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会计异象研究动态与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国内外论文,会计论文,动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资本市场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稀缺资源——社会资本的配置效率,影响到投资者利益保护、企业融资成本、金融业发展以及国家经济增长。高效率的资本市场意味着股价能够对已有信息(宏观经济信息、产业经济信息、企业会计信息等)做出充分、正确的反映,因此就不会出现错误定价,投资者依据已有信息构造的投资策略就不可能在未来获得超额回报。自从Fama(1965)[1]提出有效市场理论后,大多研究支持市场有效性假说,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市场异象”,即投资者利用已有信息构造的投资策略能够获得超额回报,其中包括基于会计信息获得超额投资回报的“会计异象”。
作为市场异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异象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并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会计异象主要包括应计异象(Accruals Anomaly)、盈余公告后的价格漂移异象(PEAD Anomaly)、价值-魅力异象(Value-glamour Anomaly)。为了更好地把握国内外会计异象研究动态,本文对近10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类、整理,并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述,以便更加清楚地了解和把握会计异象的研究成果与研究进展。
一、应计异象
应计异象由Sloan(1996)首先发现,他从持续性(Persistence)的角度以盈余信息为基础进行投资策略研究,结果发现会计应计(Accural)与未来股票收益负相关,如果企业某一会计期间具有高(低)会计应计,则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内往往会产生异常低(高)的股票回报;利用会计应计信息构造股票投资组合可以获取超额回报,这一现象被称为应计异象。[2]Sloan的研究开辟了资本市场异象的一个全新研究领域,后续大量学者对应计异象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研究,这些研究集中在应计异象产生原因的分析、应计异象与其他市场异象之间的关系、应计异象的稳健性和普遍性等几个方面。
(一)应计异象产生原因
在发现应计异象的同时,Sloan(1996)针对应计异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固守盈余假设,即投资者天真地固守盈余指标,而不知道盈余指标包括经营现金流和非现金应计项目,两者预测未来盈余的能力具有差异;特别是应计项目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很可能发生逆转,投资者在预测未来盈余和现金流时,并不明白应计项目的这种时序变化特性。[2]对于Sloan的固守盈余假说,一些学者进行了实证检验,虽然有部分研究结果(Hirshleifer et al.,2004;王庆文,2005)[3-4]与Sloan的观点接近,但大多数研究结果并不认同Sloan对应计异象产生原因的解释。Ali et al.(2000)发现,即使是了解应计特性的所谓“精明投资者”参与(比如机构持股比例高、大量分析师追踪)的股票,其应计异象超额收益并不一定就低。[5]Zach(2005)也认为,投资者固守盈余指标不是应计异象产生的原因。[6]
既然投资者固守盈余指标不是应计异象产生的原因,一些学者经过研究提出了另外多种解释,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应计异象与盈余管理、应计操纵有关。Xie(2001)将会计应计分解为操纵性应计和非操纵性应计两个部分,研究发现,应计的低持续性主要来自于操纵性应计部分,应计异象是投资者对操纵性应计持续性的高估,进而导致对操纵性应计的错误定价。[7]Chan et al.(2006)、彭韶兵等(2008)、林翔和陈汉文(2005)等学者得出了与Xie(2001)类似的结论。[8-10]Richardson et al.(2006)则从另一个视角,探讨了应计项目可靠性与应计项目持续性之间的关系。他们将营运资本分解成不同的构成项目,根据营运资本构成项目在预测营业利润可靠性大小上加以排序,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可靠性越差的应计项目导致投资者对已实现会计利润错误定价的可能性越大,进而产生的应计异象越厉害。[11]这一发现进一步支持了被操纵应计项目可靠性较差,持续性也较差的观点。
