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总承包公司 天津 300210
摘要:随着科学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逐渐增多的市政工程项目,市政工程中应用深基坑技术的频率也在逐步提高。有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深基坑工程的时候应该着重注意工程的整体设计和细节处理工作,确保工程进度能够平稳进行,争取在最大限度上的提高工程质量,增强工程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性。
关键词: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安全
引言
在市政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质量好坏不仅影响着工程的基础稳定性,而且影响着建筑的整体质量,施工单位需要认真分析市政工程中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特点,在工程布局与安排过程中根据具体施工要求进行,从而确保市政工程中深基坑施工更加周全与科学。
1深基坑施工技术概念
深基坑施工技术是通过确保建筑地基的稳定,进一步保障整个施工建筑的稳固和安全,肯定、重视建筑的地下施工工作。深基坑施工技术的施工要求特别高,提高施工技术的施工标准、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深基坑施工的发展和提高整个建筑的使用性能。另一方面,在建筑施工中,暂不考虑其他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如果深基坑方面没有处理好,会直接影响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不能保障,对未来居住者的生活产生严重威胁,还会对企业和公司产生经济和声望的不利影响,甚至引发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和刑事问题,由此看来,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影响范围、事故内容比较大,问题较为严谨。
2基于专业角度分析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市政建设中作用
在新时期的市政工程建设中,涉及的内容较为丰富,包含了路桥、堤坝、隧道以及建筑等多方面项目,关乎民生,是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在现代市政工程建设中,高层建筑增多,工期较长,施工工序繁多,结构复杂,给施工建设增大难度。因此,为了有效节约建设空间,要将深基坑支护技术落到实处。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进步,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方面的理论知识不断完善,大量行业经验得以积累,整体技术水平显著增强。但是,面对市政建筑要求的不断提升,加之新结构以及新设计的出现,支护技术的使用面临更高标准与要求,为此,市政工程建设与深基坑支护技术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需要对支护技术给予高度重视,以期更好服务于工程建设的需求。
3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深基坑施工技术要点
3.1全面考虑深基坑施工基坑排水、降水方法
深基坑土方开挖容易引发地下水渗入坑内问题。一旦地下水渗入坑内,土方边坡易形成塌方,地基被水浸泡,造成土方开挖难以继续进行的状况。为了避免上述状况发生,需要采用降低地下水位措施,让基坑开挖按施工顺序进行。在此,先需要选用合适的基坑排水机具。动力水泵排水应用范围最广,其可选择的类型较多,包括电动、机动、真空及虹吸泵等。注意在选用水泵类型时,要考虑基坑涌水量大小。一般情况下,在基坑涌水量的基础上增加1.5倍~2倍就是水泵的排水量范围,据此选用合适的水泵。此外,提水桶、水龙车或手摇泵等适合基坑涌水量很小的工程。在排水方法的选择上也需谨慎。为了确保在土方开挖时使坑内无积水,排水方法非常多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开设明沟、集水井排水法较为常用。这种采用截、疏、抽的方法来进行基坑等施工的排水方法适宜应用在含水层在黏土层和粗粒土层的基坑中。土质情况较好、地下水量不大的基坑排水适宜采用开设明沟、集水井排水,需在基坑的一侧或四周设置排水明沟,在四角或每隔20~30m设一集水井,排水沟始终比开挖面低0.4~0.5m,集水井比排水沟低0.5~1m,在集水井内设水泵将水抽排出基坑。另外,在选用排水方法时,还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估,充分考虑防渗墙的渗透性,以免特大型深基坑的安全施工难以保证。
3.2加强现场管理和监测
一是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以及新老路基的搭接工作,现阶段还没有成立一套成熟的施工处理体系,许多施工技术建立在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无法进行有效计算和设计,因此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和检测工作,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二是搭接处台阶尺寸,裂缝容易出现的位置,是在市政道路老路基的两侧拓宽的衔接处,为了避免此处发生裂缝,同时增强其拼接强度,要进行台阶的设置,要解决搭接台阶尺寸问题,利用现场实践以及数据模型分析,得出一个合适的尺寸,台阶的高宽比要符合施工标准,如果设置的尺寸太小,没有预期效果,如果太大则增加了工作量。
3.3围护渗漏的应急处理措施
在工程项目基坑开挖的过程中,若墙体出现了渗漏点,应考虑其具体状况及时采取封堵的方法。如果是局部渗水亦或是渗漏点不大、渗水量不多的渗漏位置,可以借助人工方式,对桩间土进行清理,并使用快凝水泥将漏洞及时填补,或者是采用修补渗水面的方式封堵处理。若渗水点面积较大,应借助海带对漏洞进行填塞,随后使用快凝水泥加以封堵。若渗水点的面积极大,则可以在施工现场选择使用引流管引出存留的水量,随后使用防水混凝土亦或是砂浆对管边围护墙薄弱的位置进行修补与封堵,并在修补封堵使用混凝土或者是砂浆的强度达到特定标准,即可扎起并封住引流管。若封口管口以后产生第二处的渗漏问题,即可根据以上方法再次引流并修补。如果引流出来的水是清水,而且周边的环境相对简单亦或是出水量不大,可以不采取修补的措施,仅排出基坑内部水就可以。如果出现漏点漏水量很大的情况,水色相对浑浊,且水中的汉泥沙量大,要想规避出水口的继续扩大,应选择使用引流管插入的方式加以封堵处理,并结合施工现场的施工情况,找出具体的原因并制定后期处理的方案。若有必要,还应当使用双液注浆的方法对漏水点进行封堵处理。
4市政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首先,虽然深基坑支护施工具有临时性特征,但是,工程安全问题仍需给予高度关注。如果忽略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整体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其次,鉴于深基坑支护工艺设计深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地质与环境,因此,在进行支护施工的时候,要控制好流砂与管涌,避免出现基坑隆起变形与地下水渗透的情况。在市政建设中,环保意识必须增强,在进行支护体系选择的时候,要有效降低泥浆以及噪音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在跟不上促进建筑设计的健康发展。对于处于市中心的建筑,面临复杂的管线体系,给深基坑支护造成困扰,因此,垂直开挖是常用方式。再次,深基坑作业面积较大,施工周期较长,外部环境因素较大,因此,采取分段、分层以及分块的方式进行作业,目的是实现开挖与浇筑的同步进行,减少土层发生变化的情况。第四,对于深基坑施工,地下水是重要影响因素,深基坑支护主体的功能是解决排水挡水问题,具体方式由施工环境来决定。因此,要结合地质环境,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除此之外,支护质量检查工作也不容忽视,强化对水平位移、管线等的全方位检测,随时观察挖土与地裂的实际情况,一旦发生异常,要对地下水位、管道以及支护桩进行全面检查,找出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解决。
结语
在现阶段市政道路改造过程中,路面扩宽改造是常见的施工类型,路面扩宽施工的重点与难点就是新老路面拼接。在拼接施工前,需要对老路面的病害类型全面了解,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然后对市政道路进行铣刨、路基整治等处理,最后进行新老市政道路面层与基层的拼接工作,完成市政道路的扩建任务。
参考文献:
[1]林仙后.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福建建材,2014(06):112.
[2]张雷.简析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3):79~80.
论文作者:段世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基坑论文; 深基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水量论文; 方法论文; 建筑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