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建设工程监理公司 天津 300457
摘要:现代化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需求在不断的提升之中,建筑行业的飞升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房屋建筑最基础的施工技术就是对混凝土的应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优化应用。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工程建设
引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一方面受制于人们的需求增强,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市场的激烈竞争,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与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严重影响着最终房屋的成品质量与房屋建造的效率,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如何进行技术升级,节约建筑成本的同时提升建筑质量是重要的追求目标。本文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究与分析。
1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概述
混凝土施工建造是在土木工程所有工程建造中都较为常见的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更是属于基础工程,其中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需要重视的施工重点首先是对于原材料的质量标准检测问题,原材料是维持工程建设质量的标准;其次,对于混凝土的合理配比在具体施工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混凝土调配之前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密切的监控和设计;最后,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技术应用,这是在现场施工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关系着混凝土的最终形成,浇筑完成后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养护工作需要进行24小时的实时监控,保障混凝土施工在最后步骤有序进行。
2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主要技术
2.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当代房屋建筑工程以高层建筑为主,采用混凝土为主体建筑结构,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化改进时应当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征出发。首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当采用分段封层浇筑的方法,严格的控制分段分层浇筑的工序,浇筑完成一层后应当进行本层的质量检查,在确保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次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其次,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对水泥质量要求较高,水泥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浇筑的成败,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可以采用凝结时间较长,水热化较低的水泥,避免混凝土浇筑出现裂缝,而且在浇筑的过程中还要适当的增加减水剂,防止浇筑过程中出现泌水的现象。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养护施工难度较大,需要有专业经验人员对混凝土浇筑情况进行评估,制定具体的养护措施,做到定期进行灌水润湿,还要用围砌挡水,并且严格的控制室外温差问题,从而有效消除质量问题。
2.2型钢混凝土技术
型钢混凝土技术应用在超限结构浇筑过程当中,劲性钢筋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混凝土补足劲性钢筋刚度不足问题,达到提高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延性、抗震性的特点。型钢混凝土技术可以满足构件断面尺寸受限结构物
的浇筑需要。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应当保证钢筋混凝土框架安装科学合理,在型钢柱吊装时要综合考虑起重量,塔吊的承载能力等。吊装过程可以采用由内向外的吊装方式进行吊装,并且严格的遵循施工设计图要求,重点关注型钢梁吊装的位置,避免出现吊装误差的现象。在吊装过程中还要采用高强栓安装的方法,这样才能自由传入螺孔栓,从而达到拧紧螺栓,满足复杂构件的浇筑需要。
2.3深基坑支护技术
深基坑支护技术主要用在隐蔽工程的混凝土浇筑当中,混凝土施工中已经发展出多种深基坑支护技术,通过深基坑支护的方式可以保证实施效果。深基坑支护技术在施工前应当做好地形勘查,充分的了解房屋土建工程的地基环境。在支护施工过程中应当加强地质状况的全程检测,当出现地基支护异常情况时应当停止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还要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具体可以用帷幕排水法。在施工过程中还要保证边坡支持与土层开挖掘工程配套,并且完善边坡修理施工作业,并且采用分层开挖的技术,同时保证喷射浇筑混凝土时的厚度与强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化应用策略
3.1合理选择施工材料
第一,水泥的选择。为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得到有效运用,施工企业需要结合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特点,合理选择施工材料。例如,在采购水泥时,应尽量选择收缩性较小的水泥,并结合房屋建筑工程各个部位的施工情况,选择不同品种的水泥,一般情况下,房屋建筑工程中采用硅酸盐水泥较多。
第二,骨料的选择。为保证混凝土的搅拌质量,粗骨料与细骨料的级配要符合相关规定,骨料表面光滑、洁净。在搅拌施工材料时,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搅拌时间过长,部分水泥水化将使其流动性降低;搅拌时间过短,材料得不到充分搅拌,各项材料混合不均匀,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降低工程质量。合理选择施工材料能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了解工程结构特点,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利用率。大型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种类较多,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需要妥善保管。施工材料使用前,材料检验人员需要进行科学检验,检验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要及时与供货商进行沟通,重新购买或更换施工材料。
3.2科学确定混凝土配合比
随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规模的不断扩大,混凝土配合比越来越严格,科学确定混凝土配合比,能够保证混凝土的搅拌质量,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混凝土搅拌人员要详细了解施工图纸,结合施工现场情况,按照混凝土配合比科学搅拌,严格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与温度,搅拌温度过高,会影响浇筑质量;搅拌温度过低,会降低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混凝土搅拌完毕后,检验人员要进行科学检验,对于搅拌不合格的混凝土,要及时与搅拌人员沟通,找出问题原因,提高混凝土的搅拌质量。
3.3做好混凝土浇筑与养护工作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提前测量模板尺寸,结合模板的强度与刚度科学浇筑。如果房屋建筑工程模板表面有杂物,施工人员需要及时清理,保证模板表面干净整洁。施工人员要做好相应的振捣工作,减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气泡。由于房屋建筑工程建设规模较大,施工人员要合理确定混凝土浇筑厚度,浇筑厚度过大,会降低房屋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浇筑厚度过小,混凝土结构很容易发生脆性破坏。
施工人员要认真观察模板孔洞的预留位置,如果模板中的孔洞较多,会造成施工材料的浪费。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施工人员要认真检查混凝土浇筑质量,对于混凝土浇筑质量较差的部位,必要时可以进行二次浇筑,以提高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施工人员要科学养护浇筑后的房屋建筑,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为28天,要严格控制养护温度,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3.4提高施工技术、严控工程质量
其一,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管控,严格审核项目施工质量,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质量问题。其二,加强混凝土的性能与强度管理,预防混凝土裂缝。其三,在混凝土浇筑前,应仔细考察施工现场,统计模具数量,做好准备工作。浇筑过程中,按从高至低的原则进行,加强捣实与摊铺工作。其四,建筑混凝土施工人员应当把握施工过程中的细节问题,避免在施工中出现错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应当形成全过程的控制模式,优化混凝土浇筑过程的管理,在保证混凝土材料质量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化的管理方法,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进行混凝土施工监督,达到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目标。
参考文献:
[1]高成隆.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中应用的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7):164-165.
[2]刘健.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9(06):50.
[3]魏娜,王锐.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04):248.
[4]孙强.对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12):220.
[5]梁兆忠.试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8,(24):158.
论文作者:杨宝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房屋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