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出人才流动的“围城”(论文文献综述)
徐磊健[1](2021)在《竞技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探骊》文中研究表明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竞技武术是百年来中西方体育文化碰撞、融合的“新事物”,具有建构跨文化认同、融通中外的“先天优越性”,是饱含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国际传播优秀范本,而实践中随着竞技武术国际传播的“全速推进”,其人才培养难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现实滞后性”。通过运用文献资料、口述史、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跨文化交际学、历史学、中西方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竞技体育教育学等理论知识,审视竞技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思路,总结人才培养成效与经验,并探讨相关人才培养的改进之策,期望为相关单位培养高质量的竞技武术国际传播人才提供参考。研究结论认为:1.在相关人才培养单位和广大传播者的共同努力、推动下,竞技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取得阶段性成效,武术已经成功进入青奥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和世界运动会等综合性运动会,世界范围内的竞赛体系不断完善,各国竞赛水平大幅提升;2.竞技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应当属于“广义”的、“客观”的培养过程;3.对竞技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应具备的素养按重要性排序:在“高水平运动队执教”层面,专业技能最重要,其次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多学科理论能力,再次是语言交流能力等;在“大众普及”层面,语言交际能力更重要;4.在人才“客观培养”中存在“体教结合有待完善、人才‘供需信息’不对称、未形成稳健的‘人才梯队’、对人文教育的重视不足、未能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等问题和不足。研究建议:1.相关人才培养单位在保持较高竞赛技术培养优势的现状基础上,加强对武术文化和武术国际传播理论等方面的培养,如丰富竞技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以更好地指导竞技武术国际传播实践,站在弘扬武术文化和发展武术事业的高度培养文武双全的竞技武术国际传播人才。2.相关政府部门重视竞技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政策的连贯性,完善退役运动员再就业保障等制度,使海外传播人才无后顾之忧;同时大力支持各高校搭建更有吸引力的海外实习基地,政府牵头对接海内外高校联合培养等,提升海外实习学生的安全保障和工作尊严。3.国际武联等竞技武术国际推广单位加大相关人才培养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鼓励国际间人才流动,并促进海内、外竞技武术俱乐部发展,建设世界各国多层次的竞技武术人才梯队。4.探讨“与时俱进”的培养理念,坚守“育人为本”,把“夺冠摘金”和“关注运动员幸福与健康的终身体育”结合起来,增强竞技武术教育的吸引力。
陈薇[2](2021)在《航空运输对国际人力资本流入的影响研究 ——基于国际人才流动视角》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带动要素配置全球化,知识经济凸显人力资本价值,由航空运输驱动的第五冲击波使得国际人力资本全球流动成为常规现象。从全球市场争取高级人力资本是21世纪地区甚至国家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是“人才兴国”,在此战略的指导下,国内各地对国际人力资本的吸引表现为用开放的人才政策吸引海外人才来华就业和创业,努力打造国际人才集聚高地。在国际人力资本争夺战的背后,需要考虑到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资本,同资本一样具有逐利性。不同的是,人力资本还非常重视非货币收益。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证明了人力资本的载体即人才在进行区域决策时会考虑自身的多层次需求,如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精神追求。具有全球可达性的航空运输为国际人才不断实现更高的层次需求提供可能,航空运输降低了国际人才的区位粘性,引发国际人才进行全球流动,向航空网络交汇的枢纽城市集聚,这类群体身上所携带的国际人力资本也相应的进行全球配置,并沿着航空运输网络在网络交叉点即网络枢纽性位置停留与聚集。那么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航空运输能否显着地影响国际人力资本流入?这种影响是否具有滞后效应?若存在,又是如何通过满足人才的多层次需求从而影响其流动?这显然是航空网络枢纽性城市制定更有效的人才竞争战略时亟需解答的问题。为此,选用中国31省市2006年至2015年的面板数据以及209个机场生产数据,从人才迁徙与流动的角度探讨航空运输对国际人力资本流入即国际人才流入的影响机制。按照人才的不同类型将人力资本分为学术型人力资本与专业型人力资本。使用静态与动态面板分别检验航空运输对学术型人力资本、专业型人力资本的总效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用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分别研究航空运输对学术型人力资本流入和专业型人力资本流入的作用路径,并据此分析两者的异同。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航空运输枢纽性地区如何吸引国际人力资本、制定相关国际人才竞争战略提供新思路。一些世界知名航空枢纽城市,如阿姆斯特丹、法兰克福和新加坡等,都把通过促进航空运输发展,提高空港聚集高级要素的功能作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思路。有关航空运输对国际人力资本流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航空运输对于区域引入国际人力资本具有显着促进作用,连通区域国际人力资本需求市场与国际人力资本供应市场。(2)国际人力资本前期的区位选择会影响当期的区位选择,国际人力资本流入自身存在惯性作用(滞后效应)。(3)现代化产业发展与区域形象优化在航空运输对国际人力资本的影响中具有正向中介效应,两者都是航空运输有效促进国际人力资本流入的重要机制,会进一步放大航空运输对国际人力资本吸引力的影响。并且航空运输经由现代化产业发展渠道产生的中介效应更明显。(4)相对而言,航空运输更能吸引专业型人力资本,但学术型人力资本受现代化产业发展与区域形象提升的中介效应的影响更大。学术型人力资本更关注当地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当地整体的区域形象。专业型人力资本则更依赖航空运输带来的直接便利性。相关地区应立足自身作为航空网络枢纽节点的区位优势,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通过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和创新链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李娟[3](2020)在《1980年代中国大学小说研究》文中提出1980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思想“解冻”、文艺“复苏”等现实条件为众多文学思潮的出现打下了基础,大学的发展也逐渐步入正轨。随着大学制度的完善与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大学小说在此时重新引起了社会的关注。1980年代的大学小说因题材特殊,加之关注了时代变迁中知识分子思想异化的问题,从而使它成为了1980年代文学中不可忽略的存在。1980年代的大学小说在历史语境中得以复苏,既与20世纪70、80年代的社会变化和以往的大学叙事传统有关,又与1980年代的时代语境和作家的创作姿态、生命体验有关。从整体上看,复苏后的1980年代大学小说是1980年代文学思潮的一个缩影。随着1980年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大学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发生异变,在“文革”中受过伤害的大学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逐渐弱化,在欲望诱惑下大学生的人性之恶彰显出来。1980年代的大学小说对大学“症候”进行了书写,通过揭示学校工作人员的腐化行为和反映大学生功利化价值观,描写了大学“弊病”。1980年代大学小说有两种主题向度:一是大学知识分子呼唤知识启蒙与思想解放;二是言说大学知识分子创伤与大学体制弊端。当然,启蒙与控诉这两种主题向度在1980年代大学小说中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十七年”时期、“文革”时期和1980年代的中国大学精神。在艺术技巧上,1980年代的大学小说鲜明地表现了“继往”和“开来”的特点。1980年代大学小说的写作手法既继承了现代大学书写传统与“十七年”文学的写作特点,又丰富了心理描写和爱情描写。此外,它还运用了自由联想、意识迁移的意识流手法和荒诞反讽的技巧,突显了小说在艺术上的现代性特征。1980年代的大学小说有着一定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扩展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学小说版图,为大学小说进入文学史视野做出了努力;又提出了大学知识分子“救赎”的问题,对知识分子如何自处进行了理性思考;还力图用小说文本的力量去引导社会关注大学,重建知识分子公共性。