企业成长效应也许是应计异象产生的原因。Fairfield et al.(2003)认为,应计异象表现为会计应计的低持续性,而会计应计的低持续性也许是由于盈利增长效应所造成,即投资增加的同时也增加了应计项目,由于会计稳健性以及增长边际递减规律的作用,相应导致会计应计的低持续性。[12]樊行健等(2009)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应计异象问题时发现,应计利润与企业的成长性正相关,与未来股票收益负相关,应计利润与企业成长性的正相关程度越强,应计异象越明显,这反映了企业成长性是引起应计异象的一个重要因素。[13]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计异象的产生与代理成本有关。按照现代企业理论,代理成本的存在,会导致公司的管理层干预会计信息的生成,从而干扰了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理解。Kothari et al.(2006)的研究表明,应计异象主要是由股权被高估公司的代理成本造成的。如果上市公司的股权被高估,那么公司的管理层就有动机去操纵会计应计来扩大或维持这一高估,但是市场的高估以及会计应计的高估终究要反转回去;而股权被低估,公司管理层则没有动力去维持股权的低估,由此导致了应计异象的产生。[14]Beneis & Vargus(2002)也发现,应计异象主要存在于内部人卖空的公司,因为这些公司的内部人了解公司的股价被高估了。[15]
尽管研究文献很多,但时至今日应计异象产生的原因仍未有统一结论,应计异象是资本市场参与者在预测未来盈余(或现金流)时未能正确利用应计会计信息的结果(Scott et al.,2009),[16]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投资者对应计信息进行错误定价?要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尚需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二)应计异象与其他市场异象之间的关系
应计异象是否区别于其他异象这一问题目前还存在争议,但多数研究证据支持Sloan所发现的应计异象区别于以往文献所提到的各种异象,Collins & Hribar(2000)认为,应计异象不同于Bernrd & Thomas(1989)[17]所提出的盈余公告后的价格漂移异象,虽然两者都表现为投资者错误地利用既有会计信息预测未来盈余、现金流,但两者所产生的股票投资回报是有所区别的。[18]Barth & Hutton(2004)指出,会计应计对未来股票回报的预测能力不能从属于以往分析师的预测能力。[19]Cheng & Thomas(2006)的研究认为,应计异象不同于价值-魅力异象(Value-glamour Anomaly)。[20]
应计异象属于一种独立的市场异象正逐渐达成共识。这一异象与其他市场异象之间有没有联系也是许多学者的研究兴趣所在,近期研究结果倾向于将应计异象归属于筹资和投资异象(Financing and Investing Anomaly),因为两者都表现为投资者针对企业净经营资产(包括应计项目)的重大变化,难以正确预测企业经营绩效。
Zhang(2007)的研究认为,应计异象应归属于投资/成长异象,即成长过程中伴随的会计应计,而不是投资者错误理解应计盈余的持续性,他发现,同样是成长过程中的会计应计,成长性越好的行业或企业,会计应计预测未来盈余的能力越强。[21]Dechow et al.(2008)指出,应计异象属于外部融资异象,因为应计异象实际上是企业使用外部资金后,投资者据以对企业未来收益加以预期而出现信息错误定价的过程;不光是使用外源资金投资的企业,即使是使用内源资金投资的企业,也存在会计应计与盈余持续性及股票回报之间的负相关关系。[22]
(三)应计异象的稳健性与普遍性
自Sloan(1996)发现应计异象后,许多学者对应计异象是暂时、个别现象,还是长期、普遍现象进行了检验。经过对不同样本研究,绝大多数结论认为Sloan(1996)所发现的应计异象是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最近一些学者对以往应计异象的研究方法、样本特性、股票回报基准选择等进行了研究。Zach(2005)发现,如果排除并购企业、资产剥离企业以及NASDAQ上市企业,并且对股票回报进行规模和账面市价因素调整,而不仅仅是进行规模调整,那么将减少应计异象的超额回报,但多数超额回报仍然存在。[6]李远鹏、牛建军(2007)研究中国证券市场发现,在控制亏损公司后,中国证券市场表现出显著的应计异象。[23]
