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人民医院 411200
【摘 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6月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进行护理分析,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住院时间、JOA腰椎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和疾病例数。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住院时间短,JOA腰椎功能评分高,护理满意率高,出院6个月后复发例数少,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升患者康复速度,缓解疼痛,促进腰椎功能好转,降低疾病复发风险,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康复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致病原因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变性或髓核突出压迫神经、刺激神经根,使患者出现腰部疼痛、行动不便等症状,病程长,易反复发作。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患者的生活习惯、工作和年龄均有较大关系,随着电脑工作、伏案工作者数量的增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年提升。康复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系统性康复训练方法,其结合社会学、医学和教育学等多个学科,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目的是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缓解疼痛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分析了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6月诊治的采用保守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2例作为护理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过CT检查确诊,带有腰椎侧凸、活动受限、压痛、骶棘肌痉挛等症状;排除患者有脊柱结核、椎间以外的骨质疏松等器质性疾病。患者意识清楚,沟通能力良好,签署护理知情书。按照双色球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在29~68岁之间,平均(41.4±0.2)岁,对照组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在28~69岁之间,平均(42.8±0.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数据可比。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护士要遵照医嘱给予常规护理支持,为患者进行简单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和体位护理等,减少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不适感。
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1)急性疼痛期护理,这个阶段患者疼痛症状较为严重,护士要减少体重、负重对腰椎间盘形成的压力,安排患者睡硬质床2周左右,保持仰卧的体位休息,可在膝下和脚踝部垫枕,避免坐位和行走,有效缓解疼痛。护士要叮嘱患者减少腰椎间盘部位的活动,有助于局部炎性反应的缓解。当患者疼痛缓解后,护士可陪同患者进行简单活动,注意保护腰部,并让患者在运动后立即休息,不得过度劳累增加疼痛症状[2]。(2)疼痛缓解期护理,此时患者疼痛症状好转,腰部功能刚刚有所恢复,可以不用保持绝对的卧床休息,可开始进行简单的生活运动,比如靠椅左立。选择有靠背的椅子,患者左立时要将腰背部紧贴靠背,避免腰骶部悬空,缓解腰部疲劳。叮嘱患者不可久坐,要间隔一段时间起身稍作放松,避免下肢肌肉绷直。患者在进行生活活动时要缓慢,佩戴腰围,不可弯腰、用力或大幅度转身,避免腰部肌肉被拉伤。(3)恢复期功能锻炼护理。护士要指导患者经常做慢下蹲运动、前后摆腿、直腿抬高和拱桥式训练等,促进腰椎间盘正常曲度和功能的早日恢复[3]。直腿抬高训练:患者取平卧位,将膝关节伸直,脚部上举,先小幅度,逐渐增加抬腿高度,先单腿锻炼,再双腿锻炼,3次/d。前后抬腿锻炼:护士指导患者选择右侧卧,用左手付好床,右腿微微弯曲,左腿伸直后做上侧举、前后摆的动作,患者锻炼时保持挺胸抬头,先左腿后右腿。患者在进行康复锻炼时,护士要全程陪同,保持先局部后整体、先缓慢后加快、先轻后重等锻炼原则,不可过度锻炼造成腰椎间盘的再次损伤。(4)日常生活护理,护士要叮嘱患者采用正确的站立、坐位和行走姿势,保持腰椎功能的正常,多更换定位,避免长时间、重复进行同一动作,在进行康复锻炼前要先热身。
1.3护理效果判定
疼痛评分: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来评估两组患者腰部疼痛情况,满分为10分,分值高表示患者的疼痛越严重;JOA腰椎功能评分量表来评价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满分为29分,分值高表示患者腰椎功能恢复好;制定护理满意度评价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共分为三个等级,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出院6个月后复发例数,综合以上几项评价项目作为判定本次护理效果的主要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差异检验,计量资料选择(±s)表示,组间差异用t检验,计数资料选择(率)表示,差异用X2检验,只有P<0.05时可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JOA评分高,住院时间短,各项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3.47%,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65.21%,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有5例复发,对照组有17例复发,观察组复发例数少,X2=12.84,P<0.05。
表1 两组患者量表评分数据统计对比(n,±s)
注:与对照组相比*,X2=11.20,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发病率逐年提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当前主要采取保守治疗,避免手术创伤给患者造成应激反应,保守治疗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疼痛症状,但仍然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促进腰椎功能好转,提升康复效果[4]。
本文分析了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所发挥的效果,结合本次护理研究数据分析可见,观察组给予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疼痛症状评分低,腰椎功能恢复好,住院时间短,患者出院后复发例数少,对护理满意度高,表明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发挥了积极的护理价值。康复护理依照患者各个发病时期给予有效护理,锻炼动作简单易行,可有效提升患者腰背肌肌力,促进腰椎功能好转。
综上,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能够促进腰椎功能好转,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好,综合康复价值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方聆.优质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8):149-150.
[2]乔颖,袁燕.快速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03):58-59.
[3]张瑶.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07):139-140.
[4]张锐,程林萍.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6):3302.
论文作者:周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患者论文; 腰椎论文; 疼痛论文; 腰椎间盘突出论文; 功能论文; 例数论文; 评分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