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画派”是“以传统为主导的写生型中国山水画家为主体并兼有跨画种画家群体的地方画派”。近年来“漓江画派”在全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强,需要我们对“漓江画派”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尤其放入中国百年美术史的历程中进行探究。我们以宏观性的视野分析“漓江画派”的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和画坛地位,从而为“漓江画派”的“写生即创作”找到理论依据,并以此为“漓江画派”的发展指引方向。
一
“漓江画派”的创作主旨和资源力量是其成为画派的特色所在。很多“漓江画派”的理论家和画家谈到了的创作主旨,关键词集中在自然、山水、风光、家园、民族、风情、旅游、文化等,其实以“家园”最具有代表性。在当今的工业化、信息化的时代里,在全球成为地球村的背景下,在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城市化速度越来越快,人际关系越来越紧张的年代里,漓江风光成为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自然山水在农耕社会的文化里一直都是作为精神家园的对象。自然山水成为了“畅神”、“寓意”、“聊写逸气”的对象。虽然在明清时期,在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下,人们对自然的态度有所疏远,即董其昌所说的以画自然山水为乐,以及石涛所主张的画自然山水是为了陶铸心胸,但并没有消除“天人合一”的思维。这与西方自古希腊以来以自然作为模仿对象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有很大的不同。新中国建立后,绘画界所推行的苏联式的教育方式注重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虽然中国画家以此方式在上个世纪六、七十时年代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改革开放后这一方式又被“天人合一”所取代,只是取代的方式更多的是在传承明清大写意绘画的基础上彰显自我的心性,但总体上而言,对自然的情感始终没有疏离,反而在当代的文化背景下对自然更加亲近。桂林、漓江成为了中国文化旅游产业的符号,桂林、漓江在多部影视作品中也作为中国人们精神家园的文化符号。这是“漓江画派”画家在创作主旨方面最为根本和内在的方面。围绕这一根本,“漓江画派”完全可以整合目前的多种美术种类和绘画形式,让“漓江画派”的画家在创作主旨和过程中围绕这些关键词进行创作,凸显出“漓江画派”的绘画特色,多出具有全国和国际影响力的美术作品,从而让“漓江画派”不仅成为广西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而且成为中国绘画界的中流砥柱。
二
“漓江画派”的主要审美特征是现代南方的新田园诗画风,其中中国画最大的特色是写生化和生活化。作品大都以对景写生法为基础。写实、写生成了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绘画领域最时髦的理念和方式。但在绘画实践中,不是西方式的写生来替换中国式的写生,而是中国式的写生融化了西方式的写生。中国传统绘画从来没有否定写生在绘画中的地位,中国传统画家们禀承着唐代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绘画理念和创作方式来进行绘画。中国传统画家几乎多会以自然造化为师,即使是明清保守的董其昌和“四王”的画论中也有大量的谈及如何外师造化,只是中国传统画家外师造化的落脚点是中得心源。正如郑板桥所言得“手中之竹”这一绘画作品产生的前提是“眼中之竹”。但从“眼中之竹”到“手中之竹”并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是要经过“心中之竹”。“心中之竹”是最核心和关键的。画家本身对竹子的情感和联想是有其深厚的文化、哲学思想底蕴的。所以,中国画家心中所形成的意象离不开自然客观景象,但并不会简单地停留于此,还要更深一层地进入到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内涵中里。其实,近现代中国绘画自身也在写生、写实、素描方面不断地进行自我文化认同的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中国绘画生命特质就是画中的“意”和“趣”,而不是画中的“貌”与“状”,中国绘画在于以中华民族哲学和文化为根基的陶写性灵和抒发情怀。
“漓江画派”中国画的写生化和生活化大都以对景写生法为基础。在技法上以线见长。“漓江画派”的艺术主张在中国绘画美学历程中可以看出,“漓江画派”的“写生即创作”其实是中国近现代中国画的笔墨问题在新时代的一个展现。中国艺术精神和审美追求并没有消解,而是蕴含在笔墨的表现形式之中。这在“漓江画派”的“写生即创作”的理论和实践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黄格胜曾说自己是从写生到写生创作再到写生精神,他先在写生中构建笔墨程式,形成自己的笔墨语言,做到笔到意到,流畅自如。然后在对景写生中超越笔墨本身,更多的是将精神感受渗透到创作观念、审美取向、思维方式中,融山川造化之机于笔墨之中,形成物我为一之境的绘画艺术作品。在笔墨之中渗透精神的山水画才是绘画的最高境界,在笔墨纵横之中蕴含着画家的创作观念、审美取向、思维方式和情态意志。“漓江画派”中国画艺术的核心仍然是笔墨,只不过建国后所谓的写生其实是在现实主义下以传统写意笔法来满足形似和造型的需要。