既然应计异象是长期、普遍的现象,那么应计异象为什么不能通过套利加以消除呢?这一问题的答案主要有两个:其一,套利限制以及巨大交易成本的限制;其二,应计是一种风险因素,需要获得风险报酬。
关于套利限制以及交易成本限制,Mashruwala et al.(2006)研究发现,应计异象主要集中于那些非系统性波动大、价格低、成交量小的企业,交易成本可能成为套利消除应计异象的制约因素。[24]类似地,Lev & Nissim(2006)发现,应计比较严重的企业往往是那些规模小、风险大、盈利性差、难以吸引大机构关注的企业,虽然有些激进的机构投资者基于应计异象进行交易,但由于他们的交易量太小,而难以通过套利消除应计异象;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这类特性企业的交易成本则非常高。[25]同样,Ali et al.(2008)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大型的共同基金也几乎不会将应计异象作为交易策略,只有那些规模小、投资回报波动大的基金才采用应计异象交易策略,一般能够获得2.83%的年度收益。[5]以上证据表明,对于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而言,高昂交易成本的存在,使得应计异象难以通过套利消除。
是风险因素还是对信息的错误定价,这一问题是任一股票市场异象争论的核心问题,应计异象也不例外。运用跨期四因素资本资产定价模型,Khan(2008)发现高应计股票投资组合的市场投资收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运用风险因素加以解释。[26]Dechow & Ge(2006)发现,Sloan(1996)投资策略中会计应计最低组的退市风险较大,如果投资者认识到了会计应计中所蕴含的财务风险,就会提高对这些公司资本成本的评估,财务风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应计异象。[27]但Hirshleifer et al.(2006)所得到的结论却恰恰相反,他们认为应计异象应该从投资者行为角度,而不是风险角度加以解释。[28]
此外,有些学者检验了应计异象是否具有全球普遍性,结果并不统一。LaFond(2005)和Pincus et al.(2007)的研究结果表明,除美国之外的资本市场也存在应计异象,应计异象很容易在那些应计会计运用较多、股权集中度低、股东权益保护差以及实行共同法体系的国家发生。[29-30]Leippold和Lohre(2008)则认为,应计异象是否具有全球性与研究方法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31]
二、盈余公告后的价格漂移异象
盈余公告后的价格漂移(Post-earnings Announcement Drift,PEAD)异象是上世纪60年代研究人员运用盈余公告事件研究资本市场效率时发现的一种市场异象。Ball & Brown(1968)在检验市场有效性时发现,虽然股价对盈余信息有反应,但是这种反应却不是及时、充分的,如果将盈余预测误差分为正、负两类,将相应的股票分别组成“好消息”和“坏消息”组合,则“好消息”组合股票的价格在盈余公告后持续向上漂移(drift),而“坏消息”组合股票的价格则持续向下漂移,这就是所谓的“盈余公告后的价格漂移异象”。[32]后来许多金融学者利用不同方法验证了盈余公告效应的存在并提出了各种解释,其中,Bernard & Thomas(1989)的研究成果影响最大。他们利用t期的标准化未预期盈余(SUE)值构建组合投资策略,检验这些投资组合在t+1期的盈余公告前后的超额收益率,一方面证实了盈余公告后的价格漂移异象的存在,另一方面首次以“股价对盈余公告信息反应不足”的假设对这一市场异象做出了解释。[17]近10年来,学者们对PEAD异象的研究重点已经从证明PEAD异象的存在转向PEAD异象的解释、PEAD持续性、PEAD普遍性分析等方面。
(一)PEAD产生的原因
