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临床应用探讨论文_徐爱红

(宁津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 山东 宁津 253400)

【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新旧产程标准与处理方法临床应用效果,以此评价新产程标准及处理方法对母婴分结局的影响。方法:取2011年3月-2016年9月先后就诊的我院妇产科的3164例待产孕妇为研究对象,1328例沿用旧产程即处理方法的孕妇为对照组,1836例采用新产程及处理方法的孕妇视为观察组,组间比较母婴分娩解决以此评价新产程及处理方法在临床分娩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剖宫分娩、会阴切开术、顺产转剖宫、催产素应用观察组孕妇例数分别为196例、154例、66例、206例明显少于对照组255例、163例、100例、353例(P<0.05)。结论:新产程及处理方法在产科应用能大大降低剖宫分娩率,尽量减少或避免产程干预,有助于提高母婴安全性。

【关键词】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方法;临床应用;母婴分娩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5-0077-02

Friedman产程曲线在临床沿用多年,近年来业界一些学者就一些产程处理观念提出质疑,在此基础上推出相关新观念。笔者取2011年3月-2016年9月3164例先后就诊我院的待产孕妇为研究对象,设置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新旧产程标准及处理方法在临床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探讨新产程标准及处理方法对临床分娩母婴结局的影响。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6年9月3164例先后就诊我院妇产科的待产孕妇基本临床资料,按临床分娩中所使用的产程标准及处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孕妇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旧产程标准及处理方法应用于对照组孕妇临床分娩中,以规律宫缩出现到宫口扩张3cm视为潜伏期;以宫口扩张3cm到宫口全开视为活跃期;以宫口全开到胎儿娩出视为第二产程[1]。潜伏期延长的依据为潜伏期超过16h,活跃期延长的依据为活跃期超过8h,活跃期停滞的依据为活跃期扩张停止时间超过4h,第二产程延长的依据为经产妇第二产程超过1h或初产妇第二产程低于2h。胎头下降延缓的判断依据为宫颈扩张减速期与第二产程时初产妇胎头每小时下降速度低于1.0cm或经产妇没小时胎头下降速度低于2cm。胎儿下降停滞判断依据为宫颈扩张减速期后胎头停止下降超过1h。滞产判断依据为总产程超过24h。

观察组孕妇临床分娩中采用新产程及处理方法,新产程中规定规律宫缩出现到宫口扩张6cm为潜伏期;宫口扩张6cm到宫口全开为活跃期;宫口全开到胎儿娩出为第二产程。依据潜伏期超过20h判断潜伏期有无延长;依据为破膜且宫口扩张大于6cm,宫缩正常者宫口扩张停止超过4h或宫缩欠佳者宫口扩张停止超过6h判断活跃期有无停滞;依据不存在脊膜外阻滞情况,产程停止超过3h判断第二产程有无延长或是存在硬脊膜外阻滞初产妇第二产程超过4h,经产妇第二产程超过3h[2]。无需采取剖宫分娩的指征为潜伏期延长且第一产程进展缓慢。引产失败的诊断指征为破膜并且缩宫素应用时间达12~18h以上。活跃期停滞可视为剖宫产指征。如胎头下降异常则先对胎位进行评估,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采取手转胎头,其后在考虑阴道助产、剖宫产。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孕妇采取剖宫分娩、会阴切开术、顺产转剖宫及孕妇催产素使用情况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见表。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0.16%(3/1836)与对照组近似0.15%(2/1328),组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临床剖宫产率一直居高不下,国际妇产医学对此十分关注与重视,如何降低剖宫产率成为业界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新产程标准及处理方法指导下的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应用旧产程及处理方法的对照组,由此反映新产程标准及处理方法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组间对照发现观察组实施会阴切开术的孕妇明显少于对照组,提示新产程标准及处理方法能降低会阴切开术,促进产妇预后改善。组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提示新产程标准及处理方法不存在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风险,临床应用安全性可靠。

综上所述,新产程及处理方法在孕妇临床分娩过程中应用推广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医护人员对该标准的熟悉与把握程度不够,对相关指征的运用与判断尚且缺乏专业性与临床实践经验累积;其次,医院妇科相关医疗硬件配套设施尚且不够完善,不能满足该标准临床应用需求。总之,新产程标准及处理方法在降低剖宫产率与会阴切开手术应用频率的同时并不会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临床应用可行。

【参考文献】

[1]赵艳,宋伟,李颖,等.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临床应用对产房工作的挑战[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3):411-414.

[2]郑晓霞.新产程在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4B):127-128.

论文作者:徐爱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7

标签:;  ;  ;  ;  ;  ;  ;  ;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临床应用探讨论文_徐爱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