马锋[4](2019)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科技成果转化是决定科学技术成果能否转化成为经济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以及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重要途径。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国立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活动的义务之一,而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科院”)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群体,更加需要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国立科研机构作为国有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必然伴随国有资产管理问题,而国有资产管理的对象很多又与科技成果转化内容是交叉的。研究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问题必然要解决其中的资产管理问题,所以,本文围绕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资产管理相关问题对全院105家研究院所进行问卷调查,而且,三年内分两个阶段先后对分布于东北、西北、京畿、珠三角、长三角以及闽南等地区的中科院系统具有代表性的60多家研究院所、高校和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展开调研,并结合自身长期工作实践,对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相关问题做了详细研究。首先,深入了解各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实际开展情况,探寻制约成果转化和资产管理的问题,分析新时期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引述科研院所资产管理相关理论,结合中科院各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情况,分析借鉴国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经验。其次,探讨中科院院属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及其对应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通过梳理当前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问题和模式,构建一套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以期对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成效进行科学评估。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做好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必须解决相应的监管和激励问题。因此,接下来进一步概括总结中科院现有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投资与监管问题;通过研究中科院院属科研院所在激励分配方面的成功经验,详细分析各种不同激励方案,对激励与分配问题展开研究,力求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同时做好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实现二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总结分析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最终对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出可行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和国有资产管理这一对当前热门的研究问题,并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相关研究文献,而且研究结论对国立科研机构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将更具指导价值。研究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案例研究与实证调研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而且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构建国有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这与以往学者采用的方法相比,增加了定量研究和案例研究的相关内容,使研究结论更全面、更具实践性。
巴晓媛[5](2019)在《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基层公务员晋升内卷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晋升是公务员最具有激励手段的方式之一,影响公务员的物质与精神方面的需求,只有良好的公务员职务晋升才能起到有效的激励公务员作用。然而现实中基层公务员职务晋升因公务员的思想惯性、晋升渠道狭窄、职位设置稀缺、晋升标准难定性等因素,出现多年处于同一职位不动,走不出该职位的“围城”,出现公务员工作积极性锐减的职业倦怠行为或为获得职务晋升走非正常途径投机取巧,引发基层公务员职务晋升内卷化,从而影响晋升的公平性和组织绩效、产生职业倦怠。针对我国基层公务员晋升陷入内卷化困境,本文从耗散结构的视角看待基层公务员晋升内卷化问题,我国公务员晋升渠道的推进表现出从低层次有序向新的高层次的有序社会进步的趋势。但现阶段基层公务员晋升内卷化趋势出现无序或者半无序状态,即现有的政策供给不足,如晋升渠道、压级情况、薪酬待遇等没有满足基层公务员的需求。因此,只有完善公务员晋升制度,合理设计基层公务员的薪酬待遇,转变固有的惯性思维、认清中国特色背景下的组织结构才能推动基层公务员晋升向更高层次的有序良性发展。论文第一章先梳理基层公务员晋升内卷化的一般理论,分别从当前公务员晋升路径、基层公务员晋升内卷化及论述耗散结构理论基础及解释耗散结构在基层公务员晋升的适用性。论文第二章以Y县基层公务员的问卷和访谈为基础,分析Y县基层公务员晋升内卷化的具体表现:一是单轨制到双轨制的晋升模式下“职务本位”仍凸出;二是基层公务员晋升仍然困于“职位围城”;三是难脱官本位情结与人情关系网络;四是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存在隐忧;五是绩效考核仍尚未完善。同时分析基层公务员晋升存在内卷化产生的影响。论文第三章分析基层公务员职务晋升内卷化的扰动因素,在此基础上以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基层公务员晋升内卷化的形成演化,得出公务员职务晋升内卷化的内在条件是:dS>0,即在解决基层公务员职务晋升“难”问题时,国家所采取的相应政策不能缓解基层公务员职务晋升内卷化问题。论文第四章通过以上的分析,基层公务员晋升处在的增熵过程,那么通过加强基层公务员管理、完善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完善基层公务员的配套机制、优化基层公务员多元晋升四个路径进行熵减,破解基层公务员晋升的内卷化现象,尽可能缓解对基层公务员职务晋升内卷化程度,让基层公务员晋升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何蓓婷[6](2019)在《跨国企业中方外派人员的跨文化适应研究 ——以华为为例》文中提出在“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企业国际化进程持续加速,同时大量管理者、专业人员等被派遣到海外帮助公司开拓市场、完成项目或协助母子公司之间的资源流动。外派人员进入陌生的社会环境会遭遇跨文化适应问题,进而导致外派失败率高、外派工作绩效低、外派人员流失多等问题。因此外派人员的跨文化适应(简称“外派适应”)问题成为困扰企业海外扩张的战略难题。海外学者关于该主题的横向量化研究多、纵深质性探索寡,因而缺乏对真实故事深入的实证剖析。国内学者对外派适应的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理论研究远滞后于中国跨国企业的发展实践。虽然国外研究成果有一定借鉴意义,但细化到中国情境下外派管理的特殊性未能得到深入讨论。本文以此理论和现实背景为切入点,探究跨国企业中方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的具体内容及作用机理。基于文献分析和前期探索研究,通过深度访谈法收集了来自华为公司33位中方外派人员的一手数据,同时搜集了众多来源的二手数据进行三角验证,运用扎根理论系统分析资料以深入探索他们的跨文化适应过程,尤其从工作适应、心理适应、跨文化互动三方面进行深度挖掘,最终建构了相应的跨文化适应的概念框架。研究结论如下:(1)工作适应主要体现在工作角色与工作职责的双重转变而引发的“工作-家庭平衡”问题。工作职责转变引发的高强度、高压力使其工作需求严重“侵占”家庭需求,从而导致显着的外派工作→家庭冲突;工作角色转变带来的职业能力提升、视野开阔、财富积累等工作领域的资源增益可在未来促使家庭生活质量提升,从而产生外派工作→家庭增益。家庭资源损耗和工作资源增益的相互转化使外派个体找到了新的工作-家庭平衡。组织通过工具性和情感性支持共同作用促使他们实现暂时的角色平衡。(2)心理适应过程经历了“危机期→调整期→成长期”三个阶段。心理适应问题的严重程度从浅到深依次为:生活压力→工作压力→社交压力→孤独感。心理适应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内调外养”的双重驱动。“内部调理”即外派人员通过积极主动的自我赋能以调节心态、应对适应压力。组织支持、同事支持、家庭支持“三管齐下”共同构成了“外部滋养”的心理适应调节机理。(3)中方外派人员在东道国主要的跨文化互动对象包括本地同事、本地客户。他们与本地同事是基于“需求导向”的浅层次互动;与本地客户是基于“功利导向”的全方位、深层次互动。与东道国的跨文化互动因时因势因人而变。在互动过程中他们面临跨一系列诸如文化误解、沟通与习惯差异等的跨文化互动障碍,通过认知并理解对方文化、改变沟通方式、调整管理模式等相应的跨文化互动策略,最终寻找到了“中方理念、西方标准”的调适方式,坚守“学习适应”与“自我保持”天平的动态平衡。(4)本研究最终统合上述发现,一方面,深入描绘了外派人员不同维度的适应过程及作用机理,归纳出各个维度的具体行为表现,建构了中方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维度的概念框架。另一方面,深入探索外派人员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如何与组织、家庭和东道国民众互相作用,最终建构了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的利益相关者综合框架。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第一,整合跨文化心理学与国际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知识精华,建构了中方外派人员的跨文化适应维度概念框架;第二,深刻描绘了每一个适应维度的动态变化、作用机理,建构了相应的概念模型;第三,深化了利益相关者视角对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的理论诠释;第四,拓展了外派适应的研究情境,贡献了基于中国本土实践的理论智慧。这些结论为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文献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跨国企业外派管理实践提供了一定启示。
