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 金华 321004
摘 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本文试图通过对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儒家思想态度转变的研究,分析以儒学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意义,来为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提供有益借鉴。总的来说,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儒学的优秀文化成果,加强儒学的基础教育,为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儒家思想;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
一、中国共产党对儒家思想态度的转变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和基础,在儒家思想发展的漫长过程中,根据时代的需要,不同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对儒家思想的的态度不尽相同。
1.文化大革命,横扫一切的风暴。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统治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岿然不动。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全国大量文物古迹被破坏、损毁,到了中后期,更是荒诞地进行了一系列群众性的“批孔子”、“批周公”等盲目行径扑面,由于群众力量的强大和广泛性,最终将反传统文化的运动推向了历史的顶点。
2.改革开放,吐故纳新的煦风。
进入现代新阶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1]。在推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必须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合理扬弃。只有这样,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畴,才能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供精神宝藏和思想源泉。
二、儒家思想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
(一)儒家思想对于个人的文化价值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人生观、价值观的诠释,两千五百年的沧桑时光未曾磨灭儒家经典。儒家思想深刻地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相通之处。当代中国德育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都需要立足于时代发展要求,充分弘扬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以此才能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养。
(二)儒家思想对于社会的普世价值
儒家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忠、孝、廉, 始终强调德治、发展、富强诸多方面的统一。在当代社会,用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准则规范社会,即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坚定中国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提升中国社会的幸福指数具有独一无二的重要意义。
(三)儒家思想对于国家的治世价值
儒家的思想,不仅是道德的哲学,生活的哲学,当然还是政治哲学。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孟子的“仁政”主张和民本思想。孔子治理国家的基本思想只是“导民向善”,其教化方法是:“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其保障措施是以法律手段给教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而“导民向善”作为一种机制在不断地发挥作用,民众心存社会的公义,知“应行、应止”中,治世方略才开始能达到“治”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 儒家思想对于世界的共同价值
在当前多元文化碰撞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亟须通过开展文明对话来化解东西方文明之间的隔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因此,中华文化应该秉承儒家思想“和而不同”的态度,在继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前提下,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三、如何吸收儒家思想以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1.加强文化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通俗解读,实现儒家文化的大众化和生活化。由于现代文明的发展,大多数人对基于文言文的传统文化已经相当陌生。要弥补这个缺陷,必须组织有关专家对优秀传统文化读物进行通俗的解释和编写,同时还应降低成本,这样才能保证儒家文化入眼入耳。
第二,将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在国民教育中。国家相关教育部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各学校要落实政策、具体开设传统文化学习课,并配制专业优质的国语老师。还要在校外社会开展国民文化教育,将优秀文化读物、优秀学者讲坛送进社区、单位等,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入脑入心。
2.创新载体形式,提升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第一,学校创新活动,开展经典诵读。近年来,一些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利用开学典礼、文艺汇演、毕业晚会等场合,组织师生朗诵传统经典名句名篇;有些学校开设国学经典欣赏课,邀请国学名师给学生作中国传统文化讲座等,这些做法都增强了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从而强化了共同的内心价值观。
第二,文化设施完备,营造健康向善氛围。可以利用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极大增强他们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并潜移默化凝聚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第三,民族传统节日振奋民族精神。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条重要渠道。比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民族节日的传承以及各种活动的开展,形成一定庄严的仪式感,升级着人们共同的情感取向,增强了全民族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信心。
3.加强师资力量,完善机制,谱写文化新篇章。
第一,强化教师队伍的战斗堡垒作用。学校的领导班子及成员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带头学儒学、讲正气、讲服务、讲奉献。还要坚持教师永远是学校办学的主体的指导思想,加强其儒家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实行积极的人才政策,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儒学队伍。
第二,重视学科设置的保障作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科设置是师生日常开展教学的基本规范,是学校实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推动力,对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学校管理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以人为本构建长效机制。树立队伍建设服务学科建设、学科建设促进队伍建设思想,全面实施“以人为本,弘扬传统”的发展战略,针对时代发展需要,为儒家思想注入新鲜时代血液;以“人人共享”为中心,形成长效机制,切实发挥儒家思想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刘洋,戴则健.浅析文明冲突中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5):4-8.
[3]张鹏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人民论坛,2014(1):13-17.
作者简介:李春欣,女,(1991年-),山东安丘人,研究生,浙江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作者:李春欣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5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9
标签:传统文化论文; 儒家思想论文; 文化论文; 优秀论文; 核心价值观论文; 儒学论文; 繁荣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5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