PEAD异象的解释之一是投资者不够精明,投资者未能充分意识到现时盈余信息在预测未来盈余和股票回报中的作用。Bartov et al.(2000)发现,机构持股与PEAD异象程度呈负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可以弱化PEAD异象。[33]相类似,Battalio & Mendenhall (2005)也发现,那些交易量小的股票,PEAD异象表现得更加明显,投资者的交易量小似乎表明是一些不够精明的小投资者在进行交易,他们在预测未来盈余变化时不能充分考虑现时的盈余信息,小投资者支撑了PEAD现象的发生。[34]Shantikumar(2004)同样发现,相对于大型交易者而言,小型交易者对盈余变化更可能反应不足,当然,大型交易者也会反应不足。[35]对于机构投资者与PEAD的关系,我国学者的研究结论却正好相反,精明的机构投资者可能会助推PEAD。齐伟山、欧阳令南(2006)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证券市场在较短的时间窗口内机构持股没有减轻价格漂移的程度,在较长的时间窗口内机构持股反而加重了价格漂移的程度。[36]于李胜(2006)研究不同类型投资者对PEAD的影响发现,对于好消息,盈余公告后基金重仓持有股票的漂移小于非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但对于坏消息,基金重仓持有股票的漂移要大于非重仓持有股票的漂移。[37]
PEAD异象的第二个解释是Hirshleifer & Teoh(2006)提出的投资者只把有限的注意力集中于现时盈余信息对未来盈余的预测作用。[28]同样,DellaVigna & Pollet(2006)发现,盈余信息在星期五发布公司所产生的价格漂移程度要高于在其他时间发布盈余信息的公司。[38]相关联的是,Liang(2003)发现,投资者对他们私人信息以及盈余可靠性的过度自信使得他们面对企业盈余变化时反应不足,随后逐渐进行调整,由此导致PEAD异象产生。[39]谭伟强(2008)发现我国盈余公告存在显著的“周历效应”以及“集中公告效应”,即在周一、周五和周六进行盈余公告时更容易被投资者忽略,而在同一天同时公布盈余信息时有更多投资者不能够及时发现这些信息并作出反应,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盈余公告后价格漂移产生的原因。[40]
PEAD异象的另一个解释是交易成本和套利限制。Ng et al.(2008)发现,交易成本阻碍了知情投资者快速将相关信息融入股价中去,如果控制了交易成本,那么通过PEAD策略所获得的回报将非常有限。[41]Reed(2007)研究发现,卖空限制越严的企业,在盈余公告日,盈余信息反应的时间越短。[42]孔东民、柯瑞豪(2007)在验证中国股市存在PEAD的基础上,根据盈余公告后的价格漂移形态构造投资策略发现,由于市场存在“套利限制”,即使在最有利的情况下,也难获得超额收益。[43]
PEAD异象的第四种解释是PEAD异象与盈余信息的透明度有关。Kimbrough(2005)从横截面观察PEAD异象程度与相关盈余信息透明度之间的关系发现,那些进行过会议沟通的企业,投资者对盈余变化的反应不足程度较轻,PEAD异象不是很明显。[44]于李胜、王艳艳(2006)也认为,信息质量是PEAD产生和持续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既可以通过影响未预期盈余的大小间接影响PEAD,即信息质量差的股票多集中在未预期盈余极端组合中;也可以直接对PEAD产生影响,即在盈余公告后,信息质量差的投资组合平均累计超常收益大于信息质量好的投资组合。[45]
除上述投资者非理性反应不足导致PEAD的解释外,一些学者还提出了另外一些解释。如Francis et al.(2007)认为,投资者对信息不确定性的理性反应导致了PEAD异象,他们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信息不确定性高的企业,其超额收益要大于信息不确定性低的企业,信息不确定性高的企业往往是那些盈余极度难以预期的企业。[46]
(二)PEAD为什么能够持续
缺乏足够的精明投资者以及套利限制是学术界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的两个解释。在投资者因素方面,一些学者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基于PEAD的交易策略及盈利情况。如Ke & Ramalingegowda(2005)发现,机构投资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运用PEAD交易策略获得巨额回报,并且他们的交易增加了盈余信息融入股价的速度。他们的研究也发现,机构投资者很少参与交易成本高的企业交易,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PEAD能够持续这一问题。[47]Ali et al.(2007)的研究有类似的发现,研究表明,激进的美国股权共同基金将PEAD作为一种交易策略,其投资业绩往往超越那些未使用该策略的基金;通过套利消除PEAD异象还是存在着一些限制因素。[48]
(三)PEAD的测度方法
