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结核病防治院 161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超声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应用于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意义。方法:选取80例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选取40例采用超声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对照组选取40例采用超声下粗针穿刺活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淋巴结结核的检出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检出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检出率72.50%,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大血管损伤,研究组的穿刺部位皮肤出现瘀斑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少,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采用超声下细针穿刺活检术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更高,诊断结果更加的可靠,所以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超声下细针穿刺活检术;超声下粗针穿刺活检术;颈部淋巴结结核
颈部淋巴结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颈部淋巴结所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颈部单侧或双侧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1]。随着近几年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颈部淋巴结结核疾病成为了淋巴结结核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2]。临床上针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检查方式主要是通过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来确诊,但其准确率较低。本文就探究分析超声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应用于颈部淋巴结结核中的诊断效果,分析该技术在临床中的意义,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4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20-60岁,平均(41.57±6.12)岁;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18-62岁,平均(45.17±6.51)岁。对比两组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超声下粗针穿刺活检术:让患者平躺在病床上,使用常规的超声检查确定颈部的淋巴结位置,大小以及周围血管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穿刺,并对穿刺部门进行消毒处理。给与患者进行局部的麻醉处理,注射2%利多卡因;并将淋巴结固定,使用18G的针头采取30度的角度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使用超声监测调整针头的角度和方向对准病灶区。通过超声监测针尖是否抵至病灶,当针尖抵至病灶边缘时将穿刺针固定住,等待针尖推出后迅速使用套管针嵌入针芯活检槽内将淋巴结核组织进行切割取样,切除完成后进行退针,按压住穿刺部位10分钟,完成后将取样组织送至病理检查处检验。研究组采用超声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具体穿刺操作同对照组相同,研究组患者不需要进行局部麻醉;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18G的针头换为接着10毫升注射器的6至7号针头。
1.3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淋巴结结核的检出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做统计学结果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淋巴结结核的检出率
研究组的检出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检出率72.50%,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大血管损伤,研究组的穿刺部位皮肤出现瘀斑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少,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人的身体中分布着800多个淋巴结,其中有36%的淋巴结主要分布在颈部位置,所以颈部淋巴结出现结核的概率较大,在临床中也较为常见。患者一旦出现颈部肿块症状,需要及时就医诊断,患有淋巴结结核的患者如果不及时进行诊断治疗,会使淋巴结出现破溃,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超声造影后进行的淋巴穿刺活检术是目前临床上诊断淋巴结结核最有效的诊断方式[3]。首先通过超声来确定患者的淋巴结的位置、大小,通过初步的诊断来判断疾病的程度。随后在进行穿刺过程中,通过超声可以清晰的穿刺病灶部位,进行组织取样,在送检病理室进行确诊。超声下细针穿刺活检术相比较超声下粗针穿刺活检术,其准确性更高,且对患者的损伤更小,在整体的穿刺过程中不需要对患者进行局部的麻醉,对结节的要求也比较的宽松,所以在取样过程中不会损伤患者淋巴结周边血管壁,且价格方面患者更容易接受。超声下细针穿刺活检术还能够针对淋巴结较小的病灶进行取样,因为细针的穿刺更加精准方便,对患者造成的痛苦也比较轻。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检出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检出率72.50%;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大血管损伤,研究组的穿刺部位皮肤出现瘀斑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少,且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超声下细针穿刺活检术的穿刺更为精准,更容易择取到患者具有代表性的病灶组织。从而增加准确率;在穿刺过程中,细针的穿刺面较小,对穿刺部位造成的损伤也比较小,所以患者在不进行麻醉的情况下也不会感觉到疼痛。
综上所述,针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采用超声下细针穿刺活检术的准确度和灵敏度更高,诊断结果更加的可靠,所以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蒋炜.超声下细针穿刺活检术应用于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意义分析[J].四川医学,2018,39(3):357-359.
[2]张文智,杨高怡,于天琢,等.超声造影后细针穿刺活检术在颈部淋巴结结核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6,14(15):1845-1848.
[3]张文智,杨高怡,徐建平,等.超声造影后颈部淋巴结粗针与细针穿刺活检的结果比较[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51(8):615-617.
论文作者:荀玉洁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淋巴结论文; 超声论文; 结核论文; 颈部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7期论文;