张立磊[7](2019)在《公务员“围城”困境分析》文中提出当前,我国公务员身陷"围城"困境,这对于政府的行政效能,对社会的经济健康发展都有着不可小觑的负面影响。因此要采取相应有力的措施克服,既要健全公务员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进行科学化考评晋升和激励,增加内动力,也要加大事务的公开力度,接受监督,形成外动力。最后,积极引导公众合理地规划职业,理性看待公务员职业,才能走出"围城"困境。
曾晨[8](2018)在《生态公民本土化养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公民概念缘起于上个世纪末的西方国家。生态公民理论的兴起主要是为应对工业社会所产生的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高速发展的当今中国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然而,生态文明建设最终依然是落实到每一位公民的日常生活中与每一个具体行动之上。因此,在中国语境下对生态公民进行本土化的分析并寻找中国语境下生态公民本土化养成的路径,对于解决中国面临的生态问题、丰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以及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社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生态公民可以从两个方面得到理解和论证:一方面,生态公民是指生活于生态平衡之中并享受自然的现代公民。这是在经济社会充分发展阶段的、最终意义上的生态公民;另一方面,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意义上,现阶段的生态公民是指拥有对自然的热爱与敏感,具备生态智慧与生态自制能力,在生活中保护环境,修复环境,以生活于生态平衡之中并享受自然为目标,为此而努力行动着的当代公民。生态公民所强调的主要是生态道德。生态道德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体系。生态道德以热爱为介质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敏感为反应器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以节制为手段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公民本土化养成需要落实于积极的行动,积极的行动是生态公民本土化养成的最终目的。生态公民行动应当以确立其生态公民身份为首要前提。生态公民在行动中应当追求生态权利与生态义务的统一,由于生态问题的特殊性,生态公民应当在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都展开积极的行动。生态公民行动的终极目标则是确立生态法律的立法精神、完善生态法律、构建生态法治社会。为了解决中国社会的生态问题,构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社会,生态公民本土化养成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是制度保障,包括顶层的制度设计与具体的制度安排;其次是构建完整的生态公民教育体系,这一体系包含对以往教育的改革以及对社区、学校、家庭等方面所开展的生态公民教育体系的构建;最后是构建生态公民行动体系,这一行动体系包含了政府、社会组织、学校、社区、家庭等多方面的力量。通过这三个方面对于生态公民本土化养成路径的构建,生态公民养成将成为可能,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社会也将早日实现。
谢曼曼[9](2017)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人才流动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我国重大国家战略,其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同时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雄厚的人才资源作为支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京津冀整体缺乏高端人才、三地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较为严重。本文以京津冀人才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对京津冀人才跨区域流动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析。本文把京津冀范围内即将毕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访谈,同时采用文献综述法对人才流动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梳理,结合研究主题归纳出人才跨区域流动主要影响因素,以上述访谈及归纳结果为基础,参考已有问卷,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人才跨区域流动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信息。随后对所收集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并以此为依据判断所设计问卷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法,以心理力场论、满意度理论、推拉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人才跨区域流动假设结构方程模型,结合问卷调查所收集到的数据,对整体假设结构方程模型及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本文研究发现,人才作为被研究主体,其对于城市的主观心理感受,即城市满意度,在人才跨区域流动影响因素及人才跨区域流出意愿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城市生活环境、城市生活压力、行业发展情况、个体需求满足通过城市满意度作用于跨区域流出意愿,产业结构调整、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建立城市满意度监测制度可以作为改善京津冀人才现状的重要切入点。
陈星[10](2017)在《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起,为缓解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矛盾、高等学校发展的同质化倾向、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促进高等教育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开始推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政府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指出,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推动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于是,深化产教融合——包括宏观层面教育与产业的融合以及微观层面教学活动与生产活动的融合,成为建设应用型高校的核心目标、关键途径和重要内容,也成为新常态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实质上是一场牵涉多方利益相关主体的跨系统合作,其合作效果取决于外部主体(应用型高校外部的行业、企业和政府)和内部主体(应用型高校内部的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的产教融合动力。然而,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内外部主体并不一定有足够的动力深化产教融合,以致许多应用型高校的产教融合举步维艰,或者华而不实。预调研和经济学分析发现,教育理念含混、利益冲突、资源短缺和制度不完善是造成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主要缘由。为验证此发现或“猜想”,提出了5大研究假设:(1)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不足;(2)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主体的教育理念对其产教融合动力影响显着;(3)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主体的利益获得对其产教融合动力影响显着;(4)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主体的资源对其产教融合动力影响显着;(5)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制度对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影响显着。为验证研究假设,选取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法等作为搜集和分析资料的研究方法。