:14例男性、12例女性,年龄在39-82岁间,平均(47±9.57)岁,有19例结肠癌、7例直肠癌;对照组:15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在40-84岁间,平均(48±9.46)岁,有17例结肠癌、9例直肠癌。两组患者以上各资料并没有较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观察。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初次给药:向患者予以4 mg盐酸洛哌丁胺药剂+0.42g双歧三联活菌药剂,之后盐酸洛哌丁胺剂量减作2mg,日服3次,治疗时长为2w。
1.2.2实验组
予以四神丸、补中益气汤进行增减联治,以温水煎服后口服,日服1剂,治疗时长2w。补中益气汤:18 g党参、18g升麻、12g柴胡、15g当归、30g白术、8g甘草、15g陈皮、32g黄芪。四神丸:20g肉豆蔻、12 g补骨脂、18g吴茱萸、8g生姜、18g五味子、5枚大枣。若有腹胀症状者添加砂仁、木香;精神纳呆者添加山楂、炒麦芽等;睡眠不好者加入酸枣仁。按照患者体质状况增减相关中药。
1.3疗效标准
彻底缓解:给药4-7天后,患者解便量、性状已达到正常状态;部分缓解:给药4-7天后,患者解便量、性状情况得到改善,但解便次数多于1次。无缓解:给药4-7天后,患者解便量、性状情况没有变化,但解便次数未减少或有增加现象。总有效率=(彻底缓解例+部分缓解例)/组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中,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20.0版统计软件予以处理,采用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量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P<0.05表明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是96.1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6.92%,两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详见表1。
3.讨论
大肠癌术后,患者自身由于血气亏损、气量不足,容易诱发严重型腹泻病症。临床上可采取多种方法缓解腹泻问题,但因为患者部分大肠已在术中被切除,大肠黏膜对药物的吸收性较差,致使患者出现病理性术后腹腔疾病,还可能诱发神经性的腹泻问题[2]。基于此,手术前要彻底清除患者肠道中的粪便及相关物质,予以抗生素药剂进行抗菌、抗感染预防治疗,手术后于患者静脉处注入较多抗生素,如此便增加了肠道细菌群的紊乱风险,致使患者在术毕后极易出现严重化腹泻现象[3]。
中医相关理论中显示,机体出现肿瘤与个人气血、免疫力、饮食、劳逸及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若患者饮食不清洁、气血亏损、免疫能力下降,再加之周围环境趋向恶化,就可能诱发肿瘤性疾病。本文中患有大肠癌的52例患者,都有血气亏虚、正气不足等病征,手术后,患者气血循环受到影响,且自身脾、胃脏器的功能有所降低,因而出现久泻不止问题。按临床上的实践研究来看,大肠癌术之后,患者腹泻的突出表征是脾气虚弱,兼有肾脏疲虚之症[4]。为此,治疗术后患者的中医方式要遵循“辩证理论”的相关药理知识,以医治脾脏、胃脏、肾脏为主,起到温补壮肾、益气和脾等功效。文中采取的药方——补中益气汤为主治脾脏虚弱之方,当中含有的黄芪可益补血气,白术可祛燥健脾,柴胡可正气清阳,党参可和脾理气,将其余诸药放于此方,能使患者的多项病征得以缓解[5]。四神丸药方源自于《本事方》,其可主治脾脏、肾脏的阳虚性典型症状,药方当中的补骨脂能健肾温脾,属益土增火之药;肉豆蔻能温补肾脾,取得止泻健肠之效;吴茱萸可祛寒温热;五味子用以止泻;大枣及生姜能够协调胃脾机能,实现运化[6]。
此研究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是96.1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6.92%,两组比较,实验组优越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由此证实,运用中药药物医治大肠癌术后患者的腹泻症状,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文中的四神丸、补中益气汤联治此病症,起到止泻健肠、益气和脾、补肾增温的效果,此方法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张秀红,张丽芹,周如君等.益气养阴中药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对大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20(1):34-36.
[2]张宁,黄颖娴,温杏良等.吴茱萸经神厥穴给药加毫米波治疗促进大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255-257.
[3]尹涛,黄岩.补中益气丸联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治疗大肠癌术后腹泻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3):171-172.
[4]张惟郁,沈小珩,郭元彪等.参附注射液治疗大肠癌术后腹泻(脾肾阳虚证)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2):2337-2338.
[5]李萍,李淑霞.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症状群发生状况及其对患者日常活动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4):1068-1071.
[6]张美霞,徐细明,余婷婷等.大肠癌术后患者行化疗联合中药治疗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3):92-96.
论文作者:常云武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实验组论文; 大肠癌论文; 益气论文; 有效率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