一些文献在Bernard & Thomas(1989)[17]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这类研究中,有些学者采用的盈余变化指标不同于Bernard & Thomas(1989)的季节性随机漫步盈余变化,如Doyle et al.(2006)、Livnat & Mendenhall(2006)将盈余变化建立在分析师预期基础上,以此获得的PEAD交易策略回报将更大。[49-50]由于现金流比应计项目对股票价格影响更大,Shivakumar(2006)将盈余变化分解为未预期到的应计项目和未预期到的现金流,现金流对未来股票回报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如果运用基于PEAD交易策略,那么将应计项目和现金流分开进行操作,将会获得更多的回报。[51]
(四)PEAD异象的普遍性
Liu et al.(2003)运用英国的样本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PEAD异象在美国之外的国家也存在。[52]Griffin et al.(2007)的研究表明,在新兴市场国家可以像发达国家那样通过PEAD交易策略获得超额回报。[53]
三、价值-魅力异象
财务会计指标与股票市场价格构成股票定价乘数(Pricing Multiple),包括账面市价比(B/M)、盈利市价比(E/P)、现金流市价比(C/P)等。投资实践(Graham & Dodd,1934)① 及理论研究(Basu,1977; Fama & French,1992)表明,定价乘数高的“价值型”股票,其市场表现要超越那些定价乘数低的“魅力型”股票,这就是所谓的价值-魅力异象。[54-55]对价值-魅力异象研究,学术界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价值-魅力异象产生的原因、价值-魅力异象与应计异象之间的关系、价值-魅力异象与财务报表分析。
(一)价值-魅力异象产生的原因
定价乘数的运用实际上是将可观察的市场价格与某一可观察的会计属性如现时盈余进行比较,以此作为预测的未来现金流或现金流风险的代理变量。投资者必须判断这一代理变量是否体现了企业价值评估的实质(如未来预测现金流及与现金流对应的风险因素),并且要判断市场价格是否与代理变量相一致。
对于价值-魅力异象产生的原因,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Lakonishok et al.(1994)提出了较有影响的解释,即将价值型(魅力型)股票的优势(劣势)表现归结为投资者预测公司未来成长性时出现的错误,他们发现,对于价值型股票,投资者在预测其未来盈余的时候,往往根据这些企业过去不佳表现加以外推,得到企业悲观的未来前景,从而低估这些企业的价值;而魅力型股票则正好相反。[56]Fama & French(1992)的风险因素观则认为,高B/M股票的市场回报超越多数股票的原因是这些股票具有高风险性,许多高B/M企业往往陷于财务危机。[55]
过去十年间,围绕价值-魅力异象的争论集中在其产生于风险因素还是产生于错误定价。Vassalou & Xing(2004)的最新研究成果似乎证明,对于高账面市价比公司而言,账面市价比指标是某种风险的代理变量。[57]孙茂竹等(2009)按照B/M、规模及前六个月动量收益进行三因素回归分析,观察到了财务困境公司相对于非财务困境所呈现的正的溢价,从而认为,价值-魅力异象、规模异象等不应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加以解释,而应该作为一种风险因素。[58]另一方面,Griffin & Lemmon(2002)研究表明,具有高财务风险的企业,在盈余公告后市场表现出现反转,这与风险因素的解释不相吻合。[59]Ali et al.(2003)的研究表明,那些非系统性波动大、交易成本高、投资者不够精明的企业,其账面市价比效应比较明显,这也支持了错误定价假说。[60]
(二)价值-魅力异象与应计异象之间的关系
价值-魅力异象似乎与应计异象存在紧密联系。Desai et al.(2004)认为,价值-魅力异象和应计异象是相关的,因为两种异象都是对过去会计数据的过度反应。[61]在价值-魅力异象中,投资者根据魅力型企业过去的销售、利润、现金流增长情况推测企业未来经营业绩,投资者会意识到由于均值回复(回归正常水平),过去的增长是难以持续的。在应计异象中,投资者根据过去的会计应计推测未来企业盈余,当随后应计项目发生反方向变化,所公布的盈余却低于或高于投资者的预期。所以两种异象都是对未来盈余的错误预期;并且价值-魅力效应和会计应计的某些代理变量是紧密相连的,如销售增长既是价值-魅力的代理变量,也与会计应计正相关。
(三)价值-魅力异象与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是要寻找那些财务信息尚未融入股价的股票,那么,财务报表分析能够消除或减弱价值-魅力异象吗?对于低B/M企业,即使市场错误定价,事前财务分析是否有效尚不得而知,主要原因是,其一,低B/M企业往往是一些成长型企业,受到精明市场参与者如分析师、机构投资者的关注;其二,这类企业除了财务报表外,可能还有多种公开信息的渠道;其三,低B/M企业的快速增长使得现时的财务基本面因素显得不是很重要,而一些非财务因素的重要性却显现出来。由于被大肆宣传或被强势表现所感染,这类股票往往脱离基本面因素而出现高估。