访谈的对象包括5所应用型高校的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以及2家企业的管理人员。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为应用型高校的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共向10所应用型高校发放问卷1800份。搜集的文献包括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政府政策文本、学校制度文本、人才培养方案、会议资料与新闻报道等。通过研究资料的综合分析,假设研究的结果和结论为:修正研究假设1,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动力总体不足。中央政府、学校管理人员和学生的产教融合动力比较充足,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教师的产教融合动力不够充足。修正研究假设2,“形而下”的教育理念包括教育类型、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与方法,对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影响显着。“形而上”的教育理念包括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是非、教育与产业的关系、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对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影响不显着。接受研究假设3,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主体的利益获得对其产教融合动力影响显着。产教融合主体的利益获得不足和利益不相容,是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根源。接受研究假设4,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主体的资源对其产教融合动力影响显着。应用型高校在经费、学科专业、师资、场地设备等资源占有上的劣势,极大地制约了其产教融合动力。接受研究假设5,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制度对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影响显着。应用型高校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教学制度、科研制度、治理机构和非正式制度桎梏了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出现以上结果的深层原因是:(1)行业企业的产教融合动力取决于应用型高校产品(人才、技术和社会服务等)的效用,应用型高校提供的产品特色不鲜明,价格和交易费用高,缩减了行业企业深化产教融合的需求和动力。(2)应用型高校的产教融合动力取决于高等教育机会市场的供求关系,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市场长期供不应求,客观上固化了高等教育的生产者导向,削弱了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危机和动力。(3)高等教育系统的“中心-边缘”结构,造成绝大部分优质教育资源流向居于中心地位的重点大学,处于边缘地位的应用型高校办学资源严重短缺,限制了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资源和动力。(4)政府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控制,降低了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消减了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权力和动力。(5)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主体之间形成了职责不清、监督乏力的委托-代理关系,产教融合的外部主体以及应用型高校的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均无需为产教融合的失败负责,弱化了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责任和动力。增强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的思路有六:其一,秉持开放多元的高等教育理念,坚持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型高校,同时审慎把握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形而上”尺度和“形而下“手段。其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适当打破高等教育系统“中心-边缘”的金字塔结构,促进经费、师资、政策、社会资本等资源向应用型高校倾斜。其三,厘定政府和高校的权力边界,以下放专业设置权为突破口,放松政府对应用型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管制。其四,为政府和应用型高校制定相应的责任清单与问责机制,依法追求政府和应用型高校的责任,减少它们在产教融合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其五,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应用型高校评价体系,以人事制度和评价制度改革为核心,多方面变革相关制度体系。其六,倡导教育情怀,加强产教融合主体的自律意识,发扬其奉献精神,以教师境界、大学精神和教育奉献为载体,“一分为三”地提升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综上所述,理念、利益、资源、制度共同构成了影响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的分析框架,其中理念是先导,利益是根源,资源是基础,制度是关键。理念的困惑、利益的冲突、资源的匮乏和制度的不完善,共同造成了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结果。增强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必须厘清教育理念,依靠外在的制度变革调整利益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凭借内在的精神境界提升化解利益冲突、弥补制度供给不足,让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主体在平衡的权力与责任的约束下,自主自由地深化产教融合。
二、走出人才流动的“围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出人才流动的“围城”(论文提纲范文)
(1)竞技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探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文化背景 |
1.1.2 体育背景 |
1.1.3 人才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武术国际传播研究 |
1.4.2 竞技武术国际传播研究 |
1.4.3 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 |
1.4.4 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 |
2 相关概念 |
2.1 竞技武术概念范畴 |
2.2 竞技武术概念界定 |
2.3 武术国际传播的概念 |
2.4 人才培养的概念 |
2.5 竞技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概念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口述史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比较分析法 |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1 竞技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现状 |
4.1.1 竞技武术“品牌”之路回顾及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成效 |
4.1.2 竞技武术国际传播人才来源及培养过程的“广义化” |
4.1.3 竞技武术国际传播“未来之路”对人才素养的要求 |
4.2 竞技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4.2.1 培养方式较为单一,后备人才不足 |
4.2.2 培养政策不连贯,人才供需信息不对称 |
4.2.3 培养结构不均衡,未形成世界各地区稳健的人才梯队 |
4.2.4 培养理念更新不及时,对人文教育的重视不足 |
4.2.5 培养目标不够长远,未能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 |
4.3 竞技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对策探骊 |
4.3.1 探讨从“闭环”培养到“跨界”培养:继续完善体教结合模式 |
4.3.2 探讨从“阶段”培养到“终身”培养: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
4.3.3 探讨从“精英”培养到“大众”培养:深化产教融合、营造“百花齐放”的习武生态 |
4.3.4 探讨“与时俱进”的培养理念:不断增强竞技武术教育的吸引力 |
4.3.5 探讨从“武技”培养到“武道”培养:持续提升竞技武术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2)航空运输对国际人力资本流入的影响研究 ——基于国际人才流动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 |
2.1 关于航空运输的相关理论 |
2.1.1 航空运输的概念及属性 |
2.1.2 “第五冲击波”理论 |
2.1.3 关于航空运输直接经济效益的研究 |
2.1.4 关于航空运输间接经济效益的研究 |
2.2 人力资本的概念与相关理论 |
2.2.1 古典人力资本理论 |
