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马山子镇大梁王小学 251907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据老师了解,暑假期间,有许多同学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夏令营活动,不少同学走进军营,不仅体验了部队那紧张忙碌的生活,而且磨练了自己的意志。看,这是小强那一队的队列,多整齐!看了这个队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预设:小强在什么位置?小刚在什么位置?小亮在什么位置?......
师:你能告诉老师小强的位置吗?感觉有难度?(及时板书?)
设计意图:从一列队伍中确定位置入手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在方阵中确定物体的位置打下基础,同时为设置矛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做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明确行、列的意义。
(1)观察课本信息图。
师:下面我们以同桌为一组,用文字、符号或画图等你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出小强的位置。(黑板展示)
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交流。
(2)教师引导:小强的位置是一定的,同学们的说法却各不相同,数学上规定:一般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确定第几列,一般情况下,习惯从左向右数,第一列,第二列……确定第几行,一般情况下,习惯从前往后数,第一行,第二行,把情境图上的每列和每行按顺序互相指一指,同学之间互相指一指。
(3)教师介绍:通常情况下,描述物体的位置时先说列再说行。
根据老师说的小强的位置用标准的数学语言来描述一下。(板书:第3列第2行)
(4)口令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玩一个游戏,放松一下。请第三列同学起立,请第四行同学起立,哪个同学站起了两次,为什么?学生交流汇报。(板书)
设计意图:在描述一列队中的事物位置的基础上设置矛盾—如何描述方阵中事物的位置,感受描述方法不统一带来的不便,体验统一描述方法的必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渗透正确的描述顺序,分解难点,为理解“数对”这一抽象的概念奠定基础。
2.认识数对。
(1)圆点图,引出数对的概念。
师:刚才我们是用一幅图表示训练时的队列,图中的行与列明确了,生活中的行与列我们也清楚了。 如果我用一个圆点表示一个人,现在的队列图就变成这样的圆点图。(课件由人变圆。)现在这样表示和刚才实物图相比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体会点子图的优点。
(2)师:哪一个圆点表示的是小强的位置?还有一个同学叫小刚,在第二列第四行,哪一个圆点表示了他的位置呢?
(3)师:数学最大的魅力是它的简洁性。想想看,能不能用更简练的方式来表示小强的位置?同桌两个人商量一下,请看提示!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学生的个性化表示可能有很多,教师及时给以肯定和表扬。
设计意图:学生个性化表示的过程,就是学生感知、理解数对的过程,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深刻理解概念。
3.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1)用数对表示小战士的位置: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我们刚才认识的新朋友——数对是什么样的?
师:小强的位置怎么表示来?
生:(3,2)。
师:用(2,3)表示可以吗? 为什么?
小结:(3,2)(2,3)虽然只是前后次序不同,但表示的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位置。通常情况下,数对中前面的数表示第几列,后面的数表示第几行。(板书列行)它们的顺序不能随意颠倒。
(2)用数对表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
师:自己的位置会用数对来表示?请拿出题纸,注意在纸的正面先写出表示自己位置的数对,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正错误。
(3)根据数对找位置:
师:屏幕出示的这8组数对分别表示的是咱班其中一个同学的位置,请找出他们来(课件展示)。
小结:①数对必须由两个数组成,两个数才能确定一个点的位置,二者缺一不可。②我们可以推断出要判断是否是同一列要看数对中列数是否相等,判断是否是同一行要看数对中的行数是否相等。
4.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圆点连成线——方格图。
师:(电脑演示)当我们用线将这些圆点连起来时,圆点图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比较一下,方格图与圆点图相比有哪些不同?
设计意图:将人物图抽象为点子图,再将点子图抽象为方格图,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孕伏“坐标”知识。引导大家了解数对的知识。
三、课堂小结
教后反思:数对这个概念对五年级的小孩子来说是极为抽象而又陌生的,如何让他们既对其生成过程有所经历,又对其实质顺理成章轻松地接受。用心思考之后,除利用教材呈现的整齐的队列认识数对外,还结合了班级同学的座次来学习和理解数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论文作者:韩振刚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0月总第2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位置论文; 圆点论文; 同学论文; 队列论文; 学生论文; 板书论文; 方格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10月总第2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