此外,对于成长型企业,传统基本面分析方法的应用性有限,而来自于财务报表的其他信息也许更加有用。研究表明,股票市场倾向于天真地推测成长型股票(Dechow & Sloan,1997),[62]或者忽略会计稳健性对未来盈利的影响(Penman & Zhang,2002)。[63]最近的研究集中在,通过大量成长型或低账面市价比股票的实证研究,检验财务报表分析是否有助于投资者获得超额收益。Mohanram(2005)是其中典型代表之一,他运用财务信息创建与简单外推及与会计稳健性相关的信号,以增强传统基本面分析方法对盈余及现金流盈利性的分析能力。他根据事后股票收益,来检验通过财务分析辨识股票表现的能力,结果表明,财务分析可以准确地追踪成长型企业,成功地辨识跑赢大市和落后大市的股票。[64]一种投资策略就是买进成长性最好的强势股票,卖出或卖空最弱势的股票,将会获得可观的超额收益。这一结果在不同企业间包括不同规模企业、分析师追踪企业、转板企业(刚IPO企业除外)具有稳健性。当然,财务报表分析也受到了学术界的质疑——财务报表分析是为了预测股票未来收益,这对研究者来说是难以做到的,另外,还存在选择合适样本的风险。
四、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市场异象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异象,长期以来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国内外学者对各种会计异象(应计异象、PEAD异象、价值-魅力异象等)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近10年来,对会计异象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会计异象原因的解释、会计异象与其他市场异象之间的关系、会计异象的持续性、会计异象的普遍性等几个方面。综合国内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以得到以下几个重要结论:(1)会计异象产生的原因目前仍未有定论,会计异象之所以产生,可能是由于投资者理性不足,无法对会计信息做出正确的反应,也可能是由于管理层的操纵行为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或者是由于会计异象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因素,投资者获得的超额收益只是市场对风险的定价。(2)各种会计异象作为一种独立的市场异象学术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当然,某种会计异象与其他市场异象之间可能存在紧密的关系,在某些方面具有共性的一面。(3)会计异象为什么不能通过套利加以消除,主要是因为交易成本、套利限制的存在,或者是风险溢价无法通过套利消除。(4)总体而言,会计异象具有全球普遍性,除美国之外,其他许多国家包括新兴市场国家也存在会计异象。
鉴于会计异象源自于投资者因素还是源自于风险因素仍存在较大争议,为解决这一争议,未来学术界需要对投资者行为及资产定价模型进行大量实证研究,以揭示投资者行为与会计异象之间的关系,以及会计异象超额收益与风险报酬之间的关系。如果会计异象的超额收益仅仅是资产定价模型中的风险溢价,那么现在所谓的会计异象实际上就是一种正常现象;如果会计异象的超额收益无法用资产定价模型加以解释,那么从投资者行为特征角度着手,也许能够寻找到问题的答案。当然,这两方面的研究并没有先后时序,而是可以同时展开。除了应计异象、PEAD异象、价值-魅力异象外,是否还存在其他形式的会计异象,也是学术界未来的研究方向。
我国资本市场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在市场效率低下、制度供给滞后、投资者理性欠缺这样特定的市场背景下,目前学者所认为的中国资本市场上的会计异象是不是真正的会计异象?如果是,那么中国资本市场的会计异象与国外相比有没有区别?中国资本市场会计异象形成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学术界特别是我国学术界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的。
[收稿日期]2010-10-21
注释:
① 转引自Scott Richardson et al.(2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