2.2.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
2.3 关于人力资本流动的相关研究 |
2.3.1 关于人力资本流动现状、本质、趋势的研究 |
2.3.2 关于人力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航空运输对国际人力资本流入的影响机制分析 |
3.1 航空运输对国际人力资本流入的直接影响机制 |
3.2 航空运输对国际人力资本流入的间接影响机制 |
3.2.1 中介效应1:航空运输-产业发展-国际人力资本流入 |
3.2.2 中介效应2:航空运输-区域形象-国际人力资本流入 |
3.2.3 中介因子间的交互作用(链式中介效应) |
第4章 航空运输现状与国际人力资本流入现状分析 |
4.1 航空运输发展现状与政策分析 |
4.1.1 各地区机场与航线 |
4.1.2 各地区机场客流量、机场货运量和航线条数 |
4.2 国际人力资本流入情况 |
4.2.1 境外来中国大陆工作专家流入情况 |
4.2.2 外国留学生流入情况 |
4.2.3 学成留学回国人员流入情况 |
4.3 航空运输与国际人力资本流入的动态比较 |
第5章 航空运输对国际人力资本流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实证方法与模型构建 |
5.1.1 固定效应模型与动态面板模型 |
5.1.2 中介效应的检验与估算 |
5.2 数据收集 |
5.2.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航空运输对国际人力资本流入总效应的检验 |
5.3.1 基于学术型人力资本的静态、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 |
5.3.2 基于专业型人力资本的静态、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 |
5.4 航空运输对国际人力资本流入链式中介效应的检验 |
5.4.1 链式中介效应模型选择 |
5.4.2 基于学术型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分析 |
5.4.3 基于专业型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分析 |
5.5 模型检验 |
5.5.1 方程的分步检验 |
5.5.2 中介效应的Boostrap检验 |
5.5.3 方程稳健性检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与建议 |
6.2 后续研究建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3)1980年代中国大学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1.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1980年代大学小说复苏的历史语境 |
2.1 1980年代大学小说面临的历史语境 |
2.1.1 作为“背景”的70、80年代 |
2.1.2 在大学叙事传统中找寻写作灵感 |
2.2 1980年代大学小说复苏的因缘 |
2.2.1 时代语境与作家的创作姿态 |
2.2.2 生命体验与大学小说的艺术呈现 |
第3章 1980年代大学小说的大学“症候”书写 |
3.1 大学知识分子精神风貌的异变 |
3.1.1 “文革”所导致的大学工作人员批判精神的弱化 |
3.1.2 欲望诱惑下大学生的人性之恶 |
3.2 大学“弊病”的呈现 |
3.2.1 揭示学校工作人员的腐化行为 |
3.2.2 反映大学生功利化价值观 |
第4章 1980年代大学小说主题的向度 |
4.1 呼唤知识启蒙与个性解放 |
4.1.1 大学教育功能回归 |
4.1.2 大学知识分子个体意识觉醒 |
4.2 言说大学知识分子创伤与大学体制弊端 |
4.2.1 表露“文革”期间大学知识分子的创伤 |
4.2.2 叙说大学管理之乱象 |
第5章 1980年代大学小说的艺术技巧 |
5.1 写作手法的继承与拓新 |
5.1.1 继承现代大学书写传统与“十七年”文学的写作特点 |
5.1.2 丰富心理描写和爱情描写 |
5.2 意识流手法 |
5.2.1 自由联想 |
5.2.2 意识迁移 |
5.3 荒诞与反讽 |
5.3.1 人物生存的荒诞 |
5.3.2 故事讲述上的反讽 |
第6章 1980年代大学小说的意义 |
6.1 扩展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学小说版图 |
6.2 提出了大学知识分子“救赎”问题 |
6.3 引导社会关注大学,重建知识分子公共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4)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相关问题文献综述 |
2.1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进展 |
2.1.1 科技成果转化的经典模式 |
2.1.2 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
2.2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研究进展 |
2.2.1 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分析 |
2.2.2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现状及分析 |
2.3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
2.3.1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方式 |
2.3.2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
2.3.3 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激励分配问题 |
2.4 相关理论综述 |
2.4.1 委托代理理论 |
2.4.2 公共产品理论 |
2.5 小结 |
第3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相关情况的调研与分析 |
3.1 中科院科技成果管理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2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情况调查的调查与分析 |
3.3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方式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典型案例研究 |
4.1 苏州纳米技术产业平台驱动案例分析 |
4.1.1 成果转化方式 |
4.1.2 资产管理方式 |
4.2 西安光机所自创基金案例分析 |
4.2.1 成果转化方式 |
4.2.2 资产管理方式 |
4.3 盱眙凹土中心科技引领特色资源开发案例分析 |
4.3.1 成果转化方式 |
4.3.2 资产管理方式 |
4.4 合肥物质院自创园区案例分析 |
4.4.1 成果转化方式 |
4.4.2 资产管理方式 |
4.5 中科大借助资本市场促进成果转化案例分析 |
4.5.1 成果转化方式 |
4.5.2 资产管理方式 |
4.6 大连化物所知识产权运营案例分析 |
4.6.1 成果转化方式 |
4.6.2 资产管理方式 |
4.7 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孵化共赢案例分析 |
4.7.1 成果转化方式 |
4.7.2 资产管理方式 |
4.8 泰州-河南中心对接案例分析 |
4.8.1 泰州中心对接方式 |
4.8.2 河南中心对接方式 |
4.9 嘉兴-常州中心援建研发机构案例分析 |
4.9.1 嘉兴中心援建研发机构方式 |
4.9.2 常州中心援建研发机构方式 |
4.10 小结 |
第5章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
5.1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参与主体 |
5.1.1 财政部门 |
5.1.2 中国科学院 |
5.1.3 社会公众 |
5.1.4 第三方独立主体 |
5.2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5.2.1 评价原则 |
5.2.2 评价思路 |
5.3 中科院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
5.3.1 评价指标的选取和设计 |
5.3.2 评价指标内涵及说明 |
5.3.3 评价指标赋值和权重确定 |
5.4 小结 |
第6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投资与监管问题研究 |
6.1 孵化器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
6.1.1 孵化器转化模式 |
6.1.2 孵化器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
6.1.3 孵化器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
6.2 链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
6.2.1 链式转化模式 |
6.2.2 链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
6.2.3 链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
6.3 再生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
6.3.1 再生式转化模式 |
6.3.2 再生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
6.3.3 再生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
6.4 融合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
6.4.1 融合式转化模式 |
6.4.2 融合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
6.4.3 融合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
6.5 渗透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
6.5.1 渗透式转化模式 |