“漓江画派”的“写生即创作”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注重通过在自然山水写生中锤炼自己的笔墨语言。画家在表现漓江及广西特有的地形地貌时丰富了笔墨的表现语言,尤其是不同的画家由于其对漓江自然山水理解和感受的不同而使得作品中的笔墨语言各具特色。“漓江画派”的画家们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笔墨语言在写生当中投入自己的情与意、身与心,全方位谋篇布局各成佳章。
三
“漓江画派”的艺术精神和艺术表现形式对于二十世纪的中国绘画的传承与创新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漓江画派”以“回归自然、回归精神家园”为主旨。“漓江画派”的作品大都以对景写生为基础,呈现出南方田园风光的温润平和、鲜活大气和包容开放的艺术风格。“漓江画派”所取得艺术成就很好地说明了当今中国绘画如何应对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以及保持中国绘画文化自我认同性。众所周知,近百年来中国绘画已经极大地受到西方绘画的冲击,中国绘画已经遭到了方方面面的改造。在西方绘画理念和技巧的冲击下,中国绘画的表现形式和美学理念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许多传统型的画家为适应时代要求而将传统的写意笔法衍变成为写实的工具和手段。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许多受西方影响的画家依然保持着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和笔墨趣味。二十世纪初在中西、新旧文化的冲击下,千年的中国绘画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批评,画界徐悲鸿、高剑夫、林风眠等提出种种融合中西的主张直接改变了中国绘画的历史进程。自此,国人对中国传统绘画的革新和改造的行动就未停息过,或隐或显地出没于整个二十世纪。二十世纪之末画界关于笔墨等于零的争论其实质也是二十世纪之初论战的回声。今天再来审视这些大争论,发现这两大争论的实质都把西方美术作为先进文化的美术形态来要求中国美术形态进行变革,其实中国绘画自身具有很强的文化认同性。这在“漓江画派”身上得到生动的体现。“漓江画派”的前驱与民国时期的“岭南画派”密不可分。民国初年的“岭南画派”在当时比中国其它地域和流派的绘画都更具有浓郁的西方文化的色彩。这一画派在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下,在近代中国艺术革新运动中逐步形成的。“岭南画派”又自称为中西融合的“折衷派”。其实,“岭南画派”中西“折衷”到了二十世纪后半叶就成了中多西少,在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的绘画中,西方绘画的色彩更多的被中国绘画的美学品格所融化。出自“岭南画派”的“漓江画派”的前驱黄傲峰在笔墨语言上更多的是中国文化内涵和审美追求的认同,再至黄傲峰弟子黄格胜时,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在他笔下的漓江山水中得到更多的体现,他及“漓江画派”的画家们将中国审美文化的精神在南方田园风光中表现得元气淋漓。
从“岭南画派”到“漓江画派”可以看出,在二十世纪之初带有革新色彩的中西“折衷”的绘画逐渐衍变成中国艺术精神和美学品格的家园风光。这一过程充满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文化自我认同性。二十世纪之初至今百年来中国绘画在西方绘画的不断冲击中,终究在中国文化内涵和美学精神中消融了。中国绘画的外在表现形态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衍进和改变,但内在的生命活力因子显示出其强大的自我调适性。一个民族美术形态总是努力地在变革的时代中反映出时代和画家的心声,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自我传承与创新。我们要立足于中国绘画的审美文化,在新的时代将中国绘画这一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精粹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梁耀著:《论‘漓江画派’的学术意义及生存价值》,《艺术探索》,2007年第4期。
[2] 钟涛著:《写生在‘漓江画派’形成中的作用》,《艺术探索》,2005年第4期。
[3] 郑军里著:《静动等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项目来源:2015年度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近现代中国绘画美学视野下的漓江画派研究”(编号:KY2015LX230)]
[项目来源:2014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漓江画派与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一体化研究”(编号:JGY2014110)]
作者简介:陶义美(1968.10——),男,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助理,办公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副导师,美术学硕士,研究方向: 中国人物画
论文作者:陶义美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2
标签:漓江论文; 画派论文; 中国论文; 笔墨论文; 画家论文; 自然论文; 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2016年3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