6.5.2 渗透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
6.5.3 渗透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
6.6 引领式转化模式中的投资与监管问题 |
6.6.1 引领式转化模式 |
6.6.2 引领式转化模式的投资分析 |
6.6.3 引领式转化模式的监管分析 |
6.7 小结 |
第7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的激励分配问题研究 |
7.1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及法律依据沿革 |
7.2 中科院现行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分配政策简述 |
7.3 院属研究所落实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情况调查 |
7.3.1 调研范围及典型性分析 |
7.3.2 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总体情况 |
7.3.3 院属研究所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主要类型 |
7.3.4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分配政策差异原因简析 |
7.3.5 典型案例 |
7.4 小结 |
第8章 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 |
8.1 制度、政策层面的问题 |
8.1.1 政策冲突增加国有资产管理难度 |
8.1.2 政策模糊迟缓工作进展 |
8.1.3 政策缺乏操作性 |
8.2 人才层面问题 |
8.2.1 人员不稳定性提高 |
8.2.2 成果转化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不健全 |
8.2.3 专业人才不足问题 |
8.2.4 我国科技人才流动政策规定和体制限制偏离度较大 |
8.3 工作流程问题 |
8.3.1 资产评估备案审批程序繁琐、耗时长 |
8.3.2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主要依赖技术团队自身而非中介机构 |
8.4 利益分配问题 |
8.4.1 非在职人员奖励问题 |
8.4.2 成果发明人与转化人员利益分配问题 |
8.4.3 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协调问题 |
8.4.4 我国科技成果收益分配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拓宽分配范围 |
8.5 融资与技术成果估价问题 |
8.5.1 科技成果转化“第一公里”资本金缺失 |
8.5.2 科技人员在与企业合作谈判时往往高估技术成果价值的问题 |
8.5.3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阶段融资渠道相比发达国家要窄 |
8.6 风险问题 |
8.6.1 党员领导干部持股等问题 |
8.6.2 无形资产在评估后折价入股时存在风险问题 |
第9章 加强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
9.1 政府层面 |
9.1.1 简政放权,精简手续 |
9.1.2 减税降负,提升动力 |
9.1.3 设立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产业资本金 |
9.2 中科院层面 |
9.2.1 出台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分配相关细则 |
9.2.2 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人员专业技术系列岗位 |
9.2.3 完善领导、干部股权激励分配方法和约束机制 |
9.2.4 多措并举,保证研究所集体利益 |
9.3 研究院(所)层面 |
9.3.1 加强科技成果质量管理,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
9.3.2 优化对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人员的激励 |
9.3.3 完善非在职人员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办法 |
9.3.4 激励分配额度宜采用累计递减模式 |
9.3.5 探索建立科技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经纪人工作机制 |
第10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10.1 研究总结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基层公务员晋升内卷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四、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基层公务员晋升内卷化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晋升路径 |
一、基层公务员 |
二、基层公务员晋升 |
第二节 基层公务员晋升内卷化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熵增 |
二、耗散结构理论 |
第四节 耗散结构解释基层公务员晋升的适用性 |
一、基层公务员晋升是耗散结构系统 |
二、基层公务员晋升内卷化是熵增的过程 |
第二章 Y县基层公务员晋升内卷化分析 |
第一节 Y县基层公务员晋升的调研和分析 |
一、Y县基层公务员晋升的基本情况 |
二、研究设计与分析 |
三、调研结果分析 |
第二节 Y县基层公务员晋升内卷化的表现 |
一、单轨制到双轨制的晋升模式下“职务本位”仍凸出 |
二、基层公务员晋升仍然困于“职位围城” |
三、难脱官本位情结与人情关系网络 |
四、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存在隐忧 |
五、绩效考核尚未完善 |
第三节 基层公务员晋升内卷化产生的影响 |
一、资源的多寡挑战基层公务员晋升的公平性 |
二、基层公务员整体组织绩效减弱 |
第三章 基层公务员晋升内卷化的形成机理 |
第一节 基层公务员晋升内卷化扰动因素 |
一、思维定势 |
二、制度效用的影响 |
三、职位结构的设置 |
四、中庸思想的影响 |
五、职位分类管理因素 |
六、外部环境因素 |
第二节 基层公务员晋升内卷化的演化过程 |
一、基层公务员晋升内卷化熵变 |
二、基层公务员晋升的内卷化的演化情形 |
第四章 破解基层公务员晋升内卷化的策略 |
第一节 加强基层公务员管理 |
一、培植良好的组织文化 |
二、充分了解基层公务员的发展诉求 |
三、准确定位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发展认识 |
第二节 完善职务职级并行制度 |
一、加强基层公务员对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的认知 |
二、完善职级晋升的激励效果 |
第三节 完善基层公务员的配套机制 |
一、完善基层公务员考核体系 |
二、完善薪酬管理 |
三、辅之多元的基层公务员晋升监督机制 |
第四节 优化基层公务员多元晋升的路径 |
一、优化竞争上岗和公开遴选的实施 |
二、完善职务交流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6)跨国企业中方外派人员的跨文化适应研究 ——以华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对象 |
1.4 关键概念的界定 |
1.4.1 适应 |
1.4.2 跨文化适应 |
1.4.3 外派人员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现实意义 |
1.7 章节安排与研究方法 |
1.7.1 章节安排 |
1.7.2 研究方法 |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研究概述 |
2.1.1 国外跨文化适应研究概述 |
2.1.2 国内跨文化适应研究概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文化休克与U型曲线假说 |
2.2.2 跨文化适应过程理论 |
2.2.3 跨文化适应整合理论 |
2.2.4 跨文化适应策略理论 |
2.2.5 国内跨文化适应研究的相关理论 |
2.3 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文献综述 |
2.3.1 跨文化适应内涵结构 |
2.3.2 国外研究现状 |
2.3.3 国内研究现状 |
2.3.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前期探索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设计 |
3.2.1 研究对象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研究过程 |
3.3 研究结果 |
3.3.1 接受海外派遣的原因 |
3.3.2 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的影响因素 |
3.3.3 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的内容分析 |
3.3.4 外派人员的跨文化互动分析 |
3.3.5 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 |
3.4 研究总结 |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总体构想 |
4.2 总体研究方法——质性研究 |
4.2.1 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与特征 |
4.2.2 选择质性研究方法的原因 |
4.3 数据收集方法——深度访谈 |
4.3.1 深度访谈的认识论问题 |
4.3.2 深度访谈的实际操作 |
4.3.3 深度访谈的转录 |
4.3.4 深度访谈的伦理问题 |
4.4 数据分析方法——扎根理论 |
4.4.1 扎根理论研究的认识论问题 |
4.4.2 扎根理论研究的理论抽样 |
4.4.3 扎根理论研究的资料分析 |
4.4.4 扎根理论的备忘录 |
4.5 总体研究方案 |
4.5.1 第一阶段:阅读文献、限定主题 |
4.5.2 第二阶段:前期探索、明确主题 |
4.5.3 第三阶段:收集、整理数据 |
4.5.4 第四阶段:数据分析、初步建构理论 |
4.5.5 第五阶段:补充资料、完善理论 |
4.6 研究技术路线 |
4.7 研究伦理 |
4.8 研究信度与效度 |
4.9 理论饱和检验 |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为的国际化与外派人员管理策略研究 |
5.1 华为公司简介 |
5.2 华为组织文化 |
5.3 华为国际化 |
5.3.1 华为国际化发展现状 |
5.3.2 华为国际化发展阶段 |
5.3.3 华为国际化思维建立 |
5.4 华为针对外派人员管理的整体导向 |
5.4.1 不断推进全球本土化经营 |
5.4.2 持续鼓励员工去海外历练 |
5.4.3 强调员工的自主学习与赋能 |
5.5 华为针对外派人员管理的具体策略 |
5.5.1 外派人员的选拔 |
5.5.2 外派前的跨文化培训 |
5.5.3 外派人员的薪酬管理 |
5.5.4 外派人员的后勤管理 |
5.5.5 外派员工的回流问题 |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方外派人员的工作适应研究 |
6.1 问题聚焦与研究指导框架 |
6.1.1 工作-家庭关系研究视角 |
6.1.2 外派工作-家庭关系研究 |
6.1.3 工作-家庭关系的文化差异 |
6.2 扎根理论分析中方外派人员的工作适应过程 |
6.2.1 开放编码 |
6.2.2 主轴编码 |
6.2.3 选择编码 |
6.3 研究结果 |
6.3.1 工作角色转变 |
6.3.2 工作职责转变 |
6.3.3 外派工作-家庭增益 |
6.3.4 外派工作-家庭冲突 |
6.3.5 外派个体资源互相转化实现工作-家庭平衡 |
6.3.6 组织支持影响工作-家庭平衡 |
6.3.7 理论建构 |
6.4 研究结论与讨论 |
6.4.1 主要结论 |
6.4.2 理论贡献 |
6.4.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方外派人员的跨文化心理适应研究 |
7.1 问题聚焦与研究指导框架 |
7.1.1 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跨文化心理适应 |
7.2.1 修正压力-应对视角的外派心理适应 |
7.1.3 压力-应对过程的文化差异 |
7.2 扎根理论分析中方外派人员的跨文化心理适应过程 |
7.2.1 开放编码 |
7.2.2 主轴编码 |
7.2.3 选择编码 |
7.3 研究结果 |
7.3.1 跨文化心理适应的三个阶段 |
7.3.2 应对资源的类型及其作用 |
7.3.3 理论建构 |
7.4 研究结论与讨论 |
7.4.1 主要结论 |
7.4.2 理论贡献 |
7.4.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方外派人员的跨文化互动研究 |
8.1 问题聚焦与研究指导框架 |
8.2 扎根理论分析中方外派人员与东道国民众的跨文化互动 |
8.2.1 开放编码 |
8.2.2 主轴编码 |
8.2.3 选择编码 |
8.3 研究结果 |
8.3.1 工作之余的跨文化互动特征 |
8.3.2 工作中的跨文化互动特征 |
8.3.3 跨文化互动的机理 |
8.3.4 组织的作用:既促进又阻碍 |
8.4 研究结论与讨论 |
8.4.1 主要结论 |
8.4.2 理论贡献 |
8.4.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1.1 中方外派人员的跨文化适应维度框架 |
9.1.2 多重利益相关者综合作用的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框架 |
9.2 理论贡献 |
9.2.1 整合并拓展了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的结构内涵 |
9.2.2 深化了利益相关者视角对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的理论诠释 |
9.2.3 全面阐释了组织支持对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的作用机理 |
9.2.4 积极探索了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的动态作用机理 |
9.3 实践启示 |
9.3.1 企业应重视外派人员的家庭影响 |
9.3.2 企业应提供充足的组织支持 |
9.3.3 企业应努力实现全球本土化运营 |
9.4 研究局限 |
9.4.1 跨文化适应的维度指标需细化 |
9.4.2 跨文化互动的双向性体现不足 |
9.4.3 研究样本的外推范围有限 |
9.5 未来展望 |
9.5.1 修正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的维度及量表 |
9.5.2 多元视角解决外派人员跨文化适应问题 |
9.5.3 关注跨国企业本土化运营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1 前期探索研究的访谈提纲 |
附录2 最终的访谈提纲 |
附录3 研究备忘录举例 |
附录4 访谈录音转写规则 |
附录5 Black(1989)跨文化适应量表 |
附录6 艰苦补助类型 |
附录7 既有跨文化适应量表信息概览与综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
(7)公务员“围城”困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务员“围城”困境现象的表现 |
二、我国公务员“围城”困境的主要原因分析 |
(一) “围城”困境政治原因分析 |
(二) “围城”困境思想文化分析 |
1. 社会阶层结构思想的变化 |
2. 公众对公务员的误解 |
(三) “围城”困境的经济原因分析 |
1. 市场体制相对不完善 |
2. 职业竞争压力大, 公考成首选 |
3. 身份取向与经济需求的差异选择 |
三、破解公务员“围城”困境的对策 |
(一) 健全公务员管理制度, 公务员考评更加科学化 |
(二) 健全事务公开机制, 加大公开力度 |
(三) 合理职业规划, 理性看待公务员职业 |
(四) 完善公务员激励机制和薪酬体制 |
(8)生态公民本土化养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2.3 研究综述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不足 |
2 “生态公民”的西方缘起及本土化分析 |
2.1 西方语境下的公民身份与生态公民 |
2.1.1 公民身份的发展 |
2.1.2 生态公民身份的发展 |
2.2 生态公民的理论意蕴及本土化阐述 |
2.2.1 生态公民的理论意蕴 |
2.2.2 “生态公民”的本土化阐释 |
2.3 “生态公民”研究的本土化分析框架 |
2.3.1 基本概念概述 |
2.3.2 分析框架概述 |
3 生态公民本土化养成的道德诉求 |
3.1 生态公民本土化养成的道德内涵 |
3.1.1 强调不同于社会道德的生态道德诉求 |
3.1.2 追求非人类中心的生态道德诉求 |
3.2 生态公民本土化养成的道德特质 |
3.2.1 以热爱为介质调节人与生态的关系 |
3.2.2 以敏感为反应器调节人与生态的关系 |
3.2.3 以节制为手段调节人与生态的关系 |
3.2.4 以三维角度进行生态道德判断 |
4 生态公民本土化养成的行动目标 |
4.1 生态公民本土化养成的行动内涵 |
4.1.1 以生态公民身份为行动前提 |
4.1.2 追求生态权利与生态义务的统一 |
4.1.3 以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为行动空间 |
4.2 生态公民本土化养成的行动特质 |
4.2.1. 通过立法规范自身行动 |
4.2.2. 确立生态友好为生态法律之根基 |
4.3 生态公民本土化养成的行动与落实 |
4.3.1 以行动促进生态公民的本土化养成 |
4.3.2 以行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4.3.3 储备知识与技能因地制宜落实行动 |
5 生态公民本土化养成的路径 |
5.1 生态公民本土化养成的制度保障 |
5.1.1 政府的顶层制度设计 |
5.1.2 具体的制度保障 |
5.2 生态公民本土化养成的教育路径 |
5.2.1 养成合作习惯的社区生态教育 |
5.2.2 落实到行动的学校生态教育 |
5.2.3 拓展到日常生活领域的家庭生态教育 |
5.3 本土化生态公民养成的行动体系构建 |
5.3.1 社区与家庭的联合行动体系 |
5.3.2 学校与环境社会组织的联合行动体系 |
5.4 落实行动开创绿色生活 |
5.4.1 由意识转变到行动转变 |
5.4.2 由转变行动到绿色生活 |
6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人才流动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才概念 |
2.1.2 人才流动概念 |
2.1.3 区域人才流动类型 |
2.2 理论基础 |
2.2.1 推拉理论 |
2.2.2 心理力场论 |
2.2.3 满意度理论 |
2.3 人才流动研究综述 |
2.3.1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研究 |
2.3.2 人才流动影响因素研究 |
2.3.3 人才流动管理及效应研究 |
2.3.4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京津冀人才现状 |
3.1 京津冀人才数量分析 |
3.2 京津冀人才学历结构分析 |
3.3 京津冀人才行业结构分析 |
3.4 京津冀人才种类分析 |
3.5 京津冀人才流动现状分析 |
3.6 京津冀人才合作现状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京津冀人才流动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 |
4.1 协同发展与人才跨区域流动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
4.2 直接作用机理分析 |
4.2.1 城市生活环境与流动意愿作用机理分析 |
4.2.2 城市生活压力与流动意愿作用机理分析 |
4.2.3 行业发展状况与流动意愿作用机理分析 |
4.2.4 个体需求满足与流动意愿作用机理分析 |
4.3 间接作用机理分析 |
4.3.1 人才跨区域流动影响因素与城市满意度作用机理分析 |
4.3.2 城市满意度与流动意愿作用机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检验 |
5.1 结构方程模型 |
5.1.1 结构方程模型介绍 |
5.1.2 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5.1.3 概念模型研究假设 |
5.2 调查问卷设计 |
5.3 预调查及数据评价 |
5.3.1 信度分析 |
5.3.2 效度分析 |
5.3.3 问卷修改总结 |
5.4 正式调查及数据分析 |
5.4.1 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
5.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3 信度分析 |
5.4.4 效度分析 |
5.5 假设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5.5.1 整体模型检验 |
5.5.2 中介效应检验 |
5.6 实证结果及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策建议 |
6.1 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人才流动 |
6.1.1 产业错位发展带动人才错位需求 |
6.1.2 促进形成产业集聚吸引人才流入 |
6.2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升京津冀城市满意度 |
6.2.1 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携手提升区域教育水平 |
6.2.2 减轻生活压力,为人才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
6.3 建立城市满意度监测制度,加强区域宣传 |
6.3.1 建立针对人才的城市满意度监测制度 |
6.3.2 改善区域印象,吸引人才流入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三)研究评论 |
三、研究的创新与价值 |
(一)研究的创新 |
(二)研究的价值 |
四、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内容框架 |
第一章 研究设计与资料收集 |
一、研究设计 |
(一)研究假设及其构建依据 |
(二)研究假设的变量说明 |
(三)研究方法 |
(四)理论分析工具 |
二、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一)访谈的设计 |
(二)访谈的实施 |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三)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四、文献的收集与整理 |
(一)政府的政策文本 |
(二)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制度文本 |
(三)人才培养方案 |
(四)会议与新闻 |
第二章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的理念分析 |
一、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是是非非 |
(一)是论 |
(二)非论 |
二、教育和产业的关系 |
(一)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
(二)教产关系在我国的演变 |
(三)产教融合的诱惑与困惑 |
三、大学与社会的关系 |
(一)大学主动适应社会 |
(二)大学批判和适当远离社会 |
(三)大学超越和引领社会 |
(四)大学融入社会 |
四、教育类型 |
(一)定位于普通教育的困惑 |
(二)定位于职业教育的挑战 |
五、教育目的 |
(一)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困惑 |
(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突 |
六、教育内容与方法 |
(一)教授何种知识:高深知识、应用知识还是技术技能 |
(二)课程设置的困惑 |
(三)教学方法选择的困惑 |
第三章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的利益分析 |
一、政府的利益分析 |
(一)政府关注民意和经济社会发展 |
(二)政府官员倾向于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 |
(三)政府的利益获得和产教融合动力随其层级降低而减弱 |
二、行业企业的利益分析 |
(一)企业通过生产和交易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
(二)行业协会代表同行企业利益和政府管理 |
(三)行业企业从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中获利微薄 |
三、学校管理人员的利益分析 |
(一)学校管理人员的利益需求分析 |
(二)学校管理人员的行政级别对其产教融合动力影响显着 |
(三)学校管理人员的利益获得对其产教融合动力影响显着 |
四、教师的利益分析 |
(一)教师的利益需求分析 |
(二)教师的利益获得对其产教融合动力影响显着 |
(三)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伤害了教师的短期利益 |
五、学生的利益分析 |
(一)学生的利益需求分析 |
(二)学生的利益获得对其产教融合动力影响显着 |
(三)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短期内无法显着增加学生的利益 |
第四章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的资源分析 |
一、经费分析 |
(一)应用型高校办学经费有限 |
(二)产教融合缺乏教育专项经费支持 |
(三)企业没享受到免税优惠 |
二、学科专业分析 |
(一)应用型高校学科门类少、实力弱 |
(二)师范类应用型高校学科设置偏重相对疏离产业的人文社科 |
(三)研究型大学钳制着应用型高校的应用学科专业发展 |
三、师资分析 |
(一)师资力量整体薄弱 |
(二)专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差 |
(三)优秀行业企业师资难引进 |
(四)教师培训阻力大 |
(五)外聘兼职教师不实用 |
四、场地设备分析 |
(一)校内实训基地数量有限 |
(二)实验室条件和运行维护困难 |
(三)实践教学设备购买和募捐难 |
第五章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的制度分析 |
一、人事制度分析 |
(一)教师编制短缺与职称转换难 |
(二)政府管控着学校的人事权 |
(三)事业编制成产教融合改革桎梏 |
二、薪酬制度分析 |
(一)无法有效激励教师加强实践教学 |
(二)对学校管理人员寻求行业企业合作的激励较弱 |
(三)薪酬制度变革的成本和风险过大 |
三、教学制度分析 |
(一)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脱离地方发展 |
(二)实践课程的学分和学时占比低 |
(三)教学方法实践性不强 |
(四)教学评价制度粗略 |
四、科研制度分析 |
(一)对科研的奖励高于教学 |
(二)没有突出应用研究 |
(三)轻视横向项目 |
五、治理结构分析 |
(一)政府干预存在“越位”和“缺位” |
(二)产教融合的统筹与实施机构缺失 |
(三)统筹产教融合的交易费用巨大 |
(四)行业企业参与学校治理不足 |
六、非正式制度分析 |
(一)习惯依赖严重 |
(二)民办应用型高校文化凝聚力弱 |
(三)“熟人社会”文化泛滥 |
(四)官僚作风严重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一、假设验证与结论 |
(一)修正假设 1: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总体不足 |
(二)修正假设 2:“形而下”的教育理念对产教融合动力影响显着 |
(三)接受假设 3:利益不足和不相容是产教融合动力不足的根源 |
(四)接受假设 4:应用型高校的资源禀赋削弱了其产教融合动力 |
(五)接受假设 5:制度桎梏了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 |
二、讨论与反思 |
(一)无需求不动力:行业企业的产教融合动力取决于应用型高校产品的效用 |
(二)无危机不动力:应用型高校的产教融合动力取决于高等教育机会市场的供求关系 |
(三)无资源不动力:高教系统的“中心—边缘”结构限制了产教融合动力 |
(四)无权力不动力:政府过度干预消减了应用型高校的产教融合动力 |
(五)无责任不动力:无需担责的教育契约关系弱化了产教融合动力 |
三、对策建议 |
(一)厘清理念:开放中把握产教融合的形而上尺度和形而下手段 |
(二)增添资源:促进高等教育资源向应用型高校倾斜 |
(三)扩大权力:以专业设置权为突破口落实应用型高校的办学自主权 |
(四)强化责任:为政府和应用型高校制定相应的责任约束 |
(五)变革制度:以人事制度和评价制度改革为核心创新制度体系 |
(六)内外结合:倡导和培育支持教育发展的教育情怀 |
结束语—教育改革中的无知、无耻、无力和无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走出人才流动的“围城”(论文参考文献)
- [1]竞技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探骊[D]. 徐磊健. 首都体育学院, 2021(12)
- [2]航空运输对国际人力资本流入的影响研究 ——基于国际人才流动视角[D]. 陈薇.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1980年代中国大学小说研究[D]. 李娟. 湘潭大学, 2020(02)
- [4]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国有资产管理问题研究[D]. 马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5]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基层公务员晋升内卷化研究[D]. 巴晓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6]跨国企业中方外派人员的跨文化适应研究 ——以华为为例[D]. 何蓓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公务员“围城”困境分析[J]. 张立磊. 时代报告, 2019(01)
- [8]生态公民本土化养成研究[D]. 曾晨. 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9]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人才流动影响因素研究[D]. 谢曼曼.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1)
- [10]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动力研究[D]. 陈